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筑: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框架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政府网站是电子政务提高执政能力和公众服务水平的一个综合性、一站式窗口,政府门户网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与时俱进的时代新形象,代表了政府对老百姓与企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代表了政府对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代表了一个阶段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果,集中体现了电子政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004年,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显著加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稳步推进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二是政务信息公开取得显著成效。政务公开、信息共享、一站式办公等逐渐得到社会认同。三是一些重要的电子政务系统应用效果显著,公共服务能力大大提高。四是有关部门在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协调推进的工商与税务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应用试点取得成功。

 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存在重概念轻实效、重建设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以及纵强横弱、“信息孤岛”、搭便车、扩大化和搞花架子等现象,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水平还不高,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效益评价体系。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抓紧解决。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观念已经渗透到电子政务建设的方方面面。到“十五”期末,我国电子政务体系框架将初步形成,为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电子政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坚持把推行电子政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

 2005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要在前几年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目标,明确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的战略定位和在未来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及关系,明确中央与地方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关系原则,理顺电子政务运行管理体制,完善电子政务发展环境。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处理好长期规划与阶段建设、新建系统和利用已有系统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制定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和业务应用发展框架,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导国家“十一五”电子政务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指导各地方、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促进电子政务健康发展。

 二是大力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应用。围绕推进企业信息、社会综合治税信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农村服务信息的部门间共享和应用,相关部门联合,分析信息共享的业务需求,梳理共享信息内容,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范试点的要求,确定有限目标,适时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开展上述应用试点。

 三是继续推进重点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和应用。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加强中期评估,确保建设质量;对仍未批的项目方案,要进一步明确需求,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全面提升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功能。统一的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规范各级各类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在完善信息发布功能的基础上,提高业务处理和为公众服务的能力。

 四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对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信息安全责任机制,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责任部门。抓紧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加强信息安全法制建设和标准化建设。

 五是加强基础性工作。推进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环境建设,组织好《政府信息登记制度》、《政务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网上政府信息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建立公务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制度。

 六是逐步完善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管理机制。加快制定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包括项目立项、招投标、工程监理、中期评估、验收等在内的全过程的电子政务建设,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以政府门户网站评估工作为突破口,组织研究适合中国政务特点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逐步完善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