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去四年及2006年工作回顾
200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十一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过去四年,综合实力逐年跃升。2006年生产总值比2002年增加32.7亿元,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速达13.3%;全部工业增加值增加1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加7.9亿元,均实现翻一番,年均增速分别达17.7%、2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3.8亿元,年均增速达3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6.9亿元,年均增速达10.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加5300万元,年均增速12.2%。
过去四年,改革开放成果丰硕。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12家国企改制基本完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顺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纵深推进,精简行政审批项目325项。乡镇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撤并乡镇3个并在城区设立了3个街道办事处。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明显,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兑现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资金达6029万元。招商引资实现突破,四年累计签约项目180个,总投资达75.6亿元,其中引进外资项目11个,直接利用外资1198万美元。四年累计完成出口1.3亿美元,直接出口4326万美元,出口创汇在全市领先。
过去四年,城乡面貌明显变化。四年来,累计投入城建资金29.3亿元,实施城建重点工程53项,先后拓改、新建城市主次干道10条,总里程达9.4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市功能不断配套完善。小潢河沿岸治理效果明显,初步形成了沿河景观带。2006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比2002年扩大了9.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0.4个百分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17个乡镇首集规划全部完成,双柳、江集、付店等乡镇被命名为“中州名镇”。新农村建设开始起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全县县乡道和村村通建设总里程达536公里。
过去四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四年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931人,其中“4050”人员1910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6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24万人,医疗保险参保达4.83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加1.24万人和1.65万人。全面落实了城市低保和农村低补制度,3.1万名(次)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4.6万名(次)农村特困人口得到低补救助。实行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有效缓解了特困群众就医治病问题。城乡群众收入大幅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2年增加2919元,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303元,年均增长12.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加16.29亿元,年均增长24%。
过去四年,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以来,累计投入6.1亿元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年均增长19.4%。四年共实施科技攻关、先进技术推广项目等87个,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6%。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兴办了启明、紫竹苑等民办中学,潢高、一中晋升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在全市率先建成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文化事业不断进步,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成功地举办了县第二届体育运动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实施了疾控中心、传染病区和中心乡卫生院项目建设,夺取了抗击“非典”和防治“禽流感”的重大胜利。
刚刚过去的2006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健康发展态势,其主要成效是:
(一)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一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增长14.6%,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10.5%、17.3%和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3亿元,增长20.2%;财政支出达到5.25亿元,增长12.5%。二是经济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33.3:36.3:30.4,二、三产业比重达到66.7%,“二一三”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571元,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元,增长16.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2.64亿元,比年初增加4.9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71亿元,增长15.1%。
(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农村发展开创新局面。一是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狠抓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县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亿斤大关,达5.77亿公斤,增长20.3%。林业生产通过了省级平原绿化高级达标验收。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樱桃谷鸭饲养量达4200万只,花木面积突破20万亩,生猪饲养量达90万头,渔业总产达2200万公斤。各级龙头企业达25家,新增13家。三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首次夺得“信阳精神杯”。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成效显著。农村沼气建设积极推进,建成标准化沼气池2500个。全年投入涉农资金1.53亿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四是劳务经济迅速发展。全年劳务输出2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63亿元。
(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一是项目建设扎实有效。2006年,实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13个,总投资达4.5亿元,全年完成投资3.11亿元,华隆羽绒制品、黄国粮业糯米粉生产线、淮河酒业白酒生产线、京九糖业、腾龙食品等项目建成投产;华英熟食二期即将竣工,有力地拉动了工业经济增长。二是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提升。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40家,新增21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59亿元,增长25.8%;实现利税2.29亿元,增长40.4%;实现利润1.41亿元,增长29.4%;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89%,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三是龙头企业支撑作用增强。华英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产品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完成产值30.09亿元,工业增加值9.06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增加值的72.6%和78.2%。四是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大。编制了华英工业园规划和民营工业园起步区规划,强力推进了华英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两大园区引进工业项目9个,总投资3亿多元。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四)重点工程强力推进,中等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强力推进了18项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潢河沿岸二期治理、污水处理厂、紫竹苑中学等工程投入使用,行政区、西关口治理等工程快速推进,文化会展中心、2号橡胶坝、潢高分校等工程启动建设。二是规划体系不断完善。调整了城市西区规划,完成潢河三期治理、华英大道等项目建设规划80多个,修建性详规110多项,详规覆盖率达75%。三是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市级园林城市为载体,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区交通、经营和环境卫生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四是经营城市取得实效。全年共挂牌出让土地25宗,面积4.97公顷,实现土地总收入1.38亿元。2006年,全县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1.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26.2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32.8%。
