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梓慧
摘 要:图书馆职业道德是图书馆员履行本职工作中对社会对读者所应负的责任和义务。阐述了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环境;职业道德;图书馆服务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职业道德是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正如恩格斯所说:“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图书馆的职业道德是在图书馆这个特定职业活动范围内,根据图书馆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要求应该遵循的行业规范,是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图书馆员在履行本职工作中,从思想到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同时又是对社会对读者所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在网络环境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普及应用,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传统图书馆正向自动管理集成化、信息网络化、馆藏数字化方向发展。图书馆职业道德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1 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图书馆是一种社会文化机构,更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它作为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而生存;另一方面又为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它的信息中心地位,也决定着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为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我国已进入向小康社会发展的阶段,提高公众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成为一种迫切需要。图书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以期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然而部分馆员的精神与素质同当前的图书馆发展要求差距很大,如:不以主动服务读者为己任,对读者态度生硬,业务上不求上进,不安心本职工作,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严重损害着图书馆的公共形象。因此网络环境下,建立健全图书馆职业道德体系,是新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2 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2.1 爱岗敬业与无私奉献
“爱岗敬业”,从字面理解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职业道德是爱岗敬业精神的现实体现。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富有深情厚爱,愿为自己的事业献身的精神,就是对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所在。图书馆的职业是高尚而神圣的,我们应以此为荣。纵观古今中外,许多图书馆界老前辈和优秀代表都是爱馆如家,爱书如命的人。如笔者所在榕城区图书馆原馆长热爱图书馆事业,以馆为家,为发展揭阳图书馆事业做出很大贡献。他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把一个馆舍不足400 m2、藏书不足3万册的简陋图书馆,发展成一个颇具规模、建筑面积达8 000多m2、藏书23万册,各项业务工作在省内属先进行列的国家一级图书馆。这种对事业的孜孜以求和努力拼博,无不凝聚着一个领导者的创业精神。在此期间,上级和兄弟市馆多次提出商调专业出身的他到更高层次的图书馆任职,但他说“只要新馆未建成,就什么地方也不去”。他从事图书馆事业30多年,出版发表著作4部,论文20多篇,共计300多万字;共获得各级多种表彰奖励30多项(次),先后被评为全国图书馆先进工作者,广东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精神文明创造活动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这种敬业精神是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的生动例子。
2.2 读者至上与服务第一
“读者至上、服务第一”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也是图书馆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属于社会服务领域,它是一种满足读者用户文献信息需求的服务。因此,读者的满足程度是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基础标准。如何才能使图书馆的服务让每一位读者都满意,是广大图书馆员面临的重大课题。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在为读者服务中, 不仅能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文献资料的供给服务,还能进行多种个性化服务,并满足读者要求的一些特殊服务。同时图书馆要建立自己的服务品牌,赢得读者的信赖,从整体上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2.3 专业素养与业务技能
图书馆员的工作仅做到使读者满意、只凭一股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对图书馆员来讲,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不只是个人学术问题,它关系到履行职务的能力和质量问题,也关系到服务工作能否优质、高效、规范、科学的问题。这好比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商界,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大都热情、礼貌、周到,但一旦当顾客对柜台某种商品的性能、品质、鉴别、使用注意事项等商品知识进行咨询的时候,售货员却说不清楚。那么顾客对这个柜台的服务质量是不会满意的。
强调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必然给馆员的服务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其知识结构和能力包括:具备扎实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文献检索技能;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运用技巧;指导读者检索、查询等使用计算机和维护能力;能正确分析和处理读者提出的问题。
2.4 团队精神和职业形象
图书馆工作是一种团队特点突出的工作,需要有严谨、务实的职业作风,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要创造群体优势,摆正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充分认识图书馆是由采购、分类、编目、典藏、流通、阅览、行政管理等各个环节组成的有机体,各项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如果中断了某一个环节,就会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因此不同岗位的有效合作,更能发挥图书馆整体效能的重要作用。这是形成团队精神的基础,从而达到树立图书馆员的职业形象的目的。 3 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3.1 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
