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全面提升我区综合竞争力,实现变“快走”为“快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国家、省的战略部署和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提出《船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五”的主要成就和发展中的问题。
“十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抢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任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59.85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8.7%,人均GDP达到13415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02.6亿元,建成了一批重大生产性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639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五年平均增长15.1%。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初期的10:15:75调整为“十五”末期的7.2:24:68.8。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比重有了较大的提升,商贸服务业的强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5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比2000年增加1607元,年均增长11.6%。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效显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37‰左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十五”期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经济发展缓慢,支柱产业不突出;商贸服务业的传统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财政实力不强,收支矛盾突出;市场化程度低,陈旧的体制和机制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居民消费能力较弱,就业矛盾较为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经济增长方式不尽合理,尚有少部分居民没有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历史发展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发展机遇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国际间、地区间产业和技术转移加速,为我区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技术提供有利条件;我国经济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将为经济增长创造巨大需求;国家继续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我省突出发展中部经济带,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吉长经济走廊及交通大动脉的建设,会大大地促进我区经济的发展;改革不断深化,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展现良好势头,利于我区发挥地处吉长经济带的区位优势,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
从挑战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利和不确定因素。加入WTO过渡期结束,经济竞争压力加大,我区商贸服务业和尚未成长壮大起来的工业将经受考验,区域竞争趋势加剧,我区在技术、市场、人才、资金、区位、发展空间、主导产业等方面优势不突出,处于转型期,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环境的任务加重。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实施科教兴区和富民强区战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壮大二产、振兴三产、优化一产,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法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二)指导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消除体制性障碍,加快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坚持非均衡发展的原则,调整优化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以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突破带动全局,整体又快又好地率先发展,巩固和加强在我市中心区的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以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为目标,促进充分就业,减少居民教育成本,发展社区公益医疗。努力实现社会公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发展目标。
1、经济总量。到2010年,全区GDP达到12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3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2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4.5%;招商引资五年累计达到150亿元。
2、结构优化。到2010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调整为5:30:65。
3、科技进步。到201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处于城区领先水平;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占本级财政决算支出的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
4、社会发展。到2010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5、生态建设。到2010年,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城区环境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功能区标准,出入境地表水达到国家Ⅲ类水体标准;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60%。
6、开发区经济总量。到2010年,开发区GDP达到3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20.1%,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为1.62亿元、16.38亿元、12亿元,五年平均增长分别为8%、21.8%、20%;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5.4:54.6:40;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五年平均增长29.8%。
(四)主要任务。
——抢抓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机遇,大力实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统筹城乡发展,优化要素配置,全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提升载体功能。
——发展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提高经济整体质量和市民综合素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建设。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加强法治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创造就业机会,继续增加居民收入,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五)空间布局。
利用中心城区的地位和地处吉长经济走廊的区位优势,形成合理的经济发展格局。乡(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三个优质农业生产基地,适度发展城郊服务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发区和吉长南北线、高速公路中连接线、外环路及沿线辐射区域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构筑“一区四线”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总体形成农业稳定、工商并举的发展格局,即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优质畜牧特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等三个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发展都市工业产业、食品加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木材加工产业等四个重点产业;突出越北省级物流中心、河南街市级商业中心、临江门区域商业中心、冯家屯区域商业中心的规划建设,围绕城区服务业、城郊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三个层面提升服务业态和级次。
