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丹阳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导墅中学校长 金云良
实施教育现代化必须努力做到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从而达成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在我市实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导墅中学以教育现代化的理念促使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和谐化校园的建设。
一、改善办学条件,促使校园和谐化
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物质保障。近年来,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教师的主动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从1996年起,投入近900万元,完成校舍改造。先后建成了两栋教学楼,拥有28个标准教室,保证了生源高峰期和今后小班化教学的教学用房;新建了一幢师生餐厅和学生宿舍,建成了2600平方米的教师公寓,极大地改善了师生的生活条件。致力校园环境建设,新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花圃景点。
加速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从2001年起,先后投入300余万元,新建了宽带校园网,信息点设到每个教室、活动室和每间教工宿舍;新建了一个拥有60个座位的标准化网络教室,现在学校拥有2个标准化网络教室,建成了22个多媒体教室;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并且为28位校级以上骨干教师配备了专用笔记本电脑。
以“四配套”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先后投入200余万元,新建了一幢专用实验大楼,拥有4个标准化理化生实验教室以及相配套的仪器室和实验准备室,全面更新了实验仪器柜和学生实验桌凳。同时,按照四项配套工程建设标准,配齐配足了各类实验仪器、图书资料、艺术教育器材、体育运动器材。新建了塑胶跑道,改善了学生的运动环境。
二、强化队伍建设,支撑校园和谐化
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提升育人水平的根本保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支撑。近年来,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全面更新了教职工的教育管理理念,提高了教师的德能水平,营造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教职工会议,定期举办青年教师、班主任培训班,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政治理论、教育法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不断将学校的办学思想、工作目标逐步内化为教师自觉的工作行为。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教师结合时代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投身于“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专业技能大练兵”的活动之中。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五优”、“三评”评比,即优秀教案、论文、课件、优秀课、优秀校本教材的评比活动,以及评教学新秀、评教学能手、评学科带头人,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人文关怀,增强教师凝聚力。关心每一个教师,竭其所能。关心教师,既有业务上的关心,也有生活上的关心。历届校领导,从来不摆架子,不搞特殊化,始终与广大教师同甘共苦,为其排忧解难、送去温暖。身教重于言教,以学校领导的真心、真诚、真情,赢得绝大部分教师乐于清贫,耐得住寂寞,甘于奉献,热爱教育事业。
三、优化教学管理,推进校园和谐化
追求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因此,我们以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优化各项教学管理,努力达成这一根本目标。
第一,开展主体活动。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溶解于平时,充分利用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的宣传教育形式,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运用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深入进行法制教育、健康教育、八荣八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运用主题班会、广播会等形式,组织学生自我宣传、自我教育,强化法制、安全观念。同时开设各类兴趣小组,为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第二,正确导向评价。我校在教学管理策略上提出“三化”的目标导向,即初一年级抓“优化”、初二年级防“分化”、初三年级重“强化”。我们的思路是:初一年级重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使学生好学、乐学、善学,为整个初中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初二年级我们建立“辅差责任制”,力争达到“二不”和“三无”,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门学科拖后腿”,“无困难生学科,无后进生班级,无流生年级”;初三年级我们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人人合格毕业。
第三,开发潜在资源。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要求教师能从最困难的学生身上发现最美好的希望,要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观的眼光”看待学生和教育学生。教师们不仅能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承认这种“差异”,而且能把它作为特殊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努力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孩子在其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里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