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春:发挥电子政务创新潜力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编者按:可以说,改革目前不适应现实社会生活需要的政府组织和管理模式是电子政务建设最根本的意义所在。政府组织和政府管理本质上应当是不断调整和革新的。要发挥电子政务创新效力,必须做到认识更新、管理升级以及构建虚拟组织……


  如果将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政府事务的“电子化”转移理解为直接的平移或电子化仿真,那就错了。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政府事务的“电子化”转移应该是对原有状态的改造和超越。认识不到这点,不仅会增加对未来政府组织和管理创新的难度,而且难以发挥电子政务的组织创新潜力。


  电子政务之不同于办公自动化,本质上在于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政府事务的“电子化”转移,是对原有状态的改造和超越,而不是直接平移或电子化仿真。这是电子政务规划和建设的一个基本理念。但实际上目前一些正在建设和发展的电子政务项目,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主要的表现就是过度依赖现有组织结构和相互间权力关系,而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组织创新潜力,没有充分地为未来组织结构的调整留下余地,甚至客观上增加了未来组织和管理创新的难度。


改革并非简单加减组合
  目前电子政务之所以成为国家级的重大事项,是与政府最高层对目前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现状的改革构想相关联的。可以说,改革目前不适应现实社会生活需要的政府组织和管理模式是电子政务建设最根本的意义所在。政府组织和政府管理本质上应当是不断调整和革新的,因此,对政府组织和管理的改革不是一次性而应当是连续性的,任何一个时点、基于任何一种直接目的而设计的政府组织和政府管理模式,都不是永远合理和有效(效率和效果),政府组织和政府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存在于政府对社会生活事务的动态调适过程中。

 
  政府管理可以在多种层面和多个方面展开。最简单的就是单纯机构的增减和重新组合。显然,单纯的增减和组合,尽管改变了机构的面貌和规模,但构造机构的内在理念和逻辑并没有得到改变,因此本质上,这种方式的变革除了会导致机构承载能力的变化之外,不会改变机构的性质及其在权力关系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的改革必然要触及机构内部的组织结构。因此,政府改革的本质内在要求适时调整和改进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在明确政府组织和管理是满足现实社会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充分赋予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组织以适应性、可塑性,应当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基本战略出发点。考虑到目前政府组织和管理的实际状况,彻底、全面地构造灵活组织、迅速回应的政府组织结构有些不切实际,而不得不适当地融合和兼顾现阶段政府组织和管理的特点,尽管是降低电子政务发展成本和代价的策略,但这种策略性考虑应当有最起码的限度,即不能够以对现有政府组织和管理的无原则妥协为代价,如此的话,目前的电子政务建设热潮至多不过是办公自动化的最新版本而已。


构建虚拟组织
  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充分赋予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组织以未来发展的空间,增强其适应性、可塑性,目前有许多工作可以做,主要是虚化、淡化、后台化中间组织和层级。电子政务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电子化工具和手段建立直接连接渠道,使原来无法直接连接和沟通的行为者能够实时、直接连接和沟通。这就要求在电子政务的研究、设计工作中,虚化、淡化、后台化中间组织和层级,使本质具有辅助性质的这些中间层次从主要的政务流程中退隐出去。在一些目前由中间层级负责规划和设计的电子政务项目中,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不能够因为本部门、机构的存在价值有可能会被消除,而修正电子政务的基本设计路线。

加强直接端点之间的交互机会,扩大其交互能力
  在电子政务的条件下,中间层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会遭遇不同程度的挑战,尽管整个过程是漫长和渐进的,但增强直接用户之间的交互机会,应当成为电子政务设计的基本原则,否则电子政务的价值就会丧失。实际上习惯于传统政府组织和管理方式的人,尤其是处于流程顶端的领导者,可能会对电子政务条件下各个节点间相互关系模式的革新性变化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敏感,容易忽视直接交互的重要性,不自觉地接受不合理的、基本复制和照搬现有管理结构的设计路线。


通过授权管理的方式,构建虚拟组织,加强虚拟组织在电子政务运行过程中的应用
  电子政务对改革政府管理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改变现有组织结构的固化弊病。由于既不容易、也无必要抛弃现有的科层制基本模式,所以在现有条件下,尽量缩小科层制的消极面,应当是电子政务设计和建设的基本考虑。出路主要在于创造政府管理过程中的虚拟组织,扩大其应用范围。在政府管理改革的接轨时期,政府机构中中间层的角色和功能仍然是显著的,但现有中间层主要的局限性之一是专业性过于明显、适应性不足,以致于不同部分之间的中间层成为政府管理过程中的一个个“孤岛”,职责和功能无法替代,任务难以转移,对一些落在现有中间层分工范围之外的服务要求,中间层又难以及时吸纳并提供服务。因此,在中间层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在保留中间层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打破中间层之间的界限,构建灵活的,以需求、任务、项目为核心的虚拟组织是消除目前中间层局限性的有效方式。这就要求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要从功能设计和技术路线的角度上,为虚拟组织的存在和活动留下足够的空间。

加强虚拟组织支撑体系的建设
  显然虚拟组织得以顺利承担其职责的基础不仅在于虚拟组织打破了组织边界,而且在于虚拟组织的适应能力。虚拟组织适应能力建立在组织成员适应能力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对现有的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状态,做仔细、全面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对潜在的虚拟组织成员进行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培训和养成,并在机构的层面上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形成整合型的政府管理知识系统,最终实现虚拟组织成员能力的全方位、多功能、适应性强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