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环节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来源:农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申保珍;徐恒杰   

 
——访十七大代表、甘肃省酒泉市委书记李沛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战略重点进行了部署,为我们西部地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十七大代表、甘肃省酒泉市委书记李沛文说,酒泉地处西部内陆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1.88∶1扩大到2006年的2.13∶1,且呈进一步拉大趋势;二是生产生活条件差距较大,2006年,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18.8亿元,仅占当年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5%,41%的行政村不通油路,27%的农户不通自来水,农民砖混结构住房不到40%;三是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农村老师占农村中学生的比例是城市的一半,农民每千人拥有病床1.9张、医生1.6人,仅占城市的40%和29%,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低保人均不足30元,仅为城市的5%。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抓住关键环节,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一是走以改革创新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子。当前,促进西部城乡统筹发展,必须积极探索改革与城乡二元结构相关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保制度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将积极探索加快土地合理流转的有效办法,推行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从根本上减少农民的措施办法。


  二是走以城镇开发带动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从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社会事业发展多方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是走以集约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对酒泉棉花、制种、草畜乳、葡萄等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实施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不断提升农业的集约经营水平。通过集约经营,加快催生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业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四是走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的路子。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依托资源禀赋和工业条件,着力构筑矿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清洁能源、焦化工业、装备制造等地方特色工业体系,力争到“十一五”末,工业占GDP比重由目前的37%提高到50%,以工业带动农村发展。


  五是走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发展的路子。要重点抓好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和改厕改厨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以及农民小康住宅建设,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实行农村初中毕业生进城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加快改善农村医疗设施,规范新型合作医疗,探索农民大病医疗救助办法。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推行以失地农民和村组干部为重点的养老保险,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