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有观:推进政务公开 加强电子政务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步伐,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使我深受教育,本文是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的初步体会。


配合政府职能转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改革运动波及全球。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卷入改革,形成了世界范围的行政改革潮流。这次改革打破传统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束缚,尝试用新的理论对行政管理进行根本性或方向性的调整,从传统行政模式向新的行政模式转换。


     我国正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集中精力和资源管好政府该管的事情: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领导精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上。这些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需求,指明了方向。


    我国在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健全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制度,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各级政府抓经济发展,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能包办企业投资决策,不能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均增强按市场经济规律领导经济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的意识和能力。

   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的战略任务是支持政府作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的专题信息平台就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信息平台。他们运行在公用信息平台上,公用信息平台又运行在网络通讯平台和地理信息平台上(图1)。他们均有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协同工作,优化流程,共享数据,科学决策,调节经济,协调发展,稳定社会。



   经济调节

   经济调节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促进全面发展,包含经济发展,也包含社会发展;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社会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协调发展,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社会永续发展。


   电子政务经济调节系统框架也包括五大平台。其专题信息平台涉及财政税务工商、就业社会保障、居民消费、耕地保护和建设占地、信贷投资、人口增长、生产能耗水耗、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等(图2)。



   加快金税工程建设,建立健全金税工程建设和运行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从发票发售、申报认证、稽核一直到协查的全过程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实现相互监督和制约,堵塞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


完善工商核心系统(名称管理、登记管理、案件管理、市场登记与管理、商标管理、广告管理,系统授权与安全管理、代码与数据维护、统计分析、法律法规查询、信息咨询服务、企业数据转换、企业档案管理等),开展网上工商咨询,工商登记信息查询和企业资信查询,举报与投诉的反馈处理,网上打假,守信誉企业推荐;建设电话服务中心、办公系统、工商信息服务等平台;为企业网上申请注册、咨询、调查、举报、年审等提供服务。


市场监管
   我国现有的经济管理体制,仍然有计划经济的影子;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重审批、轻管理。在市场主体进入市场之前,它必须通过政府设立的种种审批条件,而进去之后,却缺乏对它的应有监管。市场监管应有三个环节:进入过程、生产过程和产品流通过程,应该全面介入。


   电子政务市场监管系统框架也包括五大平台。其专题信息平台涉及物价、劳动、消费、资本、服务、不动产、生产资料、单位编码和诚信等。

   政务公开

   信息资源是现代社会的战略资源,与能源、材料资源同等重要,在经济社会资源利用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数据和信息。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是电子政务取得实效,发挥作用的的关键。


   人类社会是人及其组合(单位)在土地上的活动。所以,电子政务的基础共享数据库有人口、单位和土地等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项不多,是多种常用数据库的基础共享数据。在基础共享数据的基础上,采集、存储和管理政府数据,全面支持政府工作和社会服务,是电子政务的核心工作。


   信息只有应用才有价值,不于使用的数据无异于垃圾。目前,信息公开成为大家的话题;过去的“保密为原则、公开为例外” 开始变为 “公开为原则、保密为例外”。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才能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发挥政府数据作用,才能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所以,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否则,电子政务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的目标都是无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