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爱莲
摘 要:揭示了高校图书馆藏书损毁丢失现象的严重性,并就此情况提出了防止图书丢失损毁的对策,如加强对读者的教育和引导、明确图书的检查程序、严肃处理损毁偷窃者以及提高馆员的重视程度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藏书管理;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近年高校由办学规模扩张向办学质量层次提升的转变,图书馆在学校教学和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愈加重要和突出。即使在图书馆建设的网络化、信息化趋势下,纸质文献依然是信息资源的主体。许多高校图书馆实行藏、借、阅一体化,大大方便了读者,提高了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图书丢失、毁损现象也比较突出,既损害了馆藏建设,也影响了读者借阅。我校图书馆同样也存在着这些问题。
1 图书馆藏书损毁丢失现象的分析
1.1 图书馆藏书损毁现象
(1)直接在馆藏图书上做题。这是应用类书籍,如英语、计算机、经济、法律等热点考试用书的遭遇。学校为了提高考研率、升级率以及满足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方面的藏书,而同学们却在每道题前写下“√×△○?”或“ABCD”等符号,成了污书的重灾区。
(2)划线。有的读者阅读时在自己认为是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划上线段,造成视觉污染,干扰其他读者的思维。
(3)批注。有的读者在书上写下人生感悟,或在书上留下自己的见解、争论,有的读者给专业术语注释,有的同学甚至在书上留下不雅之言。
(4)浸水污染。有的书被饮料、墨水、茶汁等污染,造成图书起皱、发黑、发霉,无法继续提供借阅。
(5)折页。有的读者以折页作为阅读的起始页或重点页的标志,折痕处容易破损,缩短了图书的使用寿命。
(6)封面残缺。刚上架不久的图书,因为读者不爱护、取放时不注意,就没有了新书的挺刮和硬质,有的封面满是皱褶,有的拱起折角,有的书皮和书身分家,如此面目可憎的品相确实连旧书都不如。
(7)开天窗。有些读者把对完成作业或撰写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段落、艺术作品、明星像、图谱等剪掉或挖走,致使图文并茂、价格不菲、装帧精美的图书变得千疮百孔,体无完肤。
(8)撕书页。有些读者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文献信息直截了当地从图书中撕下来,如此一来,造成图书缺章少页,无法流通,影响极坏。
1.2 图书馆藏书丢失现象
(1)偷书。有个别读者在图书馆借阅时,对自己感兴趣的书想据为己有,于是趁人不易察觉之时,将书从窗户扔出,随后下楼把书偷走;还有部分读者由于了解窃书报警器的工作原理,于是在流通处借还高峰期,趁人不备,把书带出馆。
(2)假丢书。有的读者想把一些出版年代较早,价格较低,实用价值较高,市面上较难买到的书籍据为己有,对图书馆声称书籍已丢失,主动要求赔偿,这就造成图书馆一些很有收藏价值的书籍变相流失。
2 防止图书丢失损毁的对策
藏书是图书馆的重要物质基础。高校图书馆的书刊大量损毁丢失不仅导致馆藏质量和数量的下降,而且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利用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由此可见,杜绝藏书损毁、防止藏书丢失,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加强对读者的教育和引导
爱护书刊不仅是馆员的责任,也是读者应尽的义务和起码的要求。图书馆要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对读者进行爱书护书的宣传和教育。如可举办讲座或报告会;利用黑板报、墙报、板报、宣传栏等介绍一些伟人、先进人物读书爱书的故事;在书库、阅览室入口处设置广告式标语牌,采用礼貌、温馨的语言,如“请不要忘记,带走图书时要办理借阅手续”“爱护公物,珍惜图书是公民的美德”等提示读者;将被损毁的书刊定期展出,以警示读者。
2.2 明确图书的检查程序
读者借书时,工作人员应检查图书是否被污染涂改,如果读者发现所借图书破损污染应当即提出,没有提出异议则视为默认该图书无污染破损。还书时,工作人员应认真检查图书,发现污染痕迹当即向读者提出并索取赔偿,且作“原书有损”标记,才可以将该书入藏。
2.3 严肃处理损毁偷窃者
为了维护图书馆和广大读者的利益,图书馆要严肃处理违章的读者。一旦发现故意损毁、偷窃书刊者,要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对初犯者,情节轻的,要进行说服教育,让其做出检查。对于毁书严重,偷书次数较多者要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除重罚之外,还要对其进行通报批评,甚至报学校给予纪律处分。这样既教育了本人,也给其他读者以警示。
2.4 提高馆员的重视程度
要使全体馆员认识到图书损毁丢失的严重情况,以引起他们的重视。要求馆员和学生工作者在图书馆开放期间加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5 重视设备的配置
增加影印设备等硬件设施的购置,以满足读者资料复印的需求。电子阅览室应配置一定数量的打印机,使读者既可以直接在电脑屏幕上阅读或下载,也可以自己打印出来。同时,适当降低复印费,尽量给读者提供方便。
总之,图书馆藏书的丢失损毁现象只有通过学校、图书馆及广大读者的多方合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克服,达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学.对公共图书馆藏书流失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2002(3):30-31. [2] 徐小雪. 高校图书馆如何应对大学生读者的越轨行为[J].图书馆界,2003(2):26-29. [3] 胡维青,刘晓武,陈少川.传统藏书保护方法的研究与借鉴[J].图书馆杂志,2003 (12):32-34.第一作者简介:杨爱莲,女,1964年生,1998年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助理馆员,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广东省湛江市,524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