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警务机制保安宁
来源:瞭望 更新时间:2012-04-14

 
 
 
    根据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际要求,上海市不断探索推进警务机制的现代化建设,确保社会安定和重大活动安全运行

    作为中外关注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不仅经济高度繁荣,而且社会安定也有目共睹。上海公安机关通过建立“现代警务机制”,做到了“打得出,防得住,管得严”,在高效打击、做实根基、严管队伍上突出了“沪上特色”。

  “指挥长负责制”做强神经中枢

    
对社会治安快速反应,必须有通畅灵敏的神经中枢。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形同一个总值班室,发生重大紧急情况,逐级上报,等领导拍板,很可能贻误战机。由于缺少预案,又没有专业指挥人员,有时各路人马到了现场却一片忙乱,无所适从。针对这一被动局面,上海市公安机关找准根子,从指挥神经中枢上着力解决,确立了指挥中心在应急反应机制中的龙头作用,推出“指挥长负责制”,从机制上保证了大敌当前可运筹帷幄。

    在高科技的硬件设施和科学的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指挥长负责制”的作用至关重要。2000年,上海市公安局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在市局、分(县)局指挥中心设置指挥长。2004年3月,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正式确立了专职指挥长制度,建立5个专职指挥组,专门负责指挥调度。这标志着上海市公安机关指挥调度走上专业化之路。虽然指挥中心是正处级单位,指挥长是副处级干部,但是根据预案,副处级的指挥长可以建议安排市公安局副局长到现场,调动副局级机构的警力,指挥中心的权威性得以确立,处置过程中“警令不通”现象得以杜绝,公安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加强。

    近年来,APEC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麦莎”台风袭击事件、地铁4号线安全事故以及普陀“224”劫持人质案、嘉定“1117”持枪抢劫出租车案等重大安全保卫工作、重大突发案(事)件的处置中,上海的应急能力得到一次又一次验证和提升。

  公安担任联动“龙头”

    2006年3月2日17时15分,上海市“晚高峰”的徐家汇商圈内车水马龙,一起1死1伤、9车损坏的重大交通死亡事故突然发生,如不能高效处置,必然导致交通瘫痪。

    在市应急联动中心指令下,徐汇分局指挥中心交通指挥长有条不紊地下达了五道指令:属地交警中队、事故科民警赶赴现场固定证据、抢救伤员、疏通道路;周边交警中队加强附近交通疏导;相关中队开辟现场到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绿色通道;相关中队开辟现场到殡仪馆的应急通道,确保尸体清运;道路清障公司及时拖离现场事故车辆。与此同时,指挥中心迅速与医院、殡仪馆联络,调120救护车、殡仪馆接尸车和4辆清障车赶赴现场。一起发生在闹市区的重大交通事故,仅仅用时30分钟即告处置完毕,高效的指挥调度,将事故对交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作为特大型都市,各种突发性事件纷繁复杂,成功处置必须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从2002年开始,上海公安机关逐步确立了应急指挥中心的重要地位。2004年,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正式建成,并与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合署办公。目前,包括民防、海事、卫生、地铁抢险、气象局、港口管理局、地震局等26家单位已经纳入联动,形成上海市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拳头力量。

    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负责人说:“现在每天有二三百起的联动事件,遇有情况往往不止一个部门出动。我们现在是行使了政府授予的指挥职能。”据介绍,目前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每天接到警情约3万起,其中1万起需要出警。其中二三百起警情需要两家以上联动处置。水、电、煤、医、环保等部门与公安机关共同出警的情况最为常见。

  数十种预案保证临阵不乱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确保遇有突发事件,临阵不乱,快速反应,上海市公安机关加强应急预案制定和管理,做到有备无患。

    2002年,上海市公安局将多年来形成的处置各类突发案件、事件的工作预案汇编成册;2004年,在上海市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出台后,上海市公安局根据实际需要将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充实完善;2005年,上海市公安局制定了数十部预案。除了总体预案和通则外,还包括18部处置暴力性案件预案,17部处置群体性事件预案,12部处置治安灾害事故预案,4部处置恐怖袭击类事件预案,以及其他专项预案。

    在指挥大厅,指挥员轻点鼠标便调取出某大剧院的资料。通过视频可以清晰完整地看到该剧院的内部结构布局,特别是设有哪些出入口。这套多媒体预案资料可在消防、防暴、反恐等多种突发事件中应用。

