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甘肃省发改委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制定符合县情实际、适应发展要求、凝聚全县人民意志、科学可行的“十一五”规划,对于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组织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实施工业突破、产业富民、项目拉动、城镇带动、科教兴县“五大战略”,大力开发苹果、瓜菜、草畜“三大产业”,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加快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十五”期间的各项目标任务。“十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3亿元,年均递增19.12%,比“九五”期间增长15.39%;农业增加值达到2.21亿元,年均递增10.4%,比“九五”期间增长5.25%;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597万元,年均递增24.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8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5亿元,年均递增77.35%,比“九五”期间增长47.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2亿元,年均递增22.40%,比“九五”期间增长19.63%;外贸出口创汇达到223万美元,年均递增46.21%;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826万元,年均递增6.28%;小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273万元,年均递增9.65%;粮食总产量达到7.99万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元,年均递增6.90%,比“九五”期间增长1.4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7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十五”时期,是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五年,更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五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奋力拼搏,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扩大内需,加快结构调整,加大资金投入,使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健康快速发展,呈现出一派社会安定祥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景象。
    产业开发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加大对“三农”工作扶持力度,通过农村税费改革、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政策措施的落实,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综合生产取得重要转机,粮食总产量达到7.99万吨。苹果、瓜菜、草畜三大特色产业规模化、基地化、特色化优势明显,“两牛”(奶牛、黄牛)饲养量达到5.14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9.5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4436吨;累计完成人工种草18万亩;苹果留存面积达到14.45万亩;种植白瓜籽4.13万亩;黄花菜面积累计达到10.49万亩;两川蔬菜、甜椒等区域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建成万亩苹果、蔬菜基地乡镇5个,千亩以上特色村组20个,示范大户120户。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各类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等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农村扶贫开发顺利推进,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县稳定脱贫1.047万人,贫困面下降了14.07 %。
    县域工业不断壮大。“十五”期间,按照“动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思路,因企施策,分类指导,对全县39户县属集体企业和4户乡镇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新的管理制度为企业注入了活力。进一步加大了企业技改力度,完成投资6884.6万元,对以乳品、建材、劳工手套生产为主的三大企业进行技改,完成技改项目38项。“十五”末,“三大”产品完成产值5512.6万元,创税184.6万元。以劳工手套、中骏公司为主的外向型企业完成创汇223万美元。民营企业累计达到285户,从业人员达到6710人,开发新产品256种。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国债、以工代赈、启动民资等重点建设项目的有力支撑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促进了投资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效果突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建成农村“一池三改”工程2600处,新修梯田7.97万亩,流域治理257.03平方公里,人工造林37.21万亩,完成水利工程8540处,配套灌溉面积2.3万亩;投资941万元的农村人饮二期解困工程全面完成;县城供水改扩建工程建成并通过验收,有效的解决了县城居民及沿线群众的饮水困难。道路建设步伐加快,新铺油路91.7公里,新建、改建乡村道路90条611.47公里,新建维修桥梁8座。电力建设全面铺开,二期农网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新建110kv变电站1座,改造老城、固城变电站2处,架设10kv、0.4kv线路4056公里,改造高耗变压器728台。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投资大幅度增加,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文化大楼、广电大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西华池初中、吉岘初中等131所危改工程及一中、二中学生公寓楼、一中教学楼、教育局办公楼以及县医院传染病房、职工宿舍楼、疾控中心的建成使用,使全县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城镇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乐蟠花苑住宅小区、办公区、乐蟠广场、集中供热等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北区开发成为县城建设的第一大亮点;旧城改造坚持建设管理并重,服务开发并举,辐射和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趋于完善。小城镇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太白、何家畔、肖咀、店子、板桥等乡镇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乡镇面貌明显改变。
    社保体系日趋完善。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两个确保”和“一个低保”,着力落实再就业政策和改善就业环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有效落实,城镇弱势群体情绪稳定;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农业补贴,粮食增收,劳务输出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的连续实施和二、三产业服务体系的逐步健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秩序的根本好转,使农民得到了一些实惠和收益,城镇居民收入也有了新的提高。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认真实施人才兴县战略,科技创先活动成效显著,科技普及率及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教育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师结构和教育布局趋于合理,全县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5年度高考本科以上进线率名列全市第一,高考质量综合评价排名全市第三。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初步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及卫生监督体系,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上划工作,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县重大疾病接诊率明显上升。计划生育工作完成了人口计划,巩固了优质服务成果,连年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广播电视事业长足发展,村村通、广电宽带网、电信宽带网工程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收听收视困难的现状和文化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全民健身运动得到了全面普及,公民道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深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初步形成。全力打造黄河象、子午岭、古石刻三张名片,文化旅游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以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和子午岭天然绿色观光为主的黄土风情旅游线已具雏形。
