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喜迎十七大:畅谈辉煌成就满怀发展信心
来源:中安在线 更新时间:2012-04-14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现辖金安、裕安两区和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以及省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全市188个乡镇、8个街道。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总人口665万人。有29个民族,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占0.7%,以回族居多。

  党的十七大即将在首都北京召开的喜讯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神州上下一片欢腾。六安市665万广大干部群众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向上的步伐,用各种方式喜迎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六安市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省会的卫星城市。五年前,六安市还是城区建成区面积只有20平方公里的小城市,人口只有20万。党的十六大以来,六安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工作,努力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树立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观念,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六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以适当超前的城镇化、带动相对滞后的工业化”的战略思路,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六安中心城市建设实现了投入最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历史性五年。这些都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成就。目前,六安市各界人士正在广泛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重要讲话,正以饱满高涨的热情做好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全面完成“十六大”提出的目标任务

  十六大以来,在体制变动和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情况下,六安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克服了严重自然灾害、非典疫情、禽流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以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和招商引资主战略,全市人民思想观念逐步转变、城镇化取得突破、工业化较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涌现、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外形象大为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六安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通过共同努力,全面完成全市“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主要表现在: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经济结构逐步优化。预计十六大以来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超计划目标0.8个百分点,总量达到286亿元,人均达到500美元;财政收入同口径年均增长9.2%以上,超计划目标1.2个百分点,总额达18.6亿元,人均达到260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7.5∶31.5∶31调整为2005年的29.7∶36.7∶33.6。农业基础地位加强,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完成计划目标,旅游、房地产、信息、连锁经营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预计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7亿元,年均增长20.1%,超计划目标8.1个百分点。完成了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工作。预计新建改建城区干道80公里,改造旧城2平方公里,新增公共绿地100万平方米,竣工住宅面积近300万平方米,“七纵七横连三环、两带三区四广场”的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形成40万人、50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框架,城市的载体功能大大增强。在中心城市建设的带动下,县城和集镇建设全面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8.7%,五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宁西铁路六安段建成通车,沪汉蓉快速铁路六安段及宁西、沪汉蓉、济广、合阜高速公路六安段开工建设,市到县区间快速通道基本形成。治淮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临淮岗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并实现生活用电同网同价。通信设施建设成效显著。“568”计划全面启动,已开工项目270个,累计完成投资150亿元。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退位基本完成,国有商业企业改制退位扎实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展顺利,农民负担大幅减轻。政府机构改革稳步实施,乡镇区划调整顺利完成。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运行,服务效率得到提高。公共财政改革力度加大,医疗、住房等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招商引资取得历史性突破,预计五年累计到位境内资金超过144亿元,利用境外资金近1.74亿美元。华电六安电厂、长江精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入驻六安市。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预计五年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5.5亿美元,年均增长20.4%;其中出口累计完成5亿美元,年均增长20.2%,超计划目标5.2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预计十六大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5%,超过计划目标1.5个百分点,2005年达22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3%,超过计划目标6.3个百分点,2005年突破7700元。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建立,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人口控制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已平稳渡过第三次生育高峰,出生率平稳下降,预计自然增长率6.4‰,2005年未总人口677万人。扶贫工作继续加强,绝对贫困人口大幅下降。环境保护得到重视,森林覆盖率达到34.5%。科技应用取得积极进展。教育“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皖西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顺利升格。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有所增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政府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和信访工作得到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国防、体育、档案、保密、地震、气象、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上述情况表明,十六大期间六安市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十七大期间是六安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既有新的机遇和条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明确发展目标,努力实现“三大跨越”

  进入2006年,六安市提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体制转换、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发展为先导,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568”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实现“三大跨越”、推进六安崛起,加快全面建设小康六安,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通过实现三大跨越,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性。“十一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以下。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公共服务体系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两基”内涵得到提高,中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生态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能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8%。

  壮大主导产业,发展重点企业,实现新突破

  坚持工业立市,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坚持把工业经济放在核心位置,推进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围绕冶金、机电、纺织、食品、医药、化工、建材、造纸、电力等产业,在大企业、大项目、大集群、大园区建设上取得突破。五年内,实现工业项目投入超300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5个以上,超亿元项目30个以上,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到“十一五”末,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企业2家、20-30亿元企业3家, 10-20亿元企业5家。

  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以优势产品打造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打造骨干企业,以骨干企业打造支柱产业。围绕建设加工制造业、能源、冶金3大基地,重点实施钢铁、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力等五大工程,以大工程做强大产业,建立工业立市的支撑体系。

  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依托现有基础,以资本为纽带,推行信誉联结和合同联结,引导产权联结,引进重组改造一批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通过为大企业配套、同类中小企业集聚、产业链延伸等方式,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支持建筑业发展。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机制,优化环境,落实“封闭管理”等政策,切实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集聚力。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条件,提高园区的承载力。明确园区的功能和发展方向,实行错位发展,培育特色园区,因地制宜地引进和培育一批大企业,不断提高园区的辐射力。每个县区工业园重点培育1-2个特色产业集群,形成2-3家地方知名企业;六安经济开发区要重点培育2-3个特色产业集群,3-4家区域知名企业。

