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高原,烽燧长城越千年而蜿蜒挺立,滔滔黄河自远古而奔腾不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一次次在此碰撞交融……
正是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一座屡建奇功、举世瞩目的火箭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巍然耸立。它是中国自主设计建设的第一座火箭卫星发射中心,组建至今40年来,先后完成130余次火箭卫星发射任务,开创中国航天史上的20个第一,创造出卫星发射100%成功的辉煌业绩。
点火,锻造倚天神剑
公元1967年,那是一个世界风云变幻的年代,中国当时仅有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火箭卫星技术急需拓展。审时度势,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南海里决策,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尽快建立一个满足中国火箭试验发展需要的综合型发射中心。
于是,一批创业者们背负“长中国人的志气,撑国防科技事业的腰杆子”的千钧重担,钻进晋西北高原这片赤目千里、沟壑纵横的千年荒原,开始创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艰辛历程。
在那个中国处于“文革”动乱的岁月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创业者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与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斗”、与辘辘难挨的饥饿“斗”,钻地窖、睡牛棚、喝坑水、吃窝窝头蘸盐水……凭着血肉之躯和铮铮铁骨,白手起家仅一年,便把中国第一代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体运载火箭迎上黄土高原。
1968年12月18日,零下三十六度的晋西北高原上,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创业者却热血沸腾。
“10、9、8……2、1”、“点火!”伴随着指挥员清晰响亮的命令,挺拔威武的火箭裹携着黄土高原的滚滚尘烟,腾空而起、直奔目标!
这次火箭发射试验的巨大成功,不仅粉碎了国外一些媒体“中国人没有他国帮助,要想拥有自己的火箭至少需要10年”的恶意讥讽,也震动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惊呼:中国从此将拥有一支可供作战使用的中远程运载火箭力量。
首战告捷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面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他们抱负“我们的火箭要飞得更远”的雄心壮志,在一个新春佳节到来之前,将中国人自己的远程运载火箭竖在发射塔上。
这是中国首次进行某型远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亲自来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下达任务命令。为确保本次试验任务成功,该中心进行了50多架次的校飞、70多次的单项合练、100多次的联试和全区合练……
千辛万苦终结硕果,一个晚霞散尽的傍晚,宁静的黄土高原沟壑中突然窜出一条长长的火龙,直刺苍穹,该型远程运载火箭首发成功!
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又先后成功进行了此型运载火箭的不同状态飞行试验。为一年以后中国“飞越太平洋”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严峻的国际战略形势要求运载火箭不仅要打得远,而且要机动灵活。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航天人不辱使命,成功进行了多种型号和多种发射形式的火箭飞行试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具备多种方式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
上世纪末,某新型运载火箭在该中心成功进行飞行试验,1999年10月1日,新中国五十周年国庆大典上,由该型运载火箭为基础的战略导弹阅兵方队,雄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
点火!点火!点火……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锻造升腾的一柄柄倚天神剑,为维护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土安全和国家利益作出卓越贡献。
冲刺,征服浩瀚天穹
1988年9月7日凌晨,晋西北高原秋高气爽,月朗星稀。中国新研制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巍然屹立在巨大的发射架旁,整装待发。
4时30分,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大轰鸣,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第一颗气象探测卫星“风云一号”腾空而起,飞向浩瀚太空。18分钟后,广州卫星地面接收站收到卫星发回的信号。次日,中央气象台开始用“风云一号”发回的云图资料,进行天气预报和海浪预报。
这次航天发射,是中国第一次发射气象卫星、第一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第一次利用长征四号新型运载火箭发射卫星,也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第一次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第一次按照新的编制体制进行任务协同……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并未满足这诸多的“第一次”,反而激起他们向航天技术更高点冲刺的热情——
投资2000多万元,先后更新、改造和增添发射场各类设备数百台套,新建现代化的卫星测试厂房,研制出一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卫星电池空调系统;
为检验新研制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工作的可靠性,在反复进行理论推演和模拟发射的基础上,专门进行火箭三级简易试车并取得圆满成功;
该中心原副主任翁杰,带领计算机室全体科技人员,连续一年多昼夜攻关,使某新型计算机的各项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卫星发射的数据处理提供了可靠保证。
“风云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为当时国际航天界掌握极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技术的极少数发射场之一,并由此开始迈向现代化航天发射场。之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又先后成功发射“海洋”、“资源”、“创新”、“实践”、“探测”、“开拓”以及“风云”后续星等多个系列的37颗科学应用卫星,创造卫星发射成功率百分之百的骄人业绩。
这一次次的辉煌也吸引了大洋彼岸美国人,他们带着“NBA篮球”和“精彩的文艺节目”前来洽谈,期望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能和美、俄的航天发射场一起,共同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送上太空。
铱星发射轨道特殊,要求发射必须在某一预定时刻的正负5秒内完成,越接近预定“0”秒,入轨精度就越高。
面对这一全新挑战,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切从零开始,按照国际航天工业的统一标准,对场区和设施进行重新布局和改造,创造性地建立中外航天合作新机制,并用此机制反复进行岗位大合练和模拟星发射,锻炼培养与国际接轨的科研人才……
时间定格在1997年12月18日15时16分。伴随着巨大的轰响,中国长征运载火箭携带着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两颗铱星直冲云霄,精确驶入预定轨道。此后一年多时间内,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又连续5次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10颗铱星送入太空。
在这6次铱星发射中,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时间距规定时间长者差0.216秒,短者仅差0.190秒。摩托罗拉公司发射服务经理泰德说:“据我方的报告,在三国的组网发射中,中国的发射时间最准、入轨精度最高!”
