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著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著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814.5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4616.3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1782.4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97.7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2.5%、32.7%和64.8%,变化为2005年的1.4%、30.9%和67.7%。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4.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中央商务区(CBD)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空港、马驹桥、良乡等现代物流基地正在积极建设,中央电视台新址、北京电视中心、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三期、新国际展览中心等一批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顺利。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生产线、京东方TFT-LCD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式投产。一批现代制造业重大项目正式实施,北京现代汽车、北汽福田重卡、诺基亚星网工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奔驰汽车、北京吉普搬迁、首钢150万吨冷轧等项目正在顺利实施。
5.产业集聚初步形成。
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地位不断加强,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王府井西单中心商业区等功能区得到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具有鲜明首都特色的商务、金融、信息产业集群。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程度逐步增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电子城科技园等一批高新技术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进一步发展。开发区已经逐步成为北京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增长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基地、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等工业开发区和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6.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十五”期间,北京市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有效推动了北京的产业发展。
(二)问题与挑战。
虽然北京市的产业发展在“十五”期间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制约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的突出问题,同时还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八个不相适应:产业总体规模仍偏小,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不相适应;服务业辐射力不强,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不相适应;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区域产业定位与分工尚不清晰,与京津冀一体化不相适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产业升级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资源能源瓶颈约束突出,与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不相适应;产业配套环境不完善,与产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优势龙头企业偏少,与产业竞争能力提升不相适应。
(三)机遇与趋势。
当前北京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阶段,国内外经济、社会、政策等方面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为北京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产业转移尤其是服务业转移有利于集聚总部资源、承接现代服务业、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转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实施和城市化步伐加快从总体上为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明确了发展方向,有利于向服务型产业转变,疏解城区功能,引导产业转移和集聚;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从需求上拉动产业结构提升并加速产业融合;区域合作深化有利于协调利用周边省市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腹地;2008年奥运会召开带来多方位的产业需求,将引起全球关注北京,有利于吸引国际产业和关键要素向北京的集聚,促进软硬件环境更加优化并带动相关产业加速发展;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尤其是中央做强中关村的决策,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产业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北京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1.产业发展呈现“双分离、双集聚”趋势。
随着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制造业链条中的部分服务环节加速分离,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产业内部结构也出现不断细分化趋势。与此同时,相同或相近的产业在专业上集聚,并通过价值链的联系,在空间上集聚。
2.产业间相互渗透与融合加快。
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推动产业日趋融合,包括三次产业内部的融合和三次产业间的融合。二、三产业相互支持、相互关联的程度加深,新业态、新产业不断出现;高新技术改造三次产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强。
3.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程度进一步加大。
城市功能的发育发展需要产业发展予以支撑,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人口分布的关联程度进一步加深;城市功能的实现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空间承载;产业高级化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引导地区人口结构优化。
4.创新集聚区呈现高端化、服务化趋势。
随着产业价值链不断分解和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低端制造将进一步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区域集中,拥有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的创新集聚区将更加专注于产业高端和服务业的发展。
5.产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国家间、地区间和企业间的交往与合作日趋紧密,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和零配件、产成品的全球化流动不断加强。同时,产业集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为契机,以构建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在空间上和谐发展为导向,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根本出发点,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双引擎、以现代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为双支撑、以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为重要补充,深入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扩大开放程度,推进区域合作,营造发展环境,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现首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时期,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原则是:
