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甘肃省发改委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因此,科学、高瞻远瞩地制定“十一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全区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回顾与展望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抢抓机遇,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克服内需不足和各种自然灾害产生的不利影响,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总揽经济工作全局,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落实第一要务放在首位,咬定发展抓项目不放松,认准改革抓企业不动摇,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奠定了新的发展基础。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9392万元,占“十五”计划的123.1%,年均增长13.2%,比“九五”末增长85.7%;人均GDP达到2040元,占“十五”计划的125.2%,年均增长12.5%,比“九五”末增长80.5%;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6637万元,占“十五”计划的119.4%,年均增长12.3%,比“九五”末增长78.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0800万元,年均增长9.4%,比“九五”末增长56.6%;粮食产量达到12906.8万公斤,比“九五”末净增2584.8万公斤,增长25%。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增加了新的市场需求。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44.8:16.8:38.4调整为35.3:18.3:46.4。农村经济结构开始向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结构转变,花椒、油橄榄、中药材、蔬菜、茶叶、核桃、畜牧养殖、冬播洋芋、优质小杂粮等特色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农业增加值达到38645万元,占“十五”计划的119.1%,年均增长8%,比“九五”末增长46.6%。以电力、建材、医药、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矿冶为主导,相继培植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603.5万元,占“十五”计划的111.9%,年均增长16.5%,比“九五”末增长114.2%。商业、餐饮业、邮电通讯、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增加值达到50752万元,占“十五”计划的139.4%,年均增长17.5 %,比“九五”末增长124.2%,总量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城镇化水平达到20.1%,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0年的28.2%提高到42.1%,成为全区经济新的支撑力量。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技术进步和新的市场需求逐步趋强。
    3、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十五”期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2670万元,年均增长11.6%,占“十五”计划的123.1%。城市建设上,城区排水工程、人民路拓建工程、北山道路建设工程、城区供水扩建工程、城区主干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完成城区主街道改造14.3万平方米,新建城镇道路38公里,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2.1万吨,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67公顷;交通建设上,江武公路武都段改建、小康公路改建、司昌公路改建、汉王将军石桥、角弓陈家坝桥、柏林袁家坝桥、洛塘上庄桥等工程陆续建成,新修271村的乡村公路,公路通村率达88%;能源建设上,“成——两”110千伏送变电线路、农村35千伏及10千伏送电线路改造、菜园沟水电站、锦屏水电站、马营水电站、金厂水电站、磨坝水电站、清水坪水电站、龙坝水电站相继建成,架通了11个无电乡387个无电村社的农电线路,改造了346个村社的农电线路;水利建设上,建成小型水利工程335项,新增水浇地4.11万亩,发展节灌面积4.25万亩,解决了258村8.52万人的饮水困难;生态环境建设上,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新修梯田、天然林保护和小流域治理工程,新修梯田12.99万亩,退耕还林37.35万亩,发展经济林43万亩,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工业基础建设,相继完成了区水泥厂环保治理技改、龙沟煤矿华桥矿井延伸、大林矿井技改、佛仁制药生产线建设、武都田园油橄榄加工厂、武都世博林油橄榄加工厂、香园食品厂、武都明月中药材加工厂、武都永光农副产品加工厂、武都金阳淀粉加工厂等建设,并启动了吉石坝工业基地建设,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80%;社会事业上,武都二中、宣传文化中心、疾控中心、计生服务所大楼已建成投用,二期义教全面完成;卫生Ⅷ项目已基本完成,完成了26所卫生院危房改造;体育设施、旅游景点开发步伐加快,已通电的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通电话636村。城乡基础设施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不仅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也创造出新的发展空间。
    4、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造就了新的社会和谐局面。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五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以巩固“普初”成果,推进“普九”进程为重点,义务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新建教学楼70栋,维修、改扩建中小学校75所,新增“普九”乡镇29个,“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3.4%,儿童入学率达到98.5%,高考本科上线率达38.8%,分别比“九五”末提高了60、2、25.8个百分点。计划生育成绩斐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28‰以下,总人口控制在53.4031万人以内。卫生事业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水平为重点,有效地控制了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生与流行,提高各级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和医疗环境,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业发展迅速,“十五”期间年平均接待区内外游客达15万人次,年综合旅游收入1500万元以上。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进步,电视覆盖率达到89.2%,广播覆盖率达88.4%,有线电视网络达到135公里。普法、依法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灾害预防、民政工作、残疾人事业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促使社会和谐程度有较大提高。
    5、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促进了新的消费需求升级。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00元,年均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9元,年均增长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6.94亿元,比“九五”末增加13.94亿元,年均增长15.7%;农村住房和城镇居民住房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了20㎡和15㎡。以“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为主的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区有5293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1046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10711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门路。共新增劳动力就业5958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90人,安置城镇退伍军人243人。坚持扶贫攻坚与小康建设“两手抓”,坚持开发式扶贫方式,累计投入资金8345.48万元,使全区0.7万户3.06万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1.22万户5.38万人稳定解决了温饱,全区绝对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分别由“九五”末的5.96万人、17.68万人减少到2.9万人、12.3万人;建成小康示范村14个,覆盖0.62万户2.7万人。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必将促使消费热点由现阶段的温饱型向小康阶段的发展型转变,城乡广大消费者都将要求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追求自我发展,这将是今后经济持续增长最深厚、最可靠的动因和支撑力量。
