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 更新时间:2012-04-13
城市信息化包含了社会管理信息化、办公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家庭生活信息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城市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继政府上网工程以后又一个气势磅礴的工程。但是应该看到,城市信息化建设要将现有资源、管理程序和工作流程重新组合,其中必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得失问题。在这种复杂的建设过程中,政府怎样配置城市信息化资源,直接决定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最终也决定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快慢。
一、城市信息化资源的界定及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信息化建设资源可以归为四大类。一是信息资源。即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包括经过有序化加工处理后积累下来的知识性信息,也包括在工作、生活过程中随时产生的无序性的信息。二是信息生产者。他们是为某种目的而生产信息的集合。这部分资源既包括信息技术的硬件生产者、软件生产者,也包括使信息能够最终流动起来那部分人员,如网络工作人员、信息录入员等。这部分资源素质的高低最终决定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繁荣程度。三是信息载体。即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物的部分,它既包括信息基础设施部分的基础网、骨干网、接入网,也包括各种反映信息化程度的软硬件设备。这部分资源建设状况直接决定了城市信息化的技术水平。四是信息资金。即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为保证城市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需要建立一定的机制,促使建设资金的注入和流出。信息资金的多寡是决定城市信息化建设活力的关键。
浙江经过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尤其省政府提出建设“天堂硅谷”、“数字浙江”目标以来,全省城市信息化建设步入了一个飞跃发展时期,资金、人才等资源纷纷涌入信息产业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各种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不断走向深入,既出现了以阿里巴巴、中国化工网、中国化纤网等为代表的在国内、国际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电子商务网站,也出现了像信雅达、恒生电子、东信等为代表的软硬件开发商。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浙江电信的干线传输网已建成了面向话音等窄带业务的低速网和面向数据业务等宽带业务的高速网重叠延展的双层网络,其中以10GSDH/DWM或2.5GSDH/DWDM组成的南北省干高速环网已覆盖全省80%市地,初步形成了大容量、高可靠性的传输通道架构,全省整体通信传输能力超过320个G。2000年,杭州有线电视网也实施了高起点的全面改造,形成了光纤同轴复合网和宽带IP城域网。据测算,2001年省会杭州每万人城域出口宽带已达到47843千比特,比上年增长14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城市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资源配置方面的不合理性,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三网合一”进展缓慢,带来城市信息化建设市场的竞争力不够。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既可以有效地促使信息在网间的流动,又可以减少居民、企业和政府等社会部门获取信息的成本。尽管“三网合一”提出多年,目前仍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各方不能进入对方领域。目前,从技术上来说,“三网合一”已不存在障碍,问题的关键在于互联双方的经济利益分配问题。因此,作为政府建立一个既有良好秩序又能充分竞争的电信运营市场的游戏规则,是推动“三网合一”,进而创造城市信息化竞争活力的关键所在。
2.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滞后,给用户带来的实惠少。2001年6月1日,信息产业部下达了《关于开放用户驻地网运营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13个城市由所在地的通信管理局组织进行宽带用户驻地网的开放、管理试点工作。杭州电信和广电均加快了宽带城域网的建设步伐,杭州电信基本实现了光纤到小区到楼幢。杭州有线电视网出资5000万元实施全面改造,完成市区50万户家庭有线宽带接入网的入户改造工作,实现千兆到小区、百兆到楼层、十兆到家庭的带宽。在初步解决了制约城市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之后,由于城市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滞后,上宽带给用户带来的实惠太少。如网上购物,商家、用户、银行之间的网上支付认证成了问题;查询政府文件,政府部门没有面向社会公众的数据库;网上注册企业、网上办理出国申请、网上医疗、网上教育等等都因缺乏相应的应用系统支持而不能解决问题。目前,用户在宽带上的消费大多仅限于视频点播(VOD)、网络浏览、收发邮件、聊天等。因此,当城域网建立起来时,用户之少出乎建设者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据2002年5月由信息产业部主持的《城市信息水平评测数据》显示,杭州家庭宽带接入比例仅为5.0%。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发展接入网是容易的,但是培育城市信息化的应用系统不是靠几家信息企业所能做得到的,它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既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这一全新领域,又要由政府承担组织、协调社会公众力量的责任,着力建造一批事关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应用系统。
3.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滞后,使大量分布于部门内部的信息不能上网,带来了互联网的实用性不够。问题的表象是网上的实用性信息太少,造成这一事实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管理体制没有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以政府部门为例,有许多面向企业、居民和家庭生活必需的信息,如国家的投资政策、消费政策、教育政策、医疗政策等,存在于政府部门中。目前在信息公开方面,我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使这部分实用性信息没有对社会开放,还处于封锁状态。同样的,在我们的事业单位、社会公益性单位也有大量的实用性信息没有对社会开放。
4.投融资领域创新不够,带来城市信息化建设领域资金进出渠道不畅。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来源应是多样化的,不仅要靠财政的投入、国有企业的投资、银行的贷款,还要靠民间资金的进入。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在一些领域,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没有对全社会资金放开,另一方面,由于创新不够,资金的进入退出渠道不畅。以资金退出为例,能不能打开产权转让渠道,这是保证信息化建设活力的关键所在。
二、政府如何配置城市信息化建设资源
1.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工作。城市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长期性、整体性的特点,它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涉及到各地方、各部门的利益,但现行的管理体制造成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现状影响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要合理配置城市信息化资源,首先要起到“制定规划、搞好组织协调、调动社会各部门积极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其它任何社会单位取代不了的。在规划中要对制约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给予解决方案,如“三网合一”问题、如涉及全社会利益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问题。
2.通过制订政策法规等措施建立起对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管理机制。近年来,我国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和规范信息化建设市场秩序的政策措施,目前的现状是,我们对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不够、分析不够,导致在这方面的立法和出台政策措施滞后,如在信息公开、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维护网络安全运行、电子认证等方面立法的步伐太慢,已影响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当然,法律需要由国家来制订,但是地方政府可以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下,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具有本地特色法规和政府规章、政策,以推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良性的发展。
3.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及民间投入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在这个目标下,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创新投融资政策和措施,走出一条符合实际需求的投融资路子。一是要大力培育风险投资市场。浙江目前的风险投资公司资金来源主要以政府和国有资产为主体,它们发挥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大力引进多元化的风险投资资金,使风险投资公司运作完全建立在市场行为的基础上,保证风险投资资金使用的科学性、经济性。二是尝试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购买城市信息化成功的项目和企业的股份,以此思路建立市场化的资金投入和撤出机制,开辟企业产权转让新路子。三是加大财政贴息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对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四是积极引导成功企业走上市融资的路子。
4.协调组织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工程的开发工作,提升城市信息化品质。对涉及到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工程,如面向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卫生医疗防疫信息系统、质量技术监督应用信息系统、灾害预警信息系统、民政事务服务信息系统等,可由政府来协调、组织牵头建设。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开发,使其尽早为社会公众服务。
5.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对此,一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发挥作用,以事业留人。二是利用高校和社会力量,努力开辟社会化的信息技术培养途径。三是加强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在高等学校把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培育一批紧跟技术发展需求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