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留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中国巩留 更新时间:2012-04-14

 
 

    前 言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改革开放、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到能否实现小康社会,关系到巩留县能否进入伊犁州经济发展快车道,实现在伊犁河谷中部凸起的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总结"十五"计划执行中的经验教训,制定出巩留县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规划纲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正确分析我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扬长避短,以适当超前、加速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找准发展的切入点,提出"十一五"发展思路,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措施建议,突出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和政府职能转变,突出《规划纲要》的宏观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务实的精神,指导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尽快实现巩留县在伊犁河谷中部凸起的奋斗目标。
   
    一、"十一五"规划纲要编制的基础和背景
   
    (一) "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目标基本实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
   
    "十五"期间,面对"非典"、动物疫情、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巩留县委、县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预计县域内生产总值8.54亿元,较2000年增加3.93亿元,年均递增13.12%,完成"十五"计划的106.75%;财政收入3446万元,较2000年增长2241万元,年均递增23.39%,完成"十五"计划目标的62.6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085元提高到2005年的3123元,增加1038元,年均递增8.42%,完成"十五"计划的86.75%;实现工业增加值1.1516亿元,较2000年增加0.8036亿元,年均递增27.04%,完成计划的95.97%;一、二、三产比例调整为36:39:25。"十五"期间共争取国家投入资金 3.25亿元,"十五"总体奋斗目标基本实现。回顾"十五"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胜利,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
   
    "十五"期间,我县进一步深化县属国有企业改革,采取重组、破产、改制等多种形式,对食品厂、水泥厂、乳品厂、物资公司、百货公司等12家国有企业进行了彻底改革,共分流下岗职工862人,盘活国有资产1218万元,提高了国有企业效益。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十五"期间,我县紧紧围绕农业、能源等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伊力特小浆果厂、浙江金鹰亚麻厂、伊犁塔斯水泥厂、银星塑业、伊能高科碳化硅厂等招商引资项目50个,引进资金68432万元,为加快优势资源的转换奠定了基础,县域经济发展充满了活力。工业产值及增加值快速增长,工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解决"三农"力度逐步加大
   
    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紧紧围绕"三农"问题,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效益、质量、产量、结构的统一,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基本形成了亚麻、小浆果、玉米制种、马铃薯、畜产品、油脂六大农业产业链。
   
    1、种植业。耕地保护措施进一步完善,耕地流失较快的势头得以遏制,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全面完成。以粮食安全为前提,以亚麻、油脂、马铃薯、玉米制种为重点的种植结构日趋合理和优化,初步形成了东部山区的亚麻、小浆果,西部河谷的油脂、玉米制种的区域特色种植格局。
   
    2、畜牧业。克服了两次重大疫情,深入实施"科技兴牧"战略,以良种繁育和改良、暖棚建设、"三贮一化"、牧民定居、舍饲圈养为主要特征的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饲草料发展迅猛。肉产量、羊毛、乳品产量大幅上升。为合理控制草场承载能力,防止草场破坏、退化,保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年末牲畜存栏头数控制在61万头(只)左右。人工草场建设稳步实施,"十五"期间共完成人工草场建设面积18.16万亩。
   
    3、林果业。充分发挥地域独特的气候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浆果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2万亩小浆果基地。为改善生态环境,"十五"期间共完成造林面积17.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4万亩。
   
    4、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十五"期间,我县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多措施、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共争取特色小浆果、旱作农业、险区牧民易地搬迁、退牧还草、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退耕还林、牧区水利、农村沼气等涉农项目80余个,总投资达1.5亿元之多。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劳务输出为农牧民增收开创了新途径。通过积极清理限制农牧民进城务工、放宽户籍等政策,正确引导农牧民利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2005年完成农牧民劳务输出人均增收101元,农民非农收入已成为增收的重要渠道和途径。
   
    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增势强劲
   
    "十五"是我县三产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都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全县移动电话覆盖率达到100%,固定电话进一步普及,互联网已进入寻常人家,货物运输、旅客周转大幅上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4亿元。特别是由国家投入国债资金1000万元,改善了恰西景区基础设施,极大地促进了全县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带动了餐饮业、商业、交通、房地产业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小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县城新建了人民广场、城西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对县城33条主干道进行改扩建,县城绿地率达到33.6%,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6280万元。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和布局,在县城以北建成了占地3平方公里的城北工业园,目前已有浙江金鹰亚麻制品公司、伊力特野果加工厂、登海种业、烽华油脂厂、康龙粮油等加工企业入住,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十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我县加大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相继完成了三化草地、县乡公路、农田水利等一系列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实施了教育、城建、道路、水利设施等工程,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个亿 (含卡普其海),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明显。至2005年末,基本实现了县乡和部分乡村道路的柏油化,完成了中心客运站改扩建工程,三所乡级客运分站相继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县城供排水、农村电网等网络建设基本完善。
   
