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统一容灾平台
来源:赛迪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1、电子政务统一容灾的必要性

电子政务的建设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同时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因此,电子政务意义重大,电子政务的数据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我国至今已发布一系列的文件对数据灾难备份建设进行指导和监督。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要点(27号文)

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风险与成本、资源优化配置、安全风险评估

基于密码技术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密码管理体制、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

建设信息安全监控体系: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密、有害信息的防范能力

重视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指挥、响应、协调、通报、支援、抗毁、灾备

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强化可控、引导与市场、测评认证、采购、服务

信息安全法制与标准建设:信息安全法、打击网络犯罪、标准体系、规范网络行为

信息安全人材培养与增强安全意识:学科、培训、意识、技能、自律、守法

信息安全组织建设:信息安全协调小组、责任制、依法管理

“关于做好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的通知”---国信办( 2004)11号---

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八大部门、三大信息基础设施等

面临灾难的因素:自然灾害、网络攻击、恐怖、战争、破坏、故障

做好灾备需求分析:威胁、弱点、价值、风险、等级

提升系统灾难能力:抗毁性、恢复能力、完整性、连续性

落实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

《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国信办文件 2005---

我国灾难恢复等级划分:六级、七要素

大致可以分为二类:数据类、应用类

“第1级”:数据介质转移(异地存放、安全保管、定期更新)

“第2级”:备用场地支持(异地介质存放、系统硬件网络可调)

“第3级”:电子传送和部分设备支持(网络传送、、磁盘镜像复制)

“第4级”:电子传送和完整设备支持(网络传送、网络与系统就绪)

“第5级”:实时数据传送及完整设备支持(关键数据实时复制、网络系统就绪、人机切换)

“第6级”:数据零丢失和远程(在线实时镜像、作业动态分配、实时无缝切换)

总而言之,灾难备份作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得到电子政务主管信息部门的高度重视,“统一建设灾难中心“的模式无论从投资、管理、应急方面论证都是省级电子政务灾难备份建设的理想模式。现阶段的灾难备份建设主要模式分为:

根据《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的要求,8大纵向行业(银行、电信、税务等)都在进行业务大集中的基础上统一筹建全国性的灾难备份中心,成功案例较多;

全国很多地市级政府已经在两、三年前就在进行统一建设电子政府灾难备份中心的尝试和探索,由于政策、运维模式、管理经验、投资、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成功的项目并不多;

全国很多省级政府从去年开始规划省级电子政务统一灾难备份项目,大都还处于调研设计阶段,明年将出现建设高峰;

2、第二部分:H3C电子政务统一容灾方案

通常情况下,灾难系统投资较大,使用概率较低,因此,需要对总体投入成本(TCO)和投资回报率(ROI)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计算, 最好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是综合考虑不同层次的恢复方案,以最少的投资换取最大的收益,只使用一种方法、一种分类,是不可能达到上述目标的。灾难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业务的连续运行,对灾难进行适当的分级有利于用户按需选用、分期投资、逐步演进。而这首先就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系统,进行合适的等级划分。

参照国信办的灾难恢复指南,我们可以将电子政务的数据和业务系统,按照业务连续运行时间,分别划分为以下二种需求:

必须7×24不间断运行

必须保证5×8运行

根据风险分析和业务影响分析的结果,衡量确定的灾难恢复目标,有两个主要的指标:RPO(Recovery Point Object)和RTO(Recovery Time Object),其中RPO代表了当灾难发生时允许丢失的数据量;而RTO则代表了系统恢复的时间。

按照可以容忍的中断时间(RTO),可以划分为

不间断运行(分钟级)、

允许业务短时间中断(一小时以内)、

故障时间允许一天以内、

实时性要求不高(允许中断一天以上)

按照对数据丢失的容忍度(RPO),可以划分为

不容许丢失数据、

重要性很高、

丢失少量数据能人工找回、

数据重要性不高四个级别。

政府灾难备份中心建设平台如下图所示:

基础设施:包括机房选址、供水供电通风、门禁管理、监控等系统的建设。

网络接入:灾难备份中心的网络建设,既要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又要提供多种灵活方便的接入方式。因此灾难备份中心需要提供电子政务网、外网、专网和互联网四类网络接入接口。

安全策略:要在网络层、传输层、数据层提供多种策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主要包括网络隔离、传输加密、数据访问控制三种方式。

备份模式:按照不同的业务连续性要求,灾备中心考虑了数据级灾备和应用级灾备两种模式。数据级灾备是灾备中心的主要模式。针对有应用级灾备需求的委办局,灾备系统由各委办局自行建设,灾备中心只提供场所和相关基础设施。

服务类别:灾难备份中心提供的服务也要分级。从业务连续性、安全性考虑,对于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类型。大体可分为普通服务、VIP服务和保密服务。其中普通服务,为每个单位提供逻辑上独立的存储磁盘空间;VIP服务,为每个单位提供物理上独立的存储磁盘空间;保密服务,为每个单位提供物理上独立的网络接口和存储磁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