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党务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3

当前,全球信息化趋势已经形成。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党的工作之中,实现党务工作的信息化、电子化,事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在实际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筹规划,完善政策,努力构建符合信息化发展规律的电子党务网

 信息技术领域有一个著名的麦特卡尔定律,即网络的价值与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但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恰恰存在着与此定律相悖的状况——过于分散,主要表现为党政分别建设、部门各自为政、技术系统不统一,导致本可以成规模的大网变成了几个甚至几十个分离的小网,不仅大大地增加了投资成本,而且大大地降低了系统的价值。这种状况亟待改变。要遵循信息化建设规律,以电子党务为主导,以电子政务为主体,以人大、政协的电子公务为补充,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分级负责,形成全国统一的网络和应用体系,全面实现技术系统的互联互通,以最有效的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才、网络、设备、软件、信息等各种资源的充分共享。


 第一,要加快建设统一的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在这个统一平台内,要充分体现以电子党务为主导,以电子政务为主体,实现电子党务网与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电子网络的无缝连接。


 第二,要科学设置各网络间互联互通的布局。有条件的各级应建设统一的网络中心,各级中心之间通过高速宽带线路实现互联;有条件的党委和政府的所属部门应建设内部局域网,并通过高速宽带线路与当地网络中心实现互联;同级部门之间、上级部门和下级部门之间的通信均通过当地党委、政府网络中心。同时,为实现软件系统的协同运行和信息的统一交换,网络中心应建设能够支持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管理、运行、控制的通用软件平台。


 第三,制定全国统一的信息技术法律规范。针对目前各级机关信息技术不规范的状况,抓紧制定全国统一的信息技术法律规范。各级各部门必须服从全国统一的信息技术法律规范,建立健全各系统和各级各部门的网络管理规范,按照统一规划,认真负责地建设好本级本部门的网络系统。 


 第四,以点带面积极稳妥地推进。选择1~2个省、2~3个市、4~5个县,作为电子党务工作的试点,采取切实措施,先行建设,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开。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不断提高电子党务应用水平

 电子党务建设,基础在网络,核心在软件,关键在安全,目的在应用。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应用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并把应用作为衡量电子党务和信息化建设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努力提高应用水平,实现党务信息数字化、内部办公无纸化、对外服务网络化。
 第一,加快统一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近年来,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作为展示形象、发布信息的窗口,但这种分散发布信息的形式,不利于党务、政务信息的综合管理和查询利用,必须整合成统一的面向公众的综合性门户网站。门户网站的作用主要有:一是作为党委和政府发布信息的窗口;二是将各部门带共性的信息(如政务公开等)进行集中统一发布,以方便公众的查询;三是对面向公众的各种服务进行整合,实现网上联合办公和“一站式服务”;四是为各部门提供虚拟主机、主机托管等服务,以充分发挥机房、设备、软件、线路等各种资源的综合效益。


 第二,加快公文传输系统建设。主要是为公文交换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的网络传输服务,实现准确、及时、安全、可控的网上无纸化办公。主要包括基于安全支撑平台的公文加解密、签名及签名验证,基于统一信息交换平台的公文可靠传递、电子印章技术应用、版式技术应用、电子表单技术应用、公文受控打印等。
 第三,加快信息报送和服务系统建设。主要是为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报送各种业务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信息)提供网络化传输服务,并对信息进行加工、综合、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各部门信息资源有针对性的整合和资源共享。 


 第四,加快网络安全平台建设。安全保密体系是电子党务、电子政务的重要保障。党政机关在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时,必须同步建设安全保密体系。安全保密体系主要有物理级、网络级、系统级、应用级四个层面,包括容灾、防盗、防电磁辐射、网络隔离、加密、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审计、防病毒、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字签名、数据备份与恢复、安全管理等。

 三、理顺关系,整合资源,促进电子党务与其他公务网协调发展

 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调整现有信息资源分布和系统建设格局,统筹兼顾,整合资源,加强协调,理顺关系,形成合力。


 第一,要协调处理好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各大系统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在电子党务建设过程中,要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突出党的核心地位,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理顺电子党务与电子政务及人大、政协、人民团体信息化建设的关系,支持人大借助电子网络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支持政府通过电子政务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支持政协通过电子网络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作用;支持各人民团体通过电子网络广泛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要妥善处理好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从体制、机制和法制入手,拆除部门与部门间的信息“围墙”。在建设过程中,可采取以应用带动资源整合,通过跨部门应用项目带动信息资源的共享开放。在推进项目建设时,配套的标准法规要及时跟上,新的业务流程建立后,要加强对各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要合理调配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基础设施,防止搞重复建设。


 第三,要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一网络平台建立后,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支持和发展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功能性社会服务机构、信息化行业协会等,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专家、社会中介组织和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各自优势,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和企业积极参与的信息化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