“自主创新、循环集约”。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和节约型城市的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以创新带动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和首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坚持循环经济和集约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扬长避短、重点突破”。紧紧围绕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扬长避短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将科技、人才、文化、信息、区位、市场、总部等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发展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根植北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并重融合、功能提升”。瞄准产业高端,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实现两者并重、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空间集聚,提升区域服务功能,使北京不仅成为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转移的承载地,更要积极成为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承载地。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大对南城的政府引导和政策倾斜,推动南城整体开发和产业提升,实现南北协调发展。强化北京在京津冀区域中的定位与分工,以区域合作拓展产业发展腹地。
“深度开放、双向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各种所有制经济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双向服务”,一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环境,更好地为中央和全国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吸纳和争取中央在京资源,为首都产业的发展服务。
“进退有序、引导就业”。积极引进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端产业,坚决退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领域。通过产业的有序调整,引导就业和疏解城市功能。
(二)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与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和规模,基本形成与首都城市功能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努力把北京建成国际化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亚太地区科技创新中心。
1.经济总量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约9%。
2.产业结构预期目标。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预计到2010年,第三产业年均增幅保持在9-10%左右,增加值达到75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72%左右。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第二产业年均增幅保持在8-9%左右,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27%左右。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基本保持不变,稳定在100亿元左右。
3.空间集聚预期目标。
中心城区(包括核心区和拓展区)服务业集中度:预计到2010年,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稳定在80%左右。
开发区工业集中度:预计到2010年,科技园区和工业开发区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
4.科技创新预期目标。
企业R&D投入:预计到2010年,企业R&D经费支出将达到企业主营收入的3%,企业R&D经费支出将占到北京R&D支出的50%左右。
发明专利数量:预计到2010年,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
中关村科技园区:预计到2010年,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0%。
5.社会责任预期目标。
劳动就业指标
全市增加就业岗位110万个。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安全生产指标
生产安全死亡率控制在0.38人/万人以下。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以“十五”期末为基准)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20%。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
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十一五”时期,北京产业发展思路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按照“高端带动、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循环集约、进退有序”的原则,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双引擎、以现代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为双支撑、以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为重要补充”的与北京城市功能相吻合的产业格局,稳定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潜力产业,促进产业发展高端化、轻型化,努力实现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双突破。
(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北京提高做好“四个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缓解资源约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迎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城市综合辐射力的重要途径,是吸纳就业、构筑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础。“十一五”时期,将稳定提升具有区域优势的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和商贸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旅游会展、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等潜力产业。
1.稳定提升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和商贸等支柱产业。
(1)以资源集聚和金融创新为重点,发展壮大金融业。基本建成“开放、创新、完善、协调”,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现代金融体系。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强化政府金融服务意识,成立专业的金融发展促进机构,贯彻落实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着力引入金融机构。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北京;大力发展北京有市场和资源优势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
——加快金融服务创新。重点开发面向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成长企业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奥运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城市中高收入阶层的投资服务等金融创新服务品种。实施“金卡工程”,统一标准、互联互通。
——推进三大功能区建设。把金融街建成全国金融管理中心、把CBD建成国际金融资源集聚区、把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区建成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业的结合区。
(2)以体制改革和落实政策为突破口,加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把北京建成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互联网游戏、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步伐,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和产业结构多元化。
——落实相关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制定鼓励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大力支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
——积极培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文艺演出业、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广播影视业、音像营销业、广告业、动漫业、网络传媒业、网络游戏业等产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时尚消费等行业。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知名品牌。提升北京戏剧、交响乐、舞蹈等演出季、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青年音乐会、大学生电影节等标志性品牌文化创意活动的国际化水平。重点培育歌华有线、北青传媒、北京日报、北京发行集团等一批知名文化创意产业集团。