三、产业发展
科学整合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吸纳生产要素集聚,迅速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经济和社会的综合竞争力。壮大二产、振兴三产、优化一产,构筑产业发展新框架。
(一)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增强区域竞争实力
坚持集群式和链式发展原则,加快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大水、电、气、路、通讯、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尽快形成项目建设承载能力。
充分利用吉长南北线、西南外环路、高速公路中连接线、雾凇大路等优势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以开发区为核心沿路辐射发展的新格局,以投资和项目建设为载体,重点发展4个优势产业。
都市工业产业的发展,以汽车零部件及五金电器加工业为主,重点扶持冠通、翔达、裕顺、鹏飞、钜丰、恒新、塑料饰件、六环灯饰、黄河干燥等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同时,对雾凇大路和吉长高速公路引线区域进行重点规划,引进先进技术、资金、人才,整合区域内生产力资源,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引进一批重点项目形成支撑,大力发展上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吉林市最重要的都市工业产业园区。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以奶制品、葡萄酒和肉食品加工为主,重点围绕春光、九牛、天池、东林、鑫龙、方大、福源馆等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基地,培育市场,创立品牌,扩大规模,做大做强,支持以福源馆为首的老字号食品生产企业将产品打入全国市场,培育国内知名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引进自主创新和高附加值项目为重点,以引进一个项目振兴一方经济为目标,重点扶持恒通电气使其做大做强,再引进1-2个具备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以吉东木业园区为核心,以众安居家居装饰广场为龙头,全面整合区域内木材加工业企业,辐射带动区域内建材企业,以前店后厂的形式吸纳业户,培育出吉东木业、安泰木业、北龙木器等10户左右的规模企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实现34.2亿元,二产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规模工业发展到50户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8%以上。
(二)振兴服务业,提高现代商贸服务业建设水平。
利用长吉城际高速铁路及换乘中心和雾凇大路、珲春中街建设良机,加快第三产业的优化升级,分级次调整商贸市场布局,提升发展水平,重塑区域第三产业优势。重点打造老字号商业街,发展生产要素市场,拓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房地产开发业。建设三个层次的商贸服务体系,核心是城区按照“东稳、中兴、北拓、西扩”的发展战略,建设四个商业中心,重点提升经营业态和现代化服务水平。
建设越北省级物流中心。以高速公路零公里广场为中心,辐射和平路、吉长北线、高速公路中连接线、沙虎路、越山路、雾凇大路等部分区域。功能与文化定位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配送中心。充分利用长吉城际高速铁路和换乘中心规划建设的机遇,发挥交通枢纽的优势,整合吉林货运中心、翔鹿物流、华新物流、通达物流、化工物流等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占地15万平方米的吉林货运中心。
建设河南街市级商业中心。以河南街为中心,辐射吉林大街以西、青岛街以东、光华路东段以南、北京路东段以北区域。功能文化定位为现代时尚消费、高档消费商业区,以中高档消费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大型超市、大型品牌店和专卖店、大型商务中心、大型文化产业中心、大型高科技产品集散中心及特色商业街。将东方商厦改造扩建成为东方购物中心、时代购物广场和商业大厦改造成为大型品牌专卖店、恒客隆和牛马行农贸大厅改造成为大型超市,将北奇城市广场建设成为大型商务中心,将吉林剧场影视城建设成为文化产业中心,以物华商城为核心,整合朝阳大厦、吉林剧场电脑城和太平洋电子城等周边资源打造大型高科技产品集散中心。河南街的商业步行街重点发展品牌连锁专卖特色店,完善购物、休闲、餐饮、文化等功能,鼓励和扶持福源馆、新兴园饺子馆向河南街以北的解放大路延伸,打造中华美食一条街,使之与商业步行街相得宜彰,互相促进。解放大路中段重点发展中高档餐饮服务业,光华路中段重点发展休闲服务业。将河南街商业中心规划建设成为人文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功能分区清晰、配套设施完备、商务活动快捷、购物休闲便利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市级商业中心。
建设临江门区域商业中心。以临江门广场为核心,横跨北山公园和松花江两大景观,辐射松江中路、松江西路、长春路、解放大路、北京路、德胜路、西安路等部分区域。功能与文化定位为人居、商务、旅游、休闲、购物区域商业区。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精品时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产业。利用人文和自然资源的优势,规划和打造具有现代理念的新型区域商业中心。
建设冯家屯区域商业中心。以长春路广场为中心,辐射西安路西段、吉长南线、军民路、新生街、吉兴路、黄旗街、长春路等部分区域。功能与文化定位为生产资料供给和物流配送结点商业区。充分利用西部铁路货运枢纽、铁路专用线多、闲置场地富余和生产资料市场基础较好的特点,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建设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专业批发市场、木材批发市场和吉林西站物流园区。完善基础设施,打通西安路、长春路、吉兴路与外环路相衔接,构筑区域路网。将冯家屯区域商业中心建设成为辐射一定区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对相关产业发展有一定带动作用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集散地。
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围绕全市总体规划,重点开发雾凇大路、珲春中街和松江路等优势区域,集中规划建设一批住宅新区,鼓励发展规模化小区和高层住宅。加快推进西部“棚户区”改造进程,适度发展经济适用房、廉租房。
城郊服务业重点是扩大规模总量,完善服务功能。依托总体规划,结合本地特点和需求,发展特色行业、集贸市场和配套服务行业及新兴产业,提高三产对本地经济的贡献率;社区服务业重点发展多领域的便民利民服务,打造自然、舒适、和谐、文明、优美、环保、时尚的人文居住环境,创造就业岗位,努力扩大社区居民自主就业和创业的机会。
到2010年,三产增加值实现78.05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3.6%。
(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壮大农村经济。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建设“三个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区域化种植,发展效益农业和绿色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竞争能力。
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稳定粮食生产面积,调整品种结构,不断提高品质和效益。在发展优质玉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专用玉米面积。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水稻,达到品牌优、标准高、生产能力强和龙头企业带动的目标。
建设优质畜牧特产产品生产基地。利用资源优势面向城市,提供丰富优质的农副产品;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提供高品质的深加工产品。重点发展相对优势产业项目,建设万头奶牛基地、年出栏万头肉牛基地、年出栏100万只肉鸡基地、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基地、1000亩鲜食葡萄和山葡萄基地、100万袋食用菌基地、1000亩苗木花卉基地、1000公顷优质地产水果基地等八大专业基地。
建设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依靠科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重点发展欢喜柿子、远大名优特菜、晓光黄瓜、育林精细叶菜、沙河子大葱。瞄准市场,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和效益。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围绕米、奶、肉食品、绿色蔬菜、地产水果等主导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大力发展协会、合作社、联合体等自治组织,增强农民自我服务能力,引导农民依法流转土地,使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改革占地补偿办法,变一次性补偿为长期受益的社会保障补偿,让农民终身受益。
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改善环境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御害能力。
