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吉林市发改委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十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一五”规划面临的形势
    “十五”时期,以建设文明富裕的经济强区为目标,立足于发挥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改革为动力,重点实施了“科技先导”、“开放带动”、“工业兴区”、和“三产活区”四大战略,加快了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全区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5亿元,比2000年的23.3亿元增长172.5%,五年平均递增22.2%,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20:37:43调整为13:52:35,工业对全区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7亿元,保证了社会各项事业协调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到2005年底,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9300元和3941元,比2000年的5532元和2860元分别增长68%和38%,五年平均递增11%和6.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下。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城乡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00亿元,建成了一批重大生产经营性和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五”期间,在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足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经济结构调整的还不够优化,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经济外向度不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压力较大。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十一五”期间逐步解决。
    “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区域合作加强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并存的形势给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更大的挑战;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空前活跃以及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为我区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吉林省将在“十一五”期间把长春、吉林两个大城市做大做强,特别要做强汽车和化工两大主导产业;吉林市政府又借助中石油建设东部化工生产基地有利条件,规划在吉化工业区和龙潭经济开发区区域范围内,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化工生产基地——“吉林江北工业集中区”;吉林市被《福布斯》杂志评为最适宜建工厂的城市,龙潭区又是最适宜建工厂的城区;“十五”期间,我区突破1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完备的基础。
    “十一五”规划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主要任务,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政府职能,克服“越位”和“缺位”的弊端,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四大职能,引领全区经济社会步入发展的新境界。
    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和区域生产力布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把握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机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重点推进吉林江北工业集中区和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和壮大化工、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扶持和发展区域工业主导型经济、非公有经济、园区经济和循环经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实施民生民利工程,加快和谐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十一五”期末,要跨入省现代化先进工业县区行列。
    (二)发展目标
    ——坚持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步入新一轮增长期。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8亿元,年均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3.5亿元,年均增长14%(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区域累计实现招商引资额900亿元(其中吉化两公司750亿元,区属15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以上(其中吉化两公司800亿元,区属200亿元);区域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1200亿元(其中吉化两公司1000亿元,区属200亿元),力争达到1300亿元以上(其中吉化两公司1000亿元,区属3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奋斗目标为192亿元,年均增长25%,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半”的宏伟目标,全口径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依托驻区企业产业辐射作用,大力优化生产力布局,积极培育龙潭经济特色,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60:32;非公经济实现地区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90%以上;化工主导产业支撑和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区属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20亿元,占全口径工业总产值的70%,吉林江北工业集中区和产业园区经济集约发展新模式初见成效。
    ——坚持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00元和6350元以上,年均增长11.5%和10%以上,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9%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5平方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下;人均预期寿命72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各环境要素指标按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
    (三)战略重点