    加大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投入,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十五"是我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时期。实施了"二期"义教、高中扩招、教育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等项目,"两基"攻坚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继续保持较好水平,教学环境、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县乡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县城文化活动中心基本建成,五个乡镇文化站即将开工建设。加大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全县各派出所、县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用房进行了改造和新建,改善了干警的办公、居住环境,有力的保障了社会稳定。在经受"非典"疫情考验后,全县医疗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疫病预防、妇幼保健、职工医疗保险网络得以进一步完善,疫控中心、城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相继投入使用。大力实施"西新工程",广播电视已基本覆盖全县各行政村,有线电视进一步普及。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成为构筑保障人民生活的最重要手段,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及时足额发放。扶贫措施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县八个行政村和一个乡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贫困乡村,在国家、自治区的扶持下,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920万元,共有2268户6628人脱贫,贫困乡村整体面貌明显改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成绩斐然,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计划生育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投资软环境明显改善
   
    "十五"时期是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阶段。按照上级部署,结合本县实际,我县按要求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政府职能正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治理投资软环境中,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相继实施了一站式服务、窗口服务、直通车服务等便民措施,制定了《巩留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巩留县治理投资软环境实施方案》等相关措施,使全县的招商引资软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保证"十五"计划目标实现的几点措施
   
    1、正确把握国家政策,不断完善和充实发展战略
   
    在"十五"期间,我县提出了调粮、增经、扩果、促牧的发展思路,并先后围绕这一思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链,农业基础地位得以巩固,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初步建立。在完善农业发展机制的同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县及时更新发展思路,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整体要求,提出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优势资源转换的发展思路,相继引入了银星塑业、碳化硅、水泥等高载能加工企业,为实现今后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国家实施扩张性财政及货币政策时,及时筛选项目,积极申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十五"期间,共争取到国家资金3.25亿元。
   
    2、紧扣计划目标,保障计划的顺利实现
   
    "十五"期间,许多不稳定因素,始终困扰着我县经济的发展,稳定工作、"非典"突袭、动物疫情两度发作、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诸多因素成为我县发展的绊脚石,但我县紧紧扣住发展这个主题,始终以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干扰因素的影响,变不利为有利,克服困难,完善自身机制,如期完成了"十五"确定的各项目标。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十五"期间,我县始终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改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实施县城 "花化、硬化、亮化、绿化"工程,加大小康村队建设,合理规划乡村建设,营造生态林,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严格控制企业排污标准,完善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及同网同价,实施集中供热工程,为全县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体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服务理念,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4、注重加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十五"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一步转变的重要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已日趋完善和成熟。在深化体制改革之初,我县也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始终坚持以发展的原则解决问题,用市场经济的理念去看待和处理问题。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等市场经济模式,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深化。
   
    5、努力争取国家投入,加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国家资金投入是加快推进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基础设施条件的有效途径。面对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我们不等、不靠、主动争取。首先是理顺自己的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目标;其次是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第三是研究分析国家产业政策及资金投向,筛选优势项目,实施高位推动、全县联动、赴区进京、突出重点、有主有次的项目争取策略,凡是县域以外的客商都积极去招;凡是县域以外的资金都大力去引;凡是县域以外的项目都努力去争;加大了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使大量地发展资金投入到了巩留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其中,由国家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达18个之多,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三)"十一五"规划时期发展环境
   
    回顾"十五"计划执行情况,虽然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解放思想力度不够,更新观念速度不快
   
    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巩留县水土光热资源丰富,但交通、信息、能源等条件仍处于落后状况,与发达县市相比,我们"河谷意识"较重,尝试新事物的勇气不足,个别人仍然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不谋发展、不求思变。县委、县人民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因循守旧、小富即安、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等靠要看思想观念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注重经济总量的高速发展,但质量与高效尚未真正协调发展
   
    "十五"末我县GDP增长超过预期目标,但财政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距既定目标仍有一定差距,经济的增长方式仍然以粗放式为主,县属企业多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初加工的散、小企业为主。由于区外企业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三减两免"税收优惠政策,对财政增收的拉动作用没有充分显现,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农牧民增收没有形成有机统一,经济运行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城乡"二元化"突出,"三农"问题仍是难点
   