    6、政府职能明显转变,增添了新的发展活力。按照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不断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员“保先”的学习教育活动,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坚持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关乎人民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健全完善,政府职能明显转变。特别是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行为,不断完善对公共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总体来看,“十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改变最为显著的时期,由于工作扎实、措施到位,取得了许多重大成绩和突破。一是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确立了“两手抓”、“三项工程”、“四个开发”、“五个建设”和“八大战略”等工作重点,凝聚了全区人民的力量。二是以农村“三个五十”为重点,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农村“五通”水平显著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不断积蓄了发展后劲,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三是以撤县设区为目标,以城区排水工程、人民路拓建工程、北山路拓建工程、城区供水扩建工程、城区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等为依托,加大了城区建设力度,重点实施了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提升了城市品位,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文明城市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四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全力加快了特色产业开发,花椒、油橄榄、中药材、核桃、蔬菜、茶叶、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半壁江山”。五是以“一退、三兴、五通、五改”为主要内容,加强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进程,使农村基础设施、生态条件、生产生活方式、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改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条件。六是将劳务输转工作作为最大的项目建设,平均每年输转农村劳动力8.4万人次,增加农民纯收入1亿多元,走出了一条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七是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平衡现状,紧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投资机遇,集中实施了二期“义教”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卫生Ⅷ项目等工程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教育、卫生基础条件,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八是下大力气推动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九是着眼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十是着眼于增强加快发展的步伐和责任感,大力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
    (二)武都发展所面临的条件和主要问题
    思考未来五年的发展,既要准确地认识现有的发展基础,又要把武都放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去思考,充分认识大环境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以便把握全局,趋利避害,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从宏观环境看: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国际间产业重组转移速度加快,这为我们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二是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支持西部地区进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对我们加快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更直接更现实的机遇;三是“十一五”期间,国家、省、市将继续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这为我们转换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解决“三农”问题将带来新的重大机遇;四是随着科学革命日新月异,信息、生物等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这为我们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是随着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经济较发达地区对劳动力仍然保持旺盛的需求,这是我们发展劳务经济的大好机遇。从现在基础条件看:一是我区以交通为主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工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步伐日益加快,为武都经济腾飞奠定了一定基础;二是随着国道212线、兰渝铁路、支线机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立项建设,不仅将极大地改善我区交通条件,而且将带动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大幅增加,经济发展的后劲将不断增强;三是武都是陇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处甘、陕、川三省交汇的“金三角”,是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连接带,国道212线、省道江武路、洛武路、大姚路幅射四周,在全市乃至甘肃东南部具有承东启西、北拓南展的区位优势,必将在资源大转换、生产要素大重组、商品大流通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四是从发展前景看,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组合优势,成为武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五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计划的实施,全区综合实力大为增强,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日益丰富,驾驭和调控市场经济的能力显著提高,这为我区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也要看到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也是基本区情。进入“十一五”发展时期,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想方设法予以解决。一是结构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一、二、三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的具体产业结构不优,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落后,特别是城乡交通、供排水、供热、绿化等服务设施还较滞后,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改善。三是发展环境很不适应区内外激烈竞争的新形势,必须通过体制创新,在软环境建设上迈出较大步伐。四是“三农”问题。由于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结构调整任务繁重,农民增产多但增收不明显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必须把农业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的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五是就业和再就业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在农村,由于土地和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大量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在城区,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科技进步和体制转轨原因,结构性下岗人员就业压力加大。六是可持续发展问题。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严酷,生态环境问题仍很突出,生态功能比较脆弱,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还需要做大量艰巨的工作。
