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
来源:中国·哈尔滨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攻坚时期和农村综合改革的爬坡阶段。在这一重要时期,国家将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继续把“三农”工作摆到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都将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十分有利的环境条件和政策保障。我市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和支持力度,同时,也对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好党和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粮食稳步增产,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持续增收,加速我市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根据国家和省对“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编制《哈尔滨市“十一五”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趋势和经验

  “十五”期间,我市认真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忠实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实施五个统筹。以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整个农业和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主要趋势

  1、农业生产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全市农业紧紧抓住入世的机遇,突出结构调整这一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名牌产品、绿色产品、有竞争力的高效、高附加值品种明显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民收入较大幅度提高,全面和超额的完成了“十五”计划各项目标。到200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99.9亿元,年均增长11%,比“九五”年均增长增加0.8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45.1亿元,年均增长9.7%,比“九五”平均增长1.3个百分点;农村人均纯收入4006.4元,平均增长9.97%,比“九五”年均增长增加10个百分点;粮食产量稳定在800万吨以上。

  2、农业结构逐步由种植业为主向畜牧业为主转变

  “十五”期间,全市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推动畜牧业优质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使畜牧业发展更加迅速,在农村经济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哈尔滨市农村经济中的优势产业。2005年全市实现牧业产值199.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4.8%,贡献率居农林牧渔业之首。畜牧业的发展使全市畜牧产量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肉类总产量71.8万吨,禽蛋产量30.5万吨,奶类产量105.5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56.7%、10.5%和2.3倍。

  3、农业产业结构逐步由以一产为主向以二、三产业为主转变

  “十五”期间,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强农富农政策,紧紧围绕农民和县(市)财政“双增收”这个核心,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化和农村城镇化,各区、县(市)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村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2005年全市农村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分别为445.1亿元、880亿元、37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6:52:22,与2000年比一产业下降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提高3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4、农业发展模式逐步由传统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

  “十五”期间,全市加大了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力度,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到2005年全市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农牧渔业产值已达157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7%。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超千万、利税超百万的企业已达47家,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发展到4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6.8%。产业化生产基地面积已达116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7.8%,农业产业化经营订单面积已达450万亩。

  5、农业生态环境逐步由产业型农业向生态型农业转变。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造林12万公顷,“三北”四期工程造林3.2万公顷,退耕还林4.7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2.5万公顷,建生态园林村93个,完成封山育林2.2万公顷,完成森林采伐面积6.9万公顷,生产木材96万立方米.2004年有林地面积达到100.7万公顷,森林蓄积面积达到81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3.85%,保护重点湿地面积达到15万公顷。

  (二)主要经验

  1、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让市场主体在结构调整中唱主角。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3、坚持加大农业投入。“十五”期间全市市本级共投入基础设施资金达5.3亿元。重点建设了松花江防洪项目、大型灌区项目、水库消险项目、大中型水利枢纽项目、农业机械化项目、牧业良种工程和繁育体系项目、名优特鱼良种繁育和养殖项目、优质粮食工程项目,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坚持农业科技进步。“十五”以来,全市围绕“科学兴农”战略和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工作的发展。先进实用配套组装技术覆盖面扩大,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全市米、稻、豆三大作物操作规程应用面积100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应用面积15万亩。农业高新技术应用取得新进展,奶牛胚胎移植、无土栽培、转基因农作物等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实现较大突破。

  5、坚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可持续性发展。十五期间,建设332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2.9亿元,改造中低产田147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3亿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3.3亿元,项目区人均增收356元。重点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全市累计造林7.7万公顷,“三北”四期工造林1.3万公顷。

  6、坚持扶贫开发。“十五”期间,共计超过41850万元的资金和物资投入到贫困地区。其中:争取国家和省扶贫资金1亿余元;投入市本级财政扶贫资金9150万元;市直党政机关帮扶单位为贫困地区安排项目资金、协调贷款和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近1亿元;以工代赈资金1020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2500余万元。实施了改善贫困村农业基础设施、饮水、道路、教育、卫生、文化条件和入户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等1000余项省市扶贫开发项目。262个贫困村、7万余户贫困户得到直接扶持,贫困村的面貌得到较大改观,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预计到2005年年底,全市累计有11.5万户、48.28万贫困人口(不包括因灾致贫和返贫的)解决温饱问题,均占总数的95%以上。

