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十一五规划
来源:甘肃省发改委 更新时间:2012-04-14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并实施好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突出民族地方特色,具有宏观性、指导性、前瞻性、操作性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对于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张家川具有重大意义。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天水市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张家川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总体要求,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围绕小康社会建设这一目标,坚持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全面分析了“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发展思路、战略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全县今后五年到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
    一、现实基础
    “十五”以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全县上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及省、市一系列民族政策,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深化改革,狠抓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促进了全县民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任务。“十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7014万元,年均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达到17497万元,年均增长5.3%,第二产业达到18036万元,年均增长4.9%,第三产业达到31481万元,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255万元,年均增长56.5%,财政收入达到2257万元,年均增长6.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23元,年均增长8.8%。
    ——农村经济实现了新的转型。在保持粮食生产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大力度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打破了种植业结构单一的格局,特色农业初具雏形,尤其是实施“畜牧强县”战略,全力推进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型畜牧产业开发,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十五”末畜牧业总产值达6848万元,年均增长19.22%,畜牧业产值和人均牧业收入分别较“九五”末增长60.9%和57.7%。劳务经济发展较快,“十五”期间累计输出劳动力29.5万人(次),总收入接近6亿元。
    ——城镇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基本完成了省属下划企业和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任务,“十五”期间完成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2项,开发新产品14个,以食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地方工业稳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十五”末实现产值27031万元,年均增长14.2%。地方财源体系逐步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有所提高。
    ——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抢抓西部大开发和中央及省、市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机遇和自治县50周年县庆机遇,积极实施项目促县战略,“十五”期间共实施重点项目252项,总投资2.9亿元,是“九五”时期的4倍,完成了一批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型项目,交通道路、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讯、电力、市政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工作得到重视,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民族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实现“普初”达标、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民族文化、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全县实现整县基本解决温饱目标,小康实现程度逐步提高。“十五”末贫困面由“九五”末的51.4%下降到29%。巩固并完善“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制度,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九五”末净增455元。
    “十五”时期,是我县抢抓机遇、夯实基础、缩小差距、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促进了民族经济的持续增长;始终坚持以调整结构为主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形成并完善了符合县域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子;始终坚持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重点,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的大力扶持,形成了有利于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效保障;始终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保持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
    二、宏观环境
    从不利因素看,“十一五”时期是发展的矛盾凸显期。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缓慢、总量不足,综合实力脆弱,小康实现程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财政困难状况未得到彻底缓解,自给率不足10%,投入不足始终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条件严重滞后,尤其是交通条件落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县域经济还远没有从靠天吃饭的传统经济中走出来,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二、三产业总量少,经济增长活力不足,自我积累能力十分有限;通过市场机制从外部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的机制尚不健全,经济外向度和市场化程度低,自主增长能力弱;发展环境还不宽松,一些不适应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过程中引发和积累的各种矛盾日趋凸现,加快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
    从有利条件看,“十一五”时期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同时把实现“两个共同”作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无疑使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机遇优势得到拓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助于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随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中央及省、市倾斜扶持民族地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定民族地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战略举措,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综合分析形势,“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夯实基础,全面追赶,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推动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第二章指导思想、预期目标和发展思路
