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城市经济圈规划
来源:寻乌县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12-04-14

 

    第一部分总则
    一、编制目的
    编制《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规划》(以下简称为“本规划”),是为了实施中共赣州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战略,整合圈域要素资源,协调圈域空间分工与合作,增强圈域产业协作和配套,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植产业集群,提高圈域整体竞争力,把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建设成为全市商品、要素和物流交易较为活跃的区域,成为全市经济引力较强的对接“洼地”与经济张力较强的辐射“高地”。
    二、指导思想
    本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培育城市经济圈为中心,淡化行政区划概念,从区域角度强化市、县两级及县级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协作,形成圈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全面协调城镇之间发展的关系,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扶持重点领域及优势产业的优先发展,增强圈域自我发展能力;科学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优质经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优化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圈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编制依据
    1、中共江西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2、江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3、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精神。
    4、《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
    5、《赣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以及相关县(市、区)的城市总体规划。
    6、相关县(市、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专项规划。
    四、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2006~2020年。近期:2006~2010年;中期:2011~2015;远期:2016~2020年。
    五、编制意义
    1、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潮流,把赣州经济崛起融入到国内外全方位开放的大潮中去,使赣州真正成为赣粤闽湘边际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
    2、建立“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平台,呼应泛珠三角发展构想,加快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对接,实现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经济的一体化,形成以赣州主城区为核心增长极、以工业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3、加强市域经济合作,以交通为连线,城镇为节点,增进经济联系和互动;进一步整合资源要素,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主城区经济实力,使赣州主城区真正成为具有较为完善的对接功能和较为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的核心增长极。
    第二部分整体定位和总体目标
    一、整体定位
    从空间、产业和特色三个视角考虑,对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未来的整体发展作出如下的定位。
    1、空间定位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北翼二级都市圈的核心,赣粤闽湘边际地区中心城市,江西省南部现代化的经济副中心城市。
    ——我国京九铁路、韶赣龙铁路以及赣粤、成厦高速公路交汇的十字枢纽和节点城市,国家二类开放口岸之一,赣南进出口集装箱、散杂货的中转、集散、仓储、加工基地。
    2、产业定位
    ——粤闽沿海发达地区的原材料工业、配套行业和接替部门的生产基地,赣南地区优势产业的国际出口加工基地和国内先进制造基地,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区域和吸引龙头企业的磁力中心。
    ——赣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与集聚区,先进应用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物流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商贸流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保险中心和信息中介中心。
    ——赣州市输出型高效农业、品牌型绿色农业和都市型设施农业生产加工基地,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城市鲜活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3、特色定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客家文化的摇篮,红色旅游的圣地;“三江六岸”优美整洁的生态城市,最适人居和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山水新城;长珠闽地区居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二、总体目标
    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正在成为赣州在江西崛起中率先发展的全新亮点,率先在市域范围内基本实现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在全市、全省领先。
    城镇化水平领先——率先具备与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综合服务功能,达到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的城镇化水平。
    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领先——最先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达到全国水平。
    社会文明程度领先——城市形象和人民生活跨入全国先进行列,达到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文明程度。
    ——到2010年,以全面落实“十大体系”为突破口,先期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初步建成与城市经济圈相配套的交通设施基本框架,信息化建设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构成现代农业雏形,形成稀土、钨、氟化工等产业集群,初步实现服务业的社会化、产业化。圈内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200美元。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使主城区达到80平方公里和80万人左右。形成以赣州主城区为核心增长极、以工业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到2015年,建成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能源、通信和供水保障体系,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成为全市商品、要素和物流交易较为活跃的区域。圈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500美元。主城区达到100平方公里和100万人口左右,成为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交通运输便捷、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强的赣粤闽湘边际地区现代化中心城市。
    ——到2020年,形成现代化的区域发展和城镇建设格局,圈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左右;主城区达到120平方公里和120万人口左右。带动全市与全国、全省一道,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高于同期全省相应指标的平均水平,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科技发展、环境优美、地位独特、经济一体化、辐射功能强的发展区域。
    2、社会指标
    城镇化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宽带网入户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数、人均期望寿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覆盖率高于或明显高于同期全省相应指标的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或明显低于同期全省相应指标的平均水平。
    3、环境指标
    城镇与产业发展注重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以保护赣州城市供水水源水质为重点,以建立城市经济圈整体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体制为保障,以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部分圈域划分和发展条件
    一、圈域划分
    1、划分依据
    (1)以中心城市作为城市经济圈的核心。
    (2)以城镇体系作为城市经济圈的依托。
    (3)突出交通通达条件的纽带作用。
    (4)以城市经济圈作为市域发展的重点区域。
    2、具体方法
    首先,将空间距离换算成通勤距离,再将通勤距离换算成经济距离,并以此来确定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范围。然后,应用引力模型对中心城市与各县(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进行理论计算,同时应用客货流和电信流对中心城市与各县(市)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进行实际测算,由此验证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域范围确定的合理程度。
    3、圈域范围
    按照经济距离<100公里可以入圈的标准,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规划的范围包括章贡、赣县、南康、信丰、龙南、于都、瑞金、兴国、大余、上犹、崇义等11个县(市、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发展条件
    1、外部条件
    (1)宏观背景
    ——经济全球化给产业升级带来更大的空间。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将给产业升级带来更大的空间。香港是国际性的金融、物流、信息、旅游和专业服务中心;澳门与欧盟及葡语系国家关系密切,是区域性商贸服务的重要平台;广东具有较高水平的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赣州市等周边地市在原材料工业、传统制造业和现代旅游业以及特色农业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与粤港澳经济发展各具特色,相得益彰。伴随着技术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大,赣州市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学习的跳跃式特征,逐步缩短与粤港在产业加工水平上的差异,率先在区域经济分工体系中由垂直型的下游位置向中游位置转变,以提高其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竞争力。
    ——区域一体化给空间重组带来难得的机遇。伴随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国家的经济实力越来越体现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经济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伴随赣粤高速公路和赣龙铁路的全线贯通,赣州与广东、福建之间的区际联系和空间整合日趋强化,加强赣州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的产业集聚能力,提高赣粤、赣闽发展轴线的区际联系功能,将会成为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和优化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的关键。
    ——珠三角加工制造业基地呼唤赣深工业走廊的隆起。珠三角地区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制造业的基地之一。改革开发以来,香港3/4的加工工业已经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尤其在深圳、东莞最多,建立了“前店后厂”的垂直分工。伴随以港深为中心、包括惠州和东莞在内的珠三角东部经济中心的产业扩散,部分产业已经呈现或存在沿京九铁路和赣粤高速公路向以赣州为中心的赣南转移的趋势或可能。赣州市地处江西的南大门,有可能形成对接深圳产业转移的赣深工业走廊。
    ——海外客家人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杰出人物,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亦呈上升趋势。回顾历史,赣州是我国客家先民南迁的集聚地和中转站;展望未来,赣州又是全球客属恳亲寻祖、投资置业的热土。赣州凭借承办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的契机,将为扩大招商引资渠道提供良好的平台。
    (2)周边态势