    总的来看,“十五”时期,既是我县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全县上下不断开拓创新、求实进取、锐意改革、苦干实干的五年。总结“十五”的发展经验,使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和不足。
    一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比较薄弱,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二是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矛盾日益突出,农业产业发展缓慢,层次不高,产业链条不长;粮食特别是小麦价格偏低,比较效益不高。同时,随着今后人口的增长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开发保护耕地和提高粮食产量的矛盾将会日益加剧。三是保护环境的任务艰巨。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梯度转移,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石油资源的开发,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四是县域工业基础薄弱,龙头企业拉动力不强,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效益不高,经营管理人才缺乏、资金困难,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五是农村教育、金融、粮食流通、土地流转和税费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快和深化;乡村债务沉重,集体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六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尚未形成,市场经济主体还很脆弱,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发育缓慢,开放水平不高;经济建设中投资渠道单一,直接利用外资总额比重小,民间资金潜力未能充分挖掘,资金的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七是财政困难,发展后劲不足。所有这些困难及问题,有待于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时期,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宏观调控上仍将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扩大内需仍然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着力点。特别是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对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植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正确审视县情,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着许多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有利因素
    一是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全县社会生产力、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干部群众的发展意识、项目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具备快速发展的政策机遇。国家进一步加大西部大开发实施力度,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事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遇,用足用活相关政策,加快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重大项目建设,拉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升级,为我县承接资本转移创造了良好机遇,将推动我县提升产业结构,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步伐。
    四是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区域竞争比较优势明显,优势农产品和农业区域优势布局初步形成。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化经营基础己确立,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五是特色资源凸显竞争优势,苹果、黄花菜等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随着全国石油资源的紧缺,矿产资源的开发前景看好。
    (二)不利因素
    一是农业和农村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全县农村第二、三产业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缓慢,农村工业化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增收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农业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
    二是市场竞争力不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县经济基础薄弱、市场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凸现,企业和产业抵御市场风险冲击的能力低,参与市场竞争的压力加大。
    三是交通条件制约经济发展。全县大部分乡镇远离交通主干线,难以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对于开发特色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四是建设资金匮乏,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总量小,竞争力弱,财政形势严峻,仍然是我们的根本县情。因建设资金不足,必然给大发展带来不利。
    五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科技人才缺乏,融资渠道不畅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时期,更是合水经济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大转折的黄金机遇期。基于对现阶段发展环境和形势的分析判断,“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立足县情,着眼未来,抢抓机遇,把握主动,始终坚持“加快发展抓项目、主攻增收抓特色、增强后劲打基础、强化保障抓党建”,继续实施“五大战略”(项目拉动、工业突破、产业富民、城镇带动、科教兴县),开发提升三大产业(石油资源、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民俗文化旅游),加快推进“三化”进程(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建设“四型合水”(经济腾飞、绿色生态、文明进步、平安和谐),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工作中要突出贯彻以下指导方针:
    (一)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进一步认清经济发展形势,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转变“无制约增长”、“不计代价增长”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观念,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实现科学的发展过程。
    (二)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战略上全方位地调整产业、城乡和区域布局结构,落实“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区域发展方针,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尽快形成能支撑科学发展的经济结构。
    (三)坚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重要任务。通过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做到“四个转变”:一是从依赖投资带动,转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二是从依赖农业推动,转向工业、农业、服务业共同推动。三是从依赖资金和自然资源投入,转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四是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转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
