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甘肃省发改委 更新时间:2012-04-14

 
    前言

    “十一五”时期,在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是极为重要的时期。根据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在全面回顾和总结“十五”时期全县各项工作成就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规划“十一五”时期发展的目标和战略措施,制定《会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五”时期,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西部大开发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六项”县策,实施“六大”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步伐,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达到15046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11.7%,其中第一产业达到55242万元,年均递增6%;第二产业达到34758万元,年均递增23.2%;第三产业达到60462万元,年均递增11%。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一、二、三产业之比由“九五”末的50.6:18.3:31.1调整为“十五”末的35.9:29.9:34.2。完成县乡级财政收入1344万元,同口径比年均递增10%。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8200万公斤,比“九五”期间最高产量净增2880万公斤。建成水利工程9处,发展水地有效面积2.4万亩,保灌面积1.6万亩;建成雨水集流场368万平方米,水窖23.2万眼,完成支、斗渠衬砌1220公里,兴修“三田”23.73万亩。完成退耕还林7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15%,比“九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比“九五”末增加40万亩;马铃薯种植100万亩,比“九五”末增加61万亩;小杂粮种植达到35万亩;瓜类和蔬菜种植面积达27.5万亩,生产量达到17760万公斤,比“九五”末增加4890万公斤;羊只饲养量达到100万只,比“九五”末增加74万只;牛饲养量达到8万头,比“九五”末增加4万头。实现了“四个”扩大,即扩大了地膜覆盖面积,每年达到70万亩以上;扩大了水川区规模规范化种植,每年面积达到90%以上;扩大了东南部山区冬小麦种植面积,每年达到10万亩以上;扩大了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每年达到95%以上。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20500万元,年均递增18%。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90万元,年均递增1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达到190200万元,增加值57060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8.7%,从业人员达到21718人。建成祁连雪、精王、陇银等16家马铃薯精淀粉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以上;完成祁连雪、三利、万里缘和会通煤业等企业的技改项目,技改投资达到3080万元。河畔陇华羊业公司、长宁草业公司、小金牛奶业公司和郭城旭升杂粮公司等龙头企业稳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
    ——基础设施步伐加快,城乡面貌明显改变。实施重点项目200多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近5倍。全县村、组通电率分别达到100%和97%;境内国、省道和乡村公路通路里程达到5000公里。旧城改造、龙王峡引水、会师大桥、“引黄入城”、农网改造工程、河三公路、新添堡整乡推进项目、整村推进、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国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退耕还林、会师东路及排水管网改造、全民健身中心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效显著。郭城、河畔、头寨等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完成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发展环境逐步得到优化。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改革开放进程加快。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围绕“四大”支柱产业,挖掘资源潜力,在龙头企业的引进上有新的突破,“十五”时期,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9项,签约规模达1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亿元,投资效益已初步显现。农村二轮土地政策得到了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顺利推进。企业改制、投资、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粮食流通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科技应用和推广步伐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得到全面落实,启动实施了农村寄宿制、“义教工程”、“危改工程”等项目,五中建成招生、一中争创为省级示范高中,2003年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县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全面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县疾病治愈好转率达到86.64%,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9%和86.4%;村村通电话率达到80%。文化、体育、新闻等事业全面发展,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得到进一步落实。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农民人均纯收入“十五”末达到1575元,比“九五”末净增467元;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7.45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到12.34万人。基本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基本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608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总之,“十五”时期,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产业雏型开始形成的时期,是城镇基础设施变化最大的时期,是地方财政良性发展的时期,是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这一时期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一五”时期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二、机遇与挑战(一)历史机遇“十一五”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机遇与矛盾凸现并存的时期,我们必须抓住面临的战略机遇。
    国家政策。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债资金重点投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并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对欠发达地区以保为主,主要是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有利于在我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方面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国家扶贫资金继续向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倾斜,对于会宁解决和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贫困面,缩小社会差距更为有利。
    产业梯度转移。发达地区建设用地、用劳和用电紧缺状况日益显露,为我们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提供了较大可能。