    ——香港在珠三角大都市圈中核心地位的确立可能惠及赣州。作为珠三角大都市圈的龙头,香港经济的振兴,必将带动珠三角大都市圈向更高层次整合与发展,大大提高珠三角的经济带动性和辐射力,使之进一步增强对外扩散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的能力。京九铁路直通香港九龙,赣州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具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利之便。
    ——泛珠三角的北向拓展与赣州产生某种套牢效应。从珠三角的对外铁路交通联系上看,最有可能承担这个任务的有三条交通线路:一是通过清远、韶关、郴州一线向长株潭地区转移;二是通过河源、赣州、吉安一线向南昌、九江地区转移;三是通过河源、梅州、龙岩一线向福建沿海转移。赣州处于第二条交通线路的前沿,也将可能伴随融入泛珠三角而获得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进而在与珠三角自然产生套牢效应的基础上从中受益。
    ——长珠闽互动支点的确立使赣州能够在江西崛起中率先发展。赣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地区两个经济核心区的辐射交*点上,是广东、福建等省的共同腹地。同时又通过京九、浙赣铁路以及赣江航运沟通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联系,也是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的影响范围。正是由于赣州市拥有这样的特殊区位,决定了赣州市能够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辐射和扩散效应,南接北*,左右逢源,进而确立赣州在江西崛起中率先发展的“引擎”作用和“旗舰”地位。
    ——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的叠加提升赣州的区域竞争能力。赣州市位于赣粤闽湘边际地区,地处南昌、厦门、广州、长沙四个特大城市的几何中心,具有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腹地条件和区位优势。目前,赣州市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吸引能力尚不够强,对周边区域的带动能力较弱。在赣州市的核心-腹地功能相对弱化的同时,枢纽-网络功能却在逐步强化。京九铁路、韶赣龙铁路和赣粤高速公路、成厦高速公路促使赣州市逐步成为赣粤闽湘边际地区的十字型交通枢纽。赣州市作为枢纽-网络上的节点城市以及枢纽-网络结构在核心-腹地结构上的叠加将使其影响范围扩展到更大的空间。
    ——赣粤闽湘边际地区城市网络的显现突出赣州市的区域协同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城市的发展潜力取决于这个城市与其它城市的相互作用强度和协同作用程度。伴随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交织发展的进程,区域中城市的生产组合、经济联系也从核心边缘关系开始逐渐走向区域网络关系。强调城市之间功能协调互补是网络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地处赣粤闽湘边际地区的赣州市,与郴州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龙岩市、三明市、抚州市和吉安市等接壤,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邻近珠三角、闽三角分布的区位优势,交通通讯比较便捷,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等方面的区域融合空前活跃,日益成为开放型经济较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江西省强化南北双核作用凸现赣州的门户地位。在江西省未来城市的发展中,省会南昌市的中心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为改变江西省城镇体系中大城市缺位的状况,赣州市、九江市、景德镇市也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和九江市、景德镇市相比,赣州市独居赣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必将成为赣州市的发展方向。从江西省来看,南昌市为中心的赣北地区辐射能力无法涵盖全省范围,在赣南地区也需要一个区域中心城市承担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同时作为江西省接受珠三角经济影响的门户城市,地处江西省南大门的赣州市无疑是赣南区域中心的必然选择。
    2、内部条件
    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圈域面积2.3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9.67%;现有户籍人口595.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0.43%。
    (1)圈域的有利条件
    ——经济实力强于全市平均水平。2004年,圈域内县(市、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5.03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74.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57元,比全市平均高142元。财政总收入31.84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83.01%。
    ——非农人口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04年,圈域非农业人口125.41万人,占总人口的21.06%,比全市的比例高出1.18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条件优于其他区域。圈域内拥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T字型铁路、4C级机场,赣江水运直通长江,初步形成以公路为主,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交通运输网络。
    ——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圈域内三大产业结构比为26.1:39.5:34.4,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市平均高6.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73.28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5.01%。
    ——市场发育较好。目前仅中心城区便有各种综合、专业消费品市场32个,其中年成交额在2亿元以上的市场有6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企业产权、房地产市场和拍卖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
    ——科研力量较强,教育发展领先。中心城区现有科研机构13家,专业技术人员3785人,其中教授级高工275人,高级职称781人。普通高等学校5所,各类中专、技校9所,在校学生83792人。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人口较少,中心城市带动能力较弱;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关联程度较低;区域经济合作淡化,空间布局尚待优化;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公共设施较为薄弱。
    第四部分空间组织
    一、空间结构
    1、发展目标
    依据区域发展的点轴结构理论和城市圈域理论,空间结构的总体框架是逐步形成“一核两翼五轴三圈”。“点”的布局重点旨在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力争举圈域之力再造中心城市;“线”的布局重点旨在构筑区域发展的主要轴线,逐步在南向延伸中导入东向拓展;“面”的布局重点旨在通过中心城区、主城区、城市影响区、市域的发展路径由内向外拓展,实现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在整个市域的率先隆起。
    2、基本思路
    赣州市域空间组织本着“整体协调、高效集约”的指导思想,实现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同步优化,产业空间和居住空间在地域上实现集约利用,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在地域上实现开敞布局,形成功能明确、有机联系、高度协调、环境优美的空间系统。以河套组团-章江组团-新世纪组团为核心,以梅林组团-沙河组团-沙石组团-潭口组团和虎岗组团-水西组团-黄金组团-桃芫及蟠龙组团为两翼,以两条城镇一级和三条城镇二级发展轴(聚合轴和拓展轴)作为交通、城镇、产业的聚集、依托轴,以中心城区(城市经济圈核心层)-主城区(城市经济圈紧密层)-城市影响区(城市经济圈松散层)作为逐渐由核心-放射向核心-圈层演化的圈域空间结构。“城市空间”(产业和居住空间)功能互补,集约紧凑发展,“绿色空间”(农业和生态空间)穿插相融,适度分散开敞。
    3、总体框架
    (1)“一核”由“三心”组成,即章江组团发展主中心、河套组团复兴副中心和新世纪组团创新副中心,上述三个城区组团的功能是以服务业为主。
    ——章江组团。是现代新城区,重点发展以金融、保险、商务居住和行政管理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河套组团。是历史老城区,重点发展以商务居住、观光旅游为主的传统服务业。
    ——新世纪组团。是未来新城区,重点发展以科教文化、研发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此外,南康城区进一步向北拓展,将有可能与新世纪组团相连,形成中心城区的后备拓展空间。
    (2)“两翼”由“八团”组成,即东翼的梅林组团、沙河组团、沙石组团、潭口组团,西翼的虎岗组团、水西组团、黄金组团、桃芫及蟠龙组团,上述八个产业组团的功能是以制造业为主。
    ——梅林组团。由赣县县城与七里镇共同组成,重点发展服装制造业;依托赣州火车东站,配套建设铁路物流园区。
    ——沙河组团。在沙河工业园的基础上,依托赣州火车站,形成工业、贸易、仓储和商住综合区。
    ——沙石组团。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区。
    ——潭口组团。依托赣粤、成厦高速公路出口,重点发展路口型出口加工业,配套建设公路物流园区。
    ——虎岗组团。依托赣江沿岸的综合码头,形成以马祖岩地区为重点的风景旅游区。
    ——水西组团。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向西拓展,重点发展造纸及纸制品业。
    ——黄金组团。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平台,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桃芫及蟠龙组团。伴随赣州新机场的建设,重点发展临空型出口加工业,配套建设航空物流园区。
    (3)“五轴”以两条城镇一级聚合轴和三条城镇二级拓展轴作为交通、城镇、产业的聚集、依托轴。
    ——中心城区-龙南沿线城镇聚合轴(一级发展主轴线)
    主要沿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和京九铁路,包括赣州市区、南康、信丰、龙南等3个县城和沿线主要乡镇。加强沿线城镇向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公路和京九铁路沿线集聚,培育赣州-龙南沿线城镇发展集聚带。在该轴线南段,重点发展稀土深度加工与应用、新型建材、轻纺、生活型服务业和输出型高效农业。在该轴线北段,重点发展机电、轻纺、食品、生产型服务业和都市型设施农业。
    ——中心城区-瑞金沿线城镇聚合轴(一级发展副轴线)
    主要沿323国道公路、赣龙铁路以及待建的赣闽高速公路,包括赣州市区、赣县、于都、瑞金等3个县城和沿线主要乡镇。培育赣州-瑞金沿线城镇发展集聚带,扩大中心城市东西的腹地范围。沿线重点发展以新型建材、化工、食品、轻纺、生活型服务业和输出型高效农业。
    ——中心城区-大余沿线城镇拓展轴(二级发展主轴线)
    主要沿323国道公路以及待建的赣韶铁路、赣韶高速公路,包括南康、大余等2个县城和沿线主要乡镇。其中,中心城区-南康段与中心城区-龙南一级发展轴线重叠。重点发展钨冶炼及深度加工、化工、食品、生活型服务业和品牌型绿色农业,是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向西发展的交通和城镇发展走廊。
    ——中心城区-兴国沿线城镇拓展轴(二级发展主轴线)
    主要沿兴江省道公路、京九铁路,包括兴国县城和沿线主要乡镇。其中,中心城区-江口段与中心城区-瑞金一级发展轴线重叠。重点发展机械、食品、生活型服务业和输出型高效农业。
    ——中心城区-崇义沿线城镇拓展轴(二级发展副轴线)
    主要沿339省道公路(赣州-丰州)以及规划的成厦高速公路,包括上犹、崇义等2个县城和沿线主要乡镇。重点发展钨冶炼及深度加工、轻工、食品、生活型服务业和品牌型绿色农业。
    (4)“三圈”包括城市经济圈核心层(中心城区)、城市经济圈紧密层(主城区)和城市经济圈松散层(城市影响区),由此组成市域的重点发展区域。通过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大力培育中心城市,加强轴线集聚发展;引导通道城镇点状布局,防止沿线集中连片发展。随着中心城市实力的不断壮大,引导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逐渐由核心-放射的空间结构向核心-圈层的空间结构演化。
    ——中心城区(城市经济圈核心层)。是城市的实体空间地域,相当一段时间内将相对稳定在以外环路为边界的区域内。其空间范围包括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中心城区内部重点发展物流、旅游、商贸流通、科教文化以及相应的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生产以及生活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型工业,增强现代服务能力和区域管理能力。中心城区内服务业要形成若干商业区(街)、大市场为主体构成的布局结构,形成中心商业区,发展游憩商业区(RBD),培育中央商务区(CBD)。中心城区内第二产业继续实施“退二进三”,尽快完成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历史文化保护地段、风景名胜区内的工业搬迁或用地性质的转换。在中心城区周边重点布局加工制造业以及部分居住区,适当保留农田、山地和水面,发展都市型农业和形成城市的绿楔。以产业发展基地、城市新区和生态环境调节圈为发展方向,逐步建成具有时代特色、充满发展活力的现代化新区。
    ——主城区(城市经济圈紧密层)。以赣州城心地域为中心、半径30-60公里的地域,构成城市经济圈的紧密层。其空间范围除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还包括赣县和南康市的大部分地域。这一圈层与赣州的距离大约在半小时车程以内,将是受赣州辐射影响最大的区域。在城市经济圈的未来发展中,这一圈层与核心地域全方位的融合,达到较高程度的一体化,成为人口、产业、城镇高度集聚的区域。