    "十五"期间,全县工农业都保持了较快发展,但在涉及农村发展的科技推广应用、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卫生、文化事业等投入上缺乏有效的增长机制。农作物产量及品质提高有限,农牧民技能水平低,科技意识淡薄,畜牧业饲养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在健全城镇医疗保险体系的同时,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建设停滞不前,大部分村队缺乏必要的文化、娱乐设施;受户籍等一系列政策限制,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安家、求学仍有诸多不便,农牧民增收仍呈现单一和缺乏稳定性,城乡人均收入仍有差距,农民增收难仍是"三农"的核心问题。
   
    4、市场管理秩序仍然不够规范,"诚信"社会体系建设进展缓慢
   
    "十五"期间,社会经济秩序得以根本好转,但在突发事件中,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在"非典"时期,相关药品价格不稳定,雨季时节相关物资出现竞相抬价,畜用药品在动物疫情发生时价格上涨过快,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农用物资的坑农、损农事件时有发生,暴露出了我县市场规范仍不完善, "诚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十一五"期间,我县虽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但我们更应认清所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西部大开发前沿的优势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决策,"十一五"期间,国家除在资金上继续给予扶持外,还将进一步从政策措施、产业布局、人才开发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建设,开发西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工业增值能力,建立西部开发长期稳定渠道,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巩留县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是西部大开发重点扶持对象,只要我们紧扣这个机遇,就会将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进而获得较多的国家支持以及政策倾斜。
   
    2、国家及自治区重点工程在我县境内实施的优势
   
    "十五"期间,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卡普其海水利枢纽已基本建成,总投资约19个亿,对我县的税收、就业、基础设施改善都产生积极影响。"十一五"期间,卡普其海二期工程水电站的建成投产,会为巩留带来更多的实惠。首先是水能的充分利用;其次是能够解决部分就业问题;第三,为财政增收提供了保障;第四,为我县高载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能源和基础。南岸大渠现已开工建设,主要工程投资及建成都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届时,全县将新增耕地21.7万亩。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投产,是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杠杆,也是我县能直接感受到的优势。
   
    3、目标明确,认识到位是潜在的优势
   
    "十一五"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起步的重要时期,2020年人均GDP将达3000美元,这为我们发展指明了目标,全县上下也充分认识到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一历史重任的艰巨性。这使我们的经济发展中,目标明确、认识到位、措施得力,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小康社会做好了思想及心理准备。
   
    4、伊犁州"五大建设"是促进我县加快发展的又一优势
   
    "十一五"是实现伊犁州"大水利、大能源、大口岸、大石化、大交通"的关键时期,在伊犁州整体加快发展的大环境中,我们必将成为受益者。依托南岸大渠建设,必将会促进我县水利开发和利用;依托精伊霍铁路、公路网建设,我县交通设施的改善必有一个新突破;依托霍尔果斯等大口岸的加快发展,可以促进全县外贸型工业企业的突破和发展,将逐步由单一内向型经济向内外多元型发展。
   
    5、"十五"快速发展的惯力,是动力优势
   
    "十五"全县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个惯力作用相当明显。只要我们能不断补充动力,势必会产生更大惯性,把"十一五"经济社会整体推向高速发展。
   
    6、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建设,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及技术优势
   
    全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有了一个安定团结家园,社会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社会详和,百姓安居乐业,这是我们改革开放20多年来,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成绩,确属不易,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使我们可以有足够的精力去发展经济。
   
    7、市场化程度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优势
   
    在"十五"期间,我县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力量。同时,我县还以市场规则为指向,指导农民进行订单生产,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参与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协会,培养农村经纪能人,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市场机制认识不断加深,驾驭市场能力进一步增强。
   
    8、丰富的特色资源以及土地、水能、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天然优势
   
    巩留县地处天山深处,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规模最大的野生核桃林,动植物物种丰富,门类较多,珍稀品种资源丰富,为我县今后开发这些特色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县境内荒山、荒坡、荒漠、荒滩面积较大,蕴藏着极大开发潜力。地处伊犁河上游,水资源丰富,是伊犁河谷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县市之一,为我们今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能源保证。
   
    二、"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实施"牧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促县、科教兴县"战略,坚持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全州大水利、大交通、大口岸、大能源、大石化建设机遇,以工业化为依托,加快优势资源转换,以招商引资为突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全面跨入伊犁州发展快车道,努力开创经济蓬勃发展、各民族共同繁荣、社会和谐进步的新局面。
   