    (四)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五)坚持把建立和谐社会作为总体目标。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等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做到“五个统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四、“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前景展望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赶超、升位、翻番”(“十一五”末,重点工作进入全市先进县区行列,综合实力排序在全省提升10个位次,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
    第一步:2006—2010年。努力使经济增长方式有比较明显的转变,人民生活初步实现小康,城市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取得新的进展。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64亿元,年均递增14.96%;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0.92亿元,年均递增14.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0.277亿元,年均递增14.95%;农业增加值达到3.41亿元,年均递增9.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6亿元,年均递增19.94%;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7753万元,年均递增15.17%;小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600万元,年均递增15.14%;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万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5亿元,年均递增14.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10元,年均递增11.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7元,年均递增7.39%;外贸出口创汇560万美元,年均递增20.22%;总人口控制在17.62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第二步:2011—2020年。工业经济主导地位上升,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水平显著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取得较大进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加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亿元,年均递增13.58%;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亿元,年均递增15.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亿元,年均递增14.79%;农业增加值达到7亿元,年均递增7.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亿元,年均递增14.80%;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年均递增12.42%;小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7亿元,年均递增13.96%;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万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亿元,年均递增1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10元,年均递增6.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64元,年均递增5.07%;外贸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年均递增20.11%;总人口控制在18.56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五、“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做优农业,夯实发展基础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思路,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数量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村庄小农业向市场大农业转变,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构筑现代农业新格局。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3.41亿元,年均增速达到9.02%。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优势产业为依托,突出重点,凸显特色,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畜牧产业,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顺应市场抓调整,突出特色抓规模,围绕支柱抓产业,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继续加快“两川”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将人才、技术和资金向“两川”有序集中和整合,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发展。到2010年完成修建灌渠55公里、淤地坝120座、配套小电井810眼、电力提灌站2处;修建村道65公里、架设桥梁18座、电力专线60公里;同时,落实连乡共建、校地共建、农科教联合共建措施,将县川建成白黄瓜、西甜瓜、优质水果、洋芋种植示范区,将固城川建成薯类和早春蔬菜、苗木繁育种植示范区,使“两川”农业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元。通过推行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带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以苹果、畜牧、瓜菜、中药材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构筑多乡一业、多村一品的农业产业格局,
    2、狠抓产业化建设。按照“塬面苹果黄花,川区特色瓜菜,全县种草养畜”的产业布局和一体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化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到2010年,建成以何家畔、西华池、店子、板桥、肖咀、吉岘等塬区乡镇为主的20万亩苹果生产基地和15万亩黄花菜生产基地;
    以太白、固城、蒿咀铺、太莪等山区乡镇为主的10万亩白瓜籽、油葵生产基地和10万亩牧草基地;以“两川”特色农业经济带为主的1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全县养殖黄牛10万头,奶牛1万头。
    3、深化农产品加工。按照“普及初加工,突破深加工”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落实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联基地、联农户,推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包装,切实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增值链条。以海洋乳业、古象奶业、子强奶业为重点,采取强强联合和技术改造发展奶产品加工;以何家畔农特产品购销公司为龙头,发展无公害苹果产品加工;以蓓蕾公司为龙头,发展黄花菜产品加工,打响“蓓蕾”绿色品牌;以庆和公司、中骏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出口创汇企业。“两川”农业区在尽快引进畜产品加工、蔬菜保鲜、蔬菜脱水等技术的同时,加大企业建办力度,促进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到2010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8家以上,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
    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以强化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拓宽农民外出务工的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切实抓好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订单输出”,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清缴力度,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广泛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到“十一五”末,力争年培训劳务人员达到6万人(次),培训就业率达到80%以上,促进劳务人员向“知识型”、“技能型”转变,增强就业竞争力,使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二)做强工业,实现强县富民