    ——城市影响区(城市经济圈松散层)。以赣州城心地域为中心,以半径60-150公里范围内的小城市和县城为节点,构成城市经济圈的松散层。其空间范围除章贡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县和南康市以外的其它圈域范围,主要包括龙南县、信丰县、瑞金市、于都县、兴国县、大余县、上犹县和崇义县。这些小城市和县城通过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与赣州相接,高速公路车程距离大约在一小时左右,与核心城市在产业发展互补、空间组织优化、基础设施共享和生态环境协调等方面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此外,市域内其它未入圈的宁都县、石城县、会昌县、安远县、寻乌县、定南县和全南县,应以综合实力提升和农民收入增加为目标,加快培植特色经济,发展优势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对整个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使其成为城市产业辐射的吸纳地区和城市功能辐射的扩散通道。重点是发展各个县城和重点城镇,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二、产业中心
    1、发展目标
    ——市域产业中心。章贡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梅林镇为市域产业中心,蓉江镇为市域产业副中心,重点发展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片域产业中心。龙南、瑞金、大余分别为南部、东北部和西部的片域产业中心,重点发展以资源、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制造业以及物流业和旅游业。
    ——县域产业中心。信丰、于都、兴国、上犹、崇义为县域产业中心,重点发展以资源、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大塘埠镇、梓山镇、池江镇和江口镇为重点产业城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现有基础和区位条件,适度发展特色农业及其农副产品加工业。
    2、基本思路
    通过政府引导,促进产业中心建设,实现产业合理集聚和地域专业化分工,强化核心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培植周边地区的加工制造业功能,逐步形成具有这样垂直的产业分工和空间结构的城市经济区,使之成为赣粤闽湘边际地区较具竞争力的经济核心区域。
    3、产业中心布局
    (1)市域产业中心
    ①市域产业中心——章贡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梅林镇。
    产业重点:形成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度加工基地,形成汽车零配件、发电设备、空压机、电光源、电子及通信设备等机电产品生产基地;建成江西省重要的轻纺、化工和医药生产基地。
    发展方向:未来行政区划调整后成为赣州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发展稀土和钨、钼、钴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度加工,机械配件或整机,电子电器,通信设备等以及轻纺、化工、医药和酒,形成市域产业中心。成为粤闽沿海发达地区的原材料工业、配套行业和接替部门的生产基地;赣南地区优势产业的国际出口加工基地和国内先进制造基地,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区域和吸引龙头企业的磁力中心;赣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与集聚区,先进应用技术研发基地;现代物流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商贸流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以及金融保险中心和信息中介中心。
    ②市域产业副中心——蓉江镇
    产业重点:形成江西省重要的家具、卷烟生产基地,赣州市服装加工、以风味食品为主的特色食品加工基地。
    发展方向:未来改市设区后成为赣州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发展家具、卷烟、服装加工、以风味食品为主的特色食品加工,形成市域产业副中心。协调与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产业联系与空间分工,强化对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呼应赣州市区、蓉江镇和梅林镇的联动发展。形成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生产力布局的中部隆起支点,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扩散的中部战略高地。
    (2)片域产业中心
    ①辐射南部的片域产业中心——龙南镇产业重点:形成全国重要的稀土深度加工与应用基地,江西省重要的服装针织基地,赣州市五金、塑胶、工艺品、玩具生产基地以及特色食品加工基地。
    发展方向:赣州市的次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稀土深度加工与应用,服装针织,五金、塑胶、工艺品、玩具,形成辐射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南部的片域产业中心,赣粤边际地区集散、口岸、中转为主的物流中心和客家文化旅游城市。协调与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产业联系与空间分工,强化对南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实现龙南镇和嘉定镇的联动发展。形成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生产力布局的南向伸展支点,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扩散的南部战略前沿,促进赣粤边际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网络节点。
    ②辐射东北部的片域产业中心——象湖镇
    产业重点:形成全国重要的氟化工、烤鳗生产基地,江西省重要的新型建材基地,赣州市服装加工基地。
    发展方向:赣州市的次中心城市。重点发展氟化工、烤鳗、新型建材、服装加工,形成辐射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东北部的片域产业中心,赣闽边际地区集散、口岸、中转为主的物流中心和红色旅游城市。协调与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产业联系与空间分工,强化对东北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实现象湖镇、贡江镇和潋江镇的联动发展。形成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生产力布局的东向伸展支点,承接闽东南三角区域和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扩散的东部战略前沿,促进赣闽边际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网络节点。
    ③辐射西部的片域产业中心——南安镇
    产业重点:形成全国重要的钨冶炼与深度加工基地,江西省重要的蚊香、杀虫剂和洗涤用品生产基地,赣州市特色食品加工基地。
    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钨深度加工、日用化工、特色食品加工,形成辐射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西部的片域产业中心,赣湘边际地区集散、中转为主的物流中心。协调与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产业联系与空间分工,强化对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实现南安镇、东山镇和横水镇的联动发展。形成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生产力布局的西向伸展支点,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扩散的西部战略前沿,促进赣湘边际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网络节点。
    (3)县域产业中心
    ①南部的县域产业中心和工业重镇——嘉定镇
    产业重点:形成江西省重要的新型建材生产基地,赣州市针织和特色食品加工基地。
    发展方向: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南部的工业重镇,重点发展新型建材、针织、以麦饭石酒、甜玉米、萝卜干、蜜饯等为主的特色食品加工,形成县域产业中心。协调与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产业联系与空间分工,强化对南部地区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呼应龙南镇和嘉定镇的联动发展。
    ②东部的县域产业中心和工业重镇——贡江镇
    产业重点:形成全国重要的摩托车齿轮生产基地,江西省牛奶及乳制品加工基地,赣州市针织制衣基地。
    发展方向: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东部的工业重镇,重点发展摩托车齿轮、牛奶及乳制品、针织制衣,形成县域产业中心。协调与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产业联系与空间分工,强化对东部地区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呼应象湖镇、潋江镇和贡江镇的联动发展。
    ③北部的县域产业中心和工业重镇——潋江镇
    产业重点:形成江西省重要的精密模具及汽车配件、卷烟生产基地,赣州市特色食品加工基地。
    发展方向: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北部的工业重镇,重点发展精密模具及汽车配件、卷烟、以灰鹅、火腿、鱼丝为主的特色食品加工,形成县域产业中心。协调与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产业联系与空间分工,强化对北部地区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呼应象湖镇、贡江镇和潋江镇的联动发展。形成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生产力布局的北向伸展支点,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扩散的北部战略高地,促进赣南与赣北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网络节点。
    ④西部的县域产业中心——东山镇
    产业重点:形成江西省重要的玻纤生产基地。
    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玻璃纤维,形成县域产业中心,环境秀美、景色宜人的生态旅游和山水园林城市。协调与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产业联系与空间分工,强化对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呼应南安镇、横水镇和东山镇的联动发展。
    ⑤西部的县域产业中心——横水镇
    产业重点:形成全国重要的钨冶炼与深度加工,江西省重要的竹木加工基地和天然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钨冶炼与深度加工、竹木加工、天然绿色食品加工,形成县域产业中心,环境秀美、景色宜人的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城市。协调与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产业联系与空间分工,强化对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呼应南安镇、东山镇和横水镇的联动发展。
    (3)重点产业城镇
    ①南部的重点产业城镇——大塘埠镇。以脐橙种植、加工及观光农业为优势产业,发展成为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南部的重点产业城镇。
    ②东部的重点产业城镇——梓山镇。以酱油加工等绿色食品加工为优势产业,发展成为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东部的重点产业城镇。
    ③西部的重点产业城镇——池江镇。以板鸭加工等特色食品加工为优势产业,发展成为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西部的重点产业城镇。
    ④北部的重点产业城镇——江口镇。以果树苗木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发展成为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北部的重点产业城镇。
    三、生态空间
    一个良好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需要重视生态空间的组织和开敞空间的营造,*山面水的区位条件奠定了赣州市成为山水城市的根本基调,溪回林立的自然景观又为赣州市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物质保证。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拓展,必须保持组团式布局和轴向发展方向,将大片风景区绿地、田园绿地、水体、山体等自然生态空间和农业生态空间穿插、渗透到城市空间和产业空间之间。同时对生态敏感区、自然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脆弱区进行保护,控制城镇开发,促使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协调发展。
    未来生态空间组织和开敞空间营造可概括为“一心、四库、五山、七水、十区”的空间格局。
    “一心”是指主城区的绿心,主要由城内绿网、城郊绿环和城外绿楔构成。
    “四库”是指万安水库、上犹江水库、油罗口水库和长冈水库。
    “五山”是指武夷山(圈域内代表山峰有梅山顶等)、大庾岭(圈域内主要代表有峰山等)、九连山(圈域内代表山峰有黄牛石等)、诸广山(圈域内代表山峰有齐云山等)和雩山(圈域内代表山峰有云峰嶂等)。
    “七水”是指赣江、贡江、章江、上犹江、桃江、平江和绵江。
    “十区”是指峰山风景区、通天岩风景区、马祖岩风景区、陡水湖风景区、五指峰风景区、阳岭风景区、梅关风景区、小武当风景区、仙泉湖风景区和灵山风景区。
    第五部分产业发展
    一、农业
    1、发展目标
    ——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逐年增加,农产品综合商品率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良种覆盖率继续增加。