    面对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重大问题,必须结合区情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把握好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发挥后发优势,加快追赶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十一五”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武都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总体思路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立足区情,突出特色,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开发。坚持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壮大工业,优化农业,提升第三产业,把工业作为经济扩张的主攻方向,把项目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撑,把招商作为引进项目的主要手段。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区工作重点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农村主导向城市主导转变,逐步建成区域性农产品加工生产中心、商品物流中心和城市经济中心,快速提高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在工作指导上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要求,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突出武都特色和优势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解决好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和具有战略性、宏观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实现重点突破、重点发展。
    ——坚持重大项目支撑原则。全面贯彻“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的方针,认真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工程,加强前期工作,真正发挥规划对项目建设的指导作用。
    ——坚持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结构,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以机制转型为动力,提高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
    ——坚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高度重视人的发展空间和经济布局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分布,并与区域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相适应,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扩大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推进各项改革,打好改革攻坚战;以更大的气魄、更宽的思路推进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参与经济合作。
    ——坚持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的要务,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进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坚持三个文明一手抓,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相一致,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统一。
    (二)主要目标。“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目标是:
    1、经济发展。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十一五”末达到210400万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达到56782万元、45743万元、107875万元、年均分别增长8%、18%和16.3%。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7:21.7:51.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6%,达到6.14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2%,达到118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6%,达到37640万元。物价涨幅每年控制在3%左右。
    2、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9.5%,达到9550元和2060元。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农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明显提高。
    3、科技教育与社会事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教育投入逐步提高,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教育质量明显改善,2010年高中入学率达到80%以上,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现代化。建成一批与人民生活相适应的文化、体育、卫生等基础设施,交通、通讯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城镇化水平达到26.8%。
    4、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资源保护和节约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0%,城市垃圾处理率达到85%以上,新建项目环评率达100%,新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100%。
    5、人口与就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97‰以内,总人口控制在55.8476万人以内。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明显好转。
    6、改革与开放。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1%,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险要在不断巩固国有、集体、企业参保的基础上,加快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的扩面步伐。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利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4%以上。
    在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再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15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竞争力和经济素质提升到全省中上游水平,成为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之一。
    三、“十一五”经济社会的主要任务
    (一)产业结构调整
    “十一五”期间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增强竞争力为重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
