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哈尔滨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哈尔滨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对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根据《哈尔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编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哈尔滨市科技发展现状
(一)“十五”科技发展成就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通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科技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我市连续四次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启动实施哈尔滨市振兴老工业基地科技行动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新材料、高效节能与环保、现代农业等六大高新技术领域产业格局初步形成。2005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10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2.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8%提高到38.4%。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传统产业改造取得重要进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提档升级,重点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一批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005户,其中产值超亿元36户。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3,800户,2005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80亿元。“小巨人”企业发展到14户,通过5,500万元担保资金累计落实“小巨人”贷款5.3亿元,风险投资机构注入资金6,500万元。
——科研与开发成效显著。取得科技成果4,732项,其中具有国际水平的占19.8%,国内领先以上水平的占57.7%。有1,384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级奖58项、省部级奖994项。累计申请专利11,164件,授权5,214件。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243项,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资金5.3亿元,累计实现产值61.7亿元,利税14.2亿元,社会效益100多亿元。分别有196个项目和565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争取国家和省支持资金2.74亿元;44个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争取国家和省支持资金3.8亿元。
——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科技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实现了企业化转制,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新机制,提高了面向市场、服务经济的能力。对公益型科研机构实行分类指导,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方面进行了试点和初步尝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重要转变。高等院校在科研与教育结合、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积极探索,成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出台了《哈尔滨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和《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21条)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初步形成了覆盖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政策法规体系。以7个国家级科技园区为龙头,科技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承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30家,孵化面积4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00余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5个。通过1.7亿元风险投资基金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到12家,资金规模20亿元,居全国第10位。建成2,000平方米常设技术市场,项目的推介、洽谈、展览和迁移功能不断完善,“十五”期间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达到60亿元。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广泛开展。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120余家校所、企业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立了联系,与60余家建立了合作关系。收集科技成果信息2,700多条,开展合作研发项目130项,α-2b干扰素等40多个项目步入产业化阶段。建立了5个中俄科技合作研发中心、对俄科技合作信息平台、哈工大国际合作城、哈工大—莫动中俄友谊科技园等专门从事对俄科技合作机构。以开发区迎宾路集中区和哈工大国际科技合作城为起步区,创建了对俄合作哈尔滨产业园区,一批企业已入驻并实现生产运营。引进了美国、法国、瑞士等国电站成套设备、巴西支线飞机、德国大型封头旋压设备等制造技术,与美国USI公司合作建立了大型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制造基地,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开展了玉米育种及品种改良、北方寒地花卉栽培等项目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全面展开。贯彻实施《科普法》,打造科技活动周等科普活动品牌。围绕服务于“三农”目标,印发科技资料3,000余万份,培训农民1,625万人次。开展城市社区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举办科普活动900余场次,参加活动市民达30余万人次。依托在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资源,建设了一批科教、科普基地,累计接待参观群众6万余人次。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十一五”期间,哈尔滨提出了建设国家重要的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和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东北亚重要的经贸中心和世界冰雪旅游名城,使哈尔滨成为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城市的宏伟战略目标,必将对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产生巨大的需求。
——调整经济结构对科技的需求。哈尔滨市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尽合理,第二产业中,传统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占较大比重,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支柱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哈尔滨市加快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增强技术要素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步伐,不断调整原有产业结构,实现产业提档升级。抓住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科技的需求。尽管哈尔滨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但历史上形成的依赖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以资金、劳动力的大量投入支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解决经济增长与总量过剩的突出矛盾。形成少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结构—效益型”模式,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变、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率型”的转变以及由“资源投入型”向“资源利用型”的转变。
——构建和谐社会对科技的需求。解决人口健康、公共安全、资源合理利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等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需要政府从宏观政策上进行调节,更需要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科技不再只是单纯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力,也是实现“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粘合剂”。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态人居、疾病防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技水平,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耗方式和结构,构建节约型社会。
