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沂
摘 要: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图书馆内部、图书馆馆际之间都有必要进行战略整合。提出了建立“国家集团军”图书馆模式和建造中国图书馆大型“航空母舰”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战略整合;图书馆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1 数字图书馆的战略整合
1.1 向有利于数字化方向整合
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传统图书馆有着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而同时,它又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数字化是其核心。正因为这样,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一定要十分注意向有利于数字化发展方向进行战略整合。
从现有的实际出发,这种整合应该抓住以下方面:其一,对资源的整合。如,对本馆纸质文献做出数字化的整合、对本馆各类电子出版物序列的整合、对本馆不同数字化机构的整合等。其二,对网络化的整合,如,对不同载体资源进入网络的整合、对互动式通道的整合、对网络检索有效服务的整合等。其三,对管理的整合,如,对联机体系和分布的整合、对数据库库存和分布的整合等。
1.2 从本馆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整合
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应该注意到从本馆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整合,在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上应该注意到以下两点:其一,不要以为所有的数字图书馆都是同一模式、同一规格、同一水平,应该在承认差异中找到结合点,进行整体性的系统整合。各图书馆应该按本馆的实际情况,本着数字化这个大目标开展各自的整合工作。其二,不要企图把所有的图书馆都建成高标准的、具有全面功能的数字图书馆。应该知道,数字图书馆的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时间、没有地域、资源共享的开放性的信息体系,正因为这样,各图书馆则应在整体信息体系中找到本馆的定位,有主有次、有正有侧、有先有后地安排好自身的整合工作。
2 图书馆馆际之间的战略整合
2.1 对各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整合
当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字化文献总量不足、学科覆盖不全、品种偏少;数据库建设滞后,数量少、规模小、范围窄;文献规范化程度低,致使部分文献信息难于进入网络。针对这种情况,在整合中应该注意到:其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打破原有封闭式的格局和模式,从而形成合力,并在此基础上建成比较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其二,统筹计划,宏观调控,充分调动各类图书馆的积极性,集中加强数据库的建设、开发,完善各系统和各地区馆藏书目数据库、特色专业数据库等,与此同时,还须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工作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 2.2 对馆际之间的信息网络进行系统整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情报系统已经建立了一些文献资源网络,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出规划、调整。其做法应该是:其一,按专业系统,建立起纵向网络协作系统;按不同地域,建立起横向网络协作系统。这两个系统均由国家级重点图书馆所组建的网络保障机构进行统一协调。其二,由资源网络中心建设起集中型的联合目录查询系统,读者只要进入这个系统就可以一次性地进行批量检索,从而使读者知道他所需要的文献是否被收藏,以及被哪个图书馆所收藏。
2.3 建立起高效的文献信息传递系统
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最终依赖的仍是高效的文献信息的传递系统。鉴于此,在整合中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起畅通的文献信息传递系统,如快递服务的网络布局,又如包括传真、电子邮件、FTP在内的电子形式的服务网络、布局等;其二,建立起同一的、完善的馆际互借系统,并完善自动联络、自动费用结算等有关机制,以全面提高传递的效益。
3 图书馆在国际化竞争中的战略整合
3.1 冲破围墙与整个社会接轨
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不仅不是图书馆的“消亡”,而恰恰是图书馆在其发展史上进入了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图书馆的实力更加强大、管理更加严密、层次更加提高、系统化的范围更加广阔、与整个社会的接触更多。正因为如此,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在战略上就必须认真考虑到要冲破围墙、融入整个社会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是图书馆在向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的必然,而另一方面也是为图书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建设数字图书馆中,进行战略整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改变长期以来图书馆只属本系统、本部门所有的习惯性理念、思维、运作,要深刻认识到数字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开放体系。其二,要与社会相关部门、行业、系统建立起数字化、信息化沟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逐步扩大沟通范围。其三,要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长期协调。应该清楚地知道,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图书馆在其发展中必然要纳入市场经济发展的轨道。其四,要越来越重视社会法律规范。应该明白,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必须纳入社会法律规范之中,而图书馆的存在与发展也会受到相关法规的保护。
3.2 建立精锐和强大的国家集团军
前不久,文化部周和平在一次重要的讲话中指出:“‘十五’期间,我们要在加快信息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尽快开展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我国是一个大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加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建立国家集团军不仅必要而且是必须的。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起码应该考虑到两个方面:其一,建设数字图书馆工程浩繁、技术复杂、投资巨大、涉及面广,决不能闭门造车、各行其是,搞“大而全、小而全”的重复建设,要集中资金、技术、人才,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国家集团军,取得经验,指导全局,谋求发展;其二,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这一形势进一步升温,面对这种情况,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消除分散,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战略重组,建立精锐而强大的国家集团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3.3 建造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大型“航空母舰”
当前国际竞争形势日趋激烈,欧洲共同体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的出现、南亚经济圈的形成、非洲贸易组织的问世……这些从一个方面给人们以启迪:世界上的许多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纷纷联合、重组给人们以启示,没有强大的、集团化的实力,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是难以立足的。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同样的迹象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美国拟建成一批国家级项目,如DLI-1和DLI-2;英国的eLIB和德国的GI计划等也是国家一级的重大项目;另外,由西方8个国家共建的“全球信息社会示范计划”中的“电子图书馆”已经启动。总之,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数字图书馆参与全球竞争是早晚的事,及早考虑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对此,可能有一些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其一,认为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距发达国家相去甚远,现在提出这样的问题为时过早。对此,笔者以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三浪潮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世界上就曾有一部分国家跨越了工业革命阶段而跻身于发达国家的先例。今天,信息时代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我们何不以此为契机,勇往直前。其二,有人以为,我国真正的数字图书馆尚未建立,现在又谈及参与国际竞争岂非纸上谈兵。其实,战略思考并非只是在作战期间才能进行,也不是在作战之后的回顾中总结出来的,而是在作战之前就应具有战略部署、战略规划,否则将可能在作战中付出较为沉重的代价。
近期,许多研究世贸问题的专家反复提到“要把蛋糕做大”的问题,这绝非耸人听闻之谈,而是经验教训的总结。鉴于此,笔者建议,为有效地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我们应及早考虑,建造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大型“航空母舰”。
参考文献 [1] 谭祥金.面对数字图书馆浪潮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1):12-14. [2] 范并思.理论图书馆视野中的数字图书馆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1):27. [3] 张安珍.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模式[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1):33. [4] 李家清.我国文献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1):35-39.
第一作者简介:张 沂,女,1971年9月生,1995年毕业于太原师专外语系,200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馆员,太原理工大学长风校区图书馆,山西省太原市新晋祠路,0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