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尴尬的电子商务
来源:中国电脑教育报 更新时间:2007-11-06

作者:姜姝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商业模式和企业生存方式,网络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一方面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符合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匮乏,这一对矛盾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学校声音: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

又到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马方华(化名)一点都不轻松,且不说整天制作简历、网上申请、赶招聘会这些体力活,最让他头疼的还是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营销类的职位很多,电子商务的却很少,去应聘营销岗位,用人单位认为专业不对口,自己也觉得发挥不了优势。”

其实,不只是学生存在困惑,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和就业,大学相关的老师也表示有些迷茫。中国电脑教育报社记者从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的“2007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交流会”上了解到了任课老师们的想法。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李老师说:“我们学校办电子商务专业是从2000年开始,可最大的迷茫还是就业方向的问题。我们设置专业时有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这样的两个方向,可现在更多的同学是网站建设这块,网络营销方向要想就业对口相当难。”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方老师也表示:“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新专业,怎么办这个专业,怎么设立课程大家也感到非常迷茫。”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达到1120所,在校生的规模超过30万人。目前电子商务教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材和实践教育方面,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仅27.09%。无专业实践基地的院校占36.14%,近八成学生对实践安排表示一般或者不满意。而更有数据表示,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仅仅达到20%,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已经陷入困境。

用人企业:存在人才缺口

电子商务专业真是就业无门吗?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多方采访,了解到未来数年内,中国的B2B市场将呈现超过100%的高速增长,65%中小企业急需电子商务人才,供需之间出现惊人缺口。有关专家预计,每年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达20万左右。

去年年底发布的《中国网商生存发展报告》显示,75%的网商企业安排专人从事电子商务,而人才需求是网商们的首要需求。由于企业网商们对电子商务了解不多,因此普遍对电子商务人才求贤若渴。数据显示,企业网商专门从事网络营销的人数多在3人以下;50%以上的个人网商是1人或多人兼职;由企业原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半路出家”从事网络营销的分别占了46%和39%。人才需求在网商所有需求中位居首位。 而据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学院统计,目前仅北京、石家庄、南京、南宁、南昌、青岛、长沙、西安等八地的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就超过2万人。

记者还采访到淘宝网副总裁路岩,据他介绍:“淘宝网今年就计划从400人发展到800人,需要大量人才。”当记者问到电子商务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的时候,路岩却这样回答:“并不需要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欢迎有传统商业领域经验的人才。”记者还就这两个问题采访到中国万网副总裁周锚,他的答案是:“万网也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但对于什么是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他表示:“一方面,一些中小型企业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大的电子商务平台还是更需要有传统贸易经验的人才。”

专家分析:两方面引发“双重矛盾”

一方面大量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已经陷入“双重矛盾”的尴尬境地。

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了解到,造成这种人才不对等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结构不合理,电子商务人才既包括技术服务支持人才也包括一般管理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片面强调技术人才培养,忽视了对于技术、管理、金融、法律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并不符合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二是高校课程的实践环节与企业需求脱节,许多高校仅仅设立了一个简单的电子商务实验室,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培养的学生只会动口,不会动手,难以适应企业的需要,造成企业无法找到合适的电子商务人才。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社会、高校、企业等多方联手彻底解决问题:

首先,高校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人才教育深层次的产学结合模式,发挥在职培训的重要作用。

其次,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市场体系。加快人才供求信息网络和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数据库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人才的合理流动。

最后,企业也应加大对电子商务特殊贡献人才的有效激励。从薪酬制度、奖励制度、期权制度等着手,完善电子商务人才激励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