“十五”期间,哈尔滨市科技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与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提出的需求相比,还面临着许多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在:科技优势和潜能尚未有效释放,科技创新活动整体效能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就强;科技资源整合不到位,产学研有效合作机制有待创新;基于技术关联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有待进一步形成和发挥;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培养和使用人才机制有待完善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一五”期间切实加以解决,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使科技对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十一五”科技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把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历史机遇,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以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我市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以创新思路引领科技事业全面发展,把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资源整合:整合和利用各种科技资源,挖掘和释放科技潜能,调动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优势互补、灵活高效、共同发展的资源共享机制的形成。
重点突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瞄准自身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的技术和产业领域,协同攻关、集中投入,实现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突破。
集群发展: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走集群发展之路,打造若干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的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内产业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三)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期末,哈尔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提高,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和集聚效应的区域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力争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前列。
到2010年,哈尔滨市科技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1.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2.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市本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全市经常性财政支出的3.5%以上。
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3%,2010年力争突破2,000亿元;在若干优势领域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和企业;民营科技企业达到5,000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50亿元。
4.到2010年专利申请量突破5,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量的40%以上,企业专利申请量占总量的40%以上。
5.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到45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5万人,R&D人员达到3万人,分别比“十五”末期增加12.5%、50%、25%;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和结构趋于合理。
6.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40家;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突破15亿元;风险投资规模达到50亿元。
三、“十一五”科技发展重点任务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围绕六大高新技术领域和四大支柱产业,实施一批技术起点高、市场容量大、拉动作用显著的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及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共性(关键)技术与工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整合科技力量布局和资源配置,优化创新环境,建立与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大都市相适应的完善、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使我市成为带动全省、辐射东北的具有很强科技辐射力、带动力、凝聚力和潜在发展力的区域科技中心。
(一)优先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并重,在重点跨越、产业化、重点培育、技术储备等四个层面梯次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23个重大科技专项,加速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高效节能与环保、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六大高新技术领域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带动和促进有市场需求和前景的新兴产业崛起以及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同时,针对社会事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加强社会事业领域支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显著改善人口与卫生健康保障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提高资源及新能源等的开发和利用效率,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生态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水平,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重点跨越。在广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我市有优势、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以及有利于解决国民经济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技术和产业领域实施8个重大科技专项,率先实现重点跨越,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发电成套设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通过消化吸收发电设备关键技术,重点在大容量、高参数、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国产化方面实现突破,开发大型混流水轮发电机组、大型抽水蓄能发电机组、大型贯流式水电机组;大型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大型空冷汽轮机和汽轮发电机、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大功率热电联供汽轮机、大功率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容量发电机组用单排管空冷器和百万级核电空调设备等产品。
2.航空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与开发。通过转包生产等形式加强与国际著名飞机制造企业的合作,重点在直升机、支线飞机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开发系列直升机、Y12系列固定翼飞机和新型支线飞机等产品。
3.轴承与工量具新产品开发。重点在精密轴承和新型工量具领域实现突破,研究相关配套设计、试验和检测技术,开发航空航天陶瓷轴承、新结构高速铁路客车、货车轴承和汽车专用轴承;数控刀具及精密复杂刀具、整体硬质合金刀具、高速切削刀具、高速数控机床用HSK工具系统等产品。
4.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工艺研究开发。重点在新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研究传感器外部环境数字补偿、高可靠性工艺等技术,开发硬盘磁头、红外发射接收器件、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关键部件、大功率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芯片等产品。
