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吉林市发改委 更新时间:2012-04-14

 

 
 

    昌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是振兴昌邑经济,加快建设繁荣、法制、文明、和谐新昌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规划。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纲要》注重突出中长期规划的宏观性、方向性和政策性,突出规划指标的指导性和预测性。《纲要》主要阐述政府对本区域发展的战略意图,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是我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全区经济总量显著增长,对财政的贡献率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提高,区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前完成了“十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预计到2005年末,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亿元,是“九五”期末的2.3倍,年均增长18.3%;三次产业比例由“九五”期末的9.7:15.6:74.4调整为6.8:19.8:73.4;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4.1亿元,是“九五”期末的近2倍,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0元(调整后),是“九五”期末的1.6倍,年均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7亿元,是“九五”期末的2倍,年均增长1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10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年累计实现61亿元。
    “十五”以来,全区经济开始提升到从调整中发展向发展中调整的新阶段,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开局良好,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发展,就业、再就业、社保、医保等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保持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市场化程度不高,外向度低。效益农业没有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工业总量小,终端产品、名牌产品少,大型龙头企业少;第三产业经营业态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尽完善,就业、再就业任务依然繁重,发展社会事业压力增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功能与现代化中心城区的要求仍有差距。
    总体上判断,我区“十一五”发展既有机遇,更有挑战。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吉林市政府把哈达湾确定为工业集中区,提出建精品钢基地,赋予其发展工业经济政策,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从我区的实际看,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社会生产力、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民营企业已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开始进入扩张壮大时期,人民投资创业愿望十分强烈,特别是“一五”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国有老工业企业在我区相对集中,将充分享受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支持。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总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促生一批具有明显产品优势的企业集团;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步。
    到2010年,主要经济及社会发展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亿元,比“十五”末期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7%左右;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400亿元;
    3、全口径财政收入按现有口径计算达到7.4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4:27:69;
    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元左右,年均增长8.2%左右;
    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下;
    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8、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普及高中段教育;
    9、城市“双盖”率达到100%;
    10、工业废水全口径达标排放,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二类标准。
    (三)发展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园区突破、对外开放、科教兴区、人才兴业战略,壮大经济实力,提升区域竞争力,扎实推进新一轮创业。全面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活宽裕、环境优美、文明开放的新昌邑。
    我区“十一五”规划坚持的原则是:
    第一,园区突破。以大力推进哈达湾工业集中区、吉北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和东市商圈、东部商圈、哈达商圈建设为突破,努力发挥其在全市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开发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区域经济振兴。
    第二,项目带动。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主要任务,以市场为导向,把项目兴区作为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落实重大项目措施,增强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第三,科教兴区。继续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树立人才就是资源的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
    第四,加快城镇化进程。集中力量完善中心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体系,扩大小城镇规模,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五,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坚持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
    第六,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城乡环境,不断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七,坚持以人为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干部群众的创业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干部群众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全局观念,自觉维护我区形象。
    (四)发展定位
    “十一五”期间,按照市政府统一规划,突出区域优势,全力打造两个园区和三个商圈。两个园区即:哈达湾工业集中区和吉北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园区。三个商圈即:东市商圈、东部商圈、哈达商圈。
    ——哈达湾工业集中区:以区域内的铁合金、炭素厂、冀东水泥、晨鸣纸业等大企业为依托,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性机遇,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条延伸,在5—10年的时间内把哈达湾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主导产业清晰、特色鲜明、产业优势凸显的现代工业园区。
    ——吉北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园区:以辖区内的吉粮集团、益民公司、东福公司、新星公司、宏粮米业、福隆达公司、雄霸实业等为依托,重点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把生态绿色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与地热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观光旅游相结合,建设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基地。
    ——东市商圈:以大商集团百货大楼、国贸购物中心、大福源一店等为依托,加快医学院旧址改造步伐,把东市打造成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代表新兴业态的商贸中心区。
    ——东部商圈:以鑫港商业街、欣昌超市、皇家花园酒店、大福源二店为依托,构筑解放大路沿线商贸开发带,带动全市商贸服务业快速东移。
    ——哈达商圈:以哈达综合批发市场建设为依托,实施高端运作,扩大商圈范围,使其东连解放大路,北接吉长北线,进而带动我区物流业快速发展。
