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审计信息化手段 打造审计铁腕
来源:硅谷动力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为对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监督的工作,审计本质上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以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经营管理进行审核和检查,并在审核检查完毕后提出审计报告。

  2001年,安达信和安然公司东窗事发,轰然倒塌;2006年,中国证监会作出了对科龙电器证券违法违规的行政处罚决定,引发人们对证监会下一步对德勤的处罚决定的关注,安然的财务丑闻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审计行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科龙一案使得审计行业在中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人们关心的是,作为独立监察机构的审计机构或部门,如何在繁复的企业运营财务和庞大的资金收支的审查中,保持其敏锐性、客观性和中立性。

传统审计工作的软肋

  审计师基于原始凭证与经营事实一致的基础之上,根据审计准则审计会计报表,检查其与总帐、明细帐、记帐凭证以及原始凭证是否相符。从程序来看,现代审计主要以抽样审计为主,审计师在评价审计对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抽取一定的样本进行审查,由此推断总体特征,并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尽管审计师有权利对被审计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但都是事后审计且审计手段非常有限,他们只能根据上市公司提供的帐表证进行核对,对公司实物资产进行抽查,对银行存款与往来债权与债务发函询证,无法对所有账表证都详细审查,只能进行抽样审计。很显然,审计师不能保证未被抽查的会计资料中不存在任何差错和舞弊。

  虽然为了规范审计工作,与国际惯例趋同,国家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但在会计和审计的手工作业中,要在短时间内将新的准则完全融合和贯彻,往往会碰到业务不熟悉、发生差错甚至刻意舞弊的情况。这些都是传统审计工作中无法完全避免的软肋。

信息化技术保障审计作业

  手工作业下的低效率和以此导致的高风险和传统作业模式下的监察力度的有限性,都亟需一个新的平台和新的工作方式来改变这一状况。

  审计信息化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技术方法,更是一种管理的思想。依托计算机信息化技术,通过对所需数据的适时采集、处理加工,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把审计人员从烦琐的数据运算、法规查证中解放出来,使审计工作的质量有所保证;通过对审计业务过程的记载,实现对整个审计项目的动态管理、对风险点的实时控制,实现对审计工作任务的合理分解,整合审计资源,促进部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从而便于业绩的考核和评估,做好风险防范。

  对于如何全面贯彻国家颁发的新的会计和审计准则,上海博科资讯有限公司审计信息化专家认为,可以依据新的准则,将审计监察的逻辑公式融入到审计信息化平台中,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内审和外审工作均可借助融合了新审计准则的信息化平台,高效而精准地执行审计活动。

内审角色日益重要

  内部审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或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益的行为。

  会计事务所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审计是事后的监察,而作为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则是主动出击、防源截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检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相关的内部控制发表意见。

  内部审计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导向,内审IT支持的要求也呼之欲出。上海博科的审计之星系列产品,就是特别针对国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内审要求,融合最适用行业的审计方法及查证工具,推出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其集团审计网络实时版最值得称道的两个亮点在于,添加了远程实时监控的新性能,能实现多单位联合作业、追踪分析,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真正实现了审计作业的“三大转变”;同时,紧跟国家审计工作的要求,将新的审计准则融合到整个信息化系统之中,真正协助内审工作人员全面执行新的审计准则。

  审计长李金华表示,中国内审业快速发展,正在由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向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审计转型,由发现型、符合型审计向预防型、增值型审计转变。中国的内部审计行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仅仅政府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内部审计还不够,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也需要开展内部审计。“开展计算机审计是一场革命,如果不搞计算机审计,我们将失去审计资格”,在审计长李金华的极力号召下,审计信息化革命正在席卷全国,革命的车轮滚过之处,历练的将是审计活动的铁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