    ——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逐步实现小康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农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部分乡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比重、农村城镇化率逐年上升。
    2、基本思路
    重点发展输出型高效农业、品牌型绿色农业和都市型设施农业三大板块。逐步建立总量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质高效、加工发达、产销协调的农业产业结构,为全面实现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发展重点
    (1)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输出型高效农业
    ①高效经济作物系列。重点发展商品蔬菜、果用瓜、烤烟等品种的规模化生产。商品蔬菜主要产区集中在南康、兴国、赣县、大余、上犹、龙南、瑞金等县(市)。果用瓜主要产区集中在信丰、龙南、南康、瑞金等县(市)。烤烟主要产区集中在信丰、赣县、瑞金、兴国等县(市)。
    ②畜禽系列。重点发展瘦肉型商品猪、肉牛、灰鹅、麻鸭等草食畜禽。瘦肉型商品猪养殖主要集中在兴国、信丰、赣县、南康等县(市)。肉牛养殖主要集中在于都、瑞金、赣县等县(市)。灰鹅养殖主要集中在兴国、于都、赣县等县。麻鸭养殖主要集中在赣县、章贡、大余等县(区)。
    ③水产系列。重点发展鳗鱼、罗非鱼、兴国红鲤等名特优淡水养殖,加速传统水产养殖向现代水产养殖方向发展,建立规模化的水产养殖基地。鳗鱼养殖主要集中在瑞金、兴国等县(市)。罗非鱼养殖主要集中在于都县。兴国红鲤养殖主要集中在兴国、于都等县。
    (2)培育竞争优势,重点发展品牌型绿色农业
    ①果业系列。重点发展脐橙、甜柚和南酸枣。脐橙主要产区集中在信丰、瑞金、兴国、大余、于都和赣县等县(市)。甜柚主要产区集中在南康市。南酸枣主要产区集中在崇义、上犹和大余等县。
    ②中药材。中药材主要产区集中在南康、信丰和崇义等县(市)。
    ③有机茶。有机茶主要产区集中在上犹和崇义等县。
    ④绿色大米系列。绿色大米主要产区集中在信丰、崇义和上犹等县。
    (3)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发展都市型设施农业
    ①花卉苗木。依托赣南自然资源优势,以开发野生名贵花卉为主攻方向,搞好世界级野生名贵花卉虎舌红(改称佛光红)、国家级野生名贵花卉铁凉伞(又称富贵仔)的工厂化生产。同时,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名贵花卉的新品种,并相应建立脱毒组培、离体快繁、质量监控、原种繁育的工厂化生产示范及繁育基地。重点发展金边瑞香、虎舌红、铁凉伞、比利时杜鹃、各类树桩(盆景)及绿化苗木、切花以及配叶材料等。主要产区集中在大余、章贡等县(区)。
    ②奶牛养殖、乳业加工和牛磺培植。重点发展黑麦草、苜蓿草及墨西哥玉米等牧草种植基地,建设以核心奶牛场—奶牛养殖场—奶牛饲养户为网络的牛奶生产基地,利用淘汰奶牛发展牛磺培植,以此逐步形成牛磺生产基地。主要产区集中在于都、瑞金等县(市)。
    ③食用菌。重点发展草菇、香菇、猴头菇、金针菇等大棚食用菌栽培。主要产区集中在信丰、章贡、瑞金等县(市、区)。
    ④特种畜禽和特种水产。重点养殖乳鸽、七彩山鸡、樱桃谷鸭、蛇等特种畜禽;大力发展罗氏沼虾、乌鳢、银鱼、南方大口鲶等特种水产。特种畜禽和特种水产养殖主要集中在章贡、赣县、南康等县(市、区)。
    二、工业
    1、发展目标
    ——工业总量不断增长,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持续增强,工业增加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稀土和有色金属、食品等支柱产业稳定增长,机电制造、新型建材、氟化工、现代轻纺等主导产业大幅增长,新材料、生物制药等备导产业加快增长。
    ——科技进步不断加快,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步上升,工业技术改造投入保持递增水平。
    ——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企业资产负债率不断下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亏损面不断减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不断下降。
    2、基本思路
    不断壮大以稀土和有色金属、食品为主的支柱产业,着力提升以机电制造、新型建材、氟化工、现代轻纺为主的主导产业,积极培植以新材料、生物制药为主的备导产业,从而形成体现赣州工业特色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备导产业三大板块。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持续、高效、快速的发展。
    3、发展重点
    (1)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壮大支柱产业
    ①稀土和有色金属。
    ——稀土行业重点发展稀土开采、稀土分离、稀土金属冶炼、稀土深度加工(稀土合金材料、稀土荧光材料、稀土抛光粉、重稀土球化剂、稀土永磁电机以及稀土催化剂等),继续稳定稀土开采、分离的生产规模,不断提高发光材料、磁性材料的加工深度,重点开发高性能的发光材料、磁性材料等功能材料及其应用产品,形成全国重要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生产、加工基地。
    ——钨行业重点发展仲钨酸铵、氧化钨、钨铁、钨粉、碳化钨粉、钨条、钨丝等,继续保持在仲钨酸铵、氧化钨、钨铁等产品的领先地位,不断提高在钨粉、碳化钨粉等中间产品的市场份额,努力跟进在硬质合金等终端产品的发展前沿,形成全国重要的钨冶炼、加工基地。
    ②食品工业。
    ——卷烟行业侧重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提高单箱利税率,扩大市场占有率,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形成全省重要的卷烟生产基地。
    ——酿酒行业发挥品牌优势,稳定本地市场,辐射区外市场。白酒类加强新产品研发,向保健、优质、低度、多品种方向发展。啤酒类采用先进的发酵、灌装技术设备,发展保健啤酒、无醇啤酒、鲜啤酒等产品,形成全省重要的酿酒生产基地。
    ——饮料行业大力发展软饮料,重点开发以脐橙为主的果蔬汁饮料,稳定发展茶饮料、碳酸饮料、矿泉水,培育开发天然、营养、有益健康的功能型和保健型饮料新品种,建设全国性的橙汁生产基地。
    ——乳品行业重点发展保鲜奶、无菌奶、酸奶等系列产品,加大投资,扩大规模,建设无公害优质奶源基地。
    ——特色食品加工行业发挥赣南客家传统食品种类繁多、工艺讲究、风味独特的优势,重点发展特色、风味、传统、绿色食品。集中开发包装精美,食用、携带方便的旅游休闲食品,为旅游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围绕安全卫生、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美味可口的发展方向,辅以现代科技,改进配方、包装,实现传统食品生产现代化。
    (2)进行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主导产业
    ①机电制造。
    ——汽摩零部件行业重点发展轿车变速器、高档车用变速器和高档汽车、摩托车齿轮,形成全国重要的汽车变速箱生产基地。
    ——发电设备制造行业重点发展中型(2万KW以下)贯流式、混流式和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通用机械行业重点发展石化工业特种介质、工业气体、大型工艺压缩机和机电一体化控制机组。
    ——电光源制造行业重点发展细管径、紧凑型节能荧光灯和高强气体放电灯(小功率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灯)以及高频电子镇流器。
    ②新型建材。
    ——建材行业重点发展4000T/D以上新型干法水泥,重、轻质碳酸钙,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材料,商品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等产品,形成全省重要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
    ——非金属矿及制品行业重点支持具有资源优势的高岭土深加工,形成矿山开采、陶瓷、造纸涂布、建筑填料、工业材料专用涂料等规模生产能力,形成全国重要的超细煅烧高岭土生产基地。
    ③氟化工
    ——氟化工行业重点支持具有资源优势的萤石深加工,形成萤石精粉、氢氟酸(HF)、氟里昂(R-22,又名冷却剂)、聚四氟乙烯(PTFE,俗称塑料王)、氟化盐等规模生产能力,形成全国重要的氟化工生产基地。
    ④现代轻纺。
    ——服装行业以“森仕”等品牌为龙头,重点发展品牌服装加工;以时尚内衣加工为重点,重点发展服装出口加工;以南康国际服装城为平台,重点发展童装、中老年服装加工,形成全省重要的服装生产基地。
    ——针织行业重点推广新型原料和环保型纤维在针织品上的应用,开发保健型针织品、针织外穿服装、高档针织内衣、袜系列产品;同时扩大毛织生产规模,形成全省重要的毛针织品生产基地。
    ——制线行业重点吸引、带动一批制线企业集群协作发展,形成全国知名的绣花线生产基地。
    ——丝绸行业在继续扩大白厂丝生产规模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丝绸机械及丝织、印染工艺流程,并通过采用砂洗、水洗以及各种防缩抗皱新工艺进行印染后整理,为丝绸服装制造提供各种高档真丝面料,形成全省重要的丝绸生产基地。
    ——制鞋行业以华坚国际鞋城为龙头,生产各类中高档女鞋。通过完善配套协作体系,延伸扩展产业链,发展鞋用原、辅材料配套企业,形成全省重要的制鞋生产基地。
    ——家具制造行业以木制家具、金属家具和玻璃家具为主,竹藤家具、真皮家具和布艺家具为辅,带动木竹加工、贴面、装饰、包装、运输等行业联动发展,通过贴牌生产(OEM)方式加强与广东东莞、顺德等地的国内家具巨头合作,成为国内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
    ——造纸行业重点发展低克重、高强度的高档新闻纸、胶印书刊纸、信息用纸、商品包装用纸、纸板、涂布纸和中高档生活用纸,形成全省重要的造纸生产基地。同时,实施林、浆、纸一体化,大力发展人工速生造纸原料林基地和原料竹基地,实现制浆、造纸企业用材供应基地化。
    ——印刷包装行业形成胶版、凹版、丝网、柔版印刷和各类包装装璜设计、薄膜包装材料、高密封铝塑冷热复合硬片材料、印刷材料制造以及印刷机械制造、包装机械制造等配套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印刷包装行业对食品、轻工、医药工业的强力支撑和联动发展。
    ——玩具制造行业强化与东莞等地的国内玩具巨头在产业链上的对接,形成以毛绒玩具、塑胶玩具和电子玩具为特色的品牌玩具生产协作基地和原辅材料配套基地。
    (3)培育战略优势,积极发展备导产业
    ①新材料。
    ——稀土新材料行业重点发展高性能磁致伸缩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纳米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电池负极材料)、抛光研磨材料、催化材料、磁光材料和着色材料等功能材料及其应用产品,形成全国重要的稀土新材料生产基地。
    ——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重点发展硬质合金材料产品,钨行业重点发展超细及纳米钨粉、纳米晶硬质合金及工具、高精度硬质合金、功能梯度材料、先进涂层合金、耐热抗震特种钨丝、钨基触头材料、钨电极材料、钨-铜合金等;钴行业重点发展超细钴粉、纳米级钴粉、高比重钴粉、钴稀土高性能磁性材料和以钴为主要添加元素的硬质合金等产品,形成全国重要的钨、钴新材料生产基地。
    ②生物制药。
    ——制药行业重点发展P-转移因子口服液、九华栓剂、复方陈香胃片、通脉降脂片、新型慢性乙肝治疗性DNA疫苗、玉洁栓、新洁宁、山香园含片、甲亢颗粒、抗肝癌转移因子、重组胸腺肽、医用手套、留置针等产品,形成全省重要的制药生产基地。
    三、服务业
    1、发展目标
    ——总量不断增长,服务业继续保持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继续增强,服务业的总量、素质和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基本实现服务业的社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就业规模扩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逐年提高。
    ——结构调整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物流、旅游、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逐年提高。
    ——培育市场体系,重点培育和规范专业商品市场,大力发展资本、人才、技术、信息、房地产等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健全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适应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生产需要,形成为生产、生活和管理提供多功能、开放式、社会化的服务网络。
    ——构建保障体系,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以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强化运行机制,市场竞争机制明显增强,产业化程度进—步提高,较大幅度的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2、基本思路
    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形成现代物流、旅游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和信息中介等五大体系。加快发展物流业和旅游业,使之成为赣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加大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
    3、发展重点
    (1)物流业以赣粤闽湘边际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为目标,形成现代化的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
    ①在赣州主城区以赣州铁路东站、赣粤与成厦高速公路交汇出口和赣州新机场为主,建设以仓储、运输、加工等为主的物流园区。
    ②在赣州中心城区以城区贸易广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沙河工业园区为主,建设以出货、保管、包装、配送等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
    ③在龙南、瑞金和大余建设以集散、口岸、中转为主的物流集散中心。
    ④通过股份制改造和资产重组,引进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设备,组建现代物流企业集团。
    ⑤发展电子商务和组建物流联盟,保证物流产业的超前发展。
    (2)旅游业以红色故都、客家摇篮、奇妙山水、南国宋城为四大品牌,形成红、文、绿、古四色互映、彼此交融的重点特色旅游区域,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相互配套的综合旅游产业体系,着力提升我国南方的优秀旅游城市,逐步成为赣粤闽湘边际地区的区域性旅游服务中心