    --必须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积极发展服务业,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必须以推进工业化进程为重点。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建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落实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建立规范的市场和信用体系,努力实现引进资金和利用外资的大突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二)"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巩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努力实现三个重大突破;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五大基地;积极培育六大支柱产业体系;重点提升"八个水平",实现巩留在伊犁河谷中部凸起的目标。
   
    --围绕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010年,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超过伊犁州直平均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招商引资是冲破我县经济发展桎梏的重要也是唯一途径,用超常规的举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我县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二是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着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全民素质。
   
    --努力实现三个重大突破:一是实现解放思想的重大突破,全县上下务必深入持久地开展好"清脑赶超"行动,全力开创观念大更新、思想大开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高、经济大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大突破,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现代工业企业,将巩留县建成全州高载能工业中心,抓好高载能工业建设。三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大突破,在加大基地和舞活龙头企业上狠下功夫,增强企业科技含量,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切实做大做强,成为支持农牧民致富的龙头。
   
    --实施四大战略:一是牧业富民战略,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全面加强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增加总量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使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是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旅游促县战略,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努力打造旅游精品。四是科教兴县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到战略位置,推动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全民驾驭发展能力。
   
    --建设五大基地:一是特色林果业基地;二是亚麻基地;三是大豆基地;四是玉米制种基地;五是畜牧基地。
   
    --培育六大支柱产业体系:积极培育高载能产业体系;绿色食品产业化体系;亚麻产业化体系;畜产品产业化体系;特色林果业产业化体系;玉米制种、油脂产业化体系。
   
    --提升八个水平:努力提升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新型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科技水平、教育水平、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社会稳定和文明水平。
   
    (三)、"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按照伊犁州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社会更加和谐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各族人民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经济总量显著增加:"十一五"期间巩留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04%,2010年达到19.57(按当年价格计算)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241元(折合约1368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2010年达到8600万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21:45:34。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工业增加值达到4.28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3.48%提高到21%以上。
   
    --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0元以上,年均增长300元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有所缓解,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城镇化水平由"十五"末期的26.81%提高到38.28%,新型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任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就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2%以上,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3‰以内。
   
    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49.44亿元,2010年至2020年年均增长9.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7000元(折合约3246美元),力争实现工业化,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三、"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具体战略目标及措施
   
    一、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为重点,把工业体系建设推向一个新水平
   
    工业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围绕"工业强县"奋斗目标,不断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生产由粗放向集约型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效益与生态有机结合。坚持以适应性调整与战略性发展相结合,以全局性发展为主;坚持以盘活存量与引进增量相结合,以增量带动存量为主;坚持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以农副产品深加工、高载能、能源、高新技术、生物制药为主的多元化生产格局,将巩留建成伊犁州重要的高载能加工中心。做大做强一至二个企业,进入全疆百强。二产增加值在2010年达到8.78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4.28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30%以上,工业成为县域内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十一五"期间,围绕六大产业链,进一步扩大小浆果加工规模,开发小浆果籽、皮等下游产品;提升亚麻加工规模、档次和深度,提高产品加工增值,开发亚麻籽深加工技术;加快淀粉、玉米制种、油脂基地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特别是利用好农作物秸杆、牲畜粪便及屠宰后废料,发展有机肥料、生物制药等;提高工业加工科技含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招商引资
   
    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建立督促和监察机制,实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自治区、伊犁州及我县鼓励外商投资和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简化手续、降低成本、提高透明度,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和规范化、标准化服务,努力营造一个迎商、亲商、惠商、安商的招商引资环境。
   
    招商引资主攻四个方向,一是绿色食品、饮料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项目;二是高载能项目;三是房地产开发和轻质建材项目;四是新兴产业。招商引资着重突出一个"大"(生产经营规模大),两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三个"多"(就业岗位多、上缴税金多、产业关联多),四个"好"(市场前景好、生产环境好、品牌效应好、职工收益好),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力争招商引资总规模2006年达到2.7亿元,2007年达到3.5亿元,2008年达到4.3亿元,2009年达到5.2亿元,2010年达到6.4亿元,重点引进发展碳化硅(扩建)、工业碳、硅铁、编织袋厂(扩建)、旅游开发建设、生物制药、亚麻籽深加工、色素开发、电石、马铃薯深加工、膨化食品等项目。
   