    “十一五”期间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实施四大战略。(1)实施“工业化”主导产业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二、三、一”发展模式,致力于发展工业主导型经济,坚持走工业兴区、强区之路。“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在24%以上。(2)实施“集约化”优势产业重点布局率先突破战略。科学利用我区资源优势,抓好产业调整和布局,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实现“城市产业”、“农村产业”和“城乡区域”三个统筹发展,建设好一个“吉林江北工业集中区”和五个产业园区。进一步促进与驻区大企业相衔接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与其配套深加工产品,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增强产业竞争优势。(3)实施“城市化”城乡联动和谐发展战略。以城区建设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乡镇建设城市化为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一体两翼、三片联动、沿路开发建设”的新城区框架,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抓好一批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努力做好老居民区、城郊结合部及重点乡镇的棚户区开发改造工作,加速构建现代化城市管理体制,加快和谐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抓好资源保护和利用,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高质量地推进城市化进程。(4)实施“国际化”开放带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经济外向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发展改革的经验,努力参与国际分工协作,主动融入国内外大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破解资金和人才的“瓶颈”,引进和利用好资金、人才、技术等重要资源,推进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四)区域生产力布局
    围绕城区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目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要素聚集,节约资源,统筹发展”的构想,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具有龙潭特色的生产力布局。
    1、吉林江北工业集中区
    充分发挥驻区大企业产业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结合中石油投资1000亿元建设东部化工生产基地规划,密切龙潭经济开发区与吉化工业区经济关联度,统筹城市产业布局,集中建设工业基础设施,搭建产业发展整体平台。把吉林江北工业集中区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化工生产原料基地、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和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到2010年,吉林江北工业集中区(含吉化两大公司及其新办企业)工业总产值要突破1000亿元,工业利税同步增长。
    借助吉林江北工业集中区发展的政策优势,加快完成其核心区——吉林(龙潭)精细化工园区建设,逐步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化工产业聚集效应突出和区域统一协调运作的发展新模式。与国际经济接轨,建设一批科技先导型、外向型规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实现120亿元以上。充分发挥龙潭经济开发区在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中的“龙头”作用,到2010年,龙潭经济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5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59亿元,三产增加值实现16亿元,财政收入7亿元。
    吉林(龙潭)精细化工园区,以八家子村为中心规划面积364.1公顷,发展区规划为3823公顷,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汽车化工、农用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化工基础设施规划总投资10个亿,建设好道路、配电、蒸汽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到2010年,吉林(龙潭)精细化工园区规划产值计划达到150亿元以上。
    2、五个产业园区
    依托龙潭农村自然资源的优势,结合农业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按照现代农业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突出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重点,注重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进步,努力实现乡镇区域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形成科学合理的农村生产力布局。
    (1)乌拉街绿优蔬菜民俗旅游产业园区
    一是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及产业传统优势,把乌拉街建设成为吉林市绿优蔬菜生产基地。“十一五”期间,通过市场体系、科技体系、信息服务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开发建设北方蔬菜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扩大绿优蔬菜国内外市场份额,带动生产基地发展,形成中国北方绿优蔬菜产业园区。到2010年,乌拉街绿优蔬菜生产及深加工总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二是依托满族民俗、乌拉史迹、观光农业和雾凇冰雪四大旅游资源,重点建设吉林市乌拉民俗旅游区。通过建设“一城五区”和“五条旅游观光线”,以及“康熙东巡”“渔楼晓景”“老城旧迹”等十六个名牌景点,把旅游资源和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乌拉街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到2010年,乌拉街镇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
    (2)江密峰有机稻米产业园区
    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优良及交通便捷等有利条件,以江密峰为中心区域,沿牤牛河流域重点发展有机水稻及其它系列有机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壮大大成米业、普康有机食品公司等大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江密峰有机稻米产业园区”。“十一五”期间,园区新建有机稻米及农副产品深加工规模企业8户以上,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3)大口钦白粘土深加工产业园区
    充分利用大口钦镇红阳煤矿闲置土地和厂房有利资源,规划建设好“大口钦白粘土深加工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白粘土、陶粘土等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开发绝缘材料、耐火材料和粘土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十一五”期间,园区新建规模企业8户以上,工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4)缸窑陶瓷加工产业园区
    以缸窑为中心,依托当地陶瓷制品生产企业的良好基础,重点发展陶瓷制品加工产业,开发釉面瓦和园林工艺品等建筑陶瓷及民用生活陶瓷系列产品,提升陶瓷生产加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园区新建规模以上企业15户以上,工业产值达到7亿元以上。
    (5)江北精细化工配套产业扩展园区
    依托江北乡“邻近化工产业集中区”的地理优势,沿吉舒公路方向拓展至金珠和阿拉底,利用江北乡、金珠乡及阿拉底村土地资源和交通便利的条件,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配套产业,规划建设精细化工配套产业扩展园区。“十一五”期间,新建规模企业29户以上,工业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和综合服务功能
    (一)工业和建筑业
