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信息化发展成果综述
来源:柳州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在文人墨客的眼中,柳州就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但与之相矛盾的却是,这个风景城市进驻着21家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大型企业,特别在近几年,柳州已经由一个手工与小商贸为主的边陲小市,发展成为拥有工业企业3400多家的工业城市。
  这无疑令美学家们担心:现代工业与自然环境,谁会在这场博弈中取胜?面对疑问,我市用实际行动给了一个最完美的答案——不仅现代工业快速发展,而且自然环境天蓝水碧,投资环境政通人和,生活环境平安和谐。
  这一切,都使得信息化成为当之无愧的功臣。
  信息化还原碧水蓝天
  9月19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2007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柳州市依靠信息化支撑节能减排,打造柳州碧水蓝天的做法得到高层专家的肯定。但很多人也许想不到,现在碧水悠悠、蓝天白云的柳州,它的母亲河过去曾是30多家企业的天然“污水处理厂”,这片热土曾是全国有名的四大酸雨区之一,“傻大黑粗”也曾是这个老工业基地的现实写照。但从现状来看,高能耗行业对柳州市GDP增量贡献多却又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两者之间取舍,改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这个突出问题?成为政府开始思考的问题。
  利用信息化支撑节能减排,加快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这是我市想出并付之行动的对策!近年来,我市痛下决心,要求既是利税大户同时也是污染大户的几家大企业,不提出排放改造方案就停产,并通过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到节能减排环节,利用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产制造能力和效率等具体做法,在全市企业中推行节能减排。
  积极改造的结果令人惊喜,生活于这方水土的市民又看到一个碧水蓝天——今年上半年全市二氧化硫污染监测结果比2006年同期减少了43.8%,城市空气优良率达到100%;柳江河饮用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水质标准要求,在全区水体水质评价中排名第一。
  信息化促进政通人和
  除了有碧水蓝天的城市环境,一个良好的软环境,也是柳州吸引众多外商前来投资的原因。为了打造高效服务型政府,我市从2002年就开始全面进行电子政务的建设工作。
  但在当时,电子政务建设还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没有成熟、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怎么办?我市为此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作风,在学习先进城市经验和众多专家帮助下,确定了“平台支撑应用,应用促进发展”的建设原则,先后建成了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电子政务安全平台、电子政务应用平台、电子政务数据平台,并在平台的支撑下开展推广应用工作。经过近5年时间的努力,电子政务覆盖了我市近130个党政机关部门,实现了“党政一张网”,实现了审批管理、联合审批、网上审批等三大功能,支持近40个部门的审批业务工作,已完成的审批事项近15万件。而且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在门户网站上建有67个党政部门单位的子网站,形成政府网站群,成为市民网上参与政府事务的入口。在“2006年中国政府网站评比”中,“中国柳州”政府网站在全国333个地级市政府网站中排名56位。
  为推动党政部门科学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促使政府部门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办公效率,去年开始,我市还将电子政务考核纳入党政考核体系之中,成为实施该举措的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之一。
  信息化的积极促进,使得一个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脱颖而出,也使得众多外商深感柳州城市美丽时,也连赞柳州软环境建设之好,为全市招商引资起到筑巢引凤的作用。
  信息化打造和谐社会
  柳州市信息化并不高高在上,也以寻常姿态飞入普通百姓的生活。通过社会信息化,为市民打造一个和谐社会,让普通市民能感受信息化给生活带来的平安、和谐、高效,是我市信息化的又一创举。从2002年起,按“整合资源,服务社会”的原则,我市就在社会治安、劳动保障、减灾防汛、旅游服务、文化教育、公共卫生、交通管理、数字社区、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方面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初步搭起了“数字柳州”的整体框架,且看:
  ——信息化打造平安柳州。2005年,市政府通过建设应急联动系统,仅用不足1000万元和半年时间,初步完成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实现110、112、119、120的应急联动,大大提供了对应急事件的反应与处理能力。并通过治安防控视频监控系统(天网工程),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信息化打造和谐柳州。从2002年开始,柳州市陆续投入专项资金近2亿元,建成了医疗保险系统、养老保险系统、劳动保险系统、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劳动保障网、柳州就业网、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热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系统、职业技能培训信息系统、远程教育系统、都乐网、文化共享系统等,有效地从不同方面给予市民提供服务与帮助。
  ——信息化打造数字柳州。我市在打造数字柳州的过程中,着重推进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化项目,在政府服务、咨询投诉、求助进言、城市交通、社区管理等社会生活方面有了一个明显的进步,让市民感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各种便利。针对与市民生活直接打交道的社区管理,我市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启动数字社区的试点工作。通过建立信息发布、学习交流、聊天、互动等平台,把社区内生活的居民联系起来;通过建立社区热线,让一个热线电话,把居民与社区连接起来。目前,全市已建成统一的数字社区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了全市100多个社区,占全市社区的60%,实现社区居民信息的录入、管理、低保救助等多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