    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发展抓项目、小康抓‘三农’”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强化一个基础(农业),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县和项目带动战略),抓好三大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小城镇建设),发展壮大四大产业(畜牧业、皮毛加工业、矿产资源开发业和林果业),实现五大突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民营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财源建设、经济发展速度)”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用足用活民族政策,加快发展特色经济,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特色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实现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人均GDP接近4000元,综合经济实力在省、市排序中持续前移,力争“十一五”末我县在全省7个民族县中靠近居中位次。以畜牧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程度显著增强,以资源为依托的特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以商贸服务为重点的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发展环境得到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力争把我县建设成为陇东南“畜牧大县”和天水市的“特色旅游小区”。具体目标是: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8亿元,年均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达到2.6亿元,年均增长8%;第二产业达到3亿元,年均增长11%;第三产业达到6.2亿元,年均增长14.4%。财政收入达到3800万元,年均增长11%。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建立比较完备的水利、交通、能源、生态和信息体系,夯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完成50个千万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到2010年,全县基本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年均增长8.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进步程度明显提高。民族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全民科技、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实现并完全巩固“两基”达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走好五条发展路子。
    ——以资源为依托,走特色发展的路子。积极实施特色经济战略,大力发展畜牧、皮毛、矿产、旅游四大优势产业,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增长优势的转化。重点抓好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型畜牧主导产业;培育和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民族食品加工业和皮毛加工业;强力推进矿产开发业和特色旅游业;大力扶持和发展劳务产业。打造民族品牌,提升特色优势,加快经济发展。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走集约发展的路子。依据现有资源存量和初步形成的优势产业,按照“调整结构、区域集中、拼盘开发、拓展扩张”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区域化的带状开发模式,即东部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建立矿产、旅游开发产业园区,形成资源开发型经济增长带;中部以区位优势为依托,建立以清真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业园区,形成特色经济增长带;西部以龙山皮毛集散地为依托,建立皮毛加工业园区,形成民营经济增长带。通过产业布局的适度调整,引导关联产业向产业园区聚集,形成大产业的配套群体,发挥聚集效应,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走持续发展的路子。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用足用活国家宏观调控和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做强项目载体,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改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走外向型发展的路子。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招商引资,积极吸引、利用外资,加快经济发展。充分应用市场机制,激活民间资本,扩大资本运营总量,强化投入支撑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扶持措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其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总量的有效扩充。
    ——以稳定和谐为目标,走统筹发展的路子。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依法治县”战略,全面提高民族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产业开发与资源永续利用的关系,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
    第三章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化开发为重点,壮大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拓宽增收渠道,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推进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转化。以资源、区位优势为依托,聚集生产要素,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带。重点抓好洋芋、蚕豆、食用菌、中药材、特色蔬菜种植。以恭门、平安、张棉、刘堡、木河、张川镇等8乡镇为主,建设10万亩优质洋芋商品生产基地;以马鹿、闫家、平安、恭门、张棉、刘堡6乡镇为主,应用综合丰产栽培技术,建设2万亩优质蚕豆生产基地;以大阳、龙山、木河、胡川、张川镇等川道城郊区域为重点,大面积推广食用菌生产技术,建设大阳乡千亩双孢菇生产基地,使特色食用菌生产量达到1000吨以上;以马鹿、闫家、恭门、平安、张棉、刘堡等6乡镇和关山林缘区为主,建设优质中药材基地2万亩,年产量达到1000吨;大力发展反季节、无公害特色蔬菜生产。与此同时,坚持林业生态立体综合开发,发展复合型林地经济特色产业。重点抓好四个基地建设:即以大阳、马关、龙山、胡川、木河等乡镇为主,建设2万亩高酸度苹果和1万亩花牛苹果基地;以张川镇为主,建设1.5万亩核桃基地;以连五、木河乡为主,建设2万亩花椒基地;以马鹿、恭门、闫家、平安、张棉等乡镇为主,建设3万亩用材林基地,促进林果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扩大营林面积和林果产业规模。
    2、全面推进畜牧产业开发,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牢固树立“畜牧富民”的理念,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开发。积极实施“一线三片四道梁”整体开发和“万千百十”产业化工程,进一步完善“抓基地、兴龙头、建小区、带农户”的开发模式,充分发挥科技推动、市场牵动、龙头带动和“中介”联动的互动功能,实现畜牧产业的全面升级。到“十一五”末,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畜牧产业化程度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的水平更加明显,我县在陇东南地区的“畜牧大县”定位基本形成。力争“十一五”时期,畜禽饲养量和畜牧业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牛、羊饲养量均突破20万头(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一是培植壮大“四个基地”。依托东部关山草地资源,以马鹿、闫家、恭门、平安、张棉、刘堡等6乡镇为重点,建设良种基础母牛繁育基地;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以张川、木河、胡川、龙山、恭门5乡镇及周边川道地区为重点,建设牛羊集中育肥基地;优化饲养方式和品种结构,以龙山、大阳、川王、连五、马关、梁山等6乡镇为重点,建设西部舍饲养羊基地;坚持立草为业、以种促养,沿五道梁开发人工种草基地。二是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沿陇(县)张(川)、张(川)清(水)、张(川)秦(安)、张(川)庄(浪)交通主干道,逐步建立畜产品加工贸易区。积极实施龙山皮毛市场三期改扩建,新建畜产品综合市场,张川、龙山清真肉品专业市场和张川、恭门、龙山、马鹿、梁山5个活畜禽交易市场。三是以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以清真食品、生物制品、改良育肥、皮毛深加工和饲草料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促进现有骨干企业改造升级,积极组建以清真牛羊肉系列产品和乳品加工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企业3个,引进屠宰分割生产线、熟肉制品生产和草产品加工生产线3条,建成县良种肉牛繁育中心和良种羊繁育场。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畜牧业发展的有效服务体系,为畜牧产业的深度开发奠定基础。