    加快推进“工业化”是“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要以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为主线,以对外开放、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动力,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大力发展科技型、外向型工业。到2010年,全区工业产值达到312亿元,五年平均增长24%以上。
    经过“十五”的发展,我区基本形成以化工、建材、机械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为主的产业格局,针对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们要把化工、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高新技术四个产业做大做强。
    化工产业的发展,一是重点抓好江北工业集中区和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建设,形成梯次推进和集约发展化工产业的新格局。把重点开发乙烯下游产品,发展精细化工、汽车化工、农用化工和化学新材料做为龙潭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不断形成新的投资“热点”和发展“亮点”;二是引导国内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吉化两公司的改组改造,创办混合所有制化工企业或企业集团;三是依托吉化两公司共同开发、共同招商、共同引进建设一批重点化工产业项目;四是积极扶持星云工贸、龙山有机硅、双鸥化工等一批原有的化工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壮大化工产业的群体。到2010年,区属化工产业产值计划达到220亿元以上。
    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利用吉利汽车建设工程和江机汽车生产的基础条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努力发展整车生产。抓好长春守信、龙山易达等一批汽车橡塑零部件企业的技改扩产工作,不断开发汽车非金属件系列产品;抓好吉达软轴、铭山实业等一批汽车金属零部件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工作,提高汽车金属零部件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要瞄准国内外汽车市场,加快推进与一汽、德国大众、日本丰田、韩国现代等国内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规划建设一批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把发展化工材料配套件和金属材料配套件做为我区汽车零部件业发展重点,到2010年,汽车零部件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工业的发展,要立足粮食转化,畜牧产品和矿产品精深加工,推行标准化生产方式,突出加工的深度和安全性,提高加工的科技含量,重点抓好农村四大农村资源精深产品和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工业发展,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企业群、有机稻米深加工企业群、绿优蔬菜深加工企业群、畜牧产品深加工企业群和白粘土(陶粘土)深加工企业群。从根本上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建设阶段目标。到2010年,农村资源精深加工业计划实现产值20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调整改造传统的建材、机械加工和食品加工等行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对我区现有的红砖生产等建材企业进行调整改造,重点发展粉煤灰墙体砖等新型墙体材料;不断提高机械加工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重点发展铭山汽车调整臂、吉达软轴和铸帮机械等汽车金属配件业加工机械和化工设备配件加工机械;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重点规划建设好双飙薪玉米深加工等一批高科技农业产业化项目。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要达到全区工业产值的15%以上。
    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力推广工业节能和环保先进技术,开发建设节能环保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步对现有处于城市中心区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进行搬迁改造,重点发展一批适合在城市发展的增加就业岗位的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和包装印刷等城市工业。
    加强建筑市场秩序管理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努力保持建筑业稳步发展。到2010年,建筑业产值计划达到5亿元以上,五年平均增长15%以上。
    (二)现代服务业
    围绕满足城市化、工业化和人民生活需求升级的要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逐步建立体现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区特色的服务业体系。到2010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9.8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8%以上。
    信息服务业。提高政府、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学校、企业和居民的计算机和网络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和专业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力度。积极发展网络信息服务、信息内容服务及各类专业信息咨询服务,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进程。
    社会服务业。发展城乡公共服务业,重点发展园林绿化,提高环境卫生和市政设施的服务水平;加强物业管理,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医疗、养老托老等新兴社区服务业;积极培育信息咨询、会计、法律、证券、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业。
    旅游业。依托我区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民俗、古迹和生态主题,加强与吉林市大旅游网络联动,开发建设好乌拉街民俗旅游和江密峰生态休闲旅游两条旅游热线。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乌拉街民俗旅游区建设分三步实施,“十一五”期间,以景点建设为主,初步形成旅游市场,主要建设内容为恢复古城内城原貌,建设中城旅游区。恢复“前府”、“后府”、“魁府”原貌;恢复建设老十字街商业中心和南牌楼门;建设东巡广场和东巡公园;完善街路及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房地产业。调整房地产开发和住宅建设结构。提高住宅设计、施工、配套建设和物业管理等环节的质量,提高住宅小区智能化水平,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培育和激活住房市场,健全和规范住房交易体系,发展房地产二级市场,开展房屋置换业务和租赁业务,规范和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扩大房地产代理业务。
    交通运输仓储及商贸流通业。依托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努力成为全市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东西两个出口的地位优势,规划建设两个物流配送中心。充分发挥长珲高速公路、五桦一级公路和吉哈铁路交汇的地理优势,在江北乡棋盘村处,建设棋盘物流配送中心。以九天储运物流为基础,建设东城物流配送中心。大力发展公路运输业,重点发展运输代理、仓储等运输延伸服务业。规划建设乌拉街东北粮食蔬菜批发市场,进一步规范建设乡镇集贸市场,拓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领域。发挥江北化工集中区优势,在棋盘街附近建设大型化工产品交易市场,开展化工产品交易、仓储和物流业;加快城区传统商贸企业和市场的改造,积极推行连锁经营、仓储式经营、配送中心、网上购物等新型经营业态,推动流通企业组织创新。引进天津家世界,建设江北家具超市。加强湘潭街两侧商业企业的改造和管理,建设休闲与购物为一体的商业不夜街,不断提升江北商贸中心的服务功能。