    (二)固定资产投资
   
    "十一五"期间, 继续加快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速度,以投资体制改革为契机,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重点,以实现投资快速增长和提高投资效益为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及国家高度重视新疆发展的有利机遇,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抓紧政策、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落实,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重点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涉及农村发展、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经济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投资力度,大力支持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能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项目建设,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化项目建设。首先是加大国补资金项目的争取力度,全县一盘棋,上下联动,建立合理的项目争取机制,形成争取项目就是促进发展的意识;其次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及民间等发展资金投入我县的建设;第三是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加大企业技改投入力度,重点做好产品的深加工,开发下游产品。处理好技改与环保的关系,在加强技改、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增加效益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使全县经济向循环经济、清洁型生产转变。"十一五"重点做好塔斯水泥二期技改、可尔得乳业技改、麻黄素厂技改、伊力特小浆果技改工程,并积极开发亚麻籽、黑加仑籽深加工项目,提高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企业产能,提高产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三)商贸流通建设
   
    结合精伊霍铁路的开工建设,立足于巩留地处伊犁河谷东部中心的区位优势,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将巩留县阿克吐别克乡"金三角"地带建成河谷东部的粮食等大宗农副产品集散地;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卡普其海建成巩留县畜产品的集散中心;在巩留县城建成工业产品的流通中心,形成东、中、西三个特色商贸区。"十一五"期间,加快商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初步使之水电齐全、仓储配套。
   
    (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坚持走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沿地、沿线和资源分布的特色,强化县城对发展工业经济的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以强化吸引能力为目标,加速投资平台建设,重点做好产业园区建设。"十一五"期间,规划工业园区总面积为7.6平方公里,划分三个不同区域的产业专业区,其中在阿尕尔森乡龙口附近,依托卡普其海水电的优势,建成2.6平方公里的高载能工业园区,在县城依托便利的基础设施优势,建成3平方公里产业化工业园区,依托阿克吐别克乡地处省道312、220线交汇处,为巩留西出门户的地理优势,建成2平方公里的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服务、高水平管理,以提高外来项目的承载能力 。
   
    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牧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以经济作物、无公害粮食、特色林果、畜产品等为重点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以科技为支撑,促进农产品生产向标准化、市场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出口基地,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政策措施,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开创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确保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力争使"三农"问题不再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大力推广和使用先进农牧业技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农业内部挖掘解决"三农"的动力,跳出"三农"看"三农",解决"三农"。全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更丰富、更适宜农牧民就业的岗位,将农业人口从农村中解放出来,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要建立健全引导农牧民进行非农化生产经营措施,加快农牧民合理有序转移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推进户籍政策改革,健全农村低保、医疗等保障体系。
   
    2、种植业。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完善和延伸亚麻、林果业、油脂、制种、马铃薯、畜产品六大产业。结合南岸大渠新增的21.7万亩耕地,以着重扩大六大产业基地为重点, "十一五"末,全县形成10万亩亚麻、5万亩马铃薯、5万亩特色林、20万亩油脂、3万亩玉米制种、5万亩人工草场的种植模式,同时要确保每年不低于11万亩的粮食生产,做到粮食供需平衡,确保粮食安全。"十一五"期间大力扶持:中草药种植基地、甘草种植基地、低产田改造、粮食基地、亚麻、小浆果产业化基地、油料基地、淀粉等基地建设。
   
    3、畜牧业。以改变生产方式为出发点,逐步实现粗放生产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重点做好畜品种改良工作,以良种自繁与优质品种引进并重,保持年末存栏头数适当增长,促进畜草平衡。依托地域优势,开拓中亚五国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引进大型畜产品工业企业,提高科技水平,增加畜牧业生产效益。突出地域特点,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加强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牧区水利等建设力度,形成基本草原保护、草原平衡、划区轮牧、休牧禁牧制度。规划好北滩地50万亩可利用草场,大力培育规模化养殖小区,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形成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大型现代化养殖模式。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改革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打破现有分配制度,使技术人员工资与效益挂钩。基本实现牧民配套定居。通过草场改良、保护与恢复、人工草场建设及改变饲养方式,在2010年末实现牲畜存栏头数72.85万头(只),其中优质牛存栏3.5万头,优质细毛羊存栏19万只,绒山羊存栏3万只,产肉量4.6万吨,产奶量9万吨,禽蛋0.4万吨,羊毛产量0.23万吨,使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6 %以上。"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主要有:牧草种子基地、草场改良、人工草场建设、黄牛改良、牧业综合开发等项目。
   