  二、“十一五”农业和农村发展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

  “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较快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科技优势、产品结构优势、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装备水平优势都将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农业和农村发展也将面临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

  (一)有利条件

  1、党中央、国务院将继续高度关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国家将把农业和农村发展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出台一系列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的政策和措施,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证,也极大的鼓励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农产品市场将进一步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缔结地区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势头日趋活跃,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农业新技术革命不断向前推进,中国在世界农业市场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也为我市农业和农产品走向世界提供更加广为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3、“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及我市对农业的投资都会逐年加大,形成了良性互动,工业反哺农业、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境外资金投入农业项目的比例逐步加大的局面,全社会投资农业的热情也会增加,这些都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撑。

  4、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多渠道、全方位的招商引资等方面已经有一些先进的模式和样板。只要通过典型引路、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等有利措施加以推进,就会初步形成我市农业产业化的良好格局。

  5、农产品比较优势提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通过同国际农业规则接轨,我市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用农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加,为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国门创造了条件。

  6、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我市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气候监控系统不断完善,具备了一定的抗灾和防灾能力。

  7、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市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将充分体现出来,农产品的研发机构和农业科技人才对今后我市的农业发展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农业的外部发展环境日趋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快和农村道路的日趋畅通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不断进步,都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二)不利因素

  1、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御重大动物疫情和自然灾害能力低,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自然状况对农业的束缚。

  2、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比重较低,产品质量和价格在国际、国内市场上还缺乏竞争能力。

  3、主产区和主销区缺少必要联系和沟通,缺少项目和利益对接机制,产销渠道不畅,没有形成稳定的销区市场。

  4、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机械化作业率、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推广水平都比较低。

  5、农村乡村公路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都相对滞后,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6、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很难形成规模经营,缺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市场载体的作用发挥的不明显。

  7、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民工培训的门路比较窄,缺少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致使劳动力转移速度慢。

  三、“十一五”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着很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也会随着发展逐渐显现出来。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实施国家优质粮食工程的有利机遇,加快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与主销区互利双赢的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努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强化农村的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市农业和农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深化改革与体制创新的原则

  遵循市场规律,从本地的实际出发,科学的确定改革目标和思路,从深层次上,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体制的改革,推进资源和土地依法合理流转,不断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模式和机制,大力发展农业股份制经济和农村合作制经济,实现农业及农村经济规范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可持续性发展。

  2、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扶持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国家和省进一步对农村加大投入的机遇,不断加大市县两级对农业的各项投入。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潜力,调动方方面面的因素,不断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多渠道、全方位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资金。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进一步实施科技体制创新,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等方面条件。

  3、坚持开发建设与资源保护并重的原则

  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同时,科学合理的界定资源保护的措施,加快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减少各方面对农业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坚持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原则

  鼓励农民脱离土地外出务工经商,发展二、三产业,使土地不断向种田能手集中,倡导农民发展家庭的农、林、牧、渔场,加快农业生产中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速度。

  5、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原则

  加快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现工农、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因地制宜,把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转变增长方式上来,引导到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上来,引导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

  6、坚持农村经济与农村公共事业同步发展的原则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的问题,加快改变我市农村的整体面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7、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

  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确立农民在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使农民通过有效的经济组织联结,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三)主要任务

  1、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乳制品为重点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乳品、粮食、肉鸡、生猪、肉牛、制油、酿造等食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继续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繁育、改良、引进新品种,调精、调优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村金融、保险、信息、物流等第三产业。

  2、全方位拓展农民增收途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加快城郊型农业的发展,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农业、高新技术农业、外向型农业以及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展农民非农就业渠道,加快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努力扩大农民增收渠道。

  3、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培育县域和镇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繁荣县域、镇域经济。科学确定加快小城镇的发展规划,明确小城镇发展定位,完善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强化小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引导农村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集中。

  4、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全方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市场对农村劳动力的产业需求为导向,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重点培训偏远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制定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政策,破除农民进城的各种体制性障碍,降低农民进城务工门槛,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制、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城乡劳动力平等的就业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5、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农产品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大我市名优农副产品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与主销区的对接,通过与主销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和项目合作,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6、加快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继续增加农业的科技投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实现我市农业推广机构和其它推广组织共同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强化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科技服务支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和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扩大普及和推广科学技术的空间。

