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秦宵喊) 江宁土桥镇的农民张大伯,家中种了五亩地,和其他农户不同,张大伯每天扛着锄头种田之前,总要去镇上上网,上完网再去田里劳作。今年,张大伯家种的水稻,亩产比邻居家高出了30公斤。村上的邻居问他有什么诀窍,张大伯说,看天看地不如看电脑种地,施多少肥浇多少水,电脑种田比他这个老把式还要厉害!
张大伯说的“电脑”,指的是南京农业大学历时多年攻关研制的“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系统,通过互联网,这套系统能够实时、具体、精确地指导农户进行施肥、灌溉等农事操作,相当于农户请来了一位24小时不休息的农学专家。作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这项“数字化种田”技术近年已经在江苏以及周边的安徽、河南等省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主产区进行了大面积的试验示范推广,目前已经累计示范推广3000多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
每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种植要求也不一样。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刘小军老师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们就陆续去各小麦、水稻、棉花、油菜的主产区收集详细的种植信息,纳入系统数据库中,设计种植制度、栽培方案和生长指标,实现了作物栽培管理的数字化。
“在农作物播种前,把当地的气象条件、作物品种和土壤资料导入系统数据库,电脑就能为不同类型田块提出适宜的产量和品质目标,并设计出一套相应的栽培技术方案,包括适宜品种、播期、基本苗和播种量、氮磷钾肥料运筹和水分管理方案等。如果在种田时发现作物长势和数据库中的不符合,输入你看到的生长情况,这套系统就能告诉你需要再施多少肥,浇多少水,还要做哪些具体农活。”刘小军打开电脑系统,随意调出江宁水稻7月29日的生长情况,输入当时的水稻长势情况,系统提示说,“目前,肥料已经足够多,需要将田里的水排放出去。”
刘小军说,每年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都会发生变化,作物生长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该系统实现了根据作物生产变化实时调节田间管理的功能。举个例子,水稻抽叶的时候需要长时间光照,如果今年恰巧连续下雨,系统会根据作物的长势要求农民加大田间作业的力度,促进叶片生长。说白了,就是把种田数字化、“傻瓜化”,教农民如何定时、定量、科学地种田,而不是仅凭上一辈传下来的经验。因此,哪怕一个外行来种田,只要按照系统指示运作,就一定能获得好收成。
刘小军说,除了用电脑上网,他们还开发了针对智能手机的种田系统,今年夏天,来自吴江的种植大户一下子订购了几十台手机,今后,农民种田只要看看手机,就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信息。
据介绍,今年在吴江市松陵镇农创村进行的水稻对比试验显示,用上系统方案的平均理论产量为亩产710.8公斤,普通田块亩产只有680.9公斤,一亩为农户增收47.8元。同时,每亩地比普通地块节省了肥料施用量8元,每亩整体增效达55.8元。
目前,我市已经有六合八百桥镇和江宁土桥镇的1800多亩农田用上了这套系统。刘小军说,目前该系统还处在免费使用阶段,下一步,他们将考虑把该系统进行商业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