    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遵循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原则,不断加快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整体系统优化,实现速度、品种、质量、安全、环保和效益的统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从产品结构调整入手,围绕石油、乳品开发、农畜产品加工等实施重点突破,组建企业集团公司,努力实现量和质的扩张,切实提高县域工业的质量和效益。到2010年,工业结构明显优化,工业环境明显好转,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工业项目明显增多,园区建设颇具规模。新办产值在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8户,入住工业园区企业50户。
    1、突出改革改制。突破体制障碍,实现体制创新,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继续实施“工业突破”战略,进一步加大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增强工业发展活力。对已改制的企业,要深入调查研究,切实解决改制后难启动、难扩展、难做强的问题,督促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做大做强构筑良性发展机制,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着力推进技术革新,尽量压缩生产技术落后、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鼓励有效存量资产向优势企业和产品转移。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加大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加强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资源节约潜力向节约能力和节约效益转化。加强与国内外企业交流合作,发挥先进企业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取长补短,协调联动,共同发展。经过3-5年的艰苦努力,使10户企业接近省级同行业先进水平,20户企业发展为市级同行业龙头企业。到“十一五”末,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06亿元,年均递增14.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0.277亿元,年均递增14.95%;出口创汇560万美元,年均递增20.22%。
    2、突出优势产业。在不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依据区域特点,发挥区域优势,壮大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利用畜牧业基础好,果品、瓜菜面积大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做强做大果、菜、畜优势产业,合理开发和利用石油资源,搞好环境治理与保护,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突出石油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两大重点,形成中药材加工、石油附产品、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四大企业集团,逐步形成布局科学、发展协调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到2010年,新办苹果加工、瓜菜加工及石化、草畜生产、建材为主的龙头企业15户。
    3、突出骨干企业。重点抓好奶产业、农畜产品加工等企业的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坚持以品牌兴企业、以企业兴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竞争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名优企业和知名品牌。同时,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链为主线,以资本为纽带,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打造合水工业的中坚力量,尽快改变散、小、弱的现状。在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使那些发展潜力突出、发展前景看好、发展优势明显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尽快脱颖而出,做大做强,成为行业的龙头骨干,增强产业发展的聚集能力。对乳品、劳工手套、建材、农特产品加工产业,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力争到2010年,创建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以上,省级名牌产品5个以上,骨干企业的产值达到1亿元。
    4、突出园区建设。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也是产业聚集的平台。集中力量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在园区建设上,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市场化运作,着力打造绿色工业园区,做到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产业一条龙,政策一盘棋。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搞好布局规划,重点建设何家畔、老城、太白等五个高标准的工业园区,带动吉岘—西华池—板桥颇具规模的工业群体发展,积极承接东部经济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到2010年,形成以西华池工业园区为中心,向何家畔、太白沿线延伸的工业园区,吸纳全县20%人口从事生产,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经济活跃、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科学、运转规范的经济增长示范区。
    5、突出民营经济。坚持政治平等、政策优惠、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原则,通过体制创新、招商引资、启动民资,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县民营经济上水平、上规模、上档次。要以产业优化升级为主线,大力发展壮大就业型、科技型、外向型和特色型民营企业,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领域,清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降低民营企业税费负担,加快民间资本积累,培育新的市场主体。要加快以家庭型为基础向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走网络营销发展之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到“十一五”末,民营企业达到400户,开发新产品20种,创市级名优产品7种,省级名优产品5种,使民营经济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增长主体。
    (三)做大城镇,打造发展平台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十一五”期间,要顺应经济发展和城镇发展规律,按照提质扩容、做大城镇的要求,改革体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优化整合现有城镇资源,健全城镇整体功能,促进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把有条件的农村集镇变成城镇,把农民变成居民,实现人口与产业的聚集,增强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力争“十一五”期间,县城建设实现“四翻番、一提高”的总体目标。即:城镇面积翻一番,由现在的2平方公里达到4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水平翻一番,由“十五”末的14.8%提高到“十一五”末的30%;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翻一番。房地产开发规模翻一番,平均每年保持在1.4万平方米的水平上;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1、加快县城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县城建设,提升县城综合功能,走“改造提升旧城品位,开发扩大新区规模,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建设县域中心城镇”的路子,完善区域规划,加速旧城区改造和居民小区治理步伐,结合城区绿化、美化,抓好供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商贸、娱乐等第三产业,强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功能。加强城镇管理,建立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管机制,积极探索城市综合执法新路子。加快城市环境整治,创新管理措施,重点整治脏乱差、违法建筑、占道经营等问题;积极实施“蓝天、绿地”和“净化、美化、亮化”工程,大力开展文明示范路、平安示范街等系列活动,塑造优美、舒适、文明的城镇形象。高标准搞好城镇重点工程建设,集中力量抓好北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步伐,全面提升县城建设品位。