    ①以瑞金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区以及赣州-于都-瑞金-兴国红色旅游线。
    ②以龙南为重点的客家文化旅游区以及赣州(赣县)-信丰-龙南客家风情旅游线。
    ③以上犹、崇义为重点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以及赣州-上犹-崇义-大余生态休闲旅游线。
    ④以赣州城区为重点的宋城文化、滨江风情、购物、会展旅游区。
    ⑤在赣州中心城区重点建设一个五星级酒店,新建或改建一个高档围屋饭店,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餐饮街区和旅游购物街区。
    ⑥加大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挖掘反映赣南文化特色的精品地方戏。
    (3)商贸流通业以赣粤闽湘边际地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为目标,加快中心城区中心商业区建设、游憩商业区规划和中央商务区培育,重点建设三江六岸的商务中心和工商联手的会展中心等标志性工程
    ①引进和培育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建立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大公司、大集团。
    ②以赣州市中心城区以及瑞金、龙南、大余为依托,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专业批发市场。
    ③在毗邻粤闽湘的边际县(市),发展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辐射力较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引导农产品龙头企业、农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链接互动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
    ④建设市级商业中心、县级商业中心、专业特色商业街、城市社区和农村城镇配套网点四个层次的零售商业网络,并辅之以大中型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连锁店、专卖店等多种业态,构筑多层次、多元化、多业态、布局合理的零售商业网络体系。
    ⑤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形成各种商品的出口生产经营体系;发挥对外贸易口岸优势,使赣州成为国内外商品代理销售中心。
    (4)金融保险业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推进金融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与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金融保险中心
    ①培育信用文化,构筑信用基础,创建信用区域,打造“信用赣州”。
    ②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发展中间业务;改进外汇金融服务,推出外汇服务新品种。
    ③做大做强赣州市商业银行,逐步在经济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县(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实施农村信用社全部改为县级统一法人和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大力支持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扩大企业直接融资;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④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创造条件引进境内外的金融、保险机构;积极发展证券、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机构在赣州设立分支机构,促进赣州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积极引进国内股份制、外资和中外合资的保险企业,大力发展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和保险公估等保险中介机构。
    (5)信息中介业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形成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和个性化的多功能信息网络体系,全面推进地方经济信息化,不断提高赣州人民的信息服务消费质量,形成与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信息中介中心
    ①建设和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优先发展和尽早实现党政部门的网上办公与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一网式”和“一站式”办公,形成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主体,以各部门业务分工与协作为支撑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②鼓励企业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改造生产工艺,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实现管理系统的局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立和完善企业因特网/局域网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网络化。
    ③完善配套设施,发展电子商务。逐步建立和完善支付手段、物流配送、网络平台、法律环境等推行电子商务所必需的相关信息基础设施;依托和应用江西省CA认证体系,推动赣州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
    第六部分社会事业
    一、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围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两大目标,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大社会发展领域的改革力度,积极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努力形成与小康目标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二、基本思路
    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合理分工、突出优势为原则,加强区域一体化,以赣州市为核心构建覆盖城市经济圈的社会服务设施网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统筹规划,探索公益性和市场化有机结合的发展道路,促进社会服务由传统福利型向产业型和福利型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推动区域性大型社会文化设施的一体化发展,改善大型设施的交通可达性,提高区域服务能力。提升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社会文化服务设施的发展水平与使用效率。
    三、发展重点
    1、科学教育
    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发展方向与产业发展方向的结合,知识链与产业链两环相扣,围绕赣州市产业发展导向,合理确定教育、科研层次和方向,为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开发保障,逐步形成赣粤闽湘边际地区的人才高地
    ——整合高教资源,实现联动发展。以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大专部)和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五所高校为主体,建设赣州高校园区。同时引进国内著名高校到园区设立分校或联合办学,逐步实现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转变。
    ——利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优势,围绕公民职业化工程和农民知识化工程,打破部门、行业界限,通过联合、重组方式,整合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教育资源。赣州卫生学校积极创造条件,申报赣州卫生高等职业学院;依托赣州技工学校组建赣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赣州农业学校加快步伐,申报赣州农业技术学院,为农村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以赣南文艺学校为龙头,市文艺培训中心、群艺馆、画院、剧团为骨干,组建赣南客家艺术学院。
    2、文化
    进一步弘扬城市经济圈辉煌灿烂的地方文化,加快大型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制度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进一步增强城市经济圈的文化凝聚力,保护客家文化底蕴,发扬多元文化特色,大力发展现代文化,建设面向城市经济圈的现代文化中心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专业博物馆、艺术馆等。
    ——加强具有区域影响的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具备承办全国性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和单项、多项海内外博览会的能力,成为高层次、开放型、多样化的赣粤闽湘边际地区的文化中心。
    ——加快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网络化,提高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圈成长的新的增长点。利用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3、体育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引导体育消费,培育体育市场,重点发展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培训和场馆服务,确保体育彩票销售稳中有升,逐步使体育走向社会化和产业化。
    ——改善现有体育场馆,加快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以及体育专项场馆的建设步伐,采用多元化投资的方法,完善与百万人口城市相适应的的功能多元化的体育中心,争取使赣州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同步发展。
    ——赣州市近期建设能承办全省运动会的大型体育场馆,同时为远期承办相当于全国农运会规模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预留用地。根据与赣州市联合举办大型运动会的需要,统筹安排瑞金和龙南等县(市)的体育设施建设。
    4、医疗卫生
    逐步健全以综合性医院为主体、与各类特色专业性医院相结合的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资源共享的医疗服务体系,成为赣粤闽湘边际地区的医疗服务中心。
    ——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结合医疗资源的现状基础,合理规划圈域内医疗机构的功能、层次和布局,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
    ——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快医疗领域的产业化进程,探索以国家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办医模式,鼓励采取合资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经营医疗机构,推动社会资源共享。
    ——根据赣州市现有医院的规模和医疗水平,选择培育一批重点的三级综合医院和特色专业医院作为区域性医疗卫生设施。瑞金和龙南等县(市)在现有医院基础上扩建完善,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设施标准,适时建设一定的专业医院。
    5、社会保障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范围覆盖合理、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统一规范、持续可*的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覆盖,维护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性和劳动者的合理流动。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统一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为企事业单位改制和劳动力流动创造宽松环境。不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
    ——健全失业保险制度,推动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促进所有制结构调整。重点推动事业单位和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参加保险,逐步覆盖到城镇全体劳动者,逐步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纳入失业保险。
    ——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采用多元化的保障手段,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和社会稳定发展。对最贫困群体在解决其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要努力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
    ——逐步健全完善外来劳务人员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保障外来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形成城乡就业的平等竞争机制。
    ——在加快推进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近期逐步建立和完善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第七部分基础设施