    重大项目建设。罗定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为会宁跻身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参与全省中部区域经济协作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我们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的潜力明显凸现。国家启动实施红色旅游项目,为我县发挥会师圣地优势,争创红色旅游城市,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带动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二)主要挑战
    “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我县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面对的基本县情,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分析研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通过加快发展,逐步解决。发展条件差。受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双重制约,我县农业基础仍很脆弱,人畜饮水仍然困难;全县水地有效灌溉面积、梯田面积分别占耕地面积的12%和65%,90%以上的农业人口处在干旱山区,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低而不稳;虽然实施了一、二期农网改造,但覆盖面仅占51%,还有近30万人口的用电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公路密度和通达能力有限,100多个行政村至今公路不够通畅。
    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龙头企业弱小,带动实力有限;产业开发的上下延伸有限,链条不全;产业经济在县域经济成份中比重较小,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足,规模效应、集成效应不明显。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高中教育规模有限,升学率低;乡级卫生院设施设备严重缺乏,一些基本的医疗救治和卫生服务无法进行;科技、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础还相当薄弱。
    经济实力弱。“十五”末人均GDP、县级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低,经济实力仍处于全省、全市后列,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等差距十分明显。
    资源、环境和人口矛盾突出。人口多,自然资源贫乏,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位居全省末尾,生态环境恶劣,重大自然灾害频发,靠天吃饭的局面短时期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
    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主要是生产要素“瓶颈”制约更为突出,县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滞后,服务意识不强,跟不上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西部大开发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促进经济与社会、城镇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坚持“六项县策”,实施“六大战略”,培育特色经济,提升劳务经济,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推进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把经济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二、总体思路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民生、民本、民营经济,做大战略性主导性产业,做强区域性支柱产业,做精地方性特色产业,打红色牌、绿色牌、金色牌(教育),加快建设以县城为中心,郭城、河畔、头寨等重点镇为支点的县域经济发展平台,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民营经济主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三、发展目标
    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经济增长的效益明显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民素质不断提高,就业渠道顺畅,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末,力争把会宁建成全省的绿色产业基地和劳务输出大县、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城市和教育名县。
    ——生产总值达到264600万元,年均增长12%;第一产业达到71800万元,年均增长5.4%;第二产业达到80500万元,年均增长18.3%;第三产业达到112300万元,年均增长13.2%。——县乡级财政收入达到2090万元,同口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00万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20元,年均增长6.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800元,年均增长8.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之内。四、发展重点
    加快改善基础条件,解决人畜饮水、交通、电力等问题;发展壮大产业,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五、发展原则——坚持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
    ——坚持科教兴县。千方百计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坚持农业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坚持不懈地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的良好氛围。
    ——坚持多元化融资,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加大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本,优化县域投资结构。
    ——坚持产业富县。坚持不懈地抓好战略主导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以产业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商品化。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开发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加能力、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为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快人畜饮水、小型水利、乡村道路、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稳定基本农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十一五”期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每年确保170万亩以上;建设“三田”17.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0万亩;人机结合,每年争取新修梯田3万亩,建设一批梯田化的村社;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做到土地占补基本平衡。农村水利建设:坚持全面规划,改造和新上并举,天上水、地下水、地表水“三水”齐抓,引、挖、节、蓄、截“五路”并举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之路。“引”就是积极做好引洮前期准备工作,切实抓好沿黄灌区扩灌工程,新增水地有效灌溉面积5.6万亩。“挖”就是实施中北部人畜饮水工程,户均达到5眼水窖;新打和改造机井,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节”就是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完成常规节水22万亩,高新节水3.5万亩。“蓄”就是实施病险水库改造项目,加固改造水库4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截”就是建成骨干坝9座,淤地坝38座,全县水土流失流治理程度达到47.5%。
    农村道路建设:以提高现有公路技术等级和抗灾通畅能力为目标,改善公路布局,增加公路里程,提高通达能力,使县道和通乡公路的硬化达到90%,村道路面的硬化达到40%。改造和新建乡村公路2430公里,实现乡乡通油,争取4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新建货运站一处,乡镇客运站点12个,村级客运站点50个,逐步形成联通城乡的客货运输网络。