5.铝镁合金新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在新型铝合金材料及生产加工方面实现突破,研究高性能镁铝合金轧制、热处理、检测技术,开发超大规格铝合金板材、镁铝合金、镁铝钪合金等产品。
6.现代制药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在现代中药、抗生素、化学原料药领域实现突破,研究中药现代化技术、新型药物制剂技术、抗生素生产工艺技术,开发有独特地域品质的中药产品,新一代头孢菌素系列产品,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的化学合成原料药。
7.乳品深加工技术开发。重点在乳品深加工技术领域实现突破,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建立乳酸菌菌种库,研究免疫球蛋白(IGG、IGA)等生物活性物质分离调配技术,开发牛初乳功能性产品、干酪、功能性奶粉等乳制品。
8.兽用疫苗及中兽药开发。重点在动物用疫苗和中兽药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研究流行毒株鉴定、基因工程疫苗株分离技术和中草药抗病毒药物筛选、提取技术,开发禽流感系列疫苗、猪流感新型疫苗、猪繁殖障碍病疫苗、牛乳腺炎透皮制剂、兽用长效缓释注射液等产品。
——拥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施8个技术起点高、市场容量大、拉动作用显著的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使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9.汽车零部件技术开发。重点发展4G9系列发动机、汽车CAN总线局域网络系统、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蓝牙无线通信系统、车用智能电子喇叭、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车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等产品。
10.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设备技术开发。重点发展数控切割设备、极端制造技术及设备、焊接自动化集成设备、焊接加工中心及新型焊接材料、码垛机器人系列、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高速、高精度数控多轴并联加工中心、大型齿轮测量中心、直线电机、地铁城轨交通用直线电机等产品。
11.电子信息产品数字化技术开发。重点发展数字广播设备、小气象尺度多普勒天气雷达、SPS开关电源、智能自学习型多功能红外发射器、税控收款机、第二代身份证阅读系统等产品。
12.电力电子技术开发。重点发展继电器、继电保护和自动化、高低压开关设备、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装置、高压大功率电机软起动装置、新型电力电子功率控制系统。
13.复合材料与化工技术开发。重点发展高中压玻璃钢管道、10万吨聚氯乙烯和10万吨烧碱、ABS树脂共混合金、高品质PP改性塑料、航天航空及汽车应用系列胶粘剂、新型环保胶粉等产品。
14.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发展预防和治疗重大传染病、心脑血管和肿瘤以及地方常见多发病的创新药物和生物制品。
15.粮食深加工技术开发。重点发展乳用大豆分离蛋白、注射型大豆分离蛋白、乳清蛋白、大豆活化纤维、有机营养米、糙米胚芽、玉米淀粉胶囊、植脂末等产品。
16.生物肥料及新农药开发。重点发展枯草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产品及其复配制剂、生物降解高效活性吸水剂、肥料控释剂、酵素有机肥等产品。
——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重点培育。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有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培育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实施7个重大科技专项,壮大一批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富有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17.核电及风力发电设备研究。重点培育百万等级核电机组、高温气冷堆及氦气机组、600KW到2MW等级的风力发电机组。
18.软件技术研究。重点培育电信等行业软件、通用构件和业务构件、电子政务、电力网络稽查系统、经济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系统等软件产品。
19.特种新材料研究。重点培育超临界和超超临界耐磨燃烧材料、汽车速溶胶、电力机车滑板、二苯基甲烷二氰酸酯(MDI)、发电设备绝缘材料等产品。
20.新型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培育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仪器,艾滋病、乙型肝炎、肿瘤等疾病的筛选诊断试剂盒,医用新材料,医用生物材料,康复仪器设备。
21.环保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培育煤层气液化设备、城市污水处理设备、环境噪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航空航天发动机组配套消音设备。
22.动植物新品种研究。重点培育奶牛核心群、肉牛优良杂交组合、生猪新品种和高产(超高产)专用大豆、高产专用玉米、优质超级稻新品种。
23.食用菌及浆果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开发黑木耳、巴西菇、香菇、树莓、红菇娘、沙棘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
——瞄准高新技术发展前沿加强技术储备。针对制约产业发展及产品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共性(关键)技术,瞄准国际水平的高技术和前瞻性的技术领域进行超前部署,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加强技术研发储备,为长远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并奠定坚实基础,使科技成为引领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
1.光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精密成型加工技术、工业过程控制技术、焊接技术集成;新型飞机、汽车光机电零部件;输变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数控机床及工量具、高性能机电基础产品;精密系列轴承产品、智能仪表、监控设备及控制装置。
2.电子信息。高精密测量技术和智能化传感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数字及智能电子产品、自动测试系统及智能化电能计量仪表与系统、航空航天等军用与民用敏感元件和传感器、表面贴装器件、VDMOS及IGBT抗辐射器件、汽车电子元器件以及汽车配套电子产品;IC设计及应用系统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和电网综合控制管理系统;系统集成技术、软件复用和构件技术、软件工程支撑环境和工业化生产技术;供应链管理、网络化制造、电子商务;C4P技术、ERP。
3.生物工程及新医药。药物筛选及检测技术、多肽类、神经生长因子、血液制品、新型免疫抑制剂、生物疫苗等生物技术药物;溶菌酶及生物防腐剂、基因工程抗体制备、体外诊断试剂、抗体药物;中药有效部位分离纯化技术、中药产品质量标准升级等中药现代化相关技术;缓释、控释技术、固体分散技术、靶向给药等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及蛋白类药物提取制备技术;具有独特地域品质中药材的种植、加工技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技术。
4.新材料。高性能合金技术、玻璃钢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碳纤维及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半导体材料技术、稀土材料和应用技术、金属特种加工技术、工程塑料技术、纳米技术;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电池及材料、钼金属型材、稀土材料、纳米材料、功能材料、高性能有机高分子材料。
5.高效节能与环保。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技术、节能技术和工艺、余热利用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及检测技术、噪声防治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消烟除尘脱硫综合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染防治成套设备、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设备;清洁能源及设备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热管及热管换热设备、冻土用低温热管电子散热微型热管、水处理关键技术;重大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的预防、预报、监测及应对与处理技术;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技术。
6.现代农业。主要农作物育种、畜禽与水产优良种质资源发掘和构建技术、畜牧水产育种及健康养殖和疫病控制关键技术;绿色农产品高效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运关键技术与设备、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装备;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关键技术、农田资源受损治理技术、现代农业节水关键技术、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生态集约化养殖技术、生物除草剂、特异性植物源农药、土壤改良剂、生物饲料添加剂;新型温室优化设计技术、新基质育苗及高效生产技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型农机具。