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实现5.95亿元,五年平均增长6.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四、社会发展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建立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我区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010年我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处于省内同类城区上等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2005年翻一番。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经济,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大力推进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组织建设和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创建和谐文明的新船营。到2010年,达到社区室外健身器材路径的设置与社区生活设施的建设同步配套。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快基础教育发展。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巩固“普九”成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到2010年,初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取消农村学生的学杂费。
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人材队伍。按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基本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受益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加强重大疫病预防控制,尤其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加强卫生监管,规范医疗市场。提高对突发事件和不明原因疾病快速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努力实现小病治疗进社区、大病治疗进医院,全面提高健康水平。
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培训机制,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努力规范就业行为,发挥政府促进就业和市场调节就业的作用,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实现多种形式就业。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优生优育观念。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重点,大力加强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服务,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大幅度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到2010年,全区总人口要控制在45.24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95%以上的育龄群众享有生殖健康服务,人口出生缺陷率降到全市最低水平。全面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
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夯实社区基础,完善社区功能,发展社区服务,拓宽社区建设领域,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新格局。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组织,发展中介组织,壮大社会组织,培育志愿组织,形成社区管理的合力。大力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扩大社区服务功能,把社区服务拓展到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公益性、保障性和便民性服务。到2010年,和谐社区建设达到80%以上,保持全省社区建设先进区和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的荣誉。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善,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工业污染排放得到有效防治,将我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城区主次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农村全部实现屯屯通水泥路的目标,增强区域综合服务能力。重点围绕各功能区的发展,建设和完善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
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全区档案事业的发展。
五、保障措施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人、教育人的战略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丰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行为规范,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高效、节约、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调整和精简政府机构及人员,理顺职能分工,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和完善公开、公正的民主决策机制和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改革行政管理方式,积极推行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需要审批或核准外,其他投资项目均改为备案制。健全政府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推行项目代建制、招标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创新征管手段,加强收入征管,拓宽理财领域,挖掘非税收入潜力,确保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起较为集中的财政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支出,逐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以政府救助为主导,以社会互助为补充,在全区建成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应急救助制度为配套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综合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推进城镇养老保险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吉林”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营造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建立健全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
强化招商意识,更新招商方式。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强化“招商、安商、亲商、富商”意识,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全方位扩大招商引资领域,提升招商引资层次。以规划为依据,以现有存量资产为依托,结合实际包装策划项目,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推介船营、推介项目,通过完善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吸引客商、吸引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积极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领域。加快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和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着力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科技水平高、产业特色突出的大型民营企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投入倾斜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乡镇机构和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加大政府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强化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积极开展卫生村屯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改善广播、电视接收条件,完善乡镇文化馆(站)、村图书室等设施,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加强城乡协调管理,完善城镇体系规划,统筹规划建设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强城乡道路、通信、电力、供水等设施的衔接,促进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