    为了保证预案在实战中的熟练应用,上海市每年定期组织各种应急处置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检测预案的可操作性,并不断修订完善。近年来,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采取“不打招呼”方式,以持枪抢劫、爆炸、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为科目,组织实施了几十次实战演练。通过演练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指挥调度能力、应急反应能力、现场处置能力和查控堵截能力。

  15分钟闭合上海“大门”

    “上海的进出大门能在15分钟之内关闭,犯罪分子插翅难逃。”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负责人在纸上画了几个圈:“第一道防线是在高架道路上设置控制点,第二道防线是在外环道路设置控制点,第三道防线是在出入上海的市境口岸设置控制点。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有抓捕需要,全市可迅速启动三道查堵防线,充分部署警力。”

    为了有效提高应急查堵能力,提高打击的精准度,多年来,上海公安机关注重提高查堵的科技含量。2006年5月底,在全市一、二级出入市境道口的每条车道上都安装“车辆和驾驶人查控系统”,车辆牌照和驾驶员脸像均纳入监控、记录在册。

    网格化巡逻源于上海,当这一模式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之时,上海又对巡逻防控机制进行创新与探索,着力提高巡逻防控效能,建立、健全巡逻勤务规范和管理考核制度,根据街面违法犯罪情况灵活布警、用警。

  因地制宜做实社区根基

    寸土寸金,是上海的特点之一。警务进社区,遇到最突出的困难就是用房紧张。

    徐汇区漕河泾派出所有一支颇有名气的女子警务组,警长毛沁怡六年来在社区的办公地仅限于一张办公桌。六年中,小毛在社区安心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指导综合协管员和综治社保做好社区防范、出租房屋的登记管理上,加大对临街场所的监督检查,另外还有防火防盗宣传、养犬管理、发布警情提示等日常工作。几年下来,辖区内没发生大的刑事案件,良好的治安赢得了老居民们的称赞。

    上海是社区警务起步较早的城市。庞大的城市,不同形态的城市生态,使公安基础工作难以整齐划一。而正是这种有统有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支撑起上海的治安基础。采访中,本刊记者感受到,如何在上海做好基础工作必须因地制宜。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区不同,新型小区与老旧的居民区不同,繁华商业区与城乡结合区域不同。面对整个城市生态结构的巨大差异,上海市公安机关因地制宜,走出了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社区警务模式。

    外籍人士工作、生活集聚也是上海的一个特色。洋居民多是静安区的特点,他们大多聚居在某些高品质小区内,上班也集中在一些高档写字楼。对此,静安公安分局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洋”社区工作经验。一方面,大力培养懂外语的社区民警。静安分局从全局筛选出50多名英语较好的民警,联系专业英语培训机构,对民警进行培训。具有英语专长的民警将担当“洋”社区的社区民警;另一方面,加大与物业公司的协作,借助物业公司实施管理。公安机关一方面注重借助物业公司开展工作,同时通过“勤沟通、勤宣传、勤服务”,逐渐得到中外居民的认可。

  信息化促进执法正规化

    “上海的民警执法文明,群众满意度高”;“公安机关办事公正,讲规则、讲程序”。在上海公安机关窗口单位办过事、与上海民警打过交道的人往往有这样的评价。除了上海市公安局党委从严治警,上海公安队伍素质高等因素外,信息化、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也成为杜绝民警违法乱纪、督促民警文明执法的上上之策。

    上海公安机关建成“案(事)件信息管理系统”以来,所有向公安机关举报线索的群众都可拿到一张由电脑系统生成的回执,根据编号,群众可以通过声讯电话随时查询、了解案(事)件是否为公安机关真正接报。为了保证如实接报、依法立案措施的落实,上海市公安机关实行了严格的接报责任制,并加强监督检查,杜绝任何形式的拒绝或系统外循环。

    从2005年开始,上海市公安一线的交警、巡警、110处警民警随身都带有一支小巧的录音笔。这是制式装备,民警出警不但必须配备,而且必须使用。按规定,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应事先告知当事人“本次执法活动将全程录音”,然后再开始执法工作。执行任务结束后,录音内容必须存储到专用计算机内,一人一档,以便于事后查询。录音笔成为监督执法过程中的“第三只眼”,既促进了民警规范、文明的执法言行的养成,也保护了民警的执法权益。

    2006年2月,上海市启动了“受理室、候问室、审讯室”全面实行声像监控工作,并于当年底完成。上海市公安局警务督察处负责人说:“通过录音、录像等手段进行执法过程的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市公安局纪委纠风办对这项工作投入很大精力,形成了规范性的要求。如果录音、录像资料没有按规定进行保存,一旦出现投诉或争议,将以举报人的说法为准。”□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