  7、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住“一个中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三个提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业竞争力)、突出“五个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态开发、开发特色农产品、扶大做强龙头企业、抓好农业园区建设)、抓好“六个基地建设”(优质高产粮食产业带基地、有机绿色特色食品标准化基地、优质牧草及青贮饲料基地、名特优畜禽良种扩繁养殖基地、生态农业及节水灌溉综合开发基地、高新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和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生态开发,促进可持续发展,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基地建设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8、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升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多渠道多领域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搞好土地整理、水土保持、水库消险、江河整治、农村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教育和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和省的支持下,加强粮食产业化工程的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农业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

  9、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大力开展农村的环境整治工作,整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以修路、改水、改厕和垃圾集中处理为主要内容,加快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强农民饮水、乡村道路、绿色通道、生态公益林、绿色生态家园等工程的建设。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发展目标

  农业增加值到2010年达到352亿元,平均增长6%。

  农业总产值到2010年达到583亿元,年均增长6.5%。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到2010年达到225亿元,年均增长1.5%;牧业总产值达到327.4亿元,年均增长10.5%;林业总产值达到17亿元,年均增长3%;渔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平均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6亿元,平均增长8%。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323元,平均增长6.7%。

  到2010年,粮食产量稳定在85亿公斤左右,鲜奶产量稳定在164万吨左右,肉类总产量稳定在96万吨左右,蛋类总产量稳定在3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稳定在8万吨,农产品生产标准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用农产品分别达到农产品总量的30%、10%、60%。

  到2010年,全市退耕还林面积要达到120万亩,天然林抚育70万亩,有林地面积增加60万亩,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24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

  到2010年,全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要下降到40%以下,使更多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

  到2010年,全市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开发扶贫,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解决贫区农村人口的饮水、道路、教育、卫生等问题,巩固和提高脱贫成果,缩小贫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使全市贫困村基本实现“三通四有四达到”即:屯屯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村有小学校、有人畜饮用水、有特色养殖项目、有扶贫联合体;人均收入达到所定的贫困线以上、卫生所甲级率达到80%以上、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0%以上、青壮年受教育达到九年。

  四、“十一五”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构想

  (一)区域发展方向

  从哈尔滨所处的地理位置、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具备的资源环境及其它方面的优势,并考虑国内、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我市面临的发展过程中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综合分析哈尔滨总体的区域发展战略,发挥哈尔滨市的中心城市优势,突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哈尔滨市农业的总体定位。经过几年的建设,把我市建成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重要畜产品基地、重要林产品基地、特色和绿色食品基地、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重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北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产品研发和推广基地,具有北方特色的旅游观光农业展示基地。按照哈尔滨都市圈规划,将我市8区11县划分为城郊区、城市近郊区和城市辐射区。城郊区主要包括8区,及双城、五常、宾县、阿城距哈尔滨较近的乡镇,这一部分区域突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蔬菜、花卉、食用菌、乳品、禽类以及为城市龙头企业配套的生产原料基地,作为哈尔滨市重要的副食品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的原料基地,并为我市其它区域的发展提供样板与模式。近郊区主要包括呼兰、宾县、阿城、双城、五常,重点发展肉牛、生猪、肉羊、林产品、山产品、水稻、玉米,加快建设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培育各级各类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农产品信息销售平台,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辐射区虽距哈市较远,但具备接受较强的城市辐射功能的条件,这一区域包括巴彦、木兰、通河、尚志、方正、延寿、依兰等县(市)。应以大豆、水稻、杂粮、食用菌、肉牛、奶牛、生猪、水产品、山产品、矿产品、药材种植为依托,加快资源性产业的开发,培植立县、立乡、立村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加快农产品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快资源的开发,加快中心小城镇的建设,实现立体开发与多元化发展。在突出各区位优势的同时,加强区位之间的融通与联合,加强经济间的合作与交流,逐渐通过因地制宜、分区推进、分类指导、分区发展的方法逐步形成全市农业和农村的结构优化、环境优化、城乡一体的统筹发展格局。

