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民:电子政务建设面临四大课题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教授。高新民指出,目前电子政务建设还面临职能转变、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以及协调机制等四大课题。

  技术应用与职能转变相结合。高新民认为,我国目前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政务网站体系,可以为社会提供一些服务。下一步就应当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改变政府运作的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重塑政府的服务,实现“以公民为主导”。更进一步的就是进行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界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综合功能的融合。

  技术应用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结合,实质上就是政府业务流程的重塑。高新民认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进入这个阶段的条件:经济快速提升、政府高度重视以及社会需求的契机。比如在SARS发生以后,政府迅速协调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系统和监控系统。在后来的针对禽流感的战斗中,这个系统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公共服务为建设目标。高新民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要逐步转向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建设目标,建设服务型的政府。服务型政府将是未来政府的基本定位,综合服务将是未来政府的核心职责,政府更多的精力将投放到单个实体无法处理的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领域。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需要来设计政府的网络功能,它将促使政府由一种多层次、多部门、以管理为主的形态向一种智能型的、顾客取向的、以服务为主的形态转变。

  高新民认为,为了提供公共服务,一定要非常重视各级政府、部门门户网站的建设。门户网站有别于一般网站,能够实现网上网下的互动,拥有后台的数据库联系和服务功能的整合,高新民认为,应当把门户网站作为推进电子政务的“抓手”,以此为载体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建立信息资源整合平台

  信息资源是网络的基础,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很多服务功能涉及到多个地方、多个部门,就更要注意这一点。高新民提出,各部门要建立好自己的数据基础,要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能或者核心业务,开展相应的数据收集和应用工作,这就形成了进行互通互联的数据基础。

  互通互联的过程中,上级单位与各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对每一个部门来说,掌握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它的一些特殊的优势或者权利,从信息交互的角度看,各部门信息交换一定是不平衡的。因此要通过信息沟通和整合,遵循开放系统的原则,建立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开放的信息平台,为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建立合理的协调机制

  高新民认为,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有冷静的头脑,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追求成功率。

  高新民认为,在我国推进信息主管机制,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宏观层面上创造稳妥的环境和条件;二是根据实际需要,有条件的组织机构可以先行一步,在实践中探索可行的制度。他建议国家有关领导部门把建立信息主管机制问题列入专题研究议程。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分析我国各类机构中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设置信息主管职位的必要条件、职业标准、职位责权利以及信息化管理结构的几种可行模式。同时,要组织专家编制信息主管必备知识体系纲要,为开展培训、教育提供指导。在推进信息主管机制的建立时,一定要遵循实际需要和条件允许的原则,在现阶段应采取“积极研究、稳妥推进”的策略。稳妥推进“现有政务”向“电子政务”转变

  我国电子政务才刚刚起步,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如何实现由“现有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困难的问题。我国从确立市场经济目标到完全实现这一目标,其本身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的政府管理形态,也必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研究制订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另一方面,要切实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地去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