    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力抓好新型农村规划,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作。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2)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继续以改土、兴水为重点,加大水浇地建设和25°以下坡耕地的梯田化进程,力争每年完成0.9万亩水浇地和1万亩梯田建设,每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0平方公里,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一是加强特色基地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花椒、油橄榄、核桃、茶叶、蔬菜、中药材、畜牧养殖、优质洋芋、优质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基地。经济林果产业,加大对81万亩花椒生产基地的科技投入,建成10万亩油橄榄基地、30万亩核桃生产基地、3万亩茶叶基地。蔬菜产业,发展无公害蔬菜5万亩,建成10万亩蔬菜基地。中药材产业,新发展7万亩,建立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及20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畜牧业,新发展规模养殖村10个,养殖大户150户,“十一五”末牲畜饲养量(年末存栏数)达122万个羊单位,水产养殖产量达到380吨。同时抓好优质小杂粮和优质洋芋两大工程,建成10万亩特色优质小杂粮基地,20万亩优质洋芋基地。二是大力兴办龙头企业。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思路,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结合龙头企业建设,扶持一批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和营销大户,逐步形成区有特色、乡有强项、村有主业、户有专业、生产基地有龙头的产业化格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开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着重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建立起稳定的紧密联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布局,并向优势产品带和小城镇集中。三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内兴市场、外设窗口、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业主从事农产品市场流通,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发展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趋势,坚持民办、民营、民益的原则,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和主要产品,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兴办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经销公司等多种形式的农民经济组织,将分散经营的农户有机组织起来,与市场有效对接,促进农民增收。
    (3)大力推进劳务输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为重点,以农村整体脱贫、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为目标,实施劳务输出(移民)增收工程,树立城乡统筹的大就业观,努力加大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强内创外联,不断拓宽社会就业渠道。要坚持向大中城市转移与向小城镇转移相结合,离土转移与兼业转移相结合,就业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消除不合理体制和政策障碍,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做大做强劳务经济,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十一五”期间,全区力争输转劳务70万人次,向省外移民2020户、8000人。
    (4)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增加扶贫投入,以贫困村为单元,加大扶贫工作力度。要坚持参与式整村推进。对于世行项目村中的重点村,按项目补充型整村推进规划实施,对缺乏生存条件的重点村按整村移民搬迁规划实施,其余重点村按全额整村推进规划实施,力争每年实施整村推进村20个以上,对“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村社,实施易地搬迁,利用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的机遇,搬迁1135户4972人。在白龙江沿岸、北峪河流域及其它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力争到2010年,全区100%的乡、95%的村和95%的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全区达到总体小康水平。
    2、努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不兴,百业难旺。要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实际,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使全区工业从规模和质量、速度和效益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确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十一五”末力争水电能源、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初深加工、矿产冶炼五个产业产值分别上亿元,总体达到5亿元以上。“十一五”末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24561万元,年均递增16%以上,力争达到18%;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
    (1)全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和发展壮大以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初深加工、水电能源、建筑建材、矿产冶金等五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建设步伐。通过不断地整合技术、品牌和市场,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建成一批骨干工业企业,开发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2)继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一是加快开发水电能源工业。要积极争取尽早开工建设一批前期工作扎实的小水电站项目,力争3——5年实现装机容量10万kw以上。。二是加快发展建筑建材工业。主要是抓好区水泥厂和石门水泥厂的技改工作,力争全区水泥年产量达到16万吨以上。三是重点扶持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对现有一定规模的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给予重点保护和扶持,引导企业用先进实用技术,对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继续开发和提升医药初深加工业。加强以武都特色药材为主要原料和成分的药物、保健用品的自主研发和成果转化,依托资源优势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巩固提高佛仁制药公司的生产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挖掘潜力,扩大生产规模;依托陇南明月中药材饮片加工厂,发展医药初加工,把武都建成中药材批发集散地,积极扶持一批医药初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五是加快探矿、采矿和冶炼业发展。
    (3)大力实施工业名牌战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引进和开发一批拥有一定优势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要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进行调研,对有一定市场优势和前景的产品,要认真组织评选、申报为市、省、国家级名牌产品。要进一步强化企业标准化工作,鼓励企业实施国际通行的专业技术、工艺和质量标准,加强质量和计量保证体系、标准化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4)加快吉石坝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步伐。要进一步完善吉石坝园区建设规划和管理措施。立足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建成吉石坝特色产业工业区。
    3、以打造特色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要环节。“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要以面向城乡居民消费和服务现代化建设为着眼点,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手段,以拓展和壮大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走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