——加快建设一批重大设施。重点加强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国家科技馆、国家图书馆二期、首都图书馆二期、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影视城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
(3)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为落脚点,优化发展房地产业。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增长基本稳定,初步建成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提高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供应比例,通过严格手续审批和提高相关税费等措施,控制低密度高档商品房建设。
——培育住房二级市场。在完善一级市场的同时,推动二手房市场的发育,规范租赁市场,鼓励梯级消费。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发展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安置用房、住房合作社、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优化房地产开发布局。原则上二环路以内,不再新批成片普通商品住宅项目;三环路以内,从严控制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加大南城及重点新城房地产开发力度,强化人口疏散功能。
(4)以提升生活品质和引导相关产业发展为出发点,调整发展商贸服务业。建设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符合世界城市、宜居城市发展要求的现代都市商业体系,基本达到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商业发展水平。
——改进提升传统商业区。重点提升王府井、西单和前门商业(街)区商业服务功能,发展集现代商贸和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商贸文化旅游产业。
——适度建设大型综合性商业区。依托三环以外交通枢纽、边缘集团和新城发展,建成若干大型综合性商业区,吸引国内外一流的商贸服务企业落户北京,培育一批能辐射全国的大型商贸集团,建设若干反映北京传统特色、民俗风情和现代文化品味的特色商业街。
——积极发展新兴商贸业态。积极推动连锁店、旗舰店等现代商贸业态的发展;支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培育电子购物等新型业态。
——加快发展社区商业。优化升级现有的社区商业,整合商业资源,加快社区新业态、业种店铺建设,扩大商业设施总规模,完善服务功能。
2.加快发展旅游会展、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等潜力产业。
(1)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提升发展旅游会展业。把北京建设成国内外旅游首选之地、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和国际会展之都,塑造国际一流的旅游会展城市品牌。
——进一步提升北京旅游品牌。树立北京历史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谐统一的城市形象,在巩固传统文化观光旅游的基础上,重点开发现代娱乐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体育休闲旅游、科技工业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
——大力推进奥运旅游产品开发。利用奥运会期间的体育、文化、商务等各项活动以及奥运会后的体育及相关设施,开发商务会展、文化艺术、体育等奥运系列旅游产品。
——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业整体质量。优化完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设施,加强旅游服务系统、旅游标识、旅游卫生和环境设施,旅游危机管理和应急系统的建设,强化城市旅游功能。
——打造国际会展品牌。利用北京现代化的会展设施,依托国家级行业协会,积极争取国际会展举办权,打造科技、汽车、文化、服装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
——加快大型旅游、会展设施建设。重点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大型主题公园,加速国家会议中心、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建设,充分利用奥运会的体育会展设施,举办经常性国际重大专项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和商务会展。
——进一步规范与引导旅游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建立高效的旅游业促进机制,推动旅游业加速发展。
(2)以建成现代化物流体系为切入点,加快发展物流业。基本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满足首都产业发展、生活消费需求并辐射国内外的现代物流体系。
——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全面构造以北京空港为主导、以马驹桥陆路口岸为重点,以丰台铁路货运口岸为配套的现代口岸体系。规划建设空港、马驹桥、平谷三个公共型保税物流中心,形成空港、口岸、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的良性互动。
——构建市域物流体系。集中建设沿六环路分布的空港、马驹桥、良乡、大兴、京北等五个大型物流基地,沿五环路分布的综合或专业物流区,沿四环路分布的多个物流配送中心等三个层次构成的物流体系。
——加速发展城市物流配送业务。重点加强集采购、储运、加工、配送及信息沟通为一体的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配送中心建设,推动社会化、专业化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型物流。鼓励生产型企业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实现物流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
——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利用北京区位优势和空港口岸,抓住物流业对外开放的机遇,吸引一批拥有全球经营网络和供应链的国际知名航运公司、船运公司、跨国采购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聚集北京;积极培育一批知名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3)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着力发展商务服务业。建设产业层次高、辐射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务服务体系,把北京建成为全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商务服务中心。
——改善商务发展环境。依托中央商务区(CBD),改造提升国际商务环境,发展高端商务服务。
——进一步开放服务领域。吸引国内外著名机构和资源集聚北京,提高北京商务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打造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务服务企业集团,提高商务辐射力。
——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化商务服务业。促进咨询服务、法律服务、企业管理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等各类商务服务业态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为支撑,以高技术服务和高新技术制造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撑为取向,以国际产业转移和信息化快速发展为契机,重点发展以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研发产业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和以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
1.发展以软件、信息服务、研发为主的高新技术服务业。
(1)以软件产业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将北京市建设成为全国的“软件之都”、亚太地区软件研发与服务中心之一。
——完善软件发展环境。实施针对软件产业的普惠政策,加大软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
——加大软件外包出口。依托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加快软件产业国际化的步伐,推进本地资源与国际品牌资源的同化;加大对跨国公司以及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软件外包市场的开拓力度。
——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加大国际合作,促进塔塔集团等世界知名软件龙头企业尽快落户北京。
——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加大对嵌入式软件、中间件、信息安全和数字内容等领域关键技术的关注和支持。
——加快软件产业基地建设。以中关村软件园为核心,积极推进中关村软件园二期的建设,整合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用友软件园等资源,打造软件产业基地,为北京市软件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提供新空间。