    农村能源建设:加快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步伐,实施农村电网改造续建工程,改造0.4KV线路747公里,安装配变743台,新建10KV线路275公里,0.4KV线路825公里,实现村村电网改造、社社通电、城乡同网同价,农村供电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积极探索风能、太阳能等发电模式。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加快农户“一池三改”步伐,促进沼气综合利用。
    农村新居建设:做好规划,以点带面,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在条件较好的水川区和城郊重点乡镇实施10--15个生态文明小康村或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加快农村新居建设。农村通信建设: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基本实现电话“村村通”,移动、联通网络“乡乡通”。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二)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营养科学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坚持布局区域化、种养规模化、品种优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绿色化和产供销一体化的原则,实施“四个百万”工程,建设“五大产业”基地,不断壮大支柱产业。
    马铃薯基地建设:建立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壮大全县马铃薯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100万亩。
    草畜基地建设:建设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加大人工牧草种植力度,改良退化草地,更新低产草地,“十一五”期间饲草面积稳定地100万亩;充分发挥“中国肉羊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舍饲养殖,以中北部为重点建立优质肉羊养殖基地,以河畔肉羊市场为重点建立肉羊销售加工基地,以中南部为重点建立肉牛及奶牛产业化养殖基地。到“十一五”末,羊饲养量达150万只,牛饲养量达13万头。
    杂粮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中国杂粮之乡”的品牌优势,建设优质无公害绿色小杂粮生产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小杂粮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35万亩。
    瓜类基地建设: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良种应用等技术,扩大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以郭城为重点,建立籽瓜种植基地,扩大籽瓜种植面积;以头寨为重点,建立西瓜种植基地,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十一五”期间,全县瓜类种植面积扩大到20万亩。
    杏基地建设: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加大现有杏树的封育改造力度,力争改造30万亩以上,加快优质杏基地建设,建立以中南部为主的杏树基地,在国道309沿线完成优质杏基地建设20万亩。
    (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种草力度,扩大畜牧业发展规模,合理调整粮、经、饲作物比例,实施“三稳定两扩大”,即稳定地膜覆盖面积,实现水地粮食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立体化迈进;稳定旱地间套带种植面积,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品质,争创绿色品牌;稳定良种试验和示范面积,大力引进荞麦、豌豆、小麦、洋芋、苜蓿等种植良种和牛羊养殖新品种,建立良种繁殖基地,提高良种覆盖率;扩大南部冬小麦种植面积,每年确保10万亩以上;扩大对农民技术员和农民的培训力度,每年达到6万人(次),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四)加强服务和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网络建设,健全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行政干部组织领导,科技人员承包推广,农民群众参与和实施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提升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功能,不断完善郭城、河畔、头寨、平头川等专业农贸市场配套体系建设,新建丁沟、刘寨等乡镇洋芋市场;扶持农产品贩运大户,培育农村流通主体,加快组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公司+支部、协会+支部等中介服务模式,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及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五)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形成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中介机构为补充的组织输转格局,加大有组织的劳务输转力度,积极培育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劳务协会和劳务经纪人,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十一五”期间劳务培训30万人(次),输转劳务60万人(次)。
    (六)加快扶贫开发进程。积极争取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建设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好扶贫整村推进、以工代赈易地搬迁等项目,解决3.5万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问题,6.5万低收入人口的稳定温饱问题。
    二、提升工业生产力水平
    工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十一五”时期,把发展县域工业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结合,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工业经济园建设为依托,围绕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十一五”末,农副产品加工形成10个千万元以上产值、1—2个亿元产值的龙头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到15户,工业增加值达到5720万元,年均增长1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6.67%,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16%。
    (一)做大战略主导产业:把红色旅游、劳务经济、凹凸棒开发作为“十一五”战略主导产业。发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通过政府招商、企业招商等形式,组建土高山凹凸棒矿产开发公司,新建郭城凹凸棒加工企业,开发凹凸棒系列产品。“十一五”末,凹凸棒产值达到1亿元,实现利税4000万元。
    (二)做强区域支柱产业:把马铃薯、肉羊、草畜、杏等产业作为“十一五”的区域支柱产业。加强产销衔接,强化引导服务,依托马铃薯产业协会,培育组建马铃薯淀粉加工工贸公司。“十一五”末,年生产能力3万吨以上的淀粉加工企业达到5家。发挥河畔陇华羊业公司“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的优势,加大扶持力度,发展成为集屠宰、加工、运销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发挥博亚羊业公司的技术示范优势,加快品种改良和肉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优质牧草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加大草产品开发力度,使草产品加工向专用化、特种化、保健化、颗粒化方向发展;加快小金牛、长宁草产品加工、长宁万头猪养殖等项目建设进度,带动饲草深度加工。“十一五”末,肉羊屠宰量达到50万只,加工销售5万吨以上。加快杏系列产品的开发,实施万里缘公司技术改造项目,提升加工能力,研发新产品。“十一五”末,杏产品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
    (三)做精地方特色产业:把小杂粮和乌鸡养殖作为“十一五”地方特色产业。扶持壮大三利、旭升、懿隆等企业不断完善生产、销售、加工等各产业环节,加快组建杂粮龙头企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发展北部旱塬籽瓜产业、中北部养猪、南部冬小麦加工和乌鸡养殖,组建新堡子、八百户等营销公司和协会。“十一五”末,年加工杂粮产品2万吨,销售杂粮4万吨,出口2万吨。培养贩运大户10户,扶持规模发展户10户,年贩运销售瓜类40万吨。
    (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品种、效益、质量”,不断开发新产品,壮大生产规模,扩大出口创汇,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创新发展战略,造就一批有眼光、有胆量、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队伍。三、建设红色旅游城市加快红色旅游建设步伐,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服务能力。