(五)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一是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国企改革继续深化,亚美饲料厂、猪场成功拍卖,香雪兰公司破产终结。财政体制改革纵深推进,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力度进一步加大。乡镇机构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等改革有序展开。交通、畜牧、卫生、公用事业等改革均取得积极成效。二是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全年引进招商项目66个,总投资达30.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5000万元以上16个。引进外资项目5个,直接利用外资340万美元。三是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樱桃谷鸭、生猪、羽毛、水产四大出口创汇产业,完成出口创汇5748万美元,直接出口1517万美元。
(六)发展环境明显好转,民营经济实现新跨越。一是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加大部门服务效能的督查力度,成立了重点工程项目环境整治办公室,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二是非公经济不断壮大。2006年,全县非公企业达1388家,新增196家,个体工商户达1.63万户,新增1030户,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6.7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2.9%,提高3.1个百分点。三是物流经济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区域性粮食、油气、建材三大仓储中心。建成了羚锐假日广场、黄国商贸城三期等市场。开展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建成农家店、农资店112家,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商贸辐射能力。
(七)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一是十件实事完成较好。①发放“两免一补”资金843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6.75万人次;②潢彭路建成使用,潢踅路完成22公里,上桃路全面启动建设;村村通完成201.8公里,超计划28公里;农村运输场站完成15个,超计划3个;③文化中心于12月底奠基。青少年天文科技活动馆完成主体工程;④建成了5座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完成了6条背街小巷治理;⑤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和市级园林城市;⑥6个乡镇卫生院项目建成使用;⑦县直幼儿园完成选址和招商,4个乡镇中学学生宿舍楼、食堂新建和改建任务基本完成;⑧完成劳务培训任务7103人;⑨4个农贸市场已投入使用;⑩完成了101个行政村规划编制。爱国康居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二是社会事业繁荣进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共申报国家级专利8项,省级科技成果5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河南潢川广播电视大学获省批准。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10个农村文化大院通过省级验收,黄国故城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义观等三处遗址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全县旅游总体规划。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县志修编通过专家评审。第二次农业普查顺利推进。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深化。环保、电力、物价、电信、邮政、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农机、残疾人事业、保险、烟草、广播电视、商业、供销、物资、盐业、质量监督、药品监督、民族、宗教、地震、气象、消防、人防、工商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三是社会保障不断加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326人,按时足额发放了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7865名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1.7万名农村特困人口得到低补救助。发放救灾救济金373万元,乡、村敬老院达25所,“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22.6%。四是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了三级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命案攻坚和追捕逃犯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落实了信访责任制,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农民负担监管,严肃查处了加重农民负担行为。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发生。
(八)效能建设扎实有效,政府工作水平实现新提高。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共办理议案、提案251件,办理人民群众来信253件,受理人民群众热线电话146件,办结率达100%。深入开展普法教育,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不断强化,查处违规违法行政案件40起,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系统公务人员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对年初确定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建立了督查制度,强化了效能监察,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是我县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社会事业全面繁荣、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得到较多实惠的重要时期。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消灭无标生产先进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畜牧重点县、全省水产重点县和全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全省35个扩权县、全省外商投资十佳城市、全省6个重点发展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等城市之一,这标志着潢川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团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级干部、政法干警、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离退休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运行质量不高;二是工业主导地位不够突出,缺乏大企业支撑;三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四是财政仍较困难,社会保障压力较大,群众关心的就医、就学、饮水、出行等方面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五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干部作风仍需进一步转变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瞄准构建区域性中等城市目标,坚持调整结构和改革创新“两轮驱动”,加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进程,突出新农村建设、宜居城市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四大建设”,当好建设魅力信阳排头兵,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以上,到2011年生产总值达到135亿元;三次产业呈现为“二三一”结构,二、三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比重达到8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化率达到50%。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一)打造经济强县,增强发展实力。一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牢固确立工业强县意识,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奋力提升工业经济的支撑能力。