(2)以实施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升级换代为契机,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信息服务中心,国际化信息服务集团的主要聚集地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电信枢纽之一。
——推广实施三项关键性技术。以国家实施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标准为契机,重点抓好一批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力争在北京率先示范,推动电信、数字电视、互联网的发展。
——加快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以城市信息化、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带动软件、系统集成、呼叫中心等产业的发展。
——加速闪联标准实施。发展基于3C融合的信息增值服务。
——发展网络服务业。大力发展互联网信息、网络出版、网络教育培训、网络文化、娱乐休闲等网络服务业。
——制定鼓励政策。营造有利于各大运营商在北京发展的环境,吸引国际化信息服务集团投资北京。
(3)研发产业。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产业国际化,以改善公共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为重点,建立若干具有国际一流研发环境的专业性研发基地,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决策运营中心,鼓励测试、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发展。
2.发展以移动通信、计算机及网络、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生物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
(1)以新一代技术标准产业化为契机,积极发展移动通信业。使北京市产业技术实力和产业规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鼓励关键技术标准研发与产业化。支持TD-SCDMA、SCDMA等技术标准研发和自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项目,促进移动通信产业升级。
——创新发展模式。营造移动通信企业之间公平的竞争环境,积极开发新的移动通信增值服务,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促进产业集聚。引导移动通信整机企业、设计企业及相关零部件企业的集聚,加大北京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建设。
(2)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加快发展计算机及网络产业。巩固北京市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大型计算机企业跨国并购重组,坚持“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发展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基于闪联标准的3C产品的产业化步伐,积极支持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及产业化,提升计算机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打造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链。强化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搭建应用示范平台,推动包括网络设备、终端产品以及应用服务等在内的产业链的形成。
——加强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以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汇聚品牌企业、提升园区品质,建设国家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园。
(3)集成电路。以设计为龙头、以制造为依托,带动集成电路产业资源集聚,完善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和检测共同发展的产业链,加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
(4)光电显示。围绕龙头企业促进光电显示产业链的形成,支持龙头企业进行开放式技术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创新和技术研发,加快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建设。
(5)生物产业。推动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强基因工程、生物芯片、动物疫苗等生物工程技术和新产品研究;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
(三)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和建筑业。
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名牌产品、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群的培育,形成“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群”相互衔接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和区域比较优势,加快提升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稳定提升汽车、装备制造、都市工业、石化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和再生材料等潜力产业,拓展优化建筑业。
1.稳定提升汽车、装备制造、都市工业和石化新材料等支柱产业。
(1)以理顺体制、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做大汽车产业。力争到2010年,实现汽车产销130万辆,确保国内第四位、争取第三位,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民族汽车产业品牌,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基地之一。
——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加快研究北京汽车工业重组方案,形成股权多元化、运营市场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的新型汽车工业投资主体。整合优化汽车产业资源,建立集研发、设计、产供销于一体的大型汽车产业集团。
——依托伙伴、夯实基础。与“戴克”和“现代”两大集团建立更紧密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注重引进适合中国消费市场、节能、环保、小排量的经济车型,加速先进、关键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提高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重点推进北京奔驰汽车项目、吉普搬迁项目、北京现代第二工厂项目的建设。
——注重创新、培育品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
——借船出海、扩大出口。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提高产品品质、完善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借助“戴克”和“现代”的国际销售网络,扩大出口。
——整车带动、完善配套。通过整合北京市整车企业资源,引进外部零部件企业资源,着重发展汽车电子、发动机等核心高端产品,带动汽车零部件本地化,完善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逐步融入国际零部件采购体系。
(2)以先进自动化技术研发应用为重点,提升装备制造业。形成以中高端技术产品为主体的产品结构和产业格局,成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
——打造输变电产业链。依托重点企业,建立产业联盟,打造电站锅炉、发电机、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等产业链,提升输变电成套设备的配套能力。
——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北重阿尔斯通、龙基电力生产600MW超临界锅炉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ABB亦庄新厂等项目建设。
——加强系统技术集成。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促进工程机械控制操作系统、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全开放分散控制系统(DCS)、600MW以上火电机组控制系统、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安全相关级数字化控制系统等系统的开发与集成。
——积极促进传统设备高新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先发展数控机床、印刷机械设备,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备、显示产业设备等电子信息产业专用设备。
(3)以培育知名品牌为导向,发展都市工业。按照“服务都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就业”的原则,促进以食品饮料、服装纺织、印刷包装为主的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积极拓展新产品,促进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发展功能性饮料、功能性保健食品等新型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创建“时尚之都”。通过构建服装设计研发平台、培育知名品牌、建设北京时装会展中心等措施,树立北京全国“时尚之都”的城市形象。