  小城镇发展定位,充分依托国家综合试点镇、省小康示范镇和市重点扶持的十二个小城镇为重点,带动全市小城镇率先发展。本着因地制宜、突出资源和地理位置、人文景观和地域特色,重点发展以下四种类型的小城镇:一是工业型小城镇:以阿城的玉泉、双丰,尚志的元宝、苇河、一面坡,宾县宾西、巴彦的西集、兴隆等小城镇为依托,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科技、人才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加快发展一批立镇的骨干企业,最大限度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整体经济实力。二是资源型小城镇:以双城的五家,五常的牛家,木兰的东兴,通河的浓河,延寿的夹信,方正的会发等小城镇为依托,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一批资源型的加工和流通企业,做大做强资源立镇的文章。三是旅游型小城镇:以尚志的亚布力,五常的拉林,木兰的东兴,巴彦的西集,双城的双城镇,呼兰的呼兰镇,阿城的阿什河镇,依兰的依兰镇,宾县的宾州镇等小城镇为依托,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旅游产品加工业,加强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大冬会在我市举办的机遇,尽快提档达标。加大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吸引国内外客商的数量,大幅度的增加旅游业的收入,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周边地区的农民加入旅游开发产业。四是流通型小城镇:以双城的周家、新胜,五常的杜家、山河等小城镇为依托,加快当地的特色绿色品种的开发,扩建大型专业市场的规模,扩大辐射区域,加快产品流通步伐,强化流通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同时对具有资源特色和产品特色优势的小城镇,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途径,再建设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发展前景广阔的流通型的小城镇,广泛吸纳当地农民参与特色农产品的流通。

  (二)产业发展构想

  充分发挥哈尔滨市的资源优势,按照市场的需求、人民生活的需求和国家的需求,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使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较为合理的38.4:55:6.6。

  1、种植业。种植业要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的目标,加快全市中低产田改造的步伐。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主栽物的商品率要达到60%以上,同时围绕全市农副产品的加工需要,扩大工业原料生产基地的面积,提高产量和质量,提升农产品的竞争能力。

  2、畜牧业。以建设畜牧强市和国家重要畜禽产品基地为中心,不断增加有效投入,加快市场流通体系、畜牧繁育体系、疫病防治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科技推广体系、畜牧执法体系等方面建设,加快畜牧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全市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提档升级。

  3、林业。重点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全方位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加快培育、管护和扩大森林资源的步伐,保护好多样化森林动植物、森林景观和森林文化遗产,综合开发林产品资源,为我市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4、渔业。要充分利用我市水面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加快渔业生产结构和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加快渔业新品的研发和驯化,大力发展名优特水产品,提高科技对渔业发展的贡献率,多渠道提高渔业的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

  5、农业信息产业。以我市现有农经网为载体,以我市农业现有资源为依托,加快构建农产品销售加工、农产品种养技术、农民远程教育培训、农业生产资料经销、农村各级各类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信息平台,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上下贯通、左右成网的信息平台的雏型。

  (三)规划实施的重点项目

  ——水利项目 重点建设松花江防洪项目,提高防洪标准,建设亚布力水库、二甲沟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库,建设阿城西泉眼灌区、五常龙凤山灌区、双城友谊灌区、木兰香磨山灌区、依兰倭肯河灌区,新增灌溉面积65万亩,完成28座水库的消险加固。

  ——农业机械化项目 “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农机化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实施玉米、大豆、水稻产业带机械化,牧业、渔业、蔬菜产业机械化,投入资金5.5亿元,投入机具5.7万台(套)。围绕农业产业化建设发展以农机作业合作社为龙头,以农机大户为骨干,以各类农机专业户为基础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一条龙”服务。加快农机作业合作社建设,每年组建24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到2010年,在全市组建120个标准高、规模大的股份制农机作业合作社,配套成立县级以上农机专业协会,建立县、乡、村农机社会化服务中介组织。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28.4万千瓦,农业机械化总值达到32.3亿元;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8.6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3787台;大中型配套农机具达到28545台,农机具配套比达到1:1.1,其中 大中型农机具配套比达到1:1.2,收获机械达到10629台,机械整地达到96%、机械播种达到82%、机械中耕达到98%、机械收获达到28%、田间运输机械率达到99.6%、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0.7%,机械精量播种达到1600万亩,机械秸秆根茬粉碎率达到1230万亩,机械深施化肥达到1800万亩,机械深松整地达到1000万亩。

  ——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充分利用我省、我市农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农业高、精、尖技术人才较强的优势,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现代畜牧、现代林业、现代渔业、现代园艺、现代果菜等示范园区。初步规划,每个区县都要建设3-4个不同类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展示模式,扩大辐射面,不断提高全市现代农业的水平,使哈尔滨成为国家和省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和示范基地。