    (三)农业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兴农,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服务功能,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到2010年,全区农业产值达到22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0%。
    突出区域特色,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今后五年,我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就是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努力形成三个格局,即立足区域优势,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构造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产业格局;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多种经营产业,形成畜牧、多经主导型农业生产格局;调整种植业结构,形成合理的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业格局。以缸窑镇、大口钦镇为主体,突出发展专特用玉米生产;以江密峰镇、江北乡、金珠乡为主体,突出发展绿优水稻生产;以乌拉街等近郊乡镇为主体,突出绿优蔬菜生产和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以缸窑镇、金珠乡等半山区、丘陵地带为主体,突出发展畜牧业和多种经营产业。调大畜牧业比重,积极发展精品畜牧业,切实把发展精品牧业作为转化粮食、转移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重点。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规模经营,使产品生产和经营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
    把劳务经济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区人多地少,但由于邻近市区和朝鲜族农民较多的有利条件,劳务输出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我们要进一步充分利用优势,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人口的非农比重,到2010年全区转移劳动力3.5万人以上,力争达到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
    加大对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融集社会资金。鼓励农民筹资开发农业项目,入股分红或集资创办乡镇企业,使农村的闲置资金转化为资本,既解决农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又增加农民投资收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和提高采伐更新管护能力,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江河水库、扩大林地植被。积极争取并利用国家的农发、扶贫、水利建设资金,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补助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加强蓄水、抗旱、灌溉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病虫害防控体系,创办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行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机械化水平。
    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争创名优产品。引导企业广泛开展“质量振兴”活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加强对优势产品、拳头产品的扶持力度,努力争创一批省级和国家级的名牌产品。
    大力扶持和鼓励非公经济的发展。引导鼓励优势的民营企业通过兼并、资产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发展壮大,培育具有行业整体优势和竞争力、跨区域的非公企业集团。通过政策扶持、便捷服务等途径引导中小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大力扶持中小型科技民营企业,培育一批专业性强、技术先进、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民营“成长型”企业。抓好民营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向民营企业推介创业项目、政策法规及产供销等信息。建立民营企业法律援助中心和经济信用评价体系,最大限度的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到2010年,非公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90%以上。
    四、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更加注重保护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科学技术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社会科技服务为中介,政府积极推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技术成果转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二次开发、自主创新等形式,多层次推进技术创新。把高校、科研机构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的科技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广泛吸收各种科技成果,促进我区企业技术进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采用多种方式扶持科技成果产业化。逐步增加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教育事业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构建以学前教育为起点,义务教育为重点的教育体系。大力推行学前教育,农村学前一年达到90%以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初中入学率达到98%以上,义务教育完成率提高90%以上。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超过70%。初等教育和部分学科进入和接近省内一流水平。以义务教育为基础进一步提高残疾、智障等弱势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撤并农村初中4所,农村小学22所,向寄宿制标准化学校过渡。每个乡(镇)办好一所标准化初中,小乡(镇)集中资源办好一所标准化中心小学,较大乡(镇)在办好一所标准化中心小学基础上,合理布局办好4-10所村办小学。撤并城区2所中学和4所小学,城区重点办好7所中学和12所小学。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到“十一五”末,形成学校管理多样化,教育投入多元化,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自发调节相互协调的教育运作机制,进一步带动全区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三)文化和体育事业
    大力挖掘满族历史文化内涵,开发具有龙潭特色的满族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将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整合,拉动乌拉旅游产业增长。加强对外文化协作,培养和引进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事业心强的优秀年轻人才充实文化队伍。加强乡镇村文化馆(站)建设,开展文化艺术沙龙等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