    4、林果业。落实森林、人工林等林地权属,做到"人有其地、地有其林、林有其权"。探索林权质押制度,进一步放活林业建设投资渠道,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创新、搞活林业经营机制,吸引更多的民间、商业资金参与林业建设。加强林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和完善一线技术力量。抓好林业病虫害防疫防治工作,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加快"四荒"造林步伐,形成特克斯河中上游及支流区域天然林恢复区、伊犁河谷荒漠生态绿化区、逆温带特色林果发展区、南岸大渠灌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区、山地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北滩防护林区。五年内人工造林完成20万亩,其中防护林1万亩(含农田防护林0.4万亩,草原防护林0.6万亩),用材林10万亩,经济林以小浆果、高酸苹果、其它杂果等特色林为重点完成9万亩。完成特克斯河谷次生林封育6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到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2%,总面积达到155万亩。"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南岸大渠林业综合开发、苗木基地、林业综合防疫体系建设、小浆果种植基地、卡普其海库区植被恢复、湿地保护等项目。
   
    5、渔业。在加快发展常规渔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特珍稀渔业,在东部山区着重发展高山类鲜活渔业,形成规模、形成特色,不断提高渔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牛场水产养殖中心、山区特色渔业养殖基地、卡普其海渔业养殖区等建设项目。
   
    6、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村税费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着重解决好农村乡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将乡镇机构由行政管理逐步向深化服务转变,逐步将技术服务型站所从乡镇机构中剥离出来,形成有效的技术推广及服务体系,立足于为农牧民服务。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合并小而散的行政村,减少供养人员。加快整合支农投资步伐,提升政府支农投资效益。理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加强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合理布局农区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巩固"二期"义教及"两基"攻坚取得的成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继续实施全县各险区居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确保险区居民迁入安全地带。筹措资金,实施建设村队道路、渠系、阵地等工程,加大文明示范村队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三、开发与保护并重,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按照"科学规划、打造精品、突出特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旅游人才培养,突出"民族风情文化"和"生态旅游",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加速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 "十一五"规划目标:按照"一心、二带、三区"布局,发展以县城为中心的娱乐、购物、休闲等旅游集散功能中心;以伊犁河为主的漂流、狩猎、湿地旅游带和以野生核桃沟为主的科考、冰雪、南岸大渠旅游带;以卡普其海为主的水域、文物、古道旅游区;以库尔德宁为主的恰西、塔里木、大小莫合尔自然生态旅游区和西天山原始森林为主的探险、登山旅游区,形成疆内具有品牌价值的特色旅游线路。力争使旅游线路进入疆外其它大型旅行社等中介机构的重点推介品牌行列。治理旅游发展的软环境,加强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改变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混乱、多头管理、服务水平低现状,克服规模大、但质量不高、旅游产品少、旅游商品缺少内涵的矛盾。使全县旅游业在"十一五"期间,接待游客年均递增在20%以上,旅游收入年均递增达30%以上。县内至少有一家旅行社进入自治区"百强"行列,逐步实现"旅游强县"目标。
   
    (二)重点建设项目: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与生态保护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完成县城至塔里木景点的道路建设。二是做好西天山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工作。三是完善野核桃林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景点道路、服务设施、环卫建设工作。四是加快卡普其海库区景区的开发建设速度。五是充实和完善乌孙古国风情游设施。
   
    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进步
   
    进一步完善巩留镇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卡普其海镇、阿克吐别克镇、阿尕尔森建镇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建镇步伐,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形成以巩留镇为中心的点轴式城镇发展布局。
   
    (一)城区规划
   
    为适应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十一五"期间,巩留镇城区规划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并在城北建成以加工业和轻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小区。阿克吐别克乡撤乡建镇后,规划到2010年末,镇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发挥其地位优势,建成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的农副产品商贸流通区,非农产值占全镇产值的60%以上,城镇供水、排水、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成莫乎尔乡、吉尔格朗乡及莫乎农场的撤乡并镇工作,在卡普其海处建成卡普其海镇,初步形成以能源、旅游为主体的特色小镇,镇区总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非农产值占全镇总产值的70%以上。阿尕尔森乡、羊场合并为阿尕尔森镇,定位于工业大镇,规划镇区总人口3万人,非农产值占全镇总产值的65%以上。
   
    (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城镇的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道路、县城电网改造、绿化工程。重点做好自来水入户工程,力争县城区域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农村安全饮水率达到80%以上,实现饮水卫生和安全。继续争取国家排水项目资金投入,在2008年前完成巩留镇的排水及配套工程,2008年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2009年实现污水的分类处理和合理利用,在县城区域实现用水双管供水,再生水主要用于城市绿化及农业、庭院生产用水。逐渐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循环利用的目标,推行垃圾分类投放宣传工作,以产业化经营模式筹建可利用垃圾处理厂,将垃圾变废为宝。"十一五"期间逐步关停县城小型供热锅炉,基本实现县城集中供热管网连网,扩大供热面积,降低供热成本,减少供热废气排放。
   