(二)建立和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紧紧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启动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通过明确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努力构建结构合理、适应市场、机制灵活、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研究院所为依托的科学原始创新体系。原始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源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原始创新的重要力量。要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吸引到经济建设主战场,支持其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研发一批能够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关键技术,提供一批支撑企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和产品,解决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形成强大的支撑创新的知识源和技术源。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形成长期稳定、紧密协作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以发展和完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为重点,搭建我市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科研开发、中试和产业化前期服务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引导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的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创新投入是开展科技创新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政府各类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创新投入机制,促进企业、金融信贷、风险投资资本对科技产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支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
建立以促进知识、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强化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功能,逐步建立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的孵化器体系,使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充分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条件,为创业者提供优越的创业条件。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组织网络化、产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创新服务体系。
建立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产业、人文、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环境,使我市成为自主创新的沃土。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决策水平,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加快建立符合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新机制。
四、实现我市科技战略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营造优良科技发展环境
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把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强化科技发展规划对科技工作的指导,加强科技政策制定、科技计划实施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形成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术扩散与利用的要素市场环境,促进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繁荣,消除技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体制性障碍。贯彻落实已有的各项优惠政策,根据国家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要求和“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出台鼓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关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改进政府采购评审和招标方法,给予地方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及转制科研、科技中介服务等机构的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以“小巨人”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对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给予政策扶持。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
(二)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设
加快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保证科技投入总体水平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相适应。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区县(市)财政科技投入也要逐年增加。整合政府各类投资资源,向自主创新倾斜,努力创造条件,全市科技投入达到5亿元,主要用于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市本级应用技术研究开发资金达到1亿元,市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在现有4,000万元基础上逐年增加。引导和鼓励企业科技活动经费达到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进一步激发增加科技投入的内在动力,鼓励企业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资本市场,提高筹集资金能力,改善资金使用结构,使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与开展创新活动的客观需要相适应。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方式,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建设和完善风险投资的投入、运作和退出机制,营造良好的资金供给、运作和需求环境,吸引社会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到2010年,风险投资机构达到15家,资金总额50亿元。加强政策性金融对自主创新的支持,拓展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等方面的资金渠道,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实施倾斜。鼓励金融机构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加强技术产权交易为纽带的产权融资能力建设,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架设桥梁。
(三)实施科技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培养造就一批国内知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流创新人才,形成我市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发挥科技人才培养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大资助力度,重点资助和培养我市优势高新技术领域急需人才、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和海外归国优秀人才。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结合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综合绩效考核重要指标之一,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加快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鼓励科技人员走出校(所)门,领办、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必要的资助、包装策划和管理培训、融资服务等多种扶植手段,壮大我市的创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技中介人才队伍,适应现代服务业即将全面开放的新形势。全面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家行业自律组织,通过信息交流、论坛、培训、科技合作等多种方式和服务手段,建立起视野开阔、创新开放、反应灵敏、运筹帷幄的高新技术企业家队伍。切实发挥国有企业产业技能工人培训优势,鼓励社会力量和机构培训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级蓝领,培育一批产业技能型人才。