    一、综合交通运输建设
    1、发展目标
    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步伐,大力扭转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局面。到2010年达到基本适应,主要交通干线、航空港和内河港口的能力能够满足运输需求。到2015年做到适度超前,陆路综合交通网以三大省际交通走廊(即综合运输通道)为主骨架,航空港体系以赣州新机场为国内重要的支线机场,内河港口体系以赣州港为赣江主枢纽港。到2020年继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全面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2、基本思路
    重点建设三大省际交通走廊,进一步完善陆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高速公路和重要国省干道路网,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与县城、县城与县城之间的联系;突出中心城市内部的城市捷运系统以及外环路、重要出口及桥梁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主城区内外交通的便捷程度。
    3、建设重点
    (1)三大省际交通走廊
    ——赣粤走廊。包括南向的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和105国道公路以及西南向的赣韶铁路、赣韶高速公路和323国道公路。
    ——赣闽走廊。包括东向的赣龙铁路、成厦高速公路和323国道公路。
    ——赣湘走廊。包括西向的成厦高速公路和339省道公路(赣州-丰州)。
    (2)“一纵一横”圈域铁路干线网
    在现有“一纵”(京九铁路)和“一横”(赣龙铁路)的丁字型铁路路网基础上,将赣龙铁路向西延伸,建设赣韶铁路,从而形成一纵(京九铁路)一横(韶赣龙铁路)的十字型铁路路网。远期随着运量的增长,待条件成熟时相机建设韶赣龙线铁路复线(一期建设赣龙铁路复线,二期建设赣韶铁路复线)以及抚州-瑞金铁路,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
    (3)“二纵三横二联一环”圈域高速公路网
    按照省“十一五”高速公路规划布局,抓紧圈内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形成“二纵三横二联一环”高速公路网。“二纵”即大庆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赣州境内段,济南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赣州境内段。“三横”即厦门至成都国家高速公路赣州境内段,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赣州境内段,地方高速公路全南至寻乌段。“二联”即赣州至韶关地方高速公路南康三益至大余梅关段,大庆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联络线龙南里仁至定南野猪塘段。“一环”即中心城区外环赣县茅店至南康三益地方高速。从而实现中心城市与圈域各县(市)城区之间高速公路的全部连接。
    (4)“三纵三横”圈域国省干线公路网
    对现有国省主干线进行达标改造,实现各路段达到二级路和水泥路面的标准,城市进出口或一些重要路段达到一级路或超二级的标准。形成“三纵”(广昌-宁都-瑞金-会昌-寻乌-广东平远,万安-赣县-章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康-信丰-龙南-广东连平,永丰-兴国-于都-安远-寻乌-广东龙川)、“三横”(福建长汀-瑞金-会昌-于都-赣县-章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康-上犹-崇义-湖南汝城,福建长汀-会昌-安远-信丰-广东南雄,福建武平-寻乌安远-定南-龙南-全南-广东翁源)的公路主干线网。此外,对崇义-大余、大余(池江)-信丰等重要连接线尽快建成达到二级或超二级路的标准。
    (5)航空港
    建设桃芫机场,修建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形成有机的空港集疏运体系。
    (6)内河港口
    扩建赣州港,修建散杂货、集装箱、客运旅游码头和企业专用码头,形成有机的港口组合体系。
    (7)城市交通
    城市内部交通由快速通道、结构性主干道、主要干道、次要干道和支路组成高效通畅的城市内部交通道路网络;城市外部交通采用“输配环+放射路”的模式,输配环为外环快速通道,同时完善跨江桥梁建设。
    ①城市内部交通
    ——“两纵三横”的快速通道。根据城市空间发展的走向,与未来赣州市带状城市形态相适应的快速通道结构为“两纵三横”,即南北主导方向形成两条纵向快速路贯穿城市南北,形成城市快速交通的核心骨架。三条横向快速路联系东西方向,基本处于不同城市功能分区的分界位置,邻区不穿区,既起到服务的功能,又起到屏障的功能。北部、中部“两横”快速路与东部、西部“两纵”快速路北段构成一个闭合环路;中部、南部“两横”快速路与东部、西部“两纵”快速路南段构成一个闭合环路。五条放射线是从两个环路向外放射的五条快速路,西侧两条放射线接成厦高速,东侧三条放射线接环城高速,形成“两环相套、五射对外”的格局。
    “两纵”快速通道。(1)西侧由水东组团跨越赣江沿水西组团西部通过,至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折向西南,沿西部产业带外围至机场大道。(2)东侧利用改线后的国道323线,国道323线过境交通功能转移到其东部新规划的环城高速公路上实现。
    “三横”快速通道。(1)北部一条快速路位于贡江北岸,沿山脚布设,向东在七里镇南部跨越铁路和贡江,进入东部产业带与东侧纵向快速路相连。(2)中间一条快速路自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向东,沿章江新区南部的章江北岸穿过,继续向东接改线后的国道323线。(3)南部一条快速路沿机场大道向东,穿过新世纪组团与城市远景发展区边界后,接改线后的国道323线。
    ——一丫半环三横两纵的结构性主干道。在快速路和主干道之间增加结构性主干路,该等级具有城市准快速道路的功能。结构性主干道采取灯控、局部隔离灯方法设置,仍以快速、通畅为目的。但不要求按快速路的标准全线封闭和立交,达到既解决快速交通又避免影响原有路网的目的。
    “一丫”指向河套老城文明大道向南,在飞龙岛架桥跨越章江进入章江新区,与黄金二路相交后继续向南,走向与折向后的京九大道平行;另一条道路自河套老城东环路跨越章江后接黄金二路。黄金二路道路等级升格为结构性主干路。上述“丫”型结构性主干道与京九大道、迎宾路构成的“丫”型道路平行,位于其西侧,目的是将小汽车交通流西移,京九大道、迎宾路构成的“丫”型道路留作快速公交走廊,提供其客运输送能力。
    “半环”指章江大道内侧黄金大道围成的半环,向南与中部快速路相交,通过快速路上设置的立交,形成一个环路。
    “三横”指河套老城的文明大道、新世纪组团东西向核心道路和城市远景发展区东西向核心道路。
    “两纵”指“丫”型结构性主干道向南延伸,贯穿章江新区、新世纪组团和城市远景发展区。另一条纵向结构性主干道是自贡江北岸快速路向南跨越贡江,沿东环路、站前路,继续向南沿京九铁路西侧布设,在潭口组团向南进入城市远景发展区,是一条铁路西侧贯穿带状城市南北方向的交通动脉。
    ②城市对外交通
    ——赣州中心城区外环一级公路快速通道。即宝葫芦-白塔-赣江大桥-储潭-梅林-梅林大桥-沙石-康洋石油加油站-宝葫芦,全长50公里。
    ——赣州主城区出口一级公路。全长48公里。其中,西出口主要是赣州-机场12公里;东出口主要是梅林-江口18公里;南出口主要是康洋石油加油站-南康18公里;北出口主要是利用赣粤高速公路。
    ——赣州主城区结构性主干道及外环路跨江桥梁。规划结构性主干路向南延伸跨越章江时需建设两座桥梁,一是在杨梅渡大桥上游横跨飞龙岛的新桥;二是在全球通大桥上游、东环路与黄金二路之间横跨章江的新桥。规划城市外环路跨江桥梁三座,一是城市外环路在白塔附近跨越赣江时需建设一座桥梁,即赣江大桥;二是在东河大桥上游渡口路附近跨越贡江时需建设一座桥梁;三是在其上游需建设一座桥梁,即梅林大桥。
    二、电力建设
    1、发展目标
    以江西电网为主送电网、以拟建的赣州火力发电厂为骨干电源点,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双回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以四回220千伏电网为主网、以110-10千伏电网为配网的现代化电网,赣州电网迈入500千伏超高压等级;到2015年,基于接受北电南送和西电东送电力的考虑,形成以单回10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的现代化电网,赣州电网迈入1000千伏特高压等级;到2020年,进一步形成以双回10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的现代化电网,电网建设达到发达地区先进水平。
    2、建设重点
    ——电源建设。以市场为导向,考虑城镇布局、经济发展特点以及区域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布局电源点。根据用电负荷增长情况,近期建设瑞金(赣州)2×3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远期建设瑞金(赣州)2×60万或2×9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
    ——电网建设。电网建设兼顾电源建设,与区域基础设施走廊布局相协调,加强电力输送通道的建设,使电力输送交换通畅。随着负荷的发展,建设圈域南北向及东西向电力输送通道,接受北电南送和西电东送的电力保障。第一,近期主网建设吉安-赣州-赣南(降压)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形成双回超高压输电线路,赣州电网迈入500千伏电压等级;新建赣州、赣南500KV变电站。建设万安-潭东、嘉定-百乐和金堂-五光220千伏输变电线路,形成四回高压输电线路;新建嘉定、百乐、五光、峰山、埠头、南安、蟠龙、大塘、会昌、寻乌、高楼、梅江、金鸡等220千伏变电站;扩建瑞金2#、渡口1#、南安、蟠龙、大塘、嘉定、百乐、五光、峰山、渡口220千伏主变。城网和配电网主要是以电源点为中心,增加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性。第二,中期主网建设武汉-赣中-赣州-泉州100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基于2010年前后晋城-南阳-荆州-武汉1000千伏双回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形成单回特高压输电线路,赣州电网迈入1000千伏电压等级;新建于都1000千伏变电站。第三,远期主网建设武汉-赣中-赣州-泉州100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形成双回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赣州-瑞金-南丰-抚州-新余-吉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形成双回环网输电线路;新建瑞金500千伏变电站。
    三、信息网络建设
    1、发展目标
    按照加快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速发展数据及多媒体通信、数字移动通信等骨干网络,发展各种新的通信业务,建成统一、高效、安全、稳定的现代化通信网络。
    2、建设重点
    ——以公用电信网为主体,推进以光纤为主、微波和卫星为辅的基础传输网建设,优化传输网结构,合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加大本地网、接入网、支撑网的建设。
    ——优化现有网络,提高现有网络的利用率,密切注视网络发展的新技术、新趋势,建设统一、高效和技术先进的电信基础网络,逐步实现网络的融合,同时向着数字化、宽带化、光纤化、分组化方向发展。
    ——立足本地网电话市场,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走多元化、全方位发展之路,以先进的技术,合理的资费,优质的服务向用户提供所需传统的电信服务和先进的信息通信服务。
    四、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1、发展目标
    按照科学合理、保障有力、服务居民的原则,着重供水、燃料和防洪建设,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2、建设重点
    (1)供水
    ——水厂建设:中心城区、区域水厂。
    (2)燃料
    ——中心城区:管道天然气。
    ——县城、建制镇:电气化。
    (3)防洪
    ——章江水系、贡江水系。
    ——中心城区:“三江六岸”。
    第八部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一、生态环境建设
    1、发展目标
    ——天然森林、草地保护。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5%。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6%。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以上。
    ——水土流失防治。到2010年,累计水土流失治理保存面积175万亩。到2015年,累计水土流失治理保存面积300万亩。到2020年,累计水土流失治理保存面积420万亩。
    ——矿区复垦及复绿。到2010年,完成废弃矿区岩口的开采剖面、岩石平地、堆料场的绿化覆盖任务。到2015年,大部岩口基本复绿。到2020年,所有岩口全面复绿。
    2、基本思路
    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以流域为单元,采取生物、工程与农艺等措施,优先抓好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建设,标本兼治,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科学化;坚持边建设、边保护,连片集中治理,发挥规模效益;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相关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机制。
    3、建设重点
    ①西部山地天然阔叶林保护。
    ——以全国18个重点林区之一(赣南林区)的天然林保护为重点,全部实行封禁,保证天然森林的自然更新。
    ——实施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综合治理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陡坡地退耕还林工程、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绿化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及农村能源工程。
    ——对宜林荒山地全面恢复森林植被,对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在中低山地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
    ②东部山地天然草地保护。
    ——以全国南方第二大连片草地(于都屏山草地)的天然草地保护为依托,对山区坡度大于25度的中低山草丛草地实行封禁。
    ——对坡度小于25度的较大面积低山丘陵疏幼林草丛草地实行围栏封育,补播和栽种优良牧草,改良天然草地,发展人工、半人工草地。