  ——农业生产环境监测项目 要加快建立全市农业的卫星信息化定位监控系统。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影响的监测、预警和评估工作,建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的大气综合探测系统,建成气候变化评估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建设森林火险、森林病防监控监测系统,加快建设水源、草原、空气等监控监测系统。通过有效的监控,提高生态环境的综合利用水平。

  ——防灾、抗灾项目 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布局优化、设施先进、功能齐备的气象预警平台和网络系统,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测预警和抗灾、防灾能力,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规模要覆盖全市重要农区。

  ——优质粮食工程 重点建设双城、呼兰、阿城、宾县的优质玉米基地,五常、尚志、延寿、方正、木兰、通河的优质水稻基地,巴彦、宾县、依兰的优质大豆基地,优质粮食基地面积要达到1500万亩。

  ——优质奶牛基地 以双城雀巢、尚志蒙牛、市区完达山、龙丹、绿乐尔等一批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双城、呼兰、尚志、阿城、五常及道里区太平镇哈市郊奶源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奶牛养殖小区和奶牛家庭养殖牧场,到2010年,全市奶牛存栏要达到50万头,奶牛平均单产达到5吨以上。

  ——优质肉牛基地 以木兰、阿城、宾县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为依托,建设木兰、阿城、宾县、通河、尚志、五常等县市的肉牛养殖基地,到2010年,全市肉牛存栏要达到150万头。

  ——优质禽类基地 以呼兰的正大和哈市郊的禽类加工厂为依托,重点发展双城、呼兰、市郊等地区的优质禽类基地,到2010年,全市禽类的饲养量要达到16500万只,禽类的出栏量要达到11000万只。

  ——优质生猪基地 以巴彦、双城、呼兰生猪屠宰加工厂为依托,重点发展巴彦、双城、呼兰、五常、阿城的生猪生产,到2010年,全市的生猪饲养量要达到900万头,生猪出栏要达到600万头。

  ——北药开发基地 以安徽的亳州、河北的安国及哈尔滨33家中药厂为依托,建立起北药种植基地。在五常、延寿、依兰、木兰、宾县、阿城等地建立五味子、刺五加基地,在依兰、五常、巴彦、通河、延寿等地建立充山参、西洋参等北药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市北药种植面积要达到50万亩,北药产品的产量要达到40万吨。

  ——生态林业基地 充分林业资源,建立七大产业基地,一是在五常、延寿、宾县、依兰、木兰、尚志等地,选择立地条件好的林地和退耕还林地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二是在巴彦、木兰、通河、延寿等地,选择集中连片的红松人工林通过定向培育,建立红松果材兼用林基地;三是在尚志、五常、依兰、延寿、巴彦、木兰等地建立木耳生产基地;在方正建立香菇生产等食用菌生产基地。四是在五常建立红豆杉基地;五是在阿城、五常、方正、通河、依兰等地建立林蛙养殖基地,在通河建立山兔、狍子繁殖基地,在五常、阿城、依兰建立鹿、大雁养殖基地,在山河实验林场和转山实验林场建立熊类、小动物驯养繁殖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六是在呼兰、双城、阿城、五常、巴彦等地建立种苗花卉生产基地;七是在宾县、木兰、五常、阿城等地建立草柳编织基地。

  ——优质果菜基地 在南岗区建设名优特蔬菜基地,在道外区建设胡萝卜基地,在香坊区建设龙紫花牌油豆角基地和巴西菇基地,在平房区建设秋白菜基地,在宾县建设紫花油豆角、小黄瓜基地,在五常建设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基地,在阿城建设紫皮大蒜基地,在呼兰建设优质大葱基地。到2010年,各类蔬菜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棚室蔬菜平均亩产6000公斤,露地蔬菜平均亩产2500公斤以上,全部采用喷灌、微灌节水技术,按A级、AA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使用生物有机肥、化肥及低残留农药,实现安全生产。在“十一五”期间新建设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1.3万公顷,辐射无公害蔬菜基地3.3万公顷,年生产100万吨,占城市蔬菜供应产量的40%以上。

  ——特色渔业基地 加强渔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双城、呼兰、阿城及哈市郊为基地的罗非鱼、淡水白鲳等热带鱼,常规鱼原良苗种繁育和养殖体系;建立以通河、五常、阿城、依兰、尚志、木兰等县(市)为基地的大眼狮鲈、细鳞、哲罗、大银鱼、虹鳟等冷水鱼,大水面绿色食品鱼类原良种繁育和养殖体系;建立以方正国家级银鲫原种场为中心,以方正、五常、哈市城郊为基地的鲫鱼原良种繁育养殖体系;建立以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试验场为中心,以呼兰、巴彦、延寿、哈市城郊为基地的鲶形目鱼类原良种繁育养殖体系。到2010年,全市养鱼水面发展到7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5万吨。

