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改革创新政府管理,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不仅是政府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从历史上看,一切改革活动必须与时代前进的步伐合拍才能取得成功。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的国际、国内经验都表明,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电子政务是政府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管理方式,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必不可少的手段。
与时俱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信息化的影响触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给全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跨国公司地位增强、非政府组织影响扩张等新现象的背后都能看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的电子政务仍然处于初始阶段,但其强大的生命力已经充分地表现在各种公务行为中,其不可逆转的趋势已经确立。由蒸汽机的发明带动的十八、十九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在欧洲和世界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思想等各领域都出现了里程碑式的成果。而信息化对于当今时代的重要影响决不亚于英国工业革命在当时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政府管理的现代化离不开时代前进中诞生的信息化。
源于信息化的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电子政务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深入理解这项工作的时代性。研究和把握电子政务这一新事物的规律性,结合本职岗位的业务需求创造性地推进这项前无古人的事业。
紧迫感
信息技术作为迅速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对旧有生产关系产生巨大的天然的冲击力。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管理必须顺应潮流改革创新,否则,就会成为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障碍。在当今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政府行政行为已日益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居民对政府的监督更加直接,对政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准已经起了变化,传统的指标正在让位给信息化水平的指标;国家竞争力的要素也在变化,传统要素正在退向次要地位,而政府管理能力在竞争中的地位则越来越重要。在工业化时代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在信息化时代,落后的命运可能不仅是挨打,而是被淘汰。因此对电子政务建设也应有忧患意识,充分认识这项工作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紧密相连,和国家危亡休戚相关的紧迫性。
实事求是
我们在以极大的热情推进电子政务的同时,要冷静地分析电子政务建设的内在规律,按规律办事。例如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这条原则反映了信息资源的本质。传统概念的资源是有形的,一份资源只能一次性消耗,可以分割,不易共享。同一份信息资源却是可以无限共享的,共享者可以同时从中获取自己的利益。共享是信息资源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如果忽视这一特征,将信息禁锢或独享,这本身就是极大浪费,其造成的损失甚于传统意义的重复建设。信息资源只有通过互联互通才能发挥作用也是一条内在规律。因此,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操作时不能割裂开来。
发展电子政务必须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到自己所处的阶段和所具备的条件。目前,信息技术仍在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建设不可能超越信息技术发展,只能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而推进,因此,在技术上好大喜功、追求一步到位的想法和做法是行不通的。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找准自己的方位,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应用需求审慎推进。跨越式发展是可以追求的,但必须建立在具备或创造条件的基础之上。
借鉴经验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及主要措施。我们在贯彻执行中应通过调查研究,汲取其他地区、部门的好经验,不必自己事事从头做起。例如一些单位制定的标准只要稍加改善就可以成为统一标准;一些软件可以通用,就不必重新组织设计;进行市场化运作,减少政府投资的做法也可以借鉴。从“统一规范、加强领导”的原则出发,由高层次的实施机构统一制定和推广标准,统一指挥条条和块块的实施,能够较大程度地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建设成本。
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意见中不乏真知灼见,例如推进电子政务“想的要大,起步要小,扩展要快”,“主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政治领导”,“重要的是创造电子政务建设的软环境”,“政府与企业、居民的关系要借鉴企业与客户的关系”,“统一指挥、限制地方和部门的自由裁量权”等等。我们处于领导岗位上的同志应该认真听取和研究各方面的意见,尽量少走弯路。电子政务建设中弯路造成的影响远大于传统行业。这是电子政务本身及其赖以支撑的信息技术的特点所决定的。
电子政务建设是时代对我们的挑战,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机遇。以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府管理创新是当前的一项带有全局性的重要工作。电子政务的发展前途难以估量,它甚至可能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而改变自身的形态。同时,电子政务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贡献也是难以估量的。虽然电子政务在我国目前总体上处于初始阶段,但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认真实施,就能够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