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凌 李先海
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运用于军事领域,在极大提高了空中打击力量的作战效能的同时,也给防空袭作战重要交通干线防护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敌空袭预警时间短,要求对重要交通干线的防护必须反应迅速、指挥顺畅。现代战争的爆发往往是在一瞬间。伊拉克战争中,伊军在空袭来临时还毫无反应,当通信大楼遭到轰炸时,巴格达上空才拉响防空警报。同时,随着航天、精确制导、隐形等信息化装备的运用,增大了空袭的突然性、准确率和破坏性,使预警时间更加短暂,战时防空袭作战可能在情况非常危急、临战准备十分紧迫的情况下展开。
敌空袭持续时间长,要求对重要交通干线的防护必须军民协同、形成合力。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反空袭作战,敌方为了争夺制空权,往往实施持续猛烈的战略轰炸,千方百计地破坏我重要交通干线,牵制我军战略机动。考虑到军分区、人武部系统实行属地化管理,对境内地形尤其是交通干线等重要目标比较熟悉,一旦战争爆发,一方面要向部队及时提供相关资料、数据等重要信息,另一方面,还必须动用民兵防空、交通、运输和工程保障分队,与军队一起形成合力、协同作战,保证重要交通干线安全。
敌空袭打击强度大,要求对重要交通干线防护必须措施得当、抗击有力。高技术空袭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虽然是火力打击,但实质上是陆、海、空、天、电与心理战六维空间的电磁对抗,表现为频域上的全覆盖,时域上的全天候,空域上的多维化,手段上的综合化,速度上的实时化。敌人的各种空袭兵器,均装备了较为先进的设备,加之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敌人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如果严重干扰我电子设备,使我无线电中断、雷达迷盲,就会导致重要交通干线瘫痪。因此,对重要交通干线防护必须做到防、抗、扰、藏、修等一体化,确保部队顺利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