  ——对俄、日、韩等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充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有利机遇,逐步消除不利因素,加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的贸易和加工等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按照国际的标准进行种植、养殖和加工,建设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产品竞争能力较强的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通过加工转化使我市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主产区和主销区合作项目 根据国家实施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合作的有关政策,充分发挥我市优质粮食、畜禽产品、水产品、林产品、山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农产品产销和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出口等方面的合作。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项目 充分利用哈尔滨城市载体和周边地区的资源、农产品优势,在交通便利、产区集中的地区有计划的建设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林产品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建立起木材、食用菌、山产品、中药材等批发市场;在平原地区建设一批粮食、畜禽及精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依托哈市的信息化网络,在八区十一县市建设起农副产品网上销售平台。要加快全市产品市场向要素市场的转变,激活哈市地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场,重点培育土地、资源、劳动力市场体系。通过几年的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左右成网、上下贯通并能同国内外市场有效对接的市场体系,并通过市场载体加速全市农产品的流通和要素市场的发育。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农业产业化是“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点,也是优化农村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初步规划,在水稻、玉米、大豆、杂粮、经济作物、中药材种植、畜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等方面建设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对基地功能服务强、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到“十一五”末期,全市要有60%以上的农产品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要有80%以上的农产品实行订单销售。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十一五”期间,要通过加大投入,增强服务功能,延伸服务网络,扩大服务领域等措施,重点加快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先进性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业、林业、水产业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市县乡村四级配套的服务体系。

  五、“十一五”期间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1、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发展农业和农村各项优惠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的同时,制定我市相应的配套政策,把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2、各级领导都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强化对农业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制定完成目标的保障措施,真正形成方方面面合力抓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良好局面。

  3、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及时协调和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4、各级领导要抓好典型经验的培育和推广工作,培植当地的发展模式,树立样板,以点带面,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5、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农村共产党员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增强党对农村及农民的凝聚力。

  (二)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不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1、彻底改变财政预算中只偏重于城市、工业,而不重视农业、农村的现象,逐步解决城是城,乡是乡,城乡长期分割、农村收入增幅远远低于城市的问题。按照中央统盘考虑、统筹兼顾的精神,把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单独纳入财政预算,使城乡投入比例趋于合理。

  2、贯彻落实国家扶持农业政策,加强农业、农村资金的管理,正确使用好各类扶持资金,尽快改变我市农业、农村的经济落后局面。

  3、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逐步改变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不合理现象。

  4、进一步理顺财政关系,加强对贫县、贫区财政的扶持。通过培植主导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贫县、贫地区的扶持项目和扶持资金,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三)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化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要充分抓住国家和党扶持农业的有利机遇,认真做好大项目的谋划、规划、立项、论证等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项目及资金支持。

  2、各级政府要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结构,合理确定对农业的投资比例,并建立起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减费减税、财政返本、土地优惠、引资奖励等优惠政策,全方位吸纳社会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

  4、多方位、多渠道的筹集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广泛引进国外资金,社会资金,扶持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

  (四)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1、把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地解决农民居住条件、卫生条件、教育条件、饮水质量等大问题。

  2、采取有利措施,加大投入,有效解决农村教育、卫生、医疗、保险、道路、通讯、电力等方面的薄弱环节问题。

  3、采取政府投资、社会捐资、集体出资、农民筹资等多方面投入,办好社会福利事业。从根本解决就学难、就医难、养老条件差等问题,改变农村教育、卫生、社会福利事业落后面貌。

  4、坚持文化下乡、卫生下乡、科技下乡的“三下乡”活动,体现“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

  5、以优厚的待遇、优惠的政策,鼓励城镇青年教师到农村去,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

  (五)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1、以科技为先导,全面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和推广先进的种养方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政府实行专款扶持,定向投入,发挥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抓好农民的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民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水平。

  3、加强农产品的研发,重点应用高新技术,加快研发成果和高新技术的转化,依托现代农业示范模型作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4、运用市场化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5、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城市高、精、尖农业人才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加快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扩散。