    2、加快小城镇和小康示范村建设。小城镇建设,要按照“强化中心,区域辐射,协调发展”的思路,坚持走“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配套建设,完善功能,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路子,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能够带动农村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农村经济文化中心。小康示范村建设,要走“集中统一,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实用美观,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路子,把小康农宅示范村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建筑造型新颖、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整洁优美的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思路是:以县城为中心,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309和211国道沿线的太白、老城、板桥、吉岘及条件较好的段家集、何家畔等乡镇为重点,结合配套实施小康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增大投资,加快发展,整体推进,“十一五”末把太白、老城、板桥等3个小城镇建成工业产值和人口规模较大的农村区域中心,带动全县小城镇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搞活城镇经营。充分发挥城镇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以市场为依托,完善城镇经营机制,盘活城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加大对土地的征用、收购、储备和包装,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大力发展规模化、规范化的二级房地产市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树立“以地生财,以地养城”的经营理念,运用市场手段实现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拓宽城镇建设筹资渠道。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开放式、多元化、竞争性的经营方式。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督,鼓励和引导各种所有制企业和个人投资市政公用服务领域,逐步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由政府向社会过渡的格局。
    (四)夯实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十一五”期间,要充分利用国家继续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实行国有、外资、民营一起上,大中小项目齐发展,劳力、资金、技术相结合,扩张优势,配置资源,聚集资金,加快全县交通、水利、电力、城镇和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建设的大发展推动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到2010年,力争使我县基础设施实现由“瓶颈”制约转变为基本适应发展要求,形成有效便捷、安全可靠的设施体系。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我县山、川、塬、梁、峁相间的地形特点,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在优先考虑人畜饮水的同时加大农业灌溉用水量。合理利用地表水、地下浅层水和天然降水,在葫芦河川、县川、固城川重点发展自流灌溉和提灌工程,适当增加小型水源工程;塬区重点发展机井灌溉,增加灌溉面积,在华池塬、肖咀塬、何家畔塬、店子塬发展机井灌区及集雨水窖工程。继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小型公益林建设,“十一五”期间,新建水利灌溉工程5021处,新增灌溉面积1.306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257万亩;新建人饮工程479处,解决全县12个乡镇6.1万人的饮水困难;逐步建成瓦岗川、罗维沟、冉河川水源保护区及子午岭资源保护区,并积极实施好安全饮水工程。同时,切实加强以工代赈、农业“六小工程”、整村推进、生态建设等国家计划投资项目,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2、构筑密集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按照“大办交通、办大交通”的思路,以国道省道改造、通乡油路、旅游公路、县道改造、通村公路和运输市场发展为重点,努力构筑高标准、高质量的交通网络体系,全面完成西合路改扩建工程,完成合固、罗肖新铺油路工程,争取合拓路续建,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目标,全县客运通村率达到90%以上。
    3、完善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以农网、城网改造为重点,不断优化能源供应体系。调整电力结构,实施变电站扩容工程,完成全县农网改造工程,建设坚强电网,增强供电功能,消除农电用户盲区;全力推进县城电网改造,全面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的目标。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合理搞好油区开发,建立合理有序的开发机制;加强油区安全生产,切实提高原油生产能力。农村重点推广普及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力争实现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县目标。
    4、建立高速安全的信息网络体系。大力发展光纤同步数字网,完善通讯传输网,建好广播电视中心,加快有线电视网的双向改造,建成高速信息网络平台,促进电信、电视、广电三网融合,实现城乡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和数字电视平移目标。加快电子政务网、科技信息网和电视节目数字化等工程建设,到“十一五”末,全县乡镇全部开通宽带网,行政事业单位上网率达到100%,企业上网率达90%,城镇居民上网率达40%以上,形成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方便实用、广泛覆盖的快速综合信息网络,初步实现城乡信息共享。
    (五)立足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排放为目标,稳步加以推进。到2010年,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到2020年形成完善健全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真正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1、搞好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在资源开采上,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对县境内的石油产业开发要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加强对电力、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消耗资源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建材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能源,大力推广沼气工程,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在再生资源生产上,“十一五”期间要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系统。在社会消费上,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的行为。
    2、大力发展清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开发区要按照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生态效益,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3、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全面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县情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研究制定有利于企业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经济政策。
    (六)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强公共事业和公用服务建设,切实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攻关,逐步打破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科技“瓶颈”。