    (1)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武都旅游前景广阔,旅游业是我区加快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积极争取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专项投资,并通过融资和招商引资,重点抓好万象洞、安化马家沟皇爷洞、朝阳洞、水帘洞、千坝草原、北山植物园、南山森林公园、五凤山等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重点打造兰州——武都万象洞——九寨沟、天水麦积山——成县——武都万象洞两条旅游热线,同时要利用特色支柱产业、丰富的草原资源,大力发展花椒、油橄榄、核桃、茶叶、中药材、蔬菜、畜牧等生态农业旅游、草原观光游、兴办“农家乐”等,坚持走好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相结合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路子,逐步打造集旅行社、旅馆业、旅游交通业、旅游商品业、旅游餐饮业、旅游娱乐业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将旅游产业培育成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按照社会大服务的要求,集中发展供暖、供气、供排水等城市公益事业,大力发展餐饮配送、家政服务、维修保洁、幼儿接送、养老保健、社会保险、文化娱乐等社会综合服务业,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达到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扩大就业渠道的目的。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顺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连锁物流、代理开发、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商贸业,不断开拓城乡保险市场,推广新型险种,发挥资金利用效益;继续积极推进住房商品化,开放并规范商品房二级市场,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咨询评估、经济代理等中介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领域的服务产业化;大力发展连锁店、超市、专业市场、资产评估、业务代理和广告、会计、法律等中介咨询服务业。
    (4)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物流体系和把我区建成全市经济物流中心和甘肃南部商贸重镇的目标要求,建好钟楼滩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西关中药材、两水综合市场、安化中药材市场及安化牲畜市场,马街、角弓、三河、佛崖、洛塘花椒市场,并在其它乡镇开发新的交易市场。到2010年,初步形成市场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备,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现代物流体系,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764亿元,年均增长12.6%。
    (二)区域开发与城镇化
    1、坚持重点突破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全力抓好区域综合开发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的原则,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加快城区及周边经济开发区发展。“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东扩西进、南拓北展战略,武都城区规划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2万人。积极培植壮大城市经济,努力使城区成为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2)搞好白龙江、北峪河流域综合开发。要优化农业结构,形成龙头企业带产业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格局,为加工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推动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进程,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在白龙江沿岸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和半山地区继续建设油橄榄基地,海拔1800米以下的半山地带完善花椒基地、建设核桃基地,高半山地带建设以红芪为主的中药材基地。二是在北域河、白龙江流域河谷地带大力发展“三蒜”、辣椒等优质蔬菜;三是以开发绿色产品为主,大办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加大资源开发,努力实现增值;四是依托小城镇建设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扩大集贸规模,鼓励富裕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努力把该区建成产业聚集带和推动全区的经济长廊。
    (3)加快半山干旱地区建设和发展。该区域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大力优化农业结构,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优质品率和加工深度。要大力发展集雨节灌、提灌、安全饮水、生态建设等项目,增强农业发展实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4)积极扶持洛塘地区的发展。该区域发展重点是立足资源建基地,围绕基地搞开发,依托开发兴龙头,面对川陕搞流通,发展科技增效益,走规模开发、集约化经营的路子。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抓好茶叶、核桃、花椒、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及山野菜等绿色产品的开发和加工,带动农民增效增收。
    (5)加大对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要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中药材和生态经济。要重点抓好畜种引进、改良和养殖专业村、专业户的规模建设。要以红芪、党参为开发重点,加快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紧抓退耕还林(草)的机遇,认真搞好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发展生态经济。
    2、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为重点,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按照建设施、增人口、抓产业、造特色的要求,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要合理规划,放宽政策,大量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务工、居住。力争2010年城区总人口达到12万人,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4.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城区自来水普及率为99%。
    (1)集中抓好城区建设。以兰渝铁路、国道212线等大型工程为依托,以城区给水扩建、垃圾处理场、集中供热、城区道路改造、城区电网改造、陇南客运中心、货运中心、文化广场、教场梁东江水梁挖山增地工程、东江及钟楼滩开发建设、南北两山、没水山、大板沟绿化和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建设为中心,加快城区公园、市场、道路、供排水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优化环境,完善设施。实施扩城增容战略,重点开发东江、钟楼滩区域,积极构筑东至汉王,西至两水的新型城市框架,将武都建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起点较高的长江上游秀美亮丽的生态型小城市。
    (2)加大城市经营力度。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方融资的要求,变建设城市为经营城市,将经营城市变为政府的第三财政。通过整合城市土地、公益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各种资源,大力启动民间资金,积极引进区外资金,聚集城市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民营企业向城区及周边地区聚集。要积极带动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向城区和小城镇转移,推进农民市民化。坚持管、建并重,加强城市文明教育,增强全民城市意识,依法强化城市管理,从解决脏乱差入手,全面搞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等“四化”建设,树立城市品牌,优化城镇环境。