    拓宽文化体育投资渠道,实现文化体育事业产业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文化体育。加大对区图书馆建设投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建设设施完整、功能齐备的体育场。进一步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提高我区体育运动的总体水平。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培育文化体育活动模范乡镇和社区,适时召开龙潭区体育运动会,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全面增强人民体质。
    (四)医疗卫生事业
    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充分利用国家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建设投入扶持政策,努力完成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和区结核病防治所的房屋改造。完善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实行疫情监测预警制度,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信息网络中心,基本形成连结农村乡镇和城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满足病人紧急转运和重症治疗的需要。积极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加强对乡镇卫生院、村社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的正规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使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方向过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医疗中心、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的城乡卫生服务新体制。建立两大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一是将区人民医院同区中医院合并重组,建成龙潭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龙潭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二是将江密峰镇卫生院划归到铁东医院管理,构建以铁东医院为基础的铁东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加大对社区医院的投入,努力改善硬件条件,满足城市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卫生质量,城市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农村达到90%以上,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人口计划生育
    扎实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促进优生优育,大幅度降低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人口综合调控,引导城市中心区人口向开发区和乡镇产业园区合理流动,鼓励农村富余人口向城区和重点城镇聚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重视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切实维护妇女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项平等权利,积极创造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环境条件。到2010年,我区人口要控制在53.6万人以内,年平均增长率为1.82‰,“十一五”期间出生人口控制在23,155人以内;合法生育率控制在97%以上。
    (六)交通
    加强农村交通和区域路网建设,形成以干线公路为依托、县乡公路为主干、村级公路为分支的干支循环,内通外联,四通八达的区域交通网络。“十五”期间,我区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区交通工作的重心将由公路的建设转向养护和管理,切实加强乡村公路的养护,大力抓好乡村公路的绿化和美化,强化路政管理,加大监护措施;继续抓好村屯公路建设,提高路网通达深度,满足全区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七)环境保护
    在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整治等重大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积极进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影响评价,避免和减少违规的发展项目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发展中优化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引导企业加大对清洁生产的资金投入,积极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之路,从注重末端治理改为从源头抓起,强化全过程控制,提高物料的利用率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用循环经济的要求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和开发区。逐步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企业。积极推进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完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的技术方法和管理办法,杜绝危险废物直接向自然界无序排放。巩固并扩大烟尘控制区和噪声达标区工作成果,确保烟控区的锅炉真正实现达标排放;通过开展安静小区创建,整治建筑施工噪声等措施,大力控制城市噪声污染。加强对城市“三废”污染治理,切实做好对松花江、牤牛河等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根据村镇人口规模,科学规划村镇生活垃圾与农业垃圾填埋地,逐步建立起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置系统,严格禁止向河岸、道边倾倒各类垃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关系、体现以人为本思想。要按照“合理布局、完善设施、强化治理、严格监管”的原则,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八)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城市和村镇建设用地,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着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调整建设用地预留指标。依法清理和回收闲置土地,充分挖掘可利用土地资源。加强黑土地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整治,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的各项措施。整顿规范矿业秩序,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安全监管体系。
    (九)就业社会保障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和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总量增加。继续实施再就业工程,支持下岗、失业职工自谋职业,切实做好下岗女职工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巩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增强就业吸纳能力,积极开发适应我区经济特色和就业形势的潜在岗位。建立起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搜集和发布就业岗位信息,促进就业。推行劳动预备制,逐步实行就业准入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积极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建立和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及集体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
