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总结讲话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
(二○○七年十月二十八日)
同志们: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胜利闭幕,省委就举办了这次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研讨班,必将有力地带动全省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陆浩书记在开班时的重要讲话,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战略全局的高度阐述了党的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对于我们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着力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省委各常委、人大和政协党组副书记、各市州委书记及与会全体同志在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中,紧紧围绕贯彻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结合实际交流心得体会。通过学习研讨,努力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深对科学发展观丰富内涵的理解,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共同努力,研讨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下面,我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陆浩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大家讨论的意见,对这次研讨班的情况作一简要总结,并对做好当前工作讲一些意见。
一、研讨班的主要收获
通过这次学习研讨,大家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特别是对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对我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一是加深了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理解。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家一致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我们党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通过学习研讨,大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更加明确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这对于把全省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研讨中,大家从我国、我省的发展历程中,深切体会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进一步理解了这个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科学性和重要的指导作用。强化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基础,明确了前进方向。
三是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的把握。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家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体会到甘肃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更为特殊、更为重要的意义。必须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种认识上的升华,必将推动我们的各项工作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四是增强了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的最终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断形成全省上下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五是增强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自觉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大家一致认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特别是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六是增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十七大奠定了我们在新时代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必将增强全省各族人民的信心和决心。通过研讨,大家进一步深化了对省情的认识。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仍然处于经济欠发达的阶段,是省情的基本特点。同时,也要看到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更加充分地认识科学发展的迫切性,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发愤图强,开拓进取,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强盛的新蓝图,今后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个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围绕实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思路,开拓新的工作局面。
(一)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只有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增加投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和谐发展、协调发展。首先,从我省现实需要来看,必须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没有物质基础,什么也发展不起来。目前,我省的财政支出中国家支付的高达70%以上,靠自身财力搞建设的能力十分有限。我们不能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点长期放在依赖国家投资上,实际上国家也不可能全包下来。争取国家的支持、争取各种援助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一味地等、靠、要。否则,就会永远落后。如果一搞项目、一说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就得向国家要资金,一旦国家投资平衡落实不了,地方又无力投资,结果哪个项目也干不成。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就当前还是从长远考虑,还是要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才是最根本的出路。其次,从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来看,必须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当前,我省最大的实际和困难还是发展滞后,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发展基础薄弱,城乡基础设施欠账很多,占全省人口70%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还很低,就是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不高,民生问题比较突出。要使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我们要进一步统一全省上下的思想,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准确把握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增加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平,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地理条件,我省形成的发展方式传统特征明显,结构层次低,“两高一资”为主,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的压力日趋加大,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要继续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石化、有色、冶金等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壮大富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全力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计划”,加快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制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和特色旅游。大力推进大中城市商贸经济圈建设,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创新,完善服务功能,促进消费市场繁荣。要充分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以建设青藏物流园区为重点,加强与周边省区联合,构筑区域性大市场,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举措,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培育资本市场,努力打造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
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实现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是我省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对甘肃来说,资源问题水是第一位的,根本的出路在于节水。近期要针对缺林少水的突出问题,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抓好引洮供水、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甘南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功能区等重点水利和生态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成果,加大防沙治沙力度,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节能减排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为直接的措施,也是国家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到2010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2005年排放量56.3万吨之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6.8万吨,比2005年削减7.7%。必须确保完成。要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及政府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加快污染治理环保项目建设,在冶金、石化、有色等重点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制度。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进一步实施地区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已开始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尽可能好的发展。主要任务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主体功能定位,合理划分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统筹谋化经济布局、人口分布、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城镇化格局,以明确各地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程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开发格局。根据这个要求,我省相当一部分国土将被列为后两类区域。这些区域今后如何发展,将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一方面要服从全国的总体布局,另一方面要从我省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限制开发不等于禁止开发,要从中寻找发展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积极探索和寻求不同模式的发展路子。要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在遵循国家总体布局的原则下,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能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切不可在压力和困难面前无所作为、不求进取。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不仅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需要。要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宏观调控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和通讯等项目建设,在“十一五”期间,使全省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我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只有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实现全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农村工作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根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切实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就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不上去,什么都是空的。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遵循生物生长规律、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真谋划发展特色与优势产品,在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上做文章、下功夫,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改变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优势产业的产业化水平。