    (3)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2006——2008年,重点建设安化、汉王、两水、洛塘、马街、佛崖等乡镇和集贸市场,使之产生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聚集效应,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经济带。2008——2010年,主要建设角弓、三河、鱼龙、外纳、甘泉等乡镇,争取每个乡镇建成乡镇主干道路骨架网,建成供水设施,实现乡镇有街道、村村通公路、乡镇所在地用上达标自来水。同时抓好其他乡镇的建设,重点实施
    “五改工程”、“人饮工程”、“节能工程”,改善乡村卫生环境。到2010年,使全区小城镇主道路总长达36公里以上,硬化率达到76%,下水管道达24公里以上,自来水日供应量达到4.5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2%。城镇化水平达到26.8%左右。农村钢、砖木结构住房人均面积达到15平方米。
    (三)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
    1、突破“瓶颈”制约,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要继续实施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大力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空间。
    (1)进一步加快交通建设。要加强公路主干线建设,完善公路网络,逐步提高公路网通达广度,基本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体系。全力配合省、市积极争取国道212线武都段建设早日启动实施,积极建设司昌路、武都至礼县公路、两柯路、麻玉路等武都到外县、市的出口通道,努力争取陇南物流中心、钟楼滩大桥、东江大桥、城郊张家咀大桥、汉王麻池大桥、城郊大堡大桥、城郊石坡大桥、两水段河坝大桥等项目早日立项、建成。进一步抓紧抓好通乡油路工程和区乡公路的升级改造,加快两马、龙草、麻草、司昌、歇黄、两裕、小康等重点区乡公路改造达标升级并铺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抓好通乡公路的改建。继续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形式,加快通村公路建设步伐。争取“十一五”末建成和改造四级以上的等级公路39条1281.1公里,新建水泥桥7座1230延米,客、货运中心2座建筑面积4.95万平方米,乡村公路20条284公里。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5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74.7公里。继续加大跑省、跑部工作力度,全力协助争取兰渝铁路、212国道改建高速公路、武都支线机场等项目早日立项建设。
    (2)搞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按照“三水并用、六水齐抓、以水促农”的方针,大、中、小结合,蓄、引、提、集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逐步完成灌溉、供水、防洪三大体系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十一五”期间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93项,其中电灌、渠道、引蓄、水库等工程47项,发展灌溉面积4.4万亩;防洪河堤7条,保护18万人0.6万亩耕地安全;安全人饮112项,解决5.82万人,1.8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3)加强能源建设。要继续以电力建设为重点,加强主网络骨架建设,到2010年,完善城区供电网络,新建10KV线路27.1公里,0.4KV线路26.2公里,改造10KV线路5.3公里,0.4KV线路7.2公里。新建汉王330KV变电站,争取新建洛塘、东江110KV变电站,马街、三仓35KV变电站,改造隆兴、庞磨、灰崖子、佛崖35KV变电站,新建330KV线路190公里,110KV线路50公里,35KV线路45公里,10KV线路84公里,加快边远山区未通电自然村的通电工程建设,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负荷配置完善、调度灵活、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区域电网。加快白龙江梯级电站开发和小水电站建设,新增装机8万KW以上。在农村大力发展小水电、沼气、太阳能等能源,在33个乡镇269村3.5万农户中实施“一池三改”沼气池建设,城镇分批普及天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4)加强通讯设施建设。加快邮政、电信、移动通讯设施建设,实施信息技术网络化、宽带化、数字化,力争实现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三网合一,建成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局域网,加快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办公、电子商务的步伐。到2010年,全区农话交换机容量达到40000门,新增通电话行政村53个,达到684个村,实现村村通电话。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要全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特色经济林、水保林、薪炭林和种草等生态建设工程,争取用5年时间,使全区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宜林荒山基本实现绿化。积极争取实施草原植被恢复工程,加快生态化进程。认真组织实施好长治“七期”工程和生态化县(区)项目建设,集中抓好国道212线、江武公路及县(区)乡道路绿化。强力推进覆盖全区24个乡镇482个村的“绿色长廊”建设步伐。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
    (2)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要杜绝新上污染重、资源消耗高的项目,积极发展环境产业,达到增产、增效不增污的目的。强化环境监测,加强城市大气污染、垃圾和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美化城市环境。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有效控制农业污染。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坚持资源开发、节约与保护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水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健全气象、防震减灾体系,努力提高对地震、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四)体制改革和开放型经济
    1、体制改革
    加快体制改革和改善发展环境,提高市场化程度,是“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
    (1)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2)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行政监督机制。
    (3)优化所有制结构。按照构筑并不断完善“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新框架”的要求,制定优惠政策,放宽市场准入,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分别达到2.68万户、5.2万人和2.45亿元;总产值和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8%,达到15.21亿元和3.45亿元,对财政的贡献年均增长10%;到2010年培育年产值200万元以上企业20户,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15户,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企业5户。
    (4)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是积极探索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二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自愿、依法注册”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依托资源优势、产业布局、村级组织和能人大户,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切实保障农村集体组织的土地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探索农户间转包、转让、互换等土地流转形式。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认,进一步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
    2、开放型经济
    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我区的发展空间,以开放促开发,不断取得对外开放的新突破。
