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惠及3700万农村网民农村生产模式深刻变革
来源:通信信息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信息改变命运。一方面,信息化为农村带来信息沟通的双向“桥梁”,解决农村信息闭塞的问题;另一方面,信息化改变村民传统的思维方式,培养更多适合信息社会的新农民,以现代化的思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本报记者 廖鸿翔

3700多万相较于7.34亿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非凡。3700多万农民变网民,信息化在中国的农村掀起的变革并不仅仅是增加几千万的网民,而是现代信息技术对农村的渗透,加速了传统观念的转变、生产力的提升。新农村的小康生活通过信息化逐渐走近了新农民的身边。

3700多万及身后的7.34亿

3700多万农民变网民,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件:中国农民离互联网的距离不再遥远。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首次发布的《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网民人数达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

在2007年互联网大会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指出,目前农村行政村村通电话率已经达到99.2%,在“十一五”期间将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的宏观目标。这里的“村”指得不但是行政村,还包括自然村。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冷荣泉表示,公司按照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为广大农村和农民提供电话、互联网服务,提供致富的信息。现在我们在全国所有农村地区,只要是电话通到的地方,都能提供互联网服务。现在农村宽带的发展很快,增长率远远超过城市,今年7月份,在江苏实现全省1800个行政村每村都通上了宽带。

目前有3700多万农民享受到了农村普及信息化的实惠,但是他们身后还有中国7亿多的农民在期待信息化新农村的美丽景象。

欣喜之余,担忧也困扰着我们。当前城镇互联网普及率已达21.6%,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差距仍有4倍之多。同时,对于这3700多万变网民的农民,互联网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更值得我们思索。

信息化创造新农民

中国有2.52亿农户,7亿多农民,由于他们分散在较为偏远的地区,使得大部分外部主体都无法为其提供完全对称的信息。因此,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就难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无法拓宽增收的渠道,难以融入变化极快的市场。同时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无法提高。

十六大以来,我国对农村建设提出进一步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任务。但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还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不断面临新的情况、新的矛盾和新的挑战,要实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

发展要以人为本,没有了新农民,又由谁来建设新农村?离开“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就不可能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信息化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一方面信息化为农村带来更多的外来信息,解决农村信息闭塞的问题;另一方面,信息化也改变村民传统的思维方式,培养更多适合信息社会的新农民,以更新的思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手段更有助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依靠建立信息教室等远程教育手段培训农民,有助于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和造就适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信息化投入应重视农村组织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首先应从农村信息化入手,以信息化促现代化、以信息化建新农村。但是信息化推广艰难是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三通”工程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是仍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紧迫需要。党在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城乡二元结构”,城镇与乡村存在天壤之别。我们并不能把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照搬到农村,也很难把在城市中建设信息系统的有效方法复制到农村。既不可能按照城市方式建立农村信息系统,也不可能按照城市的方法去服务于农村。

要想推进农村信息化,最主要的、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从当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2.52亿个小农户去接受信息服务,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花多少钱也很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农民基层组织实施信息化,往往效率更高。中国电信在南方部分地区推广IPTV等农村信息化项目,更多的也是依靠村委会组织获得成功。

通过农民的基层组织自发自觉地推动信息化,实际上也更有利于新农村建设,避免通过政府的强制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农民的抵触情绪,也减少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实现3700多万农民变网民并不是农村信息化的目标,实现7.34亿农民网民化也不是农村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以信息化改变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依靠科学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腾飞,最终实现广大农民的小康生活,才是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