    二、发展重点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壮大农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围绕调整结构、增加收入、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综合效益为目标,强化各项综合措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各乡(镇)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形成分工明确、各具特色的农业经济区。孤店子镇主要以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为载体,扩大绿、优米栽培面积,使绿色水稻产品逐渐升级,从普通米升级为优质米、绿色食品米,达到有机食品米标准。左家镇依托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技学院的教学及科研优势,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构建以中草药材种植,貂、黄牛、珍禽等经济动物养殖及农特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
    引导和扶持园区内的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一体化开发、多元化投入的发展模式,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和过腹转化增值水平,全面推进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东福公司5万吨有机米、新星公司300吨天然色素、瀚星集团3万头鹿、益民集团10万头猪和美国其仕公司50万只水貂养殖加工以及长白瑞雪草莓有限公司万亩草莓生产基地等项目。
    “十一五”期间,农产品加工园区计划投资11亿元,到2010年,区域生产总值将达到42亿元。
    (2)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优农业,突出发展水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优质种植业、规模畜牧业、特产养殖业、多种经营业。
    (3)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发展名优特农业名牌产品。
    (4)搞好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生态化。
    (5)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抓好重点旱田的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以农业水利和农村道路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工业经济
    “十一五”期间,哈达湾工业集中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市场化运作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打造铁合金及精品钢制品、炭素制品、新材料及造纸四个主导产业集群。调整哈达湾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开发区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提供发展空间,搭建集中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发展、服务和保障平台。以大企业和大项目为依托,重点发展200万吨特钢(包括80万吨不锈钢和120万吨合金结构钢)、4000吨特种石墨、5000吨硅橡胶、20000吨工业硅、18万吨低定量涂布纸、30万吨混凝土掺合料和20万立方米粉煤灰陶粒等重点项目。同时,按照吉林市的总体规划,全力建设吉林哈达湾精品钢基地和造纸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哈达湾工业集中区计划投资150亿元;到2010年,实现全口径工业销售收入将达到220亿元,工业增加值55亿元。
    (三)商贸经济
    全力打造“三个商圈”:
    东市商圈重点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营业态,把大商集团吉林百货大楼、吉林国贸购物中心、大福源超市等大型商场培育成为主题鲜明、具有现代商业经营理念、代表吉林市商业形象和水平的现代购物中心。同时,在北华大学旧址,适度发展商务中心经济,规划吉林地区商务集中区,扩大发展空间。“十一五”末期东市商圈将建设成为商业秩序良好、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商贸区,保持全市商贸龙头区的地位。
    东部商圈要充分利用东市商贸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东部鑫港商业街、皇家花园酒店、欣昌超市等商饮服务业项目建设,沿解放大路,全面建设以新型经营业态为特征的东部商业圈,繁荣我区商贸业。
    哈达商圈重点要在雾凇大路、珲春中街交汇处和附近区域,建立具有梯级辐射功能的市场格局与业态。规划建设哈达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哈达湾装饰装潢、生活资料、木材、水泥仓储市场,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骨干,综合市场为基础,辐射区域内外的新型市场格局。
    “十一五”期间我区“三个商圈”全口径计划投资23亿元;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将达到45亿元。
    (四)科技进步与创新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健全技术部门和开发机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骨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兴农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围绕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主导产业,依托科研院所,大力引进名、优、新、特农产品技术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集中精力抓好吉林昌邑星火技术密集区开发,形成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带,发展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完善提高昌邑星火科技信息网功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技术服务专家作用,开展好各项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
    (五)城市发展
    树立以人为本、理性建设、服务经济、百姓满意、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新理念,继续实施“民生民利工程”。加强环卫作业长效化管理机制,加快城市环卫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机械化作业进程。完善对环卫工人人身安全保障机制。实施政府对物业管理机构的法律制约和法规约束机制,使物业管理走上法制轨道。继续实施“清水绿带工程”,突出昌邑特色。进一步城市建设与管理力度,加快西山等地的棚户区改造,全面提高城区人居生活环境水平。
    (六)可持续发展
    依法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全面实行土地用途管制,重点保证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和小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盘活存量土地,建立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的收购转让机制。
    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重视水资源的开发,搞好水源保护工程、蓄水骨干工程、堤防工程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确保水利设施安全。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严禁无证开采和过度性开发,减少开矿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恶性影响,确保矿业生产安全和矿业秩序的根本好转。
    继续推行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和全口径达标排放工作;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推广有机食品;强化环境管理、环境监察能力,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2010年排放废水COD总量控制在330吨以内,工业废水全口径达标排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烟尘及工业粉尘排放量控制在1267吨以内,实现城区95%以上面积集中供热;推广生态污染控制工程。
    抓好循环经济体系技术开发样板工作,引导企业有效利用资源,深度多级开发,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形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加快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努力提高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完善保障机制,改造农村校园教学环境。继续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实现城乡学校均衡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区将重点改造建设学校12所。建立起远程教育运行管理系统,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继续深入实施和谐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加强特殊教育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构建有昌邑区特色的文化城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全区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水平。继续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强社区体育建设,增加体育人口,发展体育产业,为实现富民强区宏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卫生事业:预防与有效控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疾病,提高对突发事件、紧急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加强疫情监测,确保疫情信息报告网络畅通。建立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确保广大农民基本卫生服务。到2010年,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依法加强妇女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预防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疾病。加快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到2010年建立并完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的技术支撑力量,净化医疗市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医疗安全。继续实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