    (1)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面向国内外开展经贸洽谈、项目推介等活动,主动到发达地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找项目、引资金,吸引外地企业到武都投资办厂;开放市场,放手让省内、外客商及外商进入旅游、房地产及基础设施等领域搞开发;要开放资本,放手让外地企业来我区改造、兼并、购买、参股、经营各类企业,搞活企业经营。大力推进东西合作,不断探索新的合作形式和途径,充分利用兰洽会、西交会、天交会、乡镇企业洽谈会、广交会等节会平台,围绕我区特色产业优势,争取引进更多的资金和项目。要进一步搞好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建设,在政策法规、服务机制、思想观念等方面形成吸引外资的基础保证。
    (2)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快我区红芪、党参、花椒、核桃、茶叶等传统产品优势的升级换代,扩大油橄榄、芸豆、优质小杂粮、优质洋芋的种植面积,坚持“以质取胜”、“科技兴贸”和市场多元化方针,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3)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协作。要认真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区域技术合作和交流。继续搞好与周边地区、友好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横向协作。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积极拓展新的合作地区和领域。要切实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东、中部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我区的开发建设,扩大我区经济发展的空间。
    (五)科技教育及社会事业发展
    要针对我区科技教育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弱,人才资源不足等制约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竞争力的因素,在新的发展时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共同进步。
    1、大力发展科技教育。要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深化科技体制创新,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加快我区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力争到2010年,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多能科技明白人达100%,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60%的乡镇企业完成技术改造。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全力实施好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转移支付、寄宿制等项目,使学校规模、教学设施、办学水平有新的提高。新办幼儿园30所,新建小学2所,改扩建206所,新建初级中学6所,改扩建6所,建四所完全中学,扩建武都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办学水平,实现“两基”达标,2010年高考上线率达到60%,整体提高城乡劳动者的素质。
    2、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紧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形成竞争机制,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全面加强“五支”人才队伍建设,到2010年,全区人才总量达到3.58万人,其中:党政人才达到1600人,专业技术人才6640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00人,技能人才10000人,农村实用人才17000人。全区农业人才达到1.8万人,主导产业人才由1082人发展到2100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人才达到66名。
    3、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新建文化站30个,建综艺展馆3600㎡,建文物展馆1500㎡,建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社区多功能文化中心15个,形成区、乡、村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繁荣文化市场,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争取中医院门诊综合楼。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6所,维修农村卫生院20所,建标准化村级卫生所206所,培训农村卫生医疗人员6000人次(含村级)以上。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管理信息报告网络,增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区、乡、村三级卫生服务质量。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输设备的升级改造,建成广播影视大厦,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到2010年,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96.9%;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和依法管理机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97‰以内,到2010年总人口控制在55.8476万人以内。
    (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强化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大力整顿社会的信用秩序,完善和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制止封建迷信活动,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加快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健全村(居)委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要抓好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城市社区建设,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要确保社会稳定。认真研究社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的预警和防范机制,妥善处置各种群体事件。加强安全生产,防范安全隐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和带黑社会团伙性质的各种恶势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积极扩大就业。要逐步建立起就业与再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就业服务大厅和职业培训基地,提高就业与再就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要努力争取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广开就业门路。要加强在职和再就业培训的力度,提高职工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实行灵活的弹性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家庭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就业方式,缓解就业压力。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强化“一个确保”和“两条保障线”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做好下岗与失业的“并轨”工作,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探索和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
    5、积极发展各类社会福利事业。要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保障事业,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要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加大社会救济力度,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老年人的养老设施和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妇女、儿童工作,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帮助残疾人康复、就学和就业,创造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加强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市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标准。