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要坚持不懈地把劳务输出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大政策,既要积极推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由分散短期输出向有组织长期稳定输出转变,促进劳务经济更快发展,又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推进城镇化进程。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自然村通广播电视、户户用上电,人畜饮水问题基本解决,牧民基本实现定居。要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大开发式扶贫和整村推进力度,加快实现脱贫致富目标。要协调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解决影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双层经营体制,同时要结合产业化、集约化的需要,尊重农户的经营自主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科技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推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力改善人民生活生产条件。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造福最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建设。要坚持不懈地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大力推进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特别要把民生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和普惠制的原则,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每年为民多办实事。各市州和县市区都要把当地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列为要办的实事,逐年认真加以解决,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劳务输出、扶贫开发、普及义务教育、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保障体系等措施,加大解决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的力度;通过继续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完善保障体系建设等,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工作。
人的需求不仅是物质的需求,而是物质、文化的双重需求。社会和谐离不开文化,文化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而且会对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先进文化的普及化、大众化。制定文化事业建设规划,加大投入,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五)深层次推进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于变革、勇于创新,着力解决不符合科学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深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社会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特别是要抓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个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规范行政行为,建设服务型政府。
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也是我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潜力所在。要破除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式,不能认为我省既不沿海、又不沿边,就妄自菲薄、无所作为。要发挥好我省的后发优势和特色优势,不断提高开放度。要立足我省实际,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力求在对内开放上取得更大突破。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建立内外联动、互利互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三、全力以赴抓好当前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全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全局,按照“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全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前三季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市场销售旺盛,财政金融总体平稳,效益快速攀升,改革开放有序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1-9月,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791.1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5.7亿元,增长20.3%;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297.6亿元,增长38.5%,一般预算收入143.8亿元,增长41.8%;进出口总值41.4亿美元,增长63.4%。其中出口12.5亿美元,增长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97亿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375.8元,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608.2元,增长9.7%。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60.2亿元,同比增长1.5倍。总的来看,当前我省经济发展的态势是好的。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困难增多,固定资产投资压力加大,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价格上涨的压力增加,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今年仅剩两个月的时间了,全面完成年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要加快固定资产和重点建设项目进度。实现全年投资增长15%的目标,今后两个月还要完成220亿元的投资任务。要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和重点地区投资增长。各项目建设单位,要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加快进度。省直主管部门和各市州要进一步加大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力度,确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要落实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奖优罚劣,凡是今年项目建设和投资完成较好的市州,省政府将继续给予奖励并在政府投资安排上给予倾斜。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市州,要进行通报批评,明年还将减少国家和省级财政性建设资金的安排额度。要继续研究实施广开渠道、筹措资金、培育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
二要提高财政支出的均衡性。今年以来,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财政支出均衡性差的矛盾依然突出。预计今年全省财政支出加上超收安排,要完成630亿~650亿元左右,后两个月还要实现200亿元左右的支出。财政部门和各项目主管部门要在11月底前将中央和省级已经安排的专项资金全部下达完毕。对于12月15日之前中央新下达或省上新追加的专项资金,必须在当年全部实现支出,不得结转。对历年结转的财政专项资金到年底如还不能完成支出的,在年终决算时不再办理结转,由省财政厅收回重新安排或平衡预算。
三要确保农民增加收入。各涉农部门要及时提供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为农产品加工、运销和仓储搞好服务,畅通绿色通道,做好粮食、棉花收购工作。要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措施,及时足额兑现各类补贴和财政支农资金,落实促进生猪生产、油料生产措施,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要进一步开拓劳务市场,继续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扩大输出规模,增加劳务收入。加强劳动监察执法,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要全力完成列入计划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大力开展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四要保持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持续提高的良好势头。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煤电油运的综合平衡和衔接调运工作。特别要密切与铁路部门的联系协调,确保重点骨干企业的产品外销。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经营管理,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效益。
五要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按照省政府确定的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和目标责任,确保两项约束性指标的完成。进一步加大关停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落实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措施,继续抓好燃煤锅炉改造等项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要进一步加大冬季大气污染和黄河甘肃段等主要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启动和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对超标排放、排放总量超标以及偷排等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
六要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密切监测农产品和生活日用消费品价格变动情况,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行为。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确保食品安全。继续研究采取平抑物价的措施,安排好元旦、春节的市场供应。要针对物价上涨给群众生活带来的问题,认真落实对城市低保对象、生活困难大学生的补助等政策。
七要全面完成“12件实事”。“12件实事”目前多数进展良好,省级资金已全部下达到省直主管部门和市县,而且原要求市县配套的资金也全部由省级给予了补助。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县落实进度不平衡。省直各牵头部门、各市州要尽快组织一次“回头看”,查进度、查落实兑现情况,是谁的责任谁就要立即整改落实。要高度重视灾区群众和困难群众的冬季生活安排,及时发放救灾救济粮款,解决好城市困难群众的取暖问题,确保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不受冻。
八要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针对冬季交通、煤矿事故和火灾多发的实际,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交通、矿山、危险化学品和消防等高危行业、重点领域和企业的安全隐患监督排查力度,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九要精心安排部署明年的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充分吸收这次研讨班的成果,谋划好明年的工作打算。做好明年的工作有利条件和机遇很多。一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将进一步推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二是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动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三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有利于带动结构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四是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撑条件将继续改善。要积极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措施,突出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力求在经济社会的主要领域取得新发展,在总体布局上,一要坚持稳中求进,力保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二要坚持“好”字优先,力促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三要坚持改革开放,力争在完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更大成就。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当前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坚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抓落实,既是工作方法问题,更反映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在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已经确定之后,行政能力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抓落实的水平。要把抓落实的成效作为检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改进会风、文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注重实效和节约,减少各种庆典活动,少做表面文章,不摆花架子。要做到说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
同志们,党的十七大举世瞩目,影响深远,为我们描绘出了新的宏伟蓝图,我们肩负着新的庄严使命,面临着新的重大任务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做到思想上更加坚定,认识上始终清醒,措施上更加科学,行动上更加迅速,作风上更加务实,振奋精神,开拓奋进,努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