    (一)推进红色旅游建设进程。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抓住会师圣地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个红色旅游城市的机遇,打造红色圣地、绿色家园、金色希望(教育)的红色旅游品牌,逐步形成一城(会师镇)三山(桃花山、西岩山、东山)若干点(全县革命遗址遗迹)的旅游产业布局。通过新闻机构、影视传媒、出版展览、文艺演出等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红色旅游的独特优势,扩大会师圣地知名度。修缮城区及周边各类革命遗址和红色景点,完善景区内外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城区特色街道,增强旅游接待功能。整合特色旅游资源,把红色旅游与教育考察游、旱作生态农业游、民俗文化游密切结合起来,开发红色旅游和绿色、文化等系列产品,使旅游成为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
    (二)加快城镇基础产业建设。把建设城市和经营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在实施城区给排水管网扩建工程、城区路网改造工程、集中供热工程、垃圾处理、城区电网改造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同时,实施城市绿化、街道美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管理规范化,提升城市化水平,把县城建设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周边乡镇农产品集散地。启动白草塬小城镇移民工程,实施郭城、河畔、头寨等重点镇农村饮水安全和集中供热工程,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发展壮大龙头经济,不断聚集产业优势,带动刘寨、甘沟、太平、汉岔等周边乡镇快速发展,力争“十一五”期间撤乡建镇。“十一五”末,城镇化水平达到23%以上。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依托罗定高速会宁过境段、省道207线改造等项目,加快县城会师路等城区道路建设和改造步伐,将会宁融入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产业,积极构建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的现代物流格局。加快红色旅游开发和金融、保险、信息、邮政、通信、房地产、中介服务、环保服务和社区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第三产业体系。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民生活质量为核心,努力促进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一)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加大对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的投入力度,整合农村教育资源,解决农村中小学生就近入学的问题。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水平,巩固“两基”成果。扩大高中教育规模,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60%,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坚持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加大科技引进推广、试验、示范,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农村科技培训和推广普及力度。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开辟院地、院企合作途径。立足市场需求,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优势企业的技术合作。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做好绿色产品及原产地标识认证工作,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二)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的投入,加强农村防疫体系和县医院、中医院特色专科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严格医疗准入制度,提高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服务能力。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城乡群众的健康水平。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物的保护维修、征集、利用和管理。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各类经常性体育比赛活动,充实群众性体育活动内容,举办高档次体育邀请赛。全面开展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建设1220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收转室。抓好农村有线电视扩网改造,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传输质量。
    (三)提高人口素质。重视改善公众营养状况,开展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研究开发营养产品,改善膳食营养,提高人口发展水平和素质。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完善全员责任制考核奖励办法,不断探索人口与计划生育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定降低人口生育水平,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计划生育全员责任制,形成常抓不懈、整体推进的机制,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水平。积极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改善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就业培训和服务,促进妇女平等就业,依法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行为。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富民增收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3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65万亩,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65万亩,实施“三山”上水绿化、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等工程项目,建立健全各种保护措施,力争“十一五”末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初步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17%以上。
    (二)依法保护耕地资源。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正确处理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积极开发整理土地,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提高其利用率。配套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禁牧舍饲、易地搬迁,促进生态改善,使城乡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整合城区供水资源,建立健全用水新机制。树立全民节约意识,抓好能源和原材料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六、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