——重点发展高端产品,建设印刷包装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特种商务印刷、柔印塑料软包装等新型印刷包装产品,使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中高档印刷、包装产业基地。
(4)以加快建设产业基地为抓手,扩充石化新材料产业。基本建成以高端产品为主、特色鲜明的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现代化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以燕山石化为依托,打造特色鲜明的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现代化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积极推动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建设。
——延伸石化产业链条。从上游向下游,从低端到高端,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发展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
——发展新型建材。以新型建材产业基地为支撑。发展化学建材及新型墙体、保温、吸声材料等建材产品。
——加速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燕化1000万吨炼油改造和第三轮乙烯改造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2.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及再生材料等潜力产业。
(1)以促进原创技术产业化为切入点,大力推动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初步建立化学药、中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四大领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建成全国一流的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基地。
——以技术研发提升化学药产业。加强对原创、仿创药物的研发、对传统药物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提升。
——以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促进中药现代化。逐步建立中药技术标准研究、有效成分的鉴定和评价体系,推进中药现代化。
——以前沿技术研究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开展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等技术的研究,加快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产业化。
——以数字医疗影像装备为突破口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开发数字医疗诊断与治疗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2)以推广示范、培育市场为手段,积极培育新能源和再生材料产业。
——支持新能源设备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以太阳能设备、氢能设备、地热能设备、新型贮能设备为主体的新能源设备产业,抓住产业高端。
——促进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常规能源的替代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积极培育新能源产品市场。以政府采购为手段,通过重大示范工程,加强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应用,培育新能源产品市场。
——大力推动节能服务业发展。着力促进节能产业,特别是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业的发展。
——重点发展七类再生材料领域。围绕纸、建筑材料、塑料、金属、电池材料、玻璃和橡胶七个再生材料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再生材料产业发展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3.拓展优化建筑业。
以工程总承包和高端环节为重点,拓展优化建筑业。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巩固国内行业领先地位,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增强国际服务输出能力。
——发挥企业优势,拓展工程总承包。发挥在京企业优势,拓展工程总承包,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以工艺为主导的专业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要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建设方式。
——抓住高端环节,创建知名品牌。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优势,促进建筑业企业加快经营结构调整;抓住建筑业高端环节,积极发展工程监理、工程咨询、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和计量检测等专业化技术服务业,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拓宽服务领域,组织跨国服务输出,打造建筑业知名品牌。
——促进资源整合,打造建筑业产业链。利用北京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的有利时机整合资源,打造一条龙产业链,促进企业进行业务结构调整,提升设计能力与资质水平,提升企业经营层次。
——加强政策引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建筑。加强引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建筑,降低房地产建筑能耗、物耗,鼓励和支持使用环保型、节约型新材料。
(四)优化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方向,以功能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为重点,优化农业的综合生产功能、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和巩固生态功能,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经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实施区域农业一体化战略,发挥首都农业技术和市场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打造大区域现代农业产业链。
进一步优化现代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优势,保持生态和品质安全,按照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要求,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向多功能和多链条方向延伸。着力提高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比重,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文化附加值、加工附加值和绿色附加值,逐步形成多元化、协调、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多样化、个性化、优质、安全的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适合首都资源特点与比较优势的籽种农业、加工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大力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社会功能。适应城市对农业的观赏、休闲、文化、景观等需求迅速扩大的强劲势头,适应农民从延伸产业链条、改善接待服务、扩大农村市场中增收致富的要求,大力拓展农业为城市社会生活服务的功能。
继续巩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功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水利、土壤、道路、环保等建设,发挥农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净能力,发展生态农业。
(五)坚决退出劣势产业。
最大限度发挥政策“高地效应”,旗帜鲜明地退出不符合首都发展定位的产业,下大力气退出现有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以及破坏人文生态环境的行业,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限制并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制定禁止发展的产业与技术目录,严格控制劣势产业增量;制定资源开采地区产业转型援助政策,积极发展替代产业和后续产业。
置换劣势产业存量,用于优势产业发展。探索制定鼓励退出产业实行有序收缩和资本存量向高增长产业部门有效转移的政策措施,活化宝贵的土地、资金等资源。
下大力气退出劣势产业存量。利用经济、行政和技术等手段,逐步关闭或升级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各类初级商品集散与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制定促进措施,推动部分高耗能行业有序退出;积极推进首钢结构调整和东南部化工区的搬迁工作。
严格控制低端产业增量。制定禁止发展的产业与技术目录,做到令行禁止;制定限制发展的产业和技术目录,完善相关能耗、污染标准;实行严格的产业进入制度,城市核心区(二环以内)禁止新开办摊位式小商品市场和各类批发市场,提高一般加工产业的进入门槛。
通过技术改造实现部分产业升级。对于电力、热力、公交等城市功能必需的产业,通过政府专项资金补贴等方式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减少其资源消耗及对首都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力推广节能降耗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提高竞争性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符合首都功能定位。
