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中国排名前十位的县(市)齐聚杭州市的萧山区,一起探讨“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的新课题,试图为中国区域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找到一个新的“共识”。期间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萧山共识》。
中国“十强”萧山论剑找共识
百强县的创新空间在哪里?
中国经济时报10月17日报道 在1.3%的区域面积里创造出24%产值的全国百强县,一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尽管最新的数据表明,全国80%的百强县依然分布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但随着全国产业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梯度转移,土地、能源、技术工人短缺等问题正成为东、南部中国百强县投资环境竞争压力加大的主要因素。
在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大环境的挤压下,发轫于制造业的东、南部百强县其竞争力的底牌还有多少?增长的空间在哪里?
9月22日—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部和中国经济时报社把中国排名前十位的县(市)召集到杭州市的萧山区,一起探讨“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的新课题。这一“全国区域创新发展论坛”试图为中国区域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找到一个新的“共识”。
本次论坛举办地萧山一直就是一个“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创新地。“喜奔竞、善商贾”的萧山精神在21世纪的“钱塘江时代”表现为“敢与强的比、敢同勇的争、敢向高的攀、敢跟快的赛”的“四敢”精神。
在浙江排名第一的萧山已连续5年在全国发达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七。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99.8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83.87亿元,人均GDP超7400美元。而今年1—8月份,萧山就实现财政总收入79.9亿元,增长37.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正是不断的创新发展,为萧山率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领着萧山实现新的跨越。正是全民创新创业才使得萧山“不落孙山”。
“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是萧山保有创业激情的软实力所在。万向集团从一个小小的铁匠铺起家,依靠先发制人的机制优势和开拓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国内大型的企业集团,成为中国500强企业之一。在“万向节”的支撑下,萧山的一个个民营企业如蒲公英般地蔓延。全区亿元企业就达360多家,涌现了诸如万向集团、传化集团、恒逸集团等超大规模型企业,成为引领萧山创新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全区有上市企业13家,初步形成了“萧山板块”。在最新统计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萧山就有28家民企入围。中国纺织基地、中国羽绒之都、中国伞乡、中国花边之都、中国花木之乡……这些显示萧山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也促进了镇级经济做大做强。2006年,全区22个镇全部进入全国千强镇,其中5个镇进入全国百强行列,3个镇进入全省十强队伍,宁围镇成为浙江第一强镇。
一直处于领跑位置的萧山,坚持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相结合,牢牢把握政府在战略创新上的主导权,近年来实施了以重点平台建设为核心、城市组团崛起为重点、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而城市化发展的思路,也从“摊大饼”变为“蒸小笼”。城区发展趋于饱和的萧山将眼光下移到临浦、瓜沥、义蓬三大中心镇,把创新的增长点向纵深拓展,通过增强中心镇的辐射带动能力,从而促进周边区片的镇村发展。
长三角:“功能开发”成主流
在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的江苏昆山市,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2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51.3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8元。以制造业立市的昆山近年来把服务业定为创新发展的新模式,以服务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加快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服务外包的跨越发展,打造“昆山服务”、“昆山办公”的新高地、新品牌。从2004年起启动实施了服务业跨越计划,2006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89亿元,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上半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4%,超过GDP增幅4.3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35%,并呈现逐月上升的良好态势。服务外包特别是软件外包方兴未艾,去年实现销售收入71.5亿元(嵌入式软件占93%),软件外包出口150万美元。
江苏常熟市以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启动高新产业“双倍增”计划来寻找新的增长点。常熟每4户家庭中就有一个老板,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全市95%以上规模企业建立了厂办研究所、技术开发机构,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8家,成功创建全省首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全省首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市”。全市上市企业累计已达5家,占苏州市的近五分之一。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注册商标总量在全省县(市)率先突破万件,拥有21个中国驰名商标、22个中国名牌产品,总量占全省的十分之一以上。
近年来江苏张家港市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保持在30%左右,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3.46%。作为一个年轻的港口城市,张家港的创新发展在于靠突出的科技领航能力来拉升产业发展的层次。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鼓励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建成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00多项,有151家企业与135所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全社会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高新技术产业份额达到23.07%。靠集约集聚,提升开发区发展内涵。近年来张家港实施新一轮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布局规划,将各类资源要素配置向开发区倾斜,推进园区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增强产业集聚的承载力。全市新办项目进区入园率超过90%,园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0%以上。