    3、积极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加快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进程。坚定不移地把扶贫开发作为推进小康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即以整村推进为主体,以产业化开发和劳务输出为两翼,不断完善新时期扶贫开发机制。突出抓好整村推进工作,力争“十一五”时期,每年实施15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一是积极实施项目整乡推进、整流域推进,形成扶贫片带式开发模式。二是最大限度地整合扶贫开发资金,使其向群众增收项目倾斜,增强资金投入的“输血”功能:三是坚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把整村推进与区域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开发、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认真实施世行项目及国内外专项扶贫项目,积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努力拓宽社会帮扶渠道,积极争取部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推进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按照“强化培训、拓展基地、争创品牌”的思路,立足国内和国外劳务市场需求,抓好技能培训和有组织输转,做大“清真餐饮”、“民族家政”等特色劳务品牌,实现劳务经济的新突破,力争“十一五”末劳务输出总量达到8万人(次),总收入突破2亿元。通过五年的努力,使1.4
    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5.3万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到2010年全县基本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目标。与此同时,按照“一手抓扶贫开发、一手抓小康建设”的思路,积极实施小康建设规划,推进小康建设进程。
    4、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着力解决农村“行路难、吃水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力争“十一五”时期完成15个乡镇和50%行政村的村镇建设规划,龙山、恭门、马鹿等建置镇,特色小城镇雏形基本形成。全力实施“通达工程”,确保所有乡镇和60%以上行政村通沥青路,逐步实施村镇巷硬化工程,形成畅通的通乡、通村交通公路网络;大力实施水源地保护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力争“十一五”末有80%以上的村实现安全卫生饮水;积极实施易地移民搬迁和小康住宅示范村建设,加快改造农村住宅建设,逐步消除农村危房面积,改善住宅条件。继续实施农村“六小”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和能源建设,确保“十一五”末消除通电“盲区”,实现户户通电目标,50%以上的村应用沼气等清洁能源。积极实施“村村通”电话和广播电视工程,力争“十一五”末,农村通讯覆盖率达到100%,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98%以上。更加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普及并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确保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逐步形成“县馆、乡站、村室”的农村文化网络,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力度,营造文明乡风,推进民主管理,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文明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依托资源优势,壮大二、三产业,提高县域经济运行质量。要坚持把发展二、三产业做为区域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中之重,全面优化经济结构,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1、立足资源转化,逐步建立新的地方工业体系。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和产业优势,开发新型产业,构建新的地方工业体系。按照区域化布局、特色化发展、信息化带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总要求,整合资源、区位优势和生产要素,创办“三大工业园区”,即东部以矿产资源为支撑的矿产业开发园区,中部以县城为中心的清真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园区,西部以龙山皮毛集散地为依托的皮毛加工业园区,逐步形成以皮毛、矿产、建材、农副产品和清真食品加工业为骨干,以“三大工业园区”
    为基础的地方工业体系。一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清真食品加工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培植龙头企业,夯实地方工业基础。重点抓好现有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打造民族特色和清真品牌优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加快资源优势转换。组建张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挥规模优势,加快矿产业开发进程,形成有序利用、规模开发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使矿产业真正成为工业振兴、财政增收的优势产业。积极组建清真食品联合集团,加快动物生化制品开发,培植新的工业增长点。三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制,巩固改革成果,逐步完善新的企业体制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力争“十一五”时期县域工业增加值保持年均增长10%以上的速度。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提升区域经济总量。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十一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加快民族经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以商贸服务业为重点,充分利用传统优势,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拓宽准入领域,放手发展农字型、就业型、科技型、外向型和特色型民营企业;积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领域,引导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民营企业扩张壮大、上等升级,盘活民间资本。要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行连锁经营、超市经营等方式,加速服务业内部的兼并与联合,以商业城改造为重点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步伐,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全面启动房地产二、三级市场,促进房地产开发业,积极建立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体制,扩大社会服务业。力争“十一五”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