    巩固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养老、失业保险,扩大覆盖面,使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乡镇各类企业的从业人员均能参保。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医疗保险体系。进一步提高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水平。建立健全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制度和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
    (十)民政事业
    推进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的社会化进程。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加大社会救济力度。鼓励社会互助,发展慈善事业。重视老龄工作,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社区老年人服务网络和公共养老设施。
    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紧急救援、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济等救助制度为主要内容,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行业协会和公益性民间组织,促进城市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推进行政区域和地名管理科学化。民间组织管理工作,要突出重点培育,依法监管,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康复和就业。
    有效组织社区服务工作,积极建设和谐社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格局,理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推行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的直接选举,注意解决好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问题。科学规划社区服务设施,保证每个社区都有30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场所,配齐“五站一室”。扩大社区服务功能,把社区服务拓展到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医疗、教育、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几个方面入手,大力发展公益性、保障性和便民化服务业,大力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
    (十一)公共安全
    建立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城乡综合减灾体系。加强民防、消防等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对煤矿和危险化工企业监测、监控系统,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防灾、抗灾和预防处理突发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为构建“平安龙潭”保驾护航。增强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突发灾害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健全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完善疫情信息网络和医疗救治工作体系。落实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五、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促进城乡结构转型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提升区域城市化水平,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硬环境。
    (一)体制改革
    在全面完成国有、集体所有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梯次到位”的原则,选择最适合企业的改革模式,全面完成16户国有企业和151户集体企业的改革。对靠挂企业清理到位,对供销社企业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实现“人员关系转换到位,企业资产处理到位,债权债务处置到位和企业职工安置到位”,形成新的增长点。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的原则,严格执行政策和规范运作,减少财政开支和保证社会稳定,推行人员聘用制和改革事业单位分配制度。在全区建立起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监管、分配的管理模式,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健全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二)开放合作
    加快与国际经贸规则接轨的步伐,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优化开放环境是我区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和不断完善政府涉外政策法规和服务体系,强化全民开放意识,营造富商、便商、安商、亲商的良好环境。
    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优势的企业向外拓展,建立营销网络、商贸中心、技术开发基地、生产加工基地和资源开发基地。
    推进对内开放,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利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抢抓机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沿海发达地区开展资源开发、产品加工和创办专业市场等领域的合作,通过直接投资、购并重组等形式,兴办企业和培育市场。努力参与到国际国内一体化分工协作中去。
    (三)城乡建设管理
    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高品位”的要求,重点做好城区规划建设和农村小城镇规划建设,不断扩大城区规模和小城镇建设水平,以吉蛟和吉舒沿路为两翼,初步形成“一体两翼、三片联动、沿路开发建设”的新城区框架,加快调整构建产业聚集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科学合理的城乡建设新格局。
    完善城区功能。重点抓好街路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完成旧城改造,提升湘潭商贸区和铁东商贸区的综合服务功能。通过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工作,增强城区和农村中心乡镇的综合服务功能,突出建设产业园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聚集地,构筑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区和生活服务区。
    继续推进“民生民利”工程,提高城区承载能力。全面加强主次干道维护和胡同的改造工作,重点改造和建设一批方便市民和企业出行的道路。利用2—3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区棚户区的改造任务,主要对北出口、棋盘街两侧平房区及土城子和铁东地区的老住宅区内老楼和危楼进行改造建设。大力加强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区内的主要街路全面进行美化、绿化、硬化和亮化。“十一五”期间,完善滨江路10万平方米、珠江路5万平方米的绿地建设,修建2万平方米的哈龙广场,把平顶山建设成为面积为65公顷的森林公园。继续加大投入对江北公园进行改造建设,真正使江北公园成为一个内容丰富、景观高雅、突出植物、特色鲜明的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公园。“十一五”期末,城区绿地覆盖率要达到39%以上,人均占有公共绿地达到9.5平方米以上,全区建成5个规模精品绿地。全面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区品位。