  大力推进城镇化,打造经济和人口集聚的平台。按照点轴发展模式,以六安城区为中心,以各县城关和叶集镇为次中心,以重点镇为骨干,以方便快捷的交通为纽带,构建空间布局合理、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城镇体系,带动区域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劳务经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期间,一产增加值年递增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年递增2个百分点。

  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实现第三产业同步增长。坚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不断推进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着力提高竞争力,培育一批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发展的支撑体系

  水利支撑体系建设。以防灾减灾、提高灌溉效率、合理开发水资源为目标,推进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大治淮力度,2007年底完成治淮阶段性任务。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淠河、史河等7条主要内河及洼地治理。推进大中型病险水库和涵闸的除险加固任务,使其达标安全运行。继续推进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完成66万人饮用安全卫生水工程。积极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小流域治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开展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

  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重点,加强水、陆交通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力争建成三条国道、三条铁路、四条高速交汇的交通网络,把六安建成皖西地区交通枢纽,到201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00公里。继续加强省道、县道和乡道建设,完善各县区通向高速公路的快速连接线,改建县乡公路1200公里,乡村公路12000公里,国省道通行更加顺畅、舒适,综合安全行车能力增强,实现村村通油路,所有乡镇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5%。发挥淮河黄金水道的作用,充分利用淠河航道工程,建成霍邱周集3×500吨级铁矿专用码头,逐年改建全市309道渡口;支持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千吨级航道。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于现有电网基础、结合全市电网特点,依托现有电厂和市220KV变电所,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按照皖电东送战略的西通道建设方案,重点建设500KV六安变电所;改扩建220KV和110KV变电所;加快小水电建设。根据各地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电网建设。

  “数字六安”建设。“十一五”时期,重点建成“数字六安”的应用、支撑、基础设施三大体系。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有网络的利用效率。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推进企业上网工程,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力争5年内建成30家企业信息示范企业,2-3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大力推进电子政务,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共享,建设“一站式”服务的“六安市人民政府”、“六安新闻”网站。加强在农业、教育、科技、金融、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与环境管理、公安、人才服务与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建立人才开发体系,实施人才强市工程。加大投入力度,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3个环节,以党政、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主体,增加总量、调整结构、提高素质、优化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

  加强人才培养。采取党校、行政学院与高校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党政人才培养与锻炼。继续实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程”,选送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到省内外高校、大型企业和境外学习培训。依托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职高、企业培训机构,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加大对人才培育的投入,加强职业学校和示范学校建设,发展壮大皖西职业技术学院和国防科技学院,力争建好4所国家级重点职高,6所省级重点职高,6所市级示范职业学校,1-2所高级技工学校,10个省重点建设专业和10个省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建成人力资源输出基地。大力招才引智。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各类人才来六安市兼职、咨询、讲学、研发,进行技术承包、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鼓励创业有成的优秀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创新用人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合理流动的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人才市场和人才信息库建设,强化市场服务功能。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千方百计用好各类人才。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公共教育体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扶持薄弱学校建设。进一步健全教育投入机制,完善特困生资助制度。鼓励、支持、引导、规范民办教育。

  建设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努力搞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救治机构建设,逐步构建市县两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镇医疗管办分离,医药分开。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建设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报业大厦、皋陶文化园区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广播电视高山骨干转播台的技术改造力度,基本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力争试播数字电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重视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竞技体育。

  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依法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社保关系接续工作。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在2005年基础上增长30%以上,基金征缴率达到90%以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100%。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启动职工生育保险,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切实解决特困群众和弱势群体在医疗、住房、就业、子女就学、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困难。扎实做好优抚安置和抚恤工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六安”

  开展科技创新,推进产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步伐,大力开发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技术中介服务组织,大力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加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行资源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重点加强土地特别是耕地、矿产资源、水资源、重要原材料、农产品等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以优化资源利用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生态林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态市建设的服务网络和科技支撑。着力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环境体系,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稳定可靠的能力保障体系。

  “十一五”开局发展良好,喜迎“十七大”召开

  六安市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锐意进取,取得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同时,“十一五”开局之年发展良好。主要表现在:进一步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深化财政体制和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努力筹措建设资金。大力争取金融资金支持,推进农村和城市信用社经营业务向银行业转型,贷款向工业转变,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利用产权交易市场等方式融资。争取国家、省对老区的支持和各类政策性资金,大力经营城市,鼓励民间投资。通过多方融资,确保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0亿元以上。

  不断优化政务和信用环境。优化政务环境,完善“一站式”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设信用环境,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事业、个人三大信用体系。

  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增加居民收入,发展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重视公共气象和安全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

  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爱祖国、爱家乡,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形成兴皋富民的强大动力。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加强科普宣传,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