    ——对低山丘陵草丛草地、低丘灌丛草丛草地和低湿地草丛草地实行轮封轮牧,增大草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③中部丘陵水土流失防治。
    ——以全国三大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片区之一(赣江、湘江上游地区)和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除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外的圈域所有县市)为依托,以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基础,以改造坡耕地、兴建基本农田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水土流失地区实行综合性开发治理。
    ——山地综合整治。全面防护,重点治理,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大力开展造林种草和育林育草,发展林牧业;人工营造与封育保护相结合,远山全面封山育林、封坡育草,近山造林种草,绿化“四旁”。
    ——坡面综合整治。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分散径流,就地消化,减缓土壤侵蚀,使之形成完整的节节拦蓄、层层设防的坡面整治体系。
    ——沟道综合整治。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工程措施为主,拦蓄径流,淤积泥沙,抑止水土流失。通过布设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形成一个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沟道整治体系。
    ④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以全国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赣南山区)的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复绿和废弃尾矿综合利用。
    ——整顿山石资源开采秩序,加强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以土地复垦及复绿为重点,建立各种类型的矿区生态建设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与生产同步的生态恢复建设机制。
    ——对尾矿进行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露采最终边坡、排土场、尾渣堆、矿山公路两旁、荒山以及一切被开采破坏的区域开展全方位复绿,进行生态恢复工程,并与正常生产同步进行。
    二、环境污染防治
    1、主要目标
    ——大气环境治理。赣州市城区的氮氧化物不超过国家一级标准,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圈域其它县(市)城区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不超过国家一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对工业烟尘排放量、生活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实行总量控制。
    ——水环境治理。流经全市的主要河流水体环境质量综合指标在各监测断面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城市饮用水源取水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Ⅱ类水质标准;大力加强对重度污染河段的综合治理力度,对排入赣江流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COD的排放量实行总量控制。
    ——固体废物处置。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放量和生活垃圾产生量实行总量控制,逐步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噪声污染治理。实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和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的达标控制。
    2、基本思路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综合治理,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监督管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结构重组,加速工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进程,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防治重点
    (1)工业环境污染防治
    ①工业废气污染防治。
    ——实行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确保重点污染企业和区域的全面达标。依*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燃煤除尘装置和工业尾气吸收装置的运转效率;在控制工业粉尘总量的同时,改造生产工艺和设备,力求降低单位产品的排放量。
    ②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实行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确保重点污染企业和区域的全面达标。采用企业闭路循环工艺,一水多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
    ③工业废渣污染防治。
    ——实行工业废渣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确保重点污染企业和区域的全面达标。对固体废物实施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积极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①城市大气污染防治。
    ——逐步改变城市能源结构,加快集中供热管网和天然气管网建设,强化城市烟尘控制区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炊事燃料气化率以及电炊使用率;对市区汽车逐步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严格控制摩托车总量,逐步淘汰市区尾气污染严重的车辆。重点防治工业和民用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
    ②城市水体污染防治。
    ——健全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实现城市排水雨污分流,建设赣州市区(分设在河套组团、章江组团、梅林组团和潭口组团)污水处理厂以及各县(市)城区污水处理厂,将污水一级沉淀处理改为二级生化处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重点防治大余城郊河段的镉污染,上犹城郊、于都城郊以及赣州市西河、东河浮桥一带河段的石油类污染,赣县储潭一带河段的挥发酚污染。
    ③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建立赣州市区垃圾处理厂以及各县(市)城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解决工业和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在实行垃圾袋装化基础上,逐步实现分类收集。
    (3)农业环境污染防治
    ①防止过量使用化肥和盲目滥用农药。
    ——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化肥、农药,保证食品供给环境的安全;普及化肥、农药的使用知识,做到合理施肥,科学用药。
    ②推广生态农业。
    ——坚持“猪-沼-果”、“牛-沼-果”、“鱼-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生态户、生态联户和生态村。
    (4)噪声污染综合防治
    ①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防治。
    ——扩大市区禁鸣范围,高噪声机动车辆限制进市;控制主要交通线两侧的噪音污染,增设隔音设施和城市消音绿地。
    ②区域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完成噪声分区达标;加强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源管理,加强生活噪声源管理。
    三、防灾减灾
    1、地震灾害防治
    建立地震监测预报体系、震灾预防体系、地震紧急救援体系,做好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工作,保护国家财产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圈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顺利进行。
    2、地质灾害防治
    重点防治章、贡两江塌岸、滑坡、地面塌陷及软土地面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灾害,防止环境地质问题进一步恶化,减轻地质灾害损失。
    第九部分近期建设重点
    1、赣韶铁路:与韶关沟通协调,建设赣韶铁路,连接京广铁路和京九铁路,形成赣州市十字型铁路枢纽。
    2、成厦高速公路、赣韶高速公路、井瑞高速公路:加强上下左右联系,筹资建设成厦高速公路、赣州-韶关高速公路、井岗山-瑞金高速公路,形成横贯赣州市域东西的高速公路通道。
    3、机场迁建:统筹规划,市场融资,拆迁黄金机场,新建桃芫机场,构筑空中通道。
    4、瑞金(赣州)电厂:协调配合,首期建设2×3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增加电力供给。
    5、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整合要素,尽快建成吉安-赣州500千伏输变电线路,新建赣州500千伏变电站,使电网迈入500千伏超电压等级。
    6、“三江六岸”防洪工程:运用市场手段,激活民间投资,继续建设中心城区“三江六岸”防洪工程,增强城市功能。
    7、赣州污水处理厂:引导协调,建设赣州污水处理厂,保护水质。
    8、脐橙基地:鼓励信丰、瑞金、兴国、大余、于都和赣县等县(市)的脐橙规模种植和加工,形成世界级脐橙生产和加工基地。
    9、奶牛基地:实行良种补贴,支持于都屏山牧场扩大奶牛养殖,形成国家级奶牛基地。
    10、矿产品深加工基地:制定政策,鼓励现有企业分工协作、技术改造,提高稀土、钨和萤石矿深加工能力,打造世界级矿产品深加工基地。
    11、红色旅游区:理清思路,突出主题,培育包括瑞金、于都、兴国等县(市)在内的红色旅游区,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12、物流园区:理顺关系,健全组织,建设以赣州铁路东站和南站为主的物流园区,降低流通成本。
    第十部分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协调措施
    1、重点协调管理的主要内容
    本着“分区管治、注重协调、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尊重各方利益的基础上,以追求圈域整体利益优先和长远利益优化为准则,倡导圈内各县(市、区)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对行政区划调整、跨界基础设施、大型骨干工程建设、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公共利益分配和政策环境优化等方面进行协调统一。
    2、重点协调管理的空间范围
    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跨越若干县级行政主体,内部的行政关系复杂。因此,区域空间管治协调是在多元化利益主体存在的背景下和尊重地方行政独立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区域实施规划的管理对策,体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区域性协调措施和区域性推进政策,为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协调整个圈域的共同发展。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分为中部地区、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四个次区域进行区域空间管治协调。
    ——中部地区。范围包括章贡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县和南康市。重点在矿产品深度加工、机电制造、食品、轻纺工业以及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物流、宋城文化旅游等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型设施农业等方面构建区域协作网络。避免城镇建设空间无序蔓延,预留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园区、研发创新基地、现代物流园区和休闲旅游中心的选址;鼓励先进制造业、现代大型超市和文体娱乐设施布局,引导农村居民点逐步迁出,限制一般加工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污染性项目布局。从优化主城区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形成集聚与扩散有致的空间结构形态;相对集中发展绿色开敞空间,对河套组团-章江组团-新世纪组团进行有效空间分隔。通过协商与对话,适时调整行政区划,营造主城区发展的空间框架。统一协调赣韶铁路、赣韶高速公路、成厦高速公路、机场迁建、港口扩建、城市捷运系统、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走廊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污水、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治理,构建和保护两县之间的农业生态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
    ——南部地区。范围包括龙南县和信丰县。重点在新型干法水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客家文化旅游和输出型高效农业等方面构建区域协作网络。龙南镇、嘉定镇是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公路和京九铁路的主要节点城镇,促进生产要素向县级城市和重点城镇集聚,实现龙南镇和嘉定镇的联动发展;建设各自县域内骨干道路系统,协调与外部快速交通干线的衔接,形成集聚与扩散有致的空间结构形态。统一协调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构建和保护两县之间的农业生态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