江苏江阴市通过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等方式,加快提升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占工业投入的比重达到50%以上。近年来江阴把加强自主创新放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上,做好载体、品牌、标准、专利四篇文章,加快“江阴制造”向“江阴创造”转变。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博士后工作站8家;全年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件。有80多家企业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2006年,全市企业用于研发的经费累计达到15.8亿元;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占全市工业销售的34%。
浙江绍兴县从一个农业大县、资源小县进入全国十强,靠的正是持续强大的创新能力。绍兴县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扩张发展动力。建立了一整套“亩产论英雄”的科学发展机制,努力以最小的要素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产出。构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考评体系,半年一评、年终综合评定一批科学发展示范企业;按季度评定和公示亿元以上企业亩均税收、亩均销售“三十佳”;建立企业创新倒逼机制,实行项目准入集体会审制,对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的项目一票否决,对科技型品牌型生态型项目优先供地等。新批土地单位投资强度达217万元/亩。还建立企业创新维权机制,制订《中国轻纺城市场预赔管理办法》,出台《中国轻纺城花样登记保护办法》。
江苏太仓市全市工业产品标准化覆盖率已达98.1%,35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作为长三角重点创意产业发展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太仓的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软件园、科技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国际服务外包率先取得新的突破,先后被认定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江苏省首批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今年上半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0亿元,增长35.4%;完成服务业投资53亿元,增长98%。
区域之强在经济,经济之强在产业,创新发展必须依托在产业水平的加速提升上。近年来,武进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壮大一批高科技、高效益、高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目前,已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1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5%。同时切实加大落后生产力的淘汰力度,近两年已关停高污染、高耗能企业(项目)284家(个),今明两年确保关停400家,进一步为先进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苏南地区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环境脆弱,创新发展模式和提升发展质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选择。就吴江市来说,仅能源物资这一项,全市95%要从外面调入。为此,吴江这几年不断强化布局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人才集聚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吴江经济开发区在10平方公里集聚区内,重点汇集了600多家台商,2006年全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800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开发区建设水平在江苏省67家省级开发区中名列第二,充分显示了集约开发的成效。
珠三角:“腾笼换鸟”走高端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土地资源较少,但就在这狭小的空间内,2006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58亿元,人均GDP达90432元(约11700美元);工业总产值2562亿元;税收收入15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8亿元。顺德的增长空间在于“内提外引,内强外优”的挖潜式发展上,其创新点正在向推动产业高级化、集群化、品牌化、总部化、现代化发展,致力打造高端制造业和总部经济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以及科技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基地,推动工业由中级工业化向高级工业化转变、服务业由传统业态向现代业态转变、农业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科技型、产业化转变,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层次。
佛山市南海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近千亿元,总量居全国县级首位。每百户拥有民用汽车39辆。南海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为突破口,塑造投资“软实力”,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实施行政事业性项目“零收费”。并提速行政审批,推行“五天办结、三天上报”、“先照后证”等便民制度,使南海成为珠三角地区行政服务最高效地区之一。佛山着力改革行政执法体制,率先推行了相对集中的行政执法和处罚权试点工作。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上,率先实行财政资金绩效预算机制,全面推行区、镇分税制。并创新公有资产及公共财政“隔离墙”管理模式,保护公共财产安全。
每种发展模式都是适合当时发展阶段当地发展环境的特色发展路径,都曾为当地发展作出过历史性贡献。但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可变性决定了发展模式的创新性。参加本此会议的代表认为,在国家深化宏观调控政策及生产要素制约、资源短缺和环境承载力减弱的条件下,决定今后不可能再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也不可能延续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而必须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现代发展之路。为此,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克服“思维定势”,克服“体制障碍”,克服“路径依赖”,克服“发展惯性”,立足时代最前沿和发展制高点,用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眼光来谋划、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萧山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