与航天大国的较量,中国人拿了冠军。
展望,搏击航天科技制高点
1999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进行某新型火箭首次发射试验。在飞行上升阶段,突然,一组散乱数据显示,火箭偏离了正常飞行轨道。
怎么办?下不下火箭的自毁命令?安控指挥员李永平顿时紧张起来:不该炸毁的炸了,将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该炸毁的不炸,将会造成另一种严重后果。
短短几秒钟,李永平借助《火箭飞行试验数据集成管理与分析系统》,快速对遥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果断做出飞行正常的判断。
事后证明,“由于发动机喷出的火焰造成无线电屏蔽,使地面测控系统受到干扰,造成地面指挥中心收到的遥测数据不正常。”这一判断完全正确,保证了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李永平使用的这套《火箭飞行试验数据集成管理与分析系统》,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信息化建设之初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为了与国际航天发射的新技术接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便开始致力探索和建设世界领先的火箭卫星测试发射信息化平台。
于景龙,这个把事业刻在秒针上的年轻工程师,面对航天大国的数据测算精度误差接近1微秒的“绝对精确”,决心把中国的“连20微秒都难保证”的差距向前赶一赶。他到山西、河北、河南的几家科研单位进行调研,一位资深学者说:“解决这样的难题,美国花了10年,难啊!”于景龙不甘心:“不难,怎么冲刺世界水平呢?”他加班加点钻研攻关,一个多月后,于景龙把一块巴掌大的电路板放在陕西天文台的试验台上进行测试,在场的专家大吃一惊:误差仅有1微秒,赶上了发达国家的高精度。
任务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速度曾是中国航天发射测试的瓶颈。为突破这一瓶颈,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外测组的一群年轻人,一边拜师专家教授,一边集智攻关,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他们不仅彻底“治愈”火箭卫星发射时部分数据丢失、破损的“顽疾”,还把过去需要十几天、几十天的数据处理速度,提高到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这一成果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就这样,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创新中不断超越,很快完成发射阵地、产品测试厂房、安控通信转运站、遥测光测以及外弹道雷达测量系统、无线电测量、时统系统以及数据处理机构等多项建设,一个多工位、多射向、多种测量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火箭卫星发射中心已展现在世界面前。
新的世纪,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从未停止追逐世界航天前沿技术步伐,目标瞄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火箭卫星发射中心”。
——建设一流试验条件。他们着眼未来航天技术发展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科学整合、挖潜改造,研制出系列高精度、多测速雷达,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射工位和更加稳定的发射测试设备,确保2000年以来50余次火箭卫星发射试验次次成功、发发圆满。
——锻造一流信息平台。他们按照中国航天的统一标准,下力进行综合信息网、指挥专网和科研试验网建设,建成了干线万兆、用户千兆的骨干传输网络,信息传输形式、数据加工处理、试验指挥控制以及办公、训练、研究等工作“一网实现”,试验过程控制实现全程数字化。
——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他们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规划,逐步形成由多名博士、100余名硕士、110余名“航天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00余名科技骨干组成的人才群体,取得300多项科研成果、攻克40多项航天发射关键技术,为航天试验任务圆满完成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