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陈大卫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解决经济运行中资源环境压力大、流动性过剩、农民增收难等突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信息化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方向。
一、发挥信息化在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成为生产要素,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特征。信息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催生了新兴科技产业和信息服务业。
——信息技术应用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使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及时,在促进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同时,有利于支持决策,捕捉商机,拓展市场,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信息化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中最活跃的部分,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代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同时,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改变其设计、生产和流通方式,有利于推动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传统产品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信息化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重要引擎。对技术创新而言,通过信息技术推动相关科学知识、技术诀窍和金融、人才、专利等创新要素信息扩散,可以促进创新所需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降低创新成本;对体制创新而言,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要改进生产手段,优化生产流程,而且要求组织调整,管理体制创新,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甚至法律法规体系。
在推进信息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要特别关注两点:
一是要注重发挥信息化对观测经济结构调整状况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化条件下显著增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清晰、完整掌握经济结构调整的动态信息,科学、深入分析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关系,以推动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等传统产业改造和转型,支持高技术、高就业、高利润等新型产业发展。
二是注重发挥信息化对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科学性的重要作用。发挥信息化条件下显著增强的知识处理能力,严谨、完备描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特征,准确、合理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贡献。
二、促进信息化与经济
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的密切融合
(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要充分考虑人多地少的国情,适应以家庭承包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特点,广泛应用农业科技信息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土地产出,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控性;围绕城乡“信息不对称”的突出矛盾,抓住市场、科技、生产、流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关键环节,深化信息化服务和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建设涉农信息资源体系。要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多样化需求,统筹规划与整合开发市场、科技、农资、气象、水利、生态环境、质量安全、政策法规等信息资源和特色农业信息资源,加强农业实用技术信息数据库建设,形成功能完备、内容丰富、质量可靠的涉农信息资源体系。
——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综合利用网络、呼叫中心和广播电视等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手段,加强对农民特别是农技推广员、农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业生产经营大户等的科技信息服务;创新农村科技信息入户模式,提升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服务实效。
——加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围绕市场需求,加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特别是要加强国家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应用,注重农产品供求信息、批发交易与期货交易信息的采集、汇聚、整合和开发,强化市场预测和决策支持功能,向生产者提供准确的导向信息,抵御市场风险。
——重视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精确性。
——推进市场流通信息化。加强农业、商务、邮政、质检等部门涉农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城乡一体化市场流通信息服务。
——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继续加强通信和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资源和信息传播渠道整合利用。
(二)促进服务业发展
第一,借助信息化条件下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金融保险业要借助信息化设计产品、拓展渠道、管理风险;现代物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规划路由、跟踪进程、管理客户;管理咨询业要借助信息化整合知识、分析案例、设计方案。
——依托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涵盖信息通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的信息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市场结构,推动有效竞争和技术、商务模式创新。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领域的法规、标准、统计指标、产业分类和企业、产品的认证制度。加强信息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特别是要进一步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创新电子商务模式和服务内容。要加强电子商务信息、供应链、现代物流、交易、支付等管理平台和信用自律体系建设,为电子商务应用主体提供灵活、便捷、安全、高效服务。
积极推进中央企业和中小企业信息化,鼓励企业链接社会化的电子商务平台,更好地融入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
第二,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推广信息化应用服务,引导商贸、旅游、餐饮和社区服务等就业容量大的传统服务业创新发展模式,注入发展动力。
(三)促进工业结构调整
第一,以节能降耗减排为切入点,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要加强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煤炭、石油、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联网监测;加强对经济运行中的资源、能源和环境成本信息监测与分析,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综合效益为目的,加强信息化应用,服务于行业准入、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服务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调控目标的实现,推动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要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通过利用智能化、网络化手段,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在基础制造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国防安全核心关键技术及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元器件等领域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实现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响应的设计与制造,促进制造业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
一是在生产控制层面,要以网络化数控设备为基础,围绕创新研究和开发设计、工艺管理和加工制造、过程协同和质量控制、物料配送和产品管理等生产制造的关键环节推进信息化,以提高生产制造全过程工作效能。
二是在资源配置层面,要以成本分析为基础,围绕外部协作、内部计划、及时响应等环节推进信息化,以提高企业市场响应效率。
三是在规划决策层面,要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围绕产品市场与客户关系、人力资源与资本运作、发展战略与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推进信息化,以提高企业开拓创新、管理风险的能力。
第二,坚持自主创新,发展新型工业,特别是在一些重要领域要有所作为,着力形成研发、产业与应用协调发展的格局;在无线射频等领域,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家标准的推广应用,实施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加快推进高性能计算、可信计算、无所不在网络及其信任体系的研发和产业化。
(本文为作者在2007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本报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