    6、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在进一步提高居民吃穿用等基本消费水平的基础上,以改善居民居住和出行条件为重点,大力加强城市安居、城市绿化、城市燃气、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城乡道路、城乡公共交通、城乡电网、农村医疗、农村通讯、农村用电、农村居民饮用水等设施建设。到2010年,实现全区村村通公路,用电农户达到95%以上,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
    7、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发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卫生监督、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创造条件。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增加公共服务投入。
    8、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初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9、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建筑、矿山、消防、危化品、特种设备生产、经营及运输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安全监管,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关系,处理好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为人民发展更是硬道理”的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把如何发展、如何持续发展、如何健康地发展,作为思想解放的前提和衡量标准。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牢固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开阔思路,创新思路,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把握宏观经济变化规律,充分利用和敏锐捕捉各种机遇,实现加快发展。要坚持与时俱进,发扬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全区上下巩固和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奋斗创业局面。
    (二)积极推进体制改革
    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层次,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真正建立起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确立企业的主体投资地位。要深化以“收支两条线”为重点的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支出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相对分离,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切实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征占用制度,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要加快科技文卫等社会事业改革。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快高中阶段办学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三)大力实施项目推进
    继续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武都经济增长的强力助推器。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的新理念,拓宽发展抓项目的视野和思路,增强项目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对经济发展有大支撑、对财政收入有大增加、对基础设施有大改善、对发展后劲有大增强的重大项目。通过项目推进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促使全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要进一步深化项目前期工作,坚持与国家产业政策衔接,加强项目谋划,确保项目论证全面、科学、准确。要创新项目建设机制,用市场经济的新方法、新思路抓好项目工作,继续加强项目管理和协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十一五”期间共规划建设项目431项,总投资1131003.8万元,其中:农业建设项目49项,总投资51307.9万元;工业建设项目38项,总投资123081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9项,总投资168113.9万元;水利项目193项,总投资29202万元;交通项目52项,总投资491691万元;电力建设项目6项,总投资88690万元;生态环境建设11项,总投资121865万元;社会事业项目53项,投资57053万元。
    (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要围绕发展抓项目,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在软环境的转变和再造中着力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打造优良高效的服务环境,创造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要认真落实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并进一步研究制定新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要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落实政务公开措施,严格、公开、文明执法,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通过软环境的不断优化,营造良好的区域环境氛围,吸引域外大量的项目、资金、技术 、人才向我区涌动,推动我区经济快速发展。
    (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内求团结、外树形象,着力打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现代新型政府。一是优化创新环境,建设与时俱进的“开明政府”。敢于、善于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二是优化法制环境,建设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认真贯彻实施好《行政许可法》,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使政府职能真正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三是优化政务环境,建设为民亲商的“服务政府”。进一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大力提高政府部门尤其是窗口部门、窗口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四是优化创业环境,建设实干守信的“责任政府”。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浩然正气和昂扬锐气,把敢负责、抓落实作为政治品质的集中体现,以政府信用为关键,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则荣、失信则辱”的信用环境,全力打造“诚信武都”。五是优化监督环境,建设公正廉明的“阳光政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大力推行“阳光行政”。
    (六)切实加强组织建设
    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通过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通过加强思想作风和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就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坚持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用民所谋,情为民所系”;通过民主法制建设,抓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社区建设、企业工会建设、民族地区和宗教事业以及统一战线建设,坚持求同存异、统一组织、凝聚力量、共谋发展,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协调好各党派、各民族、各宗教和各方面成员之间的关系。实现最广泛的团结,形成最强大的力量,努力促进武都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全面实现我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目标,使我区由经济穷区成为经济强区,人民生活逐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只要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十一五”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