    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强城乡建设综合管理。明确区、街道管理职责,强化管理职能,严格综合执法。依托街道办事处加强城区基层管理工作,重点抓好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社区、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方法,建立现代化的城市管理信息网络和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管理,分离建、管、养职能,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和维护的良性循环。在交通主干道、城乡结合部、窗口地段和住宅小区的等重点区域,要依法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创造“整洁、有序、优美、文明”的城区新形象。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推进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功能整合。加强村镇规划建设,调整完善村庄布局规划。抓好小城镇和示范村建设,规划引导农村住宅适当集中。全面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村生活饮用水问题。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使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教育。大力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在全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敢于创新、热衷创业的社会风尚。加强新闻舆论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推进精神文明示范基地建设,形成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相配套的精神文明发展的新格局。
    (五)政治文明建设
    加强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推行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切实发挥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区。深化司法改革,保证司法公正,健全司法监督机制,严惩司法腐败。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着力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全社会依法办事能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完善宣传、教育、预防、治安相结合的社会安全网络,形成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社会防范体系。
    (六)软环境建设
    重点推进政府法制化进程,依法严格规范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行为,积极推行执法责任制,大力提高行政效能,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软环境评议制度,对区内重点企业实行挂牌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平的法制环境,营造亲商、扶商和重商的良好氛围。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完善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公职人员自觉拒腐防变的能力,树立高效、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确保规划全面实施
    (一)完善规划体系,使蓝图成为行动纲领
    《龙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指导我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件,《纲要》的编制要充分发扬民主,提高社会参与度,并与上级各项规划和驻区大企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协调,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纲要》按法定程序通过后,区政府各个部位要以纲要为依据,编制落实好各年度的工作计划。如因国家经济政策调整或产业市场发生较大波动需要调整规划时,也要按法定程序进行。开发区和各有关乡镇要与《纲要》起草工作同步,编制好区域发展的规划和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实现《纲要》与区域规划、行业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有机结合,切实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使我区经济社会迈向新世纪的蓝图切实成为全区人民行动的纲领。
    (二)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工作保证体系
    《纲要》确立的宏伟目标和重点工作,都要落实分解到区政府每年工作计划之中。为了保证江北工业集中区和产业园区等重点建设任务的完成,进一步加强和依靠党的领导,建立健全相应领导组织机构,把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领导干部提拔充实到关键岗位上去,利用好和出台有关的优惠政策,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重点加强领导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乡土人才的储备,充分发挥开发区和重点企业吸引人才的优势,积极引导优秀人才向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聚集,营造人才和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为规划的实施提供领导组织和人才保证。
    (三)克服“越位”和“缺位”,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发挥国家规划对资源指导作用的同时,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了全面履行政府的职能,在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基础上,还要做好扩大就业、加强义务教育、加强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工作。在提高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让全区人民在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以唤起全区人民极大的创业热情,实现全面发展和谐进步的根本目的。
    (四)广泛招商引资,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牢牢把握规划组织实施的主旋律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宏伟而且催人奋进的,我们要把总体宏伟目标分解成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计划指标,并规划量化到具体的发展项目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是规划实施的关键所在,在未来五年,我们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建设作为永恒的主题,广泛招商引资,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一是抓住国家、省在国债投资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的机遇,重点做好国债和开行软贷款的争取工作,千方百计落实贷款条件,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的支持;二是主动走出去,同国外财团和企业,同发达地区和国内知名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积极引进国外和域外资金;三是积极主动与我市各商业银行建设良好信贷工作关系,为各商业银行提供高质量的建设项目,争取信贷资金的扶持;四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实现投资主体民营化。全程做好项目策划、包装、推介和引资工作,引导企业取得最大的投资回报,提高项目建设投资强度和优势产业聚集效应,逐年推进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推进规划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