    3、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加快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以张家川县域内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及区位优势为依托,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开发特色化、运作多元化的基本思路,全力打造我县与周边地区旅游线路相对接的“特色旅游小区”。按照开发“三个点”、带动“三条线”、形成“一个面”的总体布局,以云凤山为轴心,重点开发云凤山生态旅游区、白石嘴牧场跑马狩猎场和宣化岗民族风情旅游区“三个点”,完善“三个点”之间的旅游线路,形成内联外延的特色旅游区域。在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开发规划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及省、市特色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产业定位。按照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特色化开发的总体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和措施,加大对外推介和宣传力度,扩大招商引资,加快旅游产业基础建设步伐,积极实施云凤山生态旅游区、白石嘴跑马狩猎场、宣化岗民族风情旅游区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形成“特色小区”的基本框架。集中必要的财力加快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提升特色品牌。坚持把旅游产业开发与畜牧、林业、矿产业开发及交通、水利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整合投入,全面优化产业开发环境。加快旅游产业开发的配套建设,为特色旅游产业开发提供有力支撑,以此推动旅游和相关产业的深度开发。
    4、狠抓财源体系建设,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针对投入不足对发展形成的制约因素,在培植后续税源、壮大地方财政的基础上,全力拓展投资渠道,增加农民投入,建立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支撑体系。一方面狠抓财源建设,夯实增收基础,在发展特色经济中寻找增收亮点,在推进产业开发中挖掘增收潜力,突出抓好以矿产资源开发、清真食品系列加工、皮毛深精加工、生化制品开发、商贸服务业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骨干财源建设,逐步形成优势互补、永续利用的梯级财源体系。采取积极措施扶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全面推进依法治税和依法理财,优化财税工作环境,不断强化预算约束和审计监督,加强本级财政调控能力和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力争“十一五”时期财政收入与GDP同步增长,财政自给率达到10%以上。另一方面,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全力提升投入支撑强度。以诚信教育和信用建设为重点,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逐步建立健全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积极发展壮大金融业务,形成支持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金融框架和支撑体系。与此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吸纳并激活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建设。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加快发展的支撑体系。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项目、抓好项目促发展”的理念,继续实施“项目促县”战略。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导向,科学谋划项目、积极争取项目、加快建设项目,建立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体系。
    1、加快水利生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投资、国内外贷款以及地方和民间投入,加快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以防洪减灾保灌为重点,着力提高县域水资源利用率。继续抓好东峡水库除险加固和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快两座水库渠系配套建设,力争新建一座中小型蓄水防汛水库。加大堤防工程建设力度,全面治理县域内5条主要河流并实现基本达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扩大有效保灌面积。坚持抓好生态修复治理,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完成15条100平方公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农田基本建设,基本实现梯田化目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继续实施“天保”二期工程和“三北”造林项目,积极争取建设枧桦岭万亩水源涵养林基地。不断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全面完成德援造林项目,以公益林建设和荒山造林为重点,扩大营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
    2、逐步完善交通道路体系。按照“办大交通、促大发展”的思路,抓住国家扶持民族地区“实现市县通二级公路、县乡通油路、乡村通公路”的有利时机,以“干线达标并网、乡村公路畅通”为目标,以完善“十”字型干线交通框架和实施“通达工程”为重点,加快交通道路建设。在认真实施天水—平凉支线铁路张川段建设项目的同时,积极争取天水—平凉高速公路贯通县境,力争“十一五”期间完成S305线张川至清水、S305线寺湾至张川和县道张川至蔡河、张川至石桥等干线公路二级达标改造,完成3条87公里三级公路改建和7条113公里通乡公路铺油及16条110公里等外公路建设,完成13座桥梁建设任务,形成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
    3、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和“特色建镇、产业兴镇、依法治镇”的总体思路,以县城为中心、以三个建置镇为重点,以三大“园区”为基地,合理布局,提质扩容,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力争“十一五”末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上。按照“优化主体、拓展外延”的开发思路,全面实施新编《县城总体规划》,努力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功能,重点抓好南环城公路建设、环城路改扩建、供水管网改造、集中供热点建设、污水处理和中心广场、县城公园、长途汽车站、货运配载中心等基础市政设施建设和“三化”工程,提升县城城市化品位;高度重视龙山镇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以交通道路、给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和集贸市场建设为重点的基础建设,依托皮毛加工园区、推进皮毛贩运加工业的开发,巩固“皮毛集散地”的特色定位。与此同时,加快恭门、马鹿等重点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步伐。以新的“经营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盘活城镇有形和无形资产,走开放式、多元化的城市经营路子。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城镇管理方式,从严整治环境脏乱差和管理无序化的问题,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进程。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更加注重维护、实现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矛盾疏导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
    1、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制度,力争将城镇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养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积极探索并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保合一”的征缴模式,提高社会统筹保障能力。大力发展社会公益、福利、救济、互助、优抚安置等保障事业,高度关注残疾人、五保户等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措施和就业援助制度,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建立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进一步加快社区建设步伐,努力扶持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把握新时期“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严格按照《宗教事务条例》规范宗教事务管理,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以“平安建设”为主线,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深化普法教育,强化基础建设,加快建立打防控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积极争创二级以上“无毒县”,预防青少年犯罪,严密防范恐怖势力和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促进社会治安秩序的根本好转。