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江军:政务也需“协同” 整合方是关健!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更新时间:2012-04-14
美国联邦政府建设电子政务时提出的口号是“让人们点击3次鼠标把事情办完”。如果没有协同政务的思想,这恐怕很难想象。

   把协同商务思想应用到电子政务领域,就产生了“协同政务”。连通各个孤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把分散的政务数据资源整合起来,提升电子政务的整体效能,是下一步电子政务建设的中心课题。

  例如,企业要办理的许多事情要与多个政府部门打交道,传统行政方式是让企业办事员挨个部门跑腿,办一件事情不知道要盖多少个章,跑多少趟。如果利用信息技术,使政府部门能够开展协同办公,企业办事员只要在一个网络入口(政府信息门户)填写一份电子表格并递交就行了,剩下的事情由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联网办公处理。这样不但可以显著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而且可以减少企业的办事开销。

  想协同,整合是关健

  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利因素很多,例如技术因素、管理因素、体制因素、观念因素等,这需要对症下药,逐个突破。如何开展协同政务,我认为有以下几条基本思路:

  (1)进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相对滞后的管理体制和思想观念是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因此,政府管理体制一定要创新,打破政府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政府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为实现共同的目标默契配合、步调一致。

  (2)通过立法协调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例如,银行、税务、法院、公安等政府部门都要到工商局查阅企业信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工商局是不允许收费的,但这项工作又的确给工商局增加了工作负担。工商局不仅要抽出工作人员帮助查阅,还要无偿提供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对部门利益的影响不言而喻。

  (3)统一电子政务标准规范。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个部门自行开发,系统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无法互联互通。

  从行政隶属关系上看,中央部委与各个省、市、县相关厅局的关系可分为指导关系和直属关系。在电子政务投资中,属于直属关系的基本由中央财政拨款投资,属于指导关系的由地方财政拨款投资。但不论谁拨款投资,都必须进行信息共享,这就要求从上到下统一规划、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以便开展协同政务。

  (4)对现有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整合。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核心课题,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中之重。面对目前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大量存在的信息孤岛,全部推倒重建是不太现实的,对现有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整合才是明智之举。

  电子政务系统整合也给中国IT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从事电子政务的广大IT公司要帮助政府部门研究其内在的各项需求,分析原有政务信息系统的问题所在,进而做出真正有效的电子政务系统整合解决方案,然后开发实现这种解决方案的平台软件,并提供从软件安装调试、系统使用培训到售后服务等全面的服务。

  例如,中关村科技软件公司致力打造对分散异构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的通用资源平台,把分散异构的信息系统组织在一个门户中。华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推出的电子政务协同交换系统Switch@HcGov是一个基于中间件的政务数据交换平台。此外还有新华时代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红旗 Linux操作系统、IBM Lotus的政府网上并联审批系统等。

  区分“协同政务”和“一站式服务”

  “协同政务”和“一站式服务”这两个概念让一部分人感觉混淆。“协同政务”的概念是从系统后台角度来说的,强调后台各个子系统的整合;而“一站式服务”概念是从系统前台来说的,强调用户通过“单一窗口”办事。

  例如,某市一个塑胶厂建设审批项目,土地划拨归市国土资源局管、环境问题归市环保局管、工厂选址归市规划局管、企业纳税归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管、注册登记归市工商管理局管……

  要在网上完成审批工作,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规划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管理局等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必须要连接起来,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审批工作。

  项目审批大致过程如下:企业办事员在“项目集中受理中心”网站上填写各种申请表格,并把项目申请书以及各种证件、单据、报表等递交给协同政务系统,系统自动进行任务分解,并把办事要求和相关材料传送到各个政府部门,由他们分工协作完成审批任务。

  审批完以后,系统自动发送电子邮件告诉企业办事员。在这个例子中,各个局的信息系统联合完成了项目审批事务,这是一种“协同政务”;企业办事员通过单一窗口与政府打交道,享受的是“一站式服务”。

  为什么要用“平台”?

  通过“平台”技术来整合现有电子政务系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但是由于目前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还不深入,电子政务建设还无法通过统筹规划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为了不让已有的投资失去效用,才不得不用“平台”这种技术手段来解决电子政务的整合问题。当务之急是,国家要尽快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使新建的电子政务系统能够“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在实际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不同政府部门的服务器经常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系列、Linux系列等)、数据管理采用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SQL Server、Oracle、DB2等)、业务系统采用不同的开发工具(如VC++、Java、Dephi等)。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和应用共享,必须要通过“平台”这个中间媒介,即通过中间件技术把不同系统整合起来。

  随着Web服务技术的日趋成熟,Web服务技术为电子政务系统整合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方法,也深刻地改变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方法。

  在无法用“管理”方法解决电子政务的整合问题的时候,用“技术”方法尽量解决电子政务的整合问题是明智之举。

  两个关键技术

  实现协同政务的关键技术是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技术和工作流管理技术。CSCW可以定义为地域分散的一个群体,借助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共同协调与协作来完成一项任务。通过建立协同工作的环境,改善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消除或减少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隔的障碍,从而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高群体工作质量和效率。

  CSCW的概念自正式提出至今也只不过20年的历史,但CSCW已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人类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

  工作流管理联盟认为“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工作流管理系统定义和管理工作流,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

  工作流管理系统主要内容包括软件构件、系统控制数据、其他应用与应用数据3个部分。软件构件完成相应功能的实现,包括流程过程定义、流程发起、流程监控等;系统控制数据是存储本系统和其他系统进行逻辑处理、流程控制、规则、约束条件、状态、结果等的数据;其他应用与应用数据是供工作流系统调用的外部应用和数据。

  不过要实现协同政务,从技术上来说,还有许多关键问题有待解决,例如政府部门群体协作模式、协同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群组通信问题、协作控制机制、同步机制、安全控制机制、应用共享、工作流协同等。

  体验太仓市电子政务建设

  2003年12月,笔者到江苏省太仓市考察,与太仓市信息化办公室、太仓市科技局、太仓市国土资源局、太仓市公安局、太仓市统计局、太仓市规划局、太仓市交通局等多个部门的领导进行了座谈,深感他们对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迫切愿望。但是,由于缺乏一套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政策法规,市信息化办公室的职能机构不健全,再加上其他种种因素,部门之间的壁垒迄今没有被打破。

  例如,太仓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之初,需要土地利用方面的资料。太仓市规划局已经有可用的土地利用资料,包括详细的地面控制点。但是,太仓市国土资源局和太仓市规划局是平级单位,由于没有制定资源共享相关规定,太仓市国土资源局无权向太仓市规划局索要资料,太仓市国土资源局只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重新进行土地利用调查,测绘地面控制点。类似的事情不仅仅太仓市是这样,这在中国其他地区也是普遍存在的。

  太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招商引资”涉及项目审批,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太仓市政府在经济开发区建成了“行政审批中心”。目前进入审批中心的部门有20个(如果全部进入则应该有35个部门),包括186个审批项目。

  行政审批中心2002年10月开始运行,到2003年11月份共办理审批项目3万多件,与传统行政方式相比办事效率提高了很多。“行政审批中心”部分项目采用联网审批的方法,但存在两次录入的弊端(审批中心系统录入一次,局委办内部系统录入一次)。由于电子签章效力、部门之间网络连接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同时缺乏软件方面的支持,行政审批中心没有解决多部门联合审批、网上审批问题。行政审批中心这种行政方式的确使办事企业省去了许多跑腿的麻烦,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协同政务”,也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壁垒。

  要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从根本上来说,必须进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并通过制定严格的、详细的政策法规及其监督体系来保证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