    ——人口与计划生育:贯彻落实现行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进优质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实施综合治理,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加快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改进考核评估工作,引导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功能,加快区、街、社区三级社区服务网络系统建设,不断丰富社区服务的内容,增加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健全社区功能体系,完善管理,理顺关系,推行择优去劣、竞争上岗的干部选聘制度,建立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积极推进社区卫生、社区文化体育、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社区事业协调发展,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残疾人工作:以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为目标,普遍建立残疾人社区组织机构,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力度安置残疾人就业,全力扶持特困残疾人摆脱生活困境,促进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
    ——老龄工作:初步走上社会化、产业化、专业化、法制化的轨道,形成较完善的老龄事业发展机制,建设比较完备的老年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及老年社区服务体系。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妇儿工委工作: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使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进一步得到实现。
    ——档案工作:加强AAA级档案馆、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完善文件利用中心,全面实施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配套管理,加大信息采集力度,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功能,完成档案馆库房安装密集架二期工程。
    (八)安全生产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强化监督,扩大宣传,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各项体系,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到2010年全区生产经营单位10万人死亡率、亿元GDP死亡率保持稳定,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水上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起数稳中有降,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九)人才开发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改革社会用人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选人、育人、用人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性投资,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使各类人才通过人才市场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千方百计调动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人民生活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努力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
    增强城乡生活用水保障能力,改善供水质量,提高农村居民自来水普及率。发展城镇公共交通,形成比较完善的交通网络。加大农村交通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大力开展植树种草,增加城镇人均绿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大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培育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与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多种形式再就业。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劳动力有序流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和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低保”和残疾人人群生存和发展。鼓励全民创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
    三、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形成合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用改革的方式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人人讲发展、议发展,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的合力,确保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统筹进度安排。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年度计划与中长期规划的衔接,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分层次、分年度抓好落实,使各项目标任务量化、细化、具体化。
    (三)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好各类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多种形式的担保基金,建立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积极为社会资金进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提供通道。利用省、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资金、变现国有资产、财政预算和国债资金等途径筹措资金,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
    (四)优化发展环境。政府各部门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管理区域经济向经营区域资源转变。规范行政行为,严格行政执法,减少行政审批和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方便群众。将省市政府下放的事权放到底、落到位。同时,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加快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先进文化,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水平,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昌邑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大力弘扬改革精神、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全区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着力为构建“和谐昌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区工作,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六)完善考核评价。区发改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测、协调,定期向区政府报告规划实施情况,尤其要加强规划的中期评估。通过对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价,督促相关部门切实落实规划提出的任务,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七)加强社会监督。大力搞好“十一五”规划的宣传,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以多种方式参与规划实施。对规划纲要和各级各类规划的组织实施情况,各有关方面要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任何决策的制定,项目的建设都必须以规划为依据,对规划确定的内容不得擅自改变。
    本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是预测性和指导性的,也是实事求是留有余地的,既承接历史,更放眼未来;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政府将运用经济政策加以引导。本纲要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及部分基础设施等领域提出的任务,是政府向人民作出的承诺,政府将切实履行职责,努力完成。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到国内外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他不可预见因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区政府将及时提出调整方案的议案,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