  6、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以“科技强农、科技富农”为指导,因地、因产业、因产品制宜,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本着“互利互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双方共赢”的原则,鼓励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加快研发农业高新科技项目和高值、高效益种养及加工技术。重点在培育优良品种、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开发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培养技术人才等方面下功夫,推进农业技术创新。

  (六)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快产销对接和农产品流通的步伐

  1、以资源为依托、以当地的品牌为载体,突出地域特色,发挥我市地域和资源优势,拓宽辐射面,加快建设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2、以品牌为依托,强化品牌效应,壮大优势产业,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在国内、国际建设销售窗口和销售平台。

  3、加快农产品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合作,尽快创造优势条件,通过企业领办、双方合办、国内外联办等方式在产区和销区境内建立各种销售机构,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4、充分利用农业经济信息网络优势,加快国家、省、市、区、县、乡村信息网络的延伸和信息平台的搭建,把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的产销信息、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信息、农民远程教育信息,通过信息网络传递到农户,扩大先进实用农业信息流的覆盖范围。

  (七)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农村体制创新步伐

  1、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粮食市场,加强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沟通联系,保证粮食流通渠道畅通。加快大型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发挥其调控和保障作用,保证粮食安全。

  2、深化土地征用和管理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维护农民权益、有利于保护耕地、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征地制度。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市场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平等谈判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要改进征地补偿办法,执行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补偿。要完善征地程序,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保护耕地。加快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推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探索乡村土地经营权向所有权过度的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

  3、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商业银行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政策性银行要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逐步建立农业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把农村信用社改革作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加快改革步伐,切实解决农村和农民贷款难问题,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办成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4、加快推进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明晰的村级产权制度,集体的财产归集体所有,归村民支配,全体村民都是集体产权的所有者,应承担应有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5、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改革。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采取多渠道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法,政府尽量不干预并在服务上给予项目论证和必要的技术指导,农民的事情由自己决策。

  6、加快农业机械化股份制改革。通过农民集资入股、农机入股等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改变农业机械经营管理机制,壮大农业机械化队伍,提高农业机械化经营规模和经营水平。

  7、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要坚持自愿的原则,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正确引导和支持、鼓励成立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特别是股份公司、农业合作社、农场等紧密性组织,推进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产业政策、财政补助与贴息、政策性信贷与政策性保险、税收优惠等措施积极支持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舆论宣传、技术指导、教育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坚持为农民社员服务的宗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代表农民社员的利益,为农民社员服务,即通过自身的业务活动,为农民社员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综合化、社会化服务,以增加农民社员收入,提高农民社员的经济、社会地位。

  8、积极推进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坚持城乡统筹,同等国民待遇的原则,逐步消除城乡之间存在的不合理制度,应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实际情况,多形式、多渠道的通过国家投入、集体投资、社会捐赠、农民筹资等多种方式,探索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新思路。

  9、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户籍门槛,采取更优惠政策,鼓励先富裕起来,并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农民率先进入城市或中心城镇投资兴业,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逐步取消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差别。

  10、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探索一事一议的乡村经济管理体制,认真做好宣传和讲解工作,逐步完善“一事一议”的工作程序,充分发扬民主,把农民的事情办实、办好。

  11、加快农村行政体系改革,改变政府职能。加快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县乡两级财政关系,解决关系不顺,运转不灵的问题。逐步撤消或淡化乡级财政,强化县级财政,集中财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税费改革,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化解乡村两级债务。加快县乡机构改革,根据农村人口状况和农村经济的实际需要,撤并乡镇机构,精兵简政,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八)规划的组织与实施

  规划经过人大会议通过后,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严肃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要本着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地组织规划实施,保证规划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采取有利措施,有效手段,加强规划的指导,解决规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规划的实施。

  2、建立目标责任制,将规划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部门和领导,实行严明的工作机制和有效的奖惩制度。
 
  3、加强规划与规划之间,总体规划与专业规划之间的协调,注重规划中目标与项目的有机连接,保证规划实施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4、树立法制观念,规划经批准后就具有法律效应,各部门和方方面面要密切配合、遵循规划,抓好规划的实施。

  5、加强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对规划实施动、静态情况的监察,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控。

  6、政府要加强对规划的预期效果定期评估和动态监测,并根据发展的需要,定期向人大提出执行规划和调整规划的建议。

  7、人大、政协代表要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法律监督和检查,对规划的执行情况提出评价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