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揭牌。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形势,为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长城——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有效预防腐败,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全繁荣的重要一环。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则是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全党宣传教育工作总体部署,把它作为反对和防止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了反腐倡廉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党纪政纪法规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
按照中央要求,中央纪委编辑出版《江泽民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论学习纲要》,为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广大党员干部扎实学习宣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论述。
中央纪委监察部组织召开“纪检监察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理论研讨会”“纪检监察机关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等,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中央纪委组织开展知识竞答活动,形成学习宣传《实施纲要》强大声势。全国200多个省部级以上单位制定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各市、县普遍制定贯彻《具体意见》实施办法,形成全党抓反腐倡廉的可喜局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党深入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2003年以“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为主题,2004年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主要内容,2005年以学习贯彻《实施纲要》为中心,2006年和2007年分别围绕学习贯彻党章和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深化反腐倡廉教育。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素质能力,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在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热潮中,各地区各部门把学习贯彻党章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加强。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中央纪委监察部为贯彻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总结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丰富实践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优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声势、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的宣传教育活动。
中央纪委监察部积极协调相关部委,开展家庭助廉、读书思廉、学习促廉活动,举办座谈会、现场会、研讨会等,稳步推进廉政文化“五进”工作;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五进”示范点工作,有效扩大廉政文化建设覆盖面。中央纪委监察部推出一批优秀廉政影视、文艺作品,参与拍摄电影《生死牛玉儒》《任长霞》《郑培民》等;举办首届全国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大赛,丰富和发展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作风永传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精神记心中……”在2005年全国反腐倡廉歌曲创作评选和演唱活动中,全国新创廉政歌曲6.7万余首,一批内涵丰富、曲调优美的作品唱响大江南北,走近领导干部和群众身边。
廉政书画、廉政短信、廉政诗歌、廉政故事……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始终走在时代发展前列——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严厉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党的历史表明,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是保证。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着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从2002年开始,中央纪委监察部会同有关单位,对改革开放以来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500余件进行清理,将现行有效的1100余件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法规制度进行汇编,为在反腐倡廉实践工作中正确适用法规制度和全面规划法规制度建设提供依据。5年间,中央纪委监察部备案审查地方法规文件1500余件,审议规范性文件600余件,维护了反腐倡廉法制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目前,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向实现《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确定的“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这一目标,迈出关键性步伐。
——以党章为核心、以监督条例为主干,以配套规定和其他监督规范为重要补充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200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颁布实施。2004年9月,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央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中央纪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巡视工作的暂行规定》《关于中共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履行监督职责的意见》等。
——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2004年,中央纪委监察部会同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2006年9月,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
——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制度体系不断充实。2003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颁布实施。2006年,《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制定出台。2007年4月,国务院公布《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200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我国正式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这对于提高我国反腐败法制建设的水平、进一步完善我国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2004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9部法律修正案,对11项审批项目进行取消和调整。至此,国务院部门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1806项,占总数的50.1%。
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投资体制、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呈现扎实有序、稳步推进的良好势头——
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目前,中央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90%已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政府性基金和依法新审批的收费基金已全部纳入……
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目前政府审核企业投资项目的角度正在逐步转变,核准企业投资项目的数量大幅度减少。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的制度体系逐步建立……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加强。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基本规范,地(厅)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展开,省(部)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试点范围继续扩大……
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初见成效。围绕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的行为决策、审计评估、信息披露、机构选择、规范操作、信息统计、监督检查等主要环节,基本形成一整套规章制度体系……
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完善。绝大多数省区市已在县级以上普遍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采购范围由货物类逐渐扩大到工程类和服务类,物品种类明显增加……
永远保持党的健康肌体——加强对权力运行监督制约,重点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对主要领导干部监督迈出较大步伐
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述职述廉、廉政谈话、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公开廉政承诺……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领导干部通过不同方式接受监督,从自身做起带头抵制各种不正之风、有效预防腐败,社会反响良好。5年来,全国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不同范围内述职述廉522.5万人次,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149.8万人次,72万多名领导干部在职务变动后及时申报配偶、子女从业情况,并对违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
加强对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保证各级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着力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重点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同时,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效果。
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促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重大决策。《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巡视工作作出明确规定。2003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正式组建专门的巡视工作机构,至今共设立11个巡视组,目前,已完成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轮巡视,并对1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了第二轮巡视。各省区市巡视组已完成对所辖市(地、州、盟)的第一轮巡视。
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按照中央的部署,中央纪委监察部自2002年开始统一管理试点工作,并于2004年和2005年对派驻中央国家机关50多个部门的纪检组和监察局实行统一管理。目前,派驻机构提出400多项改进工作的书面建议,被驻在部门采纳,促进了中央重大决策和部署的落实。
公开是公平、公正的基础,是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六大以来,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和热烈欢迎。
目前,中央国家机关43个部门和单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推行政务公开的规范性文件,对公开政府信息作出明确规定。中央国家机关75个部门和单位,31个省区市,96%的地市政府、77%的县级政府建立了政府网站。中央国家机关74个部门和单位、31个省区市设立了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19个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和单位、14个省区市编制政务了公开目录……
全国62.4万多个村委会、95%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比较规范的村约占60%以上。设立“村务公开栏”是各地普遍采取的办法,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方还尝试利用触摸式电脑、闭路电视等现代化设施进行公开……
全国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企事业单位已达53.1万家。各省区市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的建制面普遍达到20%以上。截至2006年11月底,全国建立职代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达49.49万家,较2005年增加7.97万家……
建立民主议事会、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党政联席会、公司领导与职工群众对话会、公司领导接待日……各地区各单位积极探索和开拓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实现的新途径、新方法,取得明显成效。
严肃查处和纠正行政行为不规范,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办事效率低等问题,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6年以来,全国各级监察机关深入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督促行政机关加强效能建设,完善相关效能建设的制度和程序,健全行政效能长效保障机制,会同并督促有关部门建立限时办结、公开承诺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全国各级监察机关共受理有关行政效能投诉10万多件,纠正或督促整改影响行政效能行为3.8万多起,查处影响行政效能行为2.1万多起,组织处理1.1万多人。
历史和现实证明,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党完全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清除党内腐败分子,有效预防腐败现象。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为重要契机,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全党上下纪律严明、朝气蓬勃,永葆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党就一定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记者李亚杰 魏武 卫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