    (一)深化改革。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健全和完善对农业的支撑和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继续探索农户间转包、转让、互换等土地流转方式。建立和完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全面落实党的各种惠农政策,支持多种所有制粮食购销企业发展。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支农服务能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继续抓好县属企业的改制,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积极推进养老保险、住房、医疗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努力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二)扩大开放。坚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树立全新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实现县内外、企业间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坚持“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共同利用的招商理念,把外商的资金、技术、品牌优势和经营管理优势、市场营销优势等与全县特殊的地缘优势、政治优势、农副特色产品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结合起来,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不断拓展招商引资领域,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转变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和乡镇机构改革,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促进“全能政府”向“效能政府”转变,“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逐步推行政务公开、首问责任、公开承诺、限时办结、企业评议政府、客商投诉、“吃拿卡要”举报等制度,全力打造阳光政府、效能政府、诚信政府和清廉政府,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建成并完善县级机关局域网络,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七、高度重视项目建设
    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组织实施好一批关系会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大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一)谋划项目。认真分析县情,进一步理清思路,对接国家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谋划一批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立和完善项目库。“十一五”时期,规划重点建设项目169个,总投资112亿元,国家投资项目128个,投资101亿元,招商引资项目41个,投资11亿元。在各类项目中,基础设施项目76个,投资82亿元;产业发展项目42个,投资19亿元;社会发展项目35个,投资10亿元;其它项目16个,投资1亿元。
    (二)争取项目。加大重点项目前期的筛选、论证工作,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招商引资,加强政策引导,千方百计激活民间投资,银企携手、银地联动,进一步加大信贷投入。拓宽渠道,形成国家投资、招商引资、民间投资、信贷投资多轮驱动的项目建设投融资机制。
    (三)管理项目。规范项目申报和建设程序,推行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靠实项目建设的各项责任,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健全争取项目、实施项目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充分调动抓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性,形成全县上下发展抓项目的良好氛围。八、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各种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诚信公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二)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加强信访工作,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认真处理好群众个体上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协调好利益关系,依法妥善解决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整合社会治安资源,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禁毒斗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意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安全生产预案,加强督促检查力度,排除安全隐患。重点抓好煤矿等企业、建筑工地、公共娱乐场所、交通运输、中小学校、集会广场等地方的安全工作,防止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积极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加强社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公共突发性事件预警和防治救助体系。
    (三)推行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加快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责任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把各项工作自觉规范在法律范围之内。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广泛征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接受人民群众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渠道,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四)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拓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努力扩大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积极推进救灾、救济等互助事业发展。建立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职业培训,推行就业准入制度,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再就业。加强三条社会保障线建设,全力做好两个“确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第四部分战略措施

    “十一五”时期,为了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主要坚持实施以下六项战略措施。
    ——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从发展理念、工作措施和工作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改革工作机制,优化工作环境,打破传统作法,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产业主导。加快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向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转变,壮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红色旅游、凹凸棒开发和劳务经济等战略主导产业,发展洋芋淀粉、草畜、杂粮、瓜类、杏等区域支柱产业,培育北部旱塬籽瓜产业、南部冬小麦种植和侯川乌鸡、肉鸡养殖等地方特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市场导向。市场是解决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性矛盾最有效的手段。遵循市场的原则、规律和要求,适应市场发展形势,满足市场供求需要,提高市场化水平,用市场方法运作市场,逐步建立有益于形成市场导向的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项目支撑。项目支撑是“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的主要形态,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实行国家投资、招商引资和民间聚资一起上,谋划一大批骨干项目,以项目扩张优势、配置资源和聚集资金。
    ——科技服务。科技进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实施人才战略,重点引进、培养、成长一批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和网络,发展市场化科技服务组织。
    ——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人口、环境、资源要协调发展,各项事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城乡之间要协调发展,区域之间要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之间也要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统筹协调、同心同德,分工负责、扎实工作,为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