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我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十二项“金”字头工程的正式启动。
10年后,也就是2004年,以“金”字头为代表的多项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果说10年可以让一个人更成熟的话,那么2004年就是“十二金”的一个分水岭。随着电子政务整体走向务实,“十二金”的诸多内容也渐渐浮出水面,已成框架。2005年,或者之后的几年,“十二金”也将逐渐步入整合,进入平稳的发展期。
中办/国办办公自动化系统
2004年:加强政务专网互联互通工作,病毒防护系统成为重中之重。
近期目标:加强信息中心交换。纵向通过DDN数字专用信道实现与中办、国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级办事处的互联;横向以系统内各主要部门为网络骨干节点,采用先进的网络交换技术组成机关内部骨干网。
宏观经济调控系统
2004年:监控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新热点。
近期目标:利用电子平台监测和调控将继续成为首要任务。
“金关”工程
2004年:与地方政府联合,电子口岸建设如火如荼。实现政府部门间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成为口岸管理与服务的门户网站。
近期目标:进出口企业通过Internet连接到数据中心,办理各项口岸业务;建设好配额许可证管理、进出口统计、出口退税、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四个应用系统,实现外经贸相关领域的网络互连和信息共享。
“金税”工程
2004年:加强三期业务流程重组工作。
近期目标:依托税务系统计算机广域网,以总局为主、省局为辅高度集中处理信息,建设各级税务机关税收业务、行政管理、决策支持、外部信息应用等所有职能的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的中国电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金财”工程
2004年: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等子系统一统到底。
近期目标: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大部分市(地)级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涵盖预算编制审核系统、国库集中收付系统、工资统一发放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等方面。
“金卡”工程
2004年:IC卡、信用卡、一卡通在各地全面推开,实现一卡走天下。
近期目标:进一步实现卡与卡的数据共享,帮助信用卡与其他各行各业卡之间的互联应用;用非接触式IC卡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以及加大社会保障IC卡在全国的发行量。
“金审”工程
2004年:建成了审计署18个特派办的局域网及审计急需的三大数据库。
近期目标:连通全国审计机关和重点被审计单位之间高效实用的审计专用网,开发一批满足审计业务需求并在应用中不断完善的应用软件;增强审计机关在计算机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揭露腐败、打击犯罪的能力。
“金盾”工程
2004年:建好一、二、三级信息通信网络以及大部分应用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其中,全国公安快速查询中和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展开。
近期目标:完善三级网及延伸终端建设,以及各项公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多媒体通信;加快部、省、市三级信息中心建设,完善跨地区的信息查询。
“金保”工程
2004年:对养老、失业、医疗、社保等全国联网工程进一步深化。
近期目标:地级市建立覆盖全部参保人员和参保单位的集中式数据库,未建数据库的尽快建数据库,数据不全的抓紧采集数据,补全数据,同时进行数据核对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
“金农”工程
2004年:远程教育入农家,宏观调控政策推动“天下粮仓”建设。
近期目标:组织农业现代化信息服务及促进各类计算机应用系统,如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建立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向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生产单位及农民提供有关信息。
“金质”工程
2004年:打造质量检验检疫信息化平台,提高市场监督和质量安全监控的快速反应能力。
近期目标:建设全国质监局骨干网络体系,辽宁、山东、北京直接与国家质检总局的网络进行对接,其他33个省级质监局早日实现与当地检验检疫直属局联网。
“金水”工程
2004年:建设“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覆盖7大江河重点防洪地区和易旱地区。
近期目标:利用多种通信快道组成报汛网,和众多的报汛站、采集点一起组成信息采集系统,争取准确地做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预测报告,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尤其加强长江中下游及黄淮流域的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