    (三)大力发展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是当前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严格规范房地产市场,按照以人为本、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改善的原则,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一是加快人居用房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居住环境,努力使人均住房面积增加5至10个平方米。二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改造旧城区,加快开发建设商业用房。
   
    (四)促进兵地融合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地方、兵团融合经济,做好与农四师七十三团规划衔接工作,规划一批融合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成立融合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协调工作机制。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以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为目的,进一步破除自我封闭、条块分割和部门壁垒。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行业界限、所有制界限,以市场机制为动力,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联合为主要形式,建立规划、项目、资源利用、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理顺利益分配关系,扩大融合经济发展的范围、领域和层次。协调我县与兵团合理利用好水土、草场等资源,在重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工程项目上实现共建共赢,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五、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倡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和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加强工业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改善环境质量。目前,塔斯水泥、亚麻厂、伊力特野生果加工厂、乳品厂是主要工业污染源。生活烟尘主要来自冬季供暖锅炉排放。"十一五"期间"三废"控制目标是:废水排放总量控制在60万吨/年以内,排放达标率75%以上;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控制在150000万标立方米/年以内,其中烟尘控制1200吨/年以内,收尘净化率达到80%,粉尘控制在1800吨/年以内,回收率达到80%,二氧化硫控制在1700吨/年以内;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控制在2.5 万吨/年以内,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
   
    (二)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主题,以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机制为主线,以农村育龄群众和流动人口为重点,以保障和维护育龄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坚持优生优育原则,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全面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2010年末,全县人口总数控制在19.07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3‰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8%以上,人口平均年增长幅度1.2%。"十一五"期间,加大对乡镇服务站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计划生育配套服务设施及服务网络,巩固发展县站,建好重点乡镇中心站,稳定一般乡站。
   
    (三)努力开拓广播电视事业新局面
   
    加大广播电视覆盖面,提高收听收视率,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全面提高广播电视质量。解决好无电或偏远村落看不到电视、收不到广播的难题,加大"村村通"工程的后续建设,巩固"村村通"工程所取得的成效。"十一五"期间全面实现村村通电视、通广播,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送到农村。配合旅游业的发展,在各主要景点建设电视差转台。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实现全县一网。
   
    (四)大力推进民政事业发展
   
    加强低保工作制度化建设,加快低保网络建设,切实解决好低保人群的医疗、就业、住房、取暖等困难。建立并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救助体系,积极稳妥地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在"十一五"末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救灾资金快速拨付、救灾物资快速调运通道。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推进救灾捐赠工作的经常化和社会化。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服务事业,继续完善优抚安置制度,多渠道、多形式安置退役士兵。加强社区居民自治建设,形成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会。力争全县村民自治示范乡达到100%,村民自治示范村达到95%。加强村委阵地建设,加快撤并村队建设步伐。加大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力争 "十一五"末农村住房达到标准。
   
    (五)以电子政务为重点,加快信息化事业建设步伐
   
    信息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求效务实"的方针,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电子政务为重点,促进工业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信息发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提升城市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建设和完善政府公用信息平台,推进政务领域信息化,基本实现企业上网及公共业务上网,初步建成数字型政府、数字型企业。加快政务、科技信息向下延伸的深度,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突出信息中心的信息收集、发布平台作用。
   
    (六)突出基础教育,深化卫生改革,提升文教卫生体育事业
   
    把基础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继续提高国民教育普及程度。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实施好义务教育二期工程。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着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发展成人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基本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采取多种措施突破教育投入瓶颈,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统筹。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十一五"期间争取建成县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县综合体育馆、乡镇及各行政村文化体育活动室项目。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快实施寄宿制学校、民汉合校、教育危房改造工程进度。
   
    改革和完善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卫生监督体系,发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医疗。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完善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实现药品分类管理,加强县乡村药品监督网及药品供应网,形成完善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积极推进中药材种植养殖的GAP认证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卫生防病工作,加强对多发病、地方病、职业病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消除碘缺乏病,合格碘普及率达100%。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努力解决农牧民基本卫生医疗问题。"十一五"期间,新建县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健全妇幼保健及地方病防治中心设施、加大乡镇卫生院建设力度,全面实现村村有卫生所。
   
    (七)以节约为主题,加快发展水利、土地、交通事业
   
    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减少灌溉用水损失,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严格控制超采。多渠道开源,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稳步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积极发展水电建设。 "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主要有:全县各小流域治理、青年渠及五一渠改扩建、南支干渠防渗、饮水安全、节水灌溉、牧区水利、团结渠灌区配套工程等项目。
   
