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明确了审计在干部监督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温家宝总理在听取审计署工作汇报时,对审计工作提出了“依照法律,符合程序,提高质量,文明审计”要求。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审计机关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方法、改进管理模式、探索审计规律,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使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审计行为更加规范、自身管理更加完善、审计纪律更加严明、服务发展成效更加显著,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实现审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一、以科学发展为与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不断加强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十一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推动经济社会真正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审计机关作为高层次监督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审计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工作。把握规律,抓住关键,在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重点关注环境保护和支农惠农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积极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关注社会保障资金的落实,搞好扶贫、教育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领域和专项资金的审计,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关注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建设,促进减少损失浪费和节约资源,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关注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严肃查处弄虚作假、侵占国有资产的行为;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力度,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把整改体现在审计监督的全过程;加强审计成果运用,提高审计成果的深度和可操作性,推进依法行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队伍建设为支撑点、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审计工作要以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业务过硬、能力突出、充满活力的审计队伍为目标,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班子建设是队伍建设的关键,只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才能带出一流的审计队伍、创出一流的工作业绩。班子建设要做到“内增凝聚力、外增威慑力、提高向心力”,真正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当官、扎扎实实干事,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带头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二是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队伍建设的先导,倡导法制文化、信用文化和执行文化,努力培育审计干部求真务实、严谨细致、艰苦奋斗、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把审计机关建设成为一个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形象好的群体。三是加强审计能力建设。能力建设是队伍建设的核心,要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重点是强化审计人员的能力建设。要以依法审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三个能力”建设为核心,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培训体系,形成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以实践学习为主、组织培训为辅的方式,多管齐下,提高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四是加强廉政建设。廉政建设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公生明、廉生威”,为公、清廉是对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要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和各项廉政规定,健全和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到的,审计部门带头做到;要求被审计单位不做的,审计部门带头不做,坚决抵制和防止审计不作为和审计乱作为、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为人民用好权、办好事,当好经济建设的守护神。五是加强作风建设。良好的审计作风,是审计执业信念的牢固载体,是提升审计能力的动力引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领导干部五个方面的作风建设、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摆、建、查、树”五个环节的学习和教育,学出新意,摆出问题,建章立制,查处案件,树立典型,着力解决好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道德修养三个方面的根本问题,大力弘扬“依法、求实、严谨、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营造审计机关风清气正的为政环境。
三、以开拓创新为着力点,不断体现审计工作的时代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个人不断成长的直接动力。创新既是谋事之策又是成事之本。审计工作既要坚持依法审计,按规矩办事,又要追求审计创新。要不断增强审计人员创新的本领、创新的激情和创新的胆略,提升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水平,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把握规律性。
一是创新审计理念。新的审计阶段呼唤新的审计理念。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大政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等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服务,制约就是促进”的审计理念,对任何一个审计事项,要看是不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秩序的规范,是不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不是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既要如实、客观地反映和分析查出的问题,又要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为被审计单位纠正错误、加强管理、改进工作出主意,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二是创新审计手段和方法。审计工作专业性强,程序严密,涉及广泛,审计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先进技能和方法,才能担当起新形势下审计监督的重任。要逐步实现由单一的、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经济效益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环境审计等审计方式转变;充分利用计算机、内部控制测评、分析性复核、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与审计风险分析等审计技术;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并借助于对内控系统的评价确定重点的审计方法;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审计管理和现场审计实施两大系统,挖掘和总结计算机审计的经验和典型实例,积极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审计人才。
三是创新审计管理方式。建立科学的审计计划管理体制,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安排审计项目,增强计划的科学性,维护计划的严肃性。要完善审计业务经费的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审计成本,合理配置审计项目的人、财、物,提高审计资源的使用效益。制约和激励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奖励制度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合理界定审计责任,切实加强审计管理,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四是逐步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规范审计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确保公告内容准确无误,重视被审计单位反馈的意见,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扩大审计的公开透明度。
四、以健全审计制度为推进点,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审计工作要做到依法、科学、高效、有序,必须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则。制度建设是确保审计工作得以健康有序开展的必要保证,是促进审计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指导思想,完善长期审计实践中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一是抓好审计机关内部的制度建设。以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要求为目标,结合审计实际,全面、系统地进行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行为,推进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二是努力构建责任管理体系。构建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审计质量责任管理体系、日常工作责任管理体系、廉政责任管理体系,以定责、问责来促进履责,增强制度效应,形成自觉工作机制。三是建立审计质量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加大对执法行为的监管力度,确保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四是强化依法审计意识,牢固树立依法审计观念,严格落实各项审计法规,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审计行为规范、审计问题定性准确、审计结果客观公正。
五、以精神文明创建为切入点,不断突出文明审计的重要性。文明审计是审计工作者在其业务工作过程中,遵循行业文明礼仪公约和职业道德,反映个人内在素质,展示队伍外部形象的一种自律行为。在今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李金华审计长提出了“文明审计”的理念,即:“审计要依法按程序,遇事要先讲道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不讲粗话、大话、过头话,伤害别人感情。对审计情况要如实反映,实事求是地处理。遵守审计纪律,言行举止文明。”文明审计与审计工作质量息息相关,在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提升审计工作水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认真贯彻李金华审计长的指示,充分认识文明审计在审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真落实《河南省审计厅关于积极推动文明审计的意见》,结合我局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审计活动。
一是强化教育,牢固树立文明审计意识。深入进行文明审计教育,促进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恪守审计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有效开展文明审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严格要求,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来理解别人,把文明审计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三是换位思考。要正确处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在审计过程中坚持换位思考,体现文明执法。四是以人为本,优化审计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加大审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的基本保证。不断改进和提升审计机关工作环境、精神氛围,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五是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促进和谐机关建设。丰富文明创建形式和内容,把和谐机关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机关文化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审计署《审计机关文明礼仪公约》,深入开展“文明科室”、“文明个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推进文明审计建设。(作者:河南省濮阳市审计局局长徐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