不断完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体系,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高度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巩固“三为主”成果,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高度重视资源保护工作,依法加强对矿产、森林、水资源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提高综合开发利用率。认真落实国家保护耕地政策,加大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力度,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从严治理重点污染源和环境污染问题,大力发展清洁高新技术产业和“无公害”化生产,积极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和“节约型”社会公德,逐步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开发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五)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坚持“科教兴县、教育优先、适度超前、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不断加强基础教育,适度发展高中教育,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的思路,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确保2006年实现“两基”达标,并提高巩固“两基”成果。积极争取“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三期计划,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重大项目,改善办学条件。以深化教育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发挥县宣传文化中心辐射作用,力争新建县博物馆和青少年科技文化宫,抓好文物保护和馆藏文物修复及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以新建广场为依托,建设县体育活动中心,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和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积极实施“村村通、长期通”工程,努力争取“新西”工程项目,加快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加快完善科技引进、示范推广体系,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紧紧抓住国家倾斜扶持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有利时机,完善人才引进、培训和激励机制,形成“能走出去、能引进来、能留得住”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重点,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不断强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县一院、二院、中医院改扩建工程和乡镇卫生院建设,进一步加强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强化重大疾病防治监控能力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水平。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加快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第四章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认识保障,尤其要在“五破五立”上实现新的突破。即破除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保守思想,树立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破除只唯书、唯上,不唯实、唯下的官本位意识,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破除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树立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破除长期以来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树立差距就是潜力,居弱也能图强的拼搏精神;破除传统的思维定位和陈旧观念,树立大市场、大开放的现代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烈氛围,以思想观念上的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2、进一步深化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突出抓好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巩固并完善企业改制措施,促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同时,实现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措施,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核算制度,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快发展需求的投资体制。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公务员法》,下大决心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加快乡镇职能转变,增强服务能力。尤其要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建立对外经济发展框架,充分利用外向投资、技术和人才,提升民族经济的外向度,实现以开放促开发的目标。
    3、优化发展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着力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严格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的要求,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开发利用,提高综合管理和有效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优化社会、经济领域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大局意识和法制观念,高度重视政府及各行业诚信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完善融资体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投入保障。牢固树立“以大投入促大发展”的理念,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倾斜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用足用活民族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外向度和市场化程度;高度重视金融体系建设,恢复和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网点,扩大金融投入力度,重视信用建设,发展信用业务,提升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千方百计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技术服务协会、劳务中介和融资中介组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5、不断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切实提高驾驭全局、领导发展、务实创新和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正确的选拔使用导向和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各级干部想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下大决心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切实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倡导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优化干事创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完成“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