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十一五”时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思路是:以“梯度分布、专业集聚、功能耦合、内联外引、南北均衡、东进西优”为原则,根据“优化疏解首都功能核心区,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建设城市发展新区,适度开发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要求,倾全市之力,集聚国内外资源,打造中关村科技园区、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奥运体育文化旅游功能区、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亦庄高新技术制造业功能区、临空经济功能区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成为体现首都势能优势,最具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的战略增长极;同时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专业集聚区。
(一)全力打造六大高端功能区。
1.中关村科技园区。
充分利用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的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加快中关村核心区及各专业园建设,以世界研发基地、国家科技策源地和区域创新中心为导向,重点发展研发孵化、信息咨询、科技金融、教育培训等产业,把中关村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2.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
依托中央商务区(CBD)和燕莎国际商圈,实现功能与空间拓展,大力发展商务、金融、文化传媒、会展等产业,以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为重点,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龙头,建设首都国际金融功能区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地。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为依托,建设影视制作、文化传媒聚集的文化创意中心,培育发展新媒体产业,形成商务服务发达、功能齐备的国际化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
3.奥运体育文化旅游功能区。
依托奥林匹克公园、奥运会主场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国家会议中心和国家科技馆等设施,通过承接国际重要会议、展览和科技活动,承接大型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重点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会展产业,把该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中心、文艺演出中心、会展中心、奥运标志旅游地。
4.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
以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为契机,加强金融配套设施建设,利用北京市鼓励金融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依托金融街,大力发展北京金融产业,积极吸引国内外证券、银行、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落户金融街,推动金融产业优势资源的集聚,积极探索发展金融要素市场,完善金融产业链条,打造“资讯发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交易活跃”的国际化金融功能区,使金融街成为国家的金融决策监管中心、金融资产管理中心和信息汇聚中心。
5.亦庄高新技术制造业功能区。
以京津塘高速公路和京津城际快速铁路为纽带,以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为依托,充分发挥政策区位和产业优势,加快星网工业园、光电显示园、集成电路产业园、汽车产业园、东部新区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出口为导向,定位国际高端市场,重点建设外向型出口加工区;重点发展通讯、显示、微电子、汽车、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促进金融、信息、商务服务、物流等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三者融合发展,构筑东南部产业发展带,培育新的增长极;呼应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推进京津塘产业带加速形成,增强区域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建设成最具经济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国际一流产业基地。
6.临空经济功能区。
以首都国际机场扩建为契机,依托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北京天竺空港出口加工区、空港工业开发区、林河工业开发区、汽车产业基地、北京国际会展中心和空港物流基地等,重点发展物流业、会展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和相配套的商贸、餐饮、娱乐等生活型服务业。充分发挥临空经济优势,积极推进国门商务区规划建设,吸引国内外航空企业总部、物流企业总部、航空保险机构和国际会展机构入驻,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打造国际知名的临空经济功能区。
(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集聚区。
1.王府井西单商贸集聚区。
依托王府井、西单各具特色的商贸环境,发挥王府井大街著名企业的品牌效应,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和高端商务服务,努力将王府井大街建成全球最具特色的商业街区之一,扩大国际影响;提高西单服务业的增值能力,提升业态结构和层次,发展综合商贸服务和专业特色商务,发展国际知名品牌旗舰店,打造国内知名的商业服务中心区。形成现代商贸和传统商贸有机结合、功能互补的商贸文化旅游集聚区。
2.宣南民俗文化旅游集聚区。
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旧城保护性开发为契机,以琉璃厂、大栅栏、天桥地区等传统特色街区为依托,发展具有北京风情的民俗旅游和民俗文化,促进书画、古玩和传统手工艺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形成文化休闲娱乐集聚区。
3.龙潭湖体育产业集聚区。
以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依托龙潭湖地区丰富的体育资源和国家体育彩票中心,以龙潭湖体育产业园为依托,打造体育产业总部基地,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体育信息发布、体育交流训练、体育经纪、体育人才培训等市场的发展,形成体育商务交流中心和体育休闲娱乐中心。
4.皇城旅游休闲集聚区。
依托故宫、天坛等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构建环故宫及周边地区传统文化旅游休闲板块,积极开展皇城历史文化旅游;借助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和什刹海古迹风貌旅游区,以及国子监、孔庙、雍和宫、钟鼓楼等历史文物古迹,开发“胡同游”、“民族风情游”、“修学游”、“宗教旅游”等特色旅游,形成充分展现东方文化和古都魅力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区。
5.电子城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区。
以电子城科技园为依托,进一步深化老工业基地改造,加速西区建设,做好新增空间规划开发,以实现信息通信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与采购机构的大规模集聚和高效运营为核心,重点发展以信息通信为主的高端制造和服务业,打造国内领先的自主创新及产业化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国际电子总部基地。
6.丰台总部经济集聚区。
以丰台科技园区为依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配套服务环境,与中央商务区相呼应,大力引进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办事机构以及大公司的销售中心、采购中心、投资中心、结算中心等,打造以总部经济为主体、以高端服务业、商贸业、物流业为重要补充的国内一流的总部经济集聚区。
7.八大处文化休闲集聚区。
借助首钢冶炼部分搬迁的契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建设主题娱乐区、创意高新区和休闲度假区,着力发展休闲娱乐服务业、商务会展服务业和创意科技服务业等产业,全面提升休闲娱乐和商务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西部发展带和长安街延长线西端重要的休闲娱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集聚区。
8.运河综合服务集聚区。
利用通州新城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以运河为轴心,依托运河沿岸文化产业集群中心、科技创新转化聚集地、商务商贸文化中心、新型产业示范园、新北京东站、大型主题公园等的建设,重点发展商贸、房地产、物流、旅游、会展、文化等产业,建设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综合服务中心。
9.沙河科技教育集聚区。