(四)发挥集聚辐射作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遵循依靠科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哈大”战略轴线(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构想,按照“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总体思路,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点,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科学规划哈尔滨五大产业区域建设,进一步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使之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的根据地,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努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品牌效应,重点抓好电站成套设备、现代医药、飞机制造、石油化工、汽车电子、软件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引智的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和市场,引进一批技术密集、带动作用显著、位于产业链高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吸引国际性研发机构和大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落户我市,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跨国科技合作与分工。
(五)切实推进区县(市)科技进步,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产业
推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把一把手推动科技进步纳入区县(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任期目标之中。抓好科技进步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提高区、县(市)科技工作能力和科技进步的整体水平,到2010年力争有40%以上的区、县(市)进入国家科技进步先进行列。坚持重心下移原则,充分发挥县(市)科技创新主渠道作用。“十一五”期间,要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依托大学、大所科技优势,对县域共性科技需求和技术难题组织联合攻关,解决制约区县(市)种植业、养殖业技术瓶颈问题。通过连续支持区县(市)重大产业化项目,着力推进区县(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南岗民营科技示范区、呼兰利民开发区和双城、阿城、宾西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围绕食品、医药、新材料、机电冶金、软件开发等领域建设10个区域骨干产业、特色产业群;以黑龙江哈尔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北方现代农业示范园等15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科技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的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以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星火小城镇建设为重点,采用“公司办基地,基地带农户”等多种产业化开发形式,不断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重点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在农林畜品种更新换代、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增值和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实施“四个一行动”,即扶持每个区、县(市)培育一个主导产业、建设一个特色产业园、建立一个专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壮大一支服务特色产业的专业队伍,为实施重大产业化工程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促进城市技术资本向农村转移,强化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支撑。
(六)推动对俄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拓展科技合作渠道
积极开展与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的科技合作,组织多种形式的重大国际科技交流、项目对接及洽谈等活动,建立和完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和中介服务体系,为我市吸引海内外人才、资金、项目创造优良条件。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以引进先进设计制造技术为重点,限制盲目、重复引进,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以“二〇〇六‘中国-俄罗斯年’暨第一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科技成果展交会”(简称“哈科会”,两年一届)为契机,坚持政府搭台、院所参与、企业承载的原则,发挥地缘优势,集中力量推进对俄科技合作,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主题,按照友谊、交流、合作、发展的宗旨和“以产业化为主线,以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信息交流为重点,把我市建成全国对俄科技合作基地”的工作思路,把哈尔滨建成全国对俄合作与交流的桥梁、展示对俄合作成就的窗口、面向东北亚的对俄合作服务平台。重点引进俄罗斯及其它独联体等国家高新科技成果,进一步拓宽、畅通国外先进技术向我市转移的渠道,推动区域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向纵深发展。建立完善中俄两国双向资源信息库和哈尔滨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中心,创建辐射全国各地、服务中俄合作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在巩固发展现有5个对俄合作中心的基础上,新组建胶粘剂、煤液化、传感器等一批对俄合作专业技术中心,依托在哈大学、大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对俄合作中心,建设对俄科技合作中试基地,承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中试任务。加强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化项目,到2010年,形成70个产业化项目的承载能力,集中力量抓好轻型飞机复合材料、特种焊接材料、复合胶粘剂等60个重大项目的建设。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开展对俄科技合作,改进现有研发和工艺技术体系。引导科技民营企业承担一批技术起点高、规模效益明显的重大对俄科技合作项目。
(七)实施专利发展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拉动相结合,强化政府的知识产权导向作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化。继续分层次开展专利战略研究,为全市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指引。知识产权试点单位扩展到40个,知识产权工作重点覆盖面提升到60%以上,重点推进100家企事业单位专利制度建设,推动全市运用专利制度能力和水平普遍提高,自主核心专利技术拥有量大幅度提升。不断完善专利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专利保护和行政执法能力,形成适应国际规则的专利保护法制环境。加强专利工作信息化建设,以哈尔滨知识产权网为载体,整合全市专利管理、保护和服务资源,建立起政务公开性、服务综合性、功能互动性、信息多样性的专利公共服务平台。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力度,提高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促进专利知识的普及和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300名专利技能复合型和5万名专利知识普及型两个层次人才,形成一支适应专利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利人才队伍。
(八)加强科学普及与宣传,提高全民科技素养
进一步加强科普法的宣传,充分利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基础设施及每年举办的科技活动周等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普及活动,促进科技知识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加强科普展馆、科普信息网络等公共科普设施建设,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大型企业等各方面的优势集成,促进科技界、教育界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协作。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入限制,制定优惠政策,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公益性科普事业体制与机制改革,激发活力,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科普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分配和广泛应用,使更多和有效的科学技术信息流向更加需要的人群,让公众理解科学,提高全民公共科技素养,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反对迷信、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