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剑秋:信息经济节约社会资源 创建和谐社会
来源:通信信息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林琳 关键字:曾剑秋

测试:与人交往时你是哪类人?

十七大报告再一次肯定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近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对武汉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提请审定武汉市大力发展光纤到户,推进三网融合实施方案的请示》复函指出,推进三网融合符合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思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解放生产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创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报特邀请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曾剑秋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记者:您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互动关系?

曾剑秋: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要素(人、财、物)相融合后,越是发达国家人均所占有的资本量就越大、越是竞争力强的企业人均所占有的资本量就越大,信息技术与资本相融合可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信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促进信息技术的进步,反过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既是经济的投入也是经济的产出,信息技术生产行业中基础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信息技术产品的性能价格比。由于信息技术产品相对价格的下降,经济中其他部门则大量投资于信息技术。这种与信息技术相联系的“资本深化”对那些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业和企业平均劳动生产力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在行业层面上,生产和使用信息技术程度较大的行业均表现出了大幅度的生产力增长。在企业层面上,信息技术密集企业则表现出更好的运行状况,通过信息来发展经济则能有效节约社会资源,充分体现了信息通信属于天然大众经济的特性。

记者:信息科技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例逐渐提升,这对改善劳动者的生产、生活状况有何积极意义?

曾剑秋:尽管信息技术自己本身并不足以导致生产力的增长,但是信息技术与现代工业相结合,则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因此企业必须投资于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人力资本和企业重组以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最大化。可见,信息技术是生产力表现得以提高的关键因素。

信息社会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信息技术的膨胀速度很快,市场以几何级数增长,为人们开拓了更多的工作机会。社会以人为基础,经济增长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成为影响生产力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信息社会改变了以往以人力投入为主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而更加依靠智力含量高的科学技术等方式,因此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尤其是对他们的通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有所提升。同时也需要一大批从事信息技术科研、开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信息产品具有复制性,信息产品不因越来越多人的使用而降低其价值,相反信息产品掌握的人越多越能体现其价值,这正是信息网络经济收益递增原理的体现,因此信息社会应该鼓励人们多用信息技术,使之更广泛地为更多人服务,消除数字鸿沟,创建和谐社会。

记者:您如何理解“泛网络”这一概念?从当前情况看,推动三网融合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曾剑秋:1964年,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了信息社会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信息社会正朝着无处不在的智能综合网络信息化社会的方向发展。各种新技术正在与ADSL和FTTH这样的网络相互融合,信息化已经来临,信息社会的无处不在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消费者不仅可以用遥控器控制家电设备,而且可以用手机在全世界任何地点、任意角落控制其家电设备。比尔·盖茨曾经说:“无处不在就是繁荣”,IT技术的发展将推进人类无处不在的信息化,实现真正意义的“全球化”、“地球村”。

网络是信息化的基础,三网融合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方向,信息社会网络无所不在,国际上现在有许多国家都在制订新一轮的“无所不在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因此我国更应加快三网融合步伐,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经济收益递增原理的特性,使信息经济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能耗,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