以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生命科学园和沙河高教园区为依托,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科技研发、教育培训等产业,建设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10.大兴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以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大兴工业开发区、新媒体产业基地、物流产业基地等为依托,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发展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物流产业,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重要的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地。
11.房山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发挥房山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快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物流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石化新材料、物流等产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
(三)适度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带。
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型工业、旅游休闲产业。该区域在注重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依托京承高速二期工程、京平高速和六环路西段的建设,重点打造三个产业发展带:生态农业发展带、生态型工业发展带和旅游休闲发展带。
1.生态农业发展带。
依托延庆盆地、平谷平原与丘陵地带、怀柔西北山区以及密云水库等地区,以构筑高标准绿色生态体系为核心,以北部山区特色林果产业、有机蔬菜产业基地建设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具有观光、休闲、农产品加工和科学研究等功能的现代生态型农业发展带。
2.生态型工业发展带。
以区域内工业开发区为依托,加快发展食品加工、软饮料制造等与区内商业、物流关联性强的产业,积极培育服装加工、家具设计与加工、特色包装印刷制品等产业,逐步形成特色明显的生态型工业发展带;着力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和农民就业产业基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3.旅游休闲发展带。
以北京段长城旅游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云蒙山风景旅游度假区等为依托,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气候优势和乡村文化优势,加强旅游和资源保护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西北部历史古迹观光旅游区、西南部自然文化旅游区、东北部生态旅游度假区,形成现代休闲旅游发展带。
五、政策与保障措施
“十一五”时期,要进一步研究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引导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探索公共财政体制下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机制,采用符合WTO规则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新手段,以积极的产业政策和优质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高端化、集约化、轻型化。
(一)完善产业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加大产业政策导向,实施“一松一紧”、“六个结合”。
对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政府要创造“宽松”的准入与发展环境;对不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实行“紧缩”的政策。
——强化产业准入制度,实行“升、降”结合。提高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准入要求,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集约利用;降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取消阻碍多种所有制在服务业中共同发展的各种限制。
——明晰产业发展目录,实行“鼓励、限制”相结合。按照北京市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鼓励、限制、退出的产业类别,明确制定北京限制、禁止、退出的产业目录。
——建立用能节水评估体系,实行“存量、增量”相结合。对产业增量提高进入门槛,对存量通过标准和技术改造进行优化提升。开展合理用能评估、节约用水评估,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资源。
——建立差异化资源价格体系,实行“进、退”结合。通过差异化资源价格体系引导鼓励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退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
——实施污染扰民企业搬迁政策,实行“升级、淘汰”相结合。促进污染严重的产业调整搬迁,优化疏解城市功能。
——贯彻循环经济纲要,实行“点、面”结合。以开发区、产业基地作为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以“点”带“面”,探索实现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途径。
2.加强产业政策聚焦,促进重点产业发展。
(1)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为契机,落实国家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决定,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研发势能,增加发展后劲,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吸引一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在中关村实施;集聚一批改革政策在中关村先试先行;争取一批地方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支持项目;促成一批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在中关村建设;推荐一批专业园作为国家级产业示范园。
——设立专项资金,争取国家自主创新资金相配套,打造产业技术平台,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的产业化。
(2)进一步增加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来源中政府投入比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企业有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支持以企业为龙头的产学研新型合作,来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的聚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支持重大装备的消化吸收,提升企业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通过支持通用技术和涉及提高行业技术标准的开发活动,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支持行业创新联盟、工程中心、科技服务机构等来促进技术创新系统的基础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
(3)加强政策聚焦,加快制定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促进政策。
——研究制定《北京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尽快出台北京市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
——落实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北京市促进物流产业的实施意见。
(4)积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营造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环境。
——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北京市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全面介入北京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引导外资、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
——落实国务院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相关政策,加大中小企业创业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制度建设,打造优质创业发展环境。
(5)探索建立新兴业态的统计体系,跟踪新兴业态发展。
——推进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统一产业业态划分口径,科学设置重点功能区统计指标体系,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分析、指导和推进等工作的需要。
(二)建立布局引导与约束机制,促进产业空间集聚。
1.强化规划引导,建立产业布局引导机制。