    1、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科技进步必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经济建设为主战场。工业和农业生产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技术推进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着力培植核心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使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稳步上升。经过五年的改革和发展,初步建立一个以专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科研、教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农业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依靠科技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加强资源、生态、环境等社会领域科技工作,推进人口与健康及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科技进步。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强基础教育,提高“两基”工作水平,继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后勤服务。全面启动普通高中义务教育,继续办好合水一中和二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使用。统筹各类培训资源,积极创建职教中心。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推广农村远程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快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改革步伐,积极鼓励、正确引导、依法管理各类民办教育,全面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10年,建成教育区域网,全县40%的中小学仪器装备达到国颁三类标准,基本消除D级危房标准,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8%、90%、80%;高考进线率达到85%以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每年稳定在全市前3名。
    3、积极发展文化卫生等事业。文化工作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突出合水民俗民间文化特色,以文化节会推动群众文化活动;搞好文化下乡工作,加快文化馆、文化中心建设,完善文化设施功能,使城乡文化生活日益繁荣,力争使我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在总体上达到全市先进行列;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历史文化为主题,以绿色资源为依托,综合开发合水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重点抓好黄河剑齿象展馆以及子午岭森林公园建设,打好黄河古象牌和子午岭绿色牌,打造古石刻艺术名片,开发黄河古象、古石刻艺术和子午岭绿色公园三位一体的黄土风情旅游线,开通文物古迹一日游、子午岭风光一日游、革命遗迹一日游三条旅游线,使旅游业成为合水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广播电视发展,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民素质。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网络,加强县疾病控制中心、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设,争取妇幼保健站综合楼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全县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指挥机构和统一的指挥应急系统,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建立以农村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救助制度,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面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医疗水平。切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继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十一五”末,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全县人口控制在17.62万人以内。加快民政、统计、档案、气象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
    (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五个统筹”要求,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合水。
    1、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坚持“两个确保”,落实“三条保障线”,依法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城镇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全面实现社保资金网络化管理,积极探索并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保合一”的征缴模式,确保企业养老保险按时足额发放。积极发展社会公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高度关注残疾、五保等社会弱势群体,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拓宽就业渠道,落实就业政策,优化就业服务。积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提倡和鼓励弹性就业、自谋就业、自主创业。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开发就业岗位,全面启动小额担保贷款,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扶持下岗企业人员再就业,创建就业社区;把扩大就业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上,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民工向技术工转变上来。“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5300人以上,培训下岗职工和农民工1990人以上。
    2、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帮扶救助机制,实现扶贫帮困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围绕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发展三个重点,大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生态扶贫”、“社会扶贫”五大工程,不断创新扶贫机制,加大重点扶贫和对口扶贫力度,切实巩固扶贫成果。到2020年,全县基本完成扶贫攻坚任务,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稳定问题,用发展的手段解决稳定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注意倾听群众呼声,依法、合理、及时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有效的民意沟通、矛盾调处机制;高度重视和解决房屋拆迁、征用土地、环境保护、企业改制、农民工工资拖欠等热点问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农村以村组为主、县城以社区为主、机关以单位为主的群防群治体系,把矛盾纠纷调处、犯罪预防、法制教育等基础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打造“平安合水”。
    3、深化各项改革,创优发展环境。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引导企业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积极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努力化解村级债务,壮大村级经济实力;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政府资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把政府职能真正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制度,促进预算法制化、规范化;深入推进投融资、国有资产监管、粮食流通体制等各项改革;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激活民间资本,扩大民间投资。牢固树立环境是“第一要素”的理念,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完善“一站式”、代理制等服务方式,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树立诚信立县的思想观念;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企业、公民、政府四大系统的信用创建活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民素质,树立“信用合水”新形象。
    4、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严格、公正和文明的执法机制;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搞好政务公开,增强政务透明度,扩大群众知情权,切实解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干部教育管理,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狠刹各类不正之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政策法律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策法制水平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有效推动我县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合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