    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十一五"期间继续做好全县耕地的土地整理项目。
   
    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加快以乡村道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通达深度。发展和完善城乡旅客快速运输、大宗物资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系统。2010年全县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730公里左右,基本实现柏油化。"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项目有:一是乡村道路建设,实施雅玛渡经阿克吐别克乡、七十三团、城镇至阿尕尔森的乡级道路;二是实现"村村通",各行政村通柏油路;三是由阿尕尔森乡至莫合尔乡、吉尔格朗乡的乡级道路;四是新建巩留县至尼勒克县、改扩建巩留县城至特克斯县、新源县际公路巩留段,吉尔格朗乡至特克斯的县际道路建设。
   
    (八)以人为本,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注重人才培养
   
    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加大在职和再就业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增强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提倡自主就业。扩大劳务输出,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抓好重点行业的安全整顿,加强安全监察,明显减少重大、特大事故,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健全社会保险制度,依法扩大养老保险实施范围,实现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的分账管理,确保个人账户的有效积累。发挥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积极探索并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资金投资运营方式,实现保值增值。加强社会保障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推进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鼓励家庭养老,加强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
   
    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认真宣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重视妇女就业、参政等权利。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做好儿童工作,不断提高家教水平。
   
    加快培养和选拔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选拔人才,培养具有公仆意识,廉洁、勤政、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队伍。营造用好人才和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 ,加快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制度,为各类人才特别是年轻优秀领导人才的成长、选拔和任用创造条件。优化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促进人才在产业、地区、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和分布。完善对人才的激励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为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和发挥才能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六、深化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改革保障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加快政府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和法治化进程。
   
    一、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理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把党政机构改革的成功经验运用于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之中,抓好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弱化行政审批意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行政审批范围,改进审批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深化投资、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和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监管和调控。深化以部门预算为主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分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加强税收征管,严格税收减让政策。校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错位"、"缺位"和"越位"行为。
   
    三、加快政务管理民主化进程。加强政务公开,提高群众对政府管理的关切度和参与度,增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从根本上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简化办事程序,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承诺制服务,实现"内部程序外部化"。注重政府整体形象的塑造,推进政务公开,发扬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发言权、知情权、参与权,塑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四、加快政务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和法治化进程。政府行为以市场为标准,树立市场化意识,做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树立公平意识,努力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公开、公平、公正履行政府职能。树立效率意识,认真理顺体制,健全制度,规范政府行为,简化办事程序,切实解决好管理职能分散、政出多门、人浮于事等效率低下问题。树立人才意识,改革人事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用人机制,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树立法治意识,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法力度,加强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规范政府行政权力,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树立服务创新意识,进一步创新政府服务功能,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法,扩大服务外延。
   
    努力创建学习型政府。把开展集中学习与坚持经常性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公务员素质,努力创建学习型政府,逐步形成学习型社会。
   
    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造"诚信巩留"
   
    提高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深入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和动员各族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加强农牧区文化阵地建设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完成县城的文化体育活动阵地建设,逐步解决乡村"四室一场"建设,开展好以广场文化周为主的公益性大型文化活动。加快创建文明户、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步伐,树立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各行业要结合实际,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入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快诚信体系建设。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生产和流通领域、文化市场、服务行业及建筑市场等各种诚信缺失的典型事件。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全民诚信意识,建立长效机制,打造"诚信巩留",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健康、有序发展。
   
    八、维护社会稳定,推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进程
   
    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主动出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方针,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和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努力构建群防群治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切实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及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搞好群众信访,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强化对重点地区的集中整治工作,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确保社会的治安稳定。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推进"依法治县"工作,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搞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促进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加快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强化执法监督,营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社会环境,推进行政许可法建设,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全面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十一五"期间加强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建设,完善各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九、加强党的领导,确保规划实施
   
    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委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全体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忠实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本规划纲要是"十一五"期间巩留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是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在巩留县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下,县人民政府负责规划的执行,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形成合力,实现规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县人民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时,要分年度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各有关部门根据规划任务制定具体措施,从实际出发,贯彻好规划的精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特别要加强对经济增长、就业、价格等宏观调控目标的监测预警。建立健全规划的评估机制,对规划的执行进行中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对规划的执行进行后评估,总结经验和问题,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健全规划的调整审批机制,在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到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因其它重要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县人民政府需提出调整方案议案,报请县委批准实施。
   
    "十一五"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实施中央对新疆工作提出的"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全县各族人民要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振奋精神,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