图书馆员由于工作性质所决定,默默地在文献信息与读者之间架设桥梁,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做好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的前期工作,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铺就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而自己却无名无利。因此,应加强图书馆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馆员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育,使其淡化名利,讲求奉献,真正树立起“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团结协作,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
3.2 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
图书馆员的基本职业态度,从根本上说是由职业观念决定的。图书馆员的职业观念就是图书馆员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识水平的体现。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是以满足国民文献信息资源需求为中心,从而达到知识和情报的传输和普及。而图书馆员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至少是影响着知识和信息的选择、组织、保存和传播。如果馆员能正确地理解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就能在正确分析、把握、预测社会期待和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良好的职业态度应该是:热爱图书馆事业,爱岗敬业;真诚接待读者,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需求;具有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3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就要改革旧的传统观念,敢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勇于开拓创新。随着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图书馆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地拓宽和更新。为此,图书馆员的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学习可通过短期培训、脱产进修和自学等方法进行。要经常开展“树先进、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活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和激发馆员的积极性,使集体学习气氛增添新的活力。
3.4 培养图书馆员的团结协作精神
团结友爱、精诚协作的精神体现了图书馆的基本宗旨,它能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它能使图书馆整体形象不断完善,从而日益深入到读者的心目中。这就要求图书馆内部要上下同心,认识统一,行动一致,在分工协作的岗位上,彼此积极配合,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内部气氛。如果没有这种协作的精神,整个集体就会产生内耗,图书馆的形象就会遭到破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4 提高读者服务水平把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落到实处
图书馆工作是以读者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必须通过具体服务工作来体现。因此,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必须真正落实到提高读者服务水平上来。
4.1 主动服务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应该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传统的服务是为读者提供各种纸质文献资源,帮助读者查找馆藏资料,这种服务往往是被动地满足读者需求。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读者对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被动服务逐渐被主动的、先进的、新的服务方式所替代。目前,网络技术不断成熟,用户上网条件简单,信息丰富,网络知识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利用网络自行查找书目信息和上网搜索,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图书馆必须做好网上导航、网上信息推介等工作,主动发挥信息服务的积极作用。
4.2 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深层次服务,是在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基础上的信息服务之一。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已具备逐步开展个性化读者服务的实力,信息资源可以从网络、数据库获得。图书馆员可以将无序状态的文献信息及电子信息资源,以知识为对象进行加工,整理为专题的、定向的信息,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高效、省力、周到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如:定题服务、咨询服务、特殊服务等。总之,图书馆应努力面对个性化读者群体,不断地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容,建立完善的服务系统,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需求。
4.3 特色服务
网络环境下,互联网把各国、各地区、各系统、各类型的图书馆联为一体,组成了一个全天候服务的全球性特大型图书馆。各个图书馆只有形成各自的特色,才能使之立足于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图书馆要掌握不同读者的需求,根据本地区的历史、地理、特产资源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显著特色与区域优势,结合服务对象的需要,选准几个专业和学科作为突破点,将自身特色资源送上网络,成为网络上的重要节点;努力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目前,我国的特色馆藏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汕头市图书馆的潮汕美食数据库,揭阳市榕城区的潮汕文献数据库等,都在当地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汉城,黄俊贵.图苑探真[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212-218. [2] 罗启罗.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1(1):15-16. [3] 金珠.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J].图书馆杂志,2004(7):28-30. [4] 冯琼.基于网络信息组织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J].图书与情报,2005(3):61-64. [5] 李超平.建立什么样的图书馆职业精神[J].图书馆杂志,2005(5):3-7.第一作者简介:林梓慧,女,1957年生,1982年毕业于揭阳师范学院,助理馆员,揭阳市榕城区图书馆借阅部,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东湖路,5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