    ——东北部地区。范围包括瑞金市、于都县和兴国县。重点在机械制造、新型干法水泥、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红色旅游和输出型高效农业等方面构建区域协作网络。象湖镇、贡江镇是沿323国道公路、赣龙铁路以及待建的成厦高速公路的主要节点城镇,潋江镇是沿京九铁路的主要节点城镇,促进生产要素向县级城市和重点城镇集聚,实现象湖镇、贡江镇和潋江镇的联动发展;建设各自县(市)域内骨干道路系统,协调与外部快速交通干线的衔接,形成集聚与扩散有致的空间结构形态。统一协调成厦高速公路、井瑞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贡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构建和保护三县之间的农业生态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
    ——西部地区。范围包括大余县、崇义县和上犹县。重点在矿产品深度加工、竹木深度加工、食品加工、生态休闲旅游和品牌型绿色农业等方面构建区域协作网络。大余是沿323国道公路以及待建的赣韶铁路、赣韶高速公路的主要节点城镇,上犹和崇义是沿339省道公路(赣州-丰州)以及规划的成厦高速公路的主要节点城镇,促进生产要素向县级城市和重点城镇集聚,实现南安镇、东山镇和横水镇的联动发展;建设各自县域内骨干道路系统,协调与外部快速交通干线的衔接,形成集聚与扩散有致的空间结构形态。统一协调赣韶铁路、赣韶高速公路、成厦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构建和保护三县之间的农业生态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
    3、都市经济圈的协调机制
    常设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域范围内县(市、区)协调机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圈内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常设成员,随机补充市、圈内县(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为项目协调成员。
    二、若干政策建议
    1、区域市场一体化政策
    按照在全省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国际惯例,以实施“十大体系”为突破口,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运行规则,统一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实现与周边城市的市场对接;实现圈内各县(市、区)的相互开放,消除条块分割的市场壁垒,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形成对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格局,在征地、税收、贷款等方面逐步实行统一政策;以资本、产权、商品、技术、劳动力及人才等区域性要素市场为重点,加快以赣州市为中心的共同市场建设,形成统一开放、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繁荣活跃的现代市场体系。
    ——资本市场。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构筑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合理布局圈内金融机构,规范和完善横向融资网络。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中外合作投资基金,扩大资金来源和渠道。打破地域限制,开展圈内异地贷款、保险业务。完善资金拆借市场,加大资金拆借和外汇调剂力度。构建票据市场,拓展同城票据交换和清算业务范围。强化圈内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推广和创新金融产品,促进金融资源在圈内自由流动、高效配置。
    ——产权交易市场。整顿产权交易市场,统一产权交易规定,扩大产权交易范围,逐步形成一体化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加强产权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以整合国有经济资源为重点,以上市公司为核心,以资本运营和大范围资产重组为基本手段,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资产重组,推进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中实现产权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商品市场。培育和完善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大型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区域市场为龙头,以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城乡链接互动、辐射赣粤闽湘边际地区的商品市场网络体系;重点引进和培植大型商贸企业,组建跨地区的集总销、代理、展示、批发、零售为一体的综合商贸集团,推进商贸流通的一体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着力提升商品市场的规模和功能,建设全国性矿产品和区域性农产品大型批发交易市场。
    ——技术市场。以赣州市区为核心,建立研发协作网络、技术信息网络和交易网络,形成圈域一体化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协同攻关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科技协作、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重点,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强稀土和有色金属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领域的联合与协作,加快嫁接和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
    ——劳动力及人才市场。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竞争机制为基础,以价格信号为导向,劳动力合理流动和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新机制;培育完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健全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畅通就业渠道,形成圈域统一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加强高层次人才的交流,相互培养和输送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实现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共享。
    2、区域产业一体化政策
    制定圈域产业引导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支柱产业,做大主导产业,培植备导产业。统一激励政策,吸引国内外高技术、高管理、高增值企业来圈内落户。实行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培育具有省内、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加快城市经济圈产业集群发展和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各县(市、区)合理分工的产业格局。
    ——稀土产业集群。依托稀土资源优势和稀土产业基础,从空间上整合圈内稀土产业的发展,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产业集群。以现有稀土企业为子公司,成立赣州稀土集团。集团内部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合理分工协作,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稀土加工延伸配套率和精细化率,向品种多样化、产品系列化方向发展,杜绝稀土原料外流。
    ——钨产业集群。依托钨矿资源和加工技术优势,以大余伟良、崇义章源两大钨业公司为重点,组织区域横向经济、技术联合,抢占主产品“高地”、综合开发副产品,共同发展相关的专业市场,提高整体竞争力。
    ——氟化工产业集群。依托萤石矿资源优势,立足现有的加工企业,实施跨企业、跨地区的行业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氟化工产业,使其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氟化工产业集群。
    ——以脐橙为主导的果业产业集群。加强赣南脐橙原产地保护,实施赣南脐橙品牌建设工程,做大做强以脐橙为主导的果业产业集群。
    ——机电制造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现有基础,加强企业配套协作,整合营销力度,重点发展变速箱、齿轮、电子及通信设备,形成专业市场,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的汽摩配件生产基地。
    ——建材产业集群。依托信丰、于都、兴国、瑞金水泥工业优势,建立区域水泥生产集团,提高水泥工业竞争力;利用区域技术、资源优势,开发新型建材,从整体上增强圈内建材工业产品竞争力。
    ——服装纺织产业集群。整合圈内服装纺织产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在全国的竞争力。
    ——医药产业集群。整合圈内优势医药产品生产企业,强化现有优势,合理分工,协作配套,促进医药企业集团化发展,提高在全国的竞争力。
    ——林产加工产业集群。依托南康市家具制造和崇义县竹木加工的优势,以创名牌为动力,加快行业重组和企业联合,推进资本集聚,改进生产工艺,形成以中、高档产品为重点的林产加工产业集群。
    ——乳品产业集群。以于都屏山牧场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扩大养殖规模,打造绿色品牌,延长产业链,完善销售网络,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加速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乳品产业集群。
    3、区域性基础设施一体化政策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同步建设,综合利用的原则,加快交通、供电、电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经营机制、投融资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基础设施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水平。
    ——共同制定和执行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重大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时序等安排,协调解决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共享性和流域性问题,明确市场运作所需的各项配套政策、价格水平与服务质量。
    ——进一步强化在区际交通、供电、电信、供水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实现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组建区域性投资、经营集团公司,建立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探索新的投资经营机制,实行联合投资、按股份分配收益。
    ——建立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和行政隶属关系,采取各种措施,吸引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向民间投资开放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
    4、区域城乡一体化政策
    城乡一体化是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刚性,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原则,适当调整行政区划,着重调整章贡区、赣县、南康市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辖范围,保证圈内各城镇的发展拥有足够的地域空间。实施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改革户籍制度。调整城乡土地政策,促进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改变农村和城市户口分离的办法,确定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建立统一的户口制度。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合理开发、利用、经营农村土地(包括耕地、宅基地、空闲地、荒地、水面、山林等),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积极鼓励离乡进城农民将原承包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既可作为进城定居或创业的启动资金,又有利于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已进入城镇的家庭原有宅基地的复垦步伐,缓解城市发展与用地的矛盾。
    ——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和住房等方面,应逐步建立面向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制。
    第十一部分附则
    一、地位与作用
    1、本规划是赣州市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内容将依建设时序分别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
    2、本规划是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域经济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有关区域合作、产业协作政策的基本依据。
    二、实施监督
    本规划经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圈域县(市、区)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