——突出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的产业定位,促进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实现特色产业集聚;依据园区发展程度,适时扩大园区规模。
——优先保证入园重大项目土地供应,通过重大项目布局引导相关产业向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集聚;探索工业园区的土地一级开发模式,降低开发成本。
——建立统筹全市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协作信息的共享平台,合理疏导匹配与之适应的产业布局,以期形成有序的传导转移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城、近、远郊的产业梯度转移调控机制,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协同发展,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综合运用规划、土地、投资、信贷等手段,引导产业空间聚集。
2.加强引导工业项目在开发区发展。
——强化产业空间规划约束,确定限建区域,对不符合条件的产业项目不予土地供应。
——对于增量,严格工业项目审批手续,原则上新上工业项目进入开发区(有利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城区搬迁企业富余职工的都市型工业项目,可不受此限制)。
——对于存量,逐步探索开发区外工业项目进行年度社会效益审核(市政府协调、多部门联合),加强能耗、水耗、环保指标考评,不能达标者或限期整改,或予以一定的资金引导向开发区转移。
——进一步清理五环以内或开发区外的工业项目,引导项目向开发区集中发展。
3.探索服务业空间集聚新模式。
——依托重大基础设施和标志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
——在新城建设规划中探索以开发区为模式发展服务业集聚区,以地产商入驻促进服务业集聚。
——发挥三级政府合力,吸引一批中央项目向功能区倾斜,安排一批市政府重大项目向功能区集中,支持一批区级项目向功能区发展。
(三)探索新型财政支持模式,引导城市功能与产业协调发展。
1.建立促进城市功能和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财税体制。
——依据区县功能定位要求,探索市区两级财政适度灵活的新型财税机制。
——探索公共财政体制下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整合产业发展基金,适度向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集中,支持研发投入,政府采购原创产品,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助企业采购第三方服务。
——研究并制定鼓励区域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相关政策(财税、投资、土地、绩效考评)。
——研究并制定生态涵养地带发展生态经济的专项政策(人口外迁、转移支付等)。
——根据产业融合的具体要求,加强部门间、政策间的衔接配合,提高综合效力。
2.进一步发挥政府产业发展资金的作用,实行“三个倾斜”。
——向提升和优化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倾斜,适应园区由于总量扩张和资源升级带来的新需求。
——向充实和完善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服务支撑体系和综合服务功能倾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的建立、资源共享和园区功能完善。
——向培育和实现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内重大项目产业链倾斜,增强重大项目专业配套的定向吸引力。
3.积极探索通过财政手段培育市场、带动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逐步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研究并制定促进公共服务部门和国有企业采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专项政策。
——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手段,培育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源利用产品的消费市场。
(四)实现企业改革和深度开放的新突破,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1.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坚持“有进有退”原则,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进退机制、优胜劣汰机制和合理流动机制。
——推动国有资本的“两个集中”,即向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具有社会公益性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集中,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
——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公用服务行业,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提高公用企业的运营水平和竞争能力。
2.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鼓励企业走国际化道路。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到国内国际市场去运作资产、配置资源。
——培育企业集团。通过外引内联,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和投资的多元化,打造一批产权明晰、品牌优势明显、产业链条较长、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
3.引进产业带动性大的项目。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重点引进产业带动性大的项目和著名跨国公司。
——以形成产业链为主,通过产业配套、研发配套、延伸产业链等措施,提高对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吸收、创新能力,弥补战略空白,迅速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五)实施品牌、人才与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发展高端产业。
1.实施品牌战略,培育、积累适应首都功能的国际化品牌势能。
——依托中关村、CBD、奥运村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资源,打造北京国际化城市品牌。
——积极培育、筹划、争取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重大品牌展会、重大时尚盛会、重大音乐戏剧影视演艺活动,形成系列品牌支撑,凸显国际化大都市魅力。
——拓展总部经济,实现品牌集聚。以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机构(特别是投资运营总部)为手段,实现品牌要素集聚,促使北京成为国际品牌运营中心。
——加强城市品牌经营能力建设,提高品牌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水平,充分利用北京国家行业协会集中的优势,引领专业化会展发展,营造与培育、发展、引进国际化品牌能力相适应的支撑环境。
2.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产业引导就业机制。
——建立以产业引导、促进就业和人口疏解的新型发展机制。以产业发展实现高端人才的集聚;以产业发展实现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有机结合;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围绕重点产业需求,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所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进一步拓宽北京市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出台吸引紧缺高端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专项政策。
——改革现有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北京市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3.推进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战略。
——围绕北京市支柱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潜力产业,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力量分析、研究知识产权陷阱和技术壁垒,制定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发展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服务业。
——鼓励和支持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以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整合国际技术资源,跨越专利封锁和技术壁垒;以资金、人员、政策等方式支持高技术中小企业原创发明申请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以北京作为国家技术标准试点城市为契机,鼓励企业以核心技术为依托,与标准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跨国公司等合作,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的研制。
——鼓励建立以原创技术和先进标准为核心,以专利池为载体,以互利共赢为目的企业联盟,支持技术标准联盟市场化独立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