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发展民营为主体,集中力量抢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大项目,进一步巩固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优势企业。力争到2011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8.3%;每年新增规模企业10家以上;培育出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5家,超亿元的企业20家,其中把华英打造成产值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向工业强县的新跨越。二是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从全局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业三个层次上,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创汇农业,把潢川建成优质粮油、樱桃谷鸭、生猪、花木、羽饰、水产品等六大生产基地。实现向农业强县的新跨越。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两年内全部完成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循序渐进抓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抓好农田水利、交通、沼气、安全饮水、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整村推进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致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积极实施“回归工程”,引导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建设美丽家园。三是放手发展非公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激发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力争到2011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使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担当主力军。四是大力发展物流经济。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立足现有基础,建设3平方公里物流园区,建设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把潢川建成粮食、油气、建材仓储基地、农产品加工运销基地、小商品集散基地、花木集散基地。形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五是积极培育旅游经济。树立大旅游、大市场的理念,积极打好“黄姓故里、黄湖人文、潢川花卉”三张牌,重点开发以黄国故城、南城“五教荟萃”、黄湖人文等为主的历史人文景观;以潢川花木、洪山寨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景区;以华英工业园等为主的工业旅游景点,努力把潢川打造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胜地。
(二)建设中等城市,提升城市魅力。一是组团发展。按照“一河两线三水四团”发展战略,加快中等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发展北站区、三环路行政区,推进城区向北延伸,形成集行政办公、教育、居住、商贸于一体的北部组团;以京九大道为轴线,推进城区向东扩张与开发区对接,加快开发区、物流园区和民营工业园区发展,形成东部组团;加快华英工业园建设步伐,推进工业园区与西城区相连,形成西部组团;规划潢川生态花木园林景区,实现与南城的连接,形成南部组团。努力将潢川建设成为人口50万、面积50平方公里的区域中等城市。二是完善功能。打通京九大道,实施国道106线城区改线,修建华英大道,打通二环路、宁西路、民兵路,拓改黄国路、旱湖路,形成“五纵五横”城市道路格局。加强给排水、供电、供气、垃圾处理、广播电视、信息通讯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市承载力。三是提升品位。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强化规划监管,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完成潢河城区段治理,建成沿河景观带;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彰显水城花乡的个性特色,提升城市魅力,努力把潢川建设成为环境友好、生活便利、设施齐全的宜居城市。
(三)推进机制创新,激活发展动力。一是理念创新。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理念先行,勇于解放思想,增强自主、公平、竞争、效率的现代意识;树立环境立县的理念,努力建设公正、公平、高效的政务环境,诚信为本的商务环境,天蓝地绿的人居环境。以创新为动力,增强发展活力,努力建设一个创业源泉充分涌流、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潢川。二是科技创新。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作为今后发展的战略选择,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条,迅速提高产业竞争力。积极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三是体制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提高农村基层行政管理和服务能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高科学理财水平;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加大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工作力度,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
(四)构建和谐社会,凝聚发展合力。一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城乡一体,努力做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落实相关政策为保障,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二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以建设和谐潢川为目标,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平安潢川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三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依托我县生态环境优势,扩大“国家生态示范县”建设成果,坚持不懈地抓好环境污染治理,鼓励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三、2007年主要工作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①生产总值增长14.5%;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④外贸出口增长30%;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控制在3%以内;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3.5%和3.6%;⑨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7‰以内;⑩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要努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加快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一是大上项目。今年,全县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9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36亿元。华英熟食二期、合隆羽绒制品、庆宇药业、宝树水产养殖加工等项目上半年建成投产。华英900万只樱桃谷鸭标准化养殖场、黄国粮业糯米粉生产线扩建及废物综合利用、明业食品糯米粉和果脯生产线、福康羽毛工艺品生产线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二是做强骨干。抓好华英集团熟食加工、标准化养殖、羽绒制品、药业生产四大经济增长点,积极争取上市,力求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今年,确保完成产值34亿元,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金星啤酒、豫鸣畜牧等6家企业确保产值超亿元,天利化工、凌云麻纺等14家企业产值确保超5000万元。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培育一批骨干企业群体。加快旭牛集团改革步伐,致力搞活现有中小企业,提高发展质量。三是壮大民营。从优化环境、落实政策、完善服务、加强指导和强化监管入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尽快运作,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不断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今年力争新增民营企业100家,确保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45亿元以上。四是建好园区。大力推进华英工业园和民营工业园建设。加快华英大道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民营工业园起步区详规编制并启动园区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今年两大园区在引进项目上要有新的突破。
(二)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发展现代农业。粮食经济作物重点抓好80万亩优质水稻、57万亩优质小麦和1万亩茶园生产。特色农业重点抓好5000万只樱桃谷鸭、90万头生猪、22万亩花卉生产。林业生产重点抓好1万亩成片林、34万亩农田林网和180公里绿色通道建设。品牌农业重点抓好黄岗罗氏沼虾、伞陂南美白对虾、生态中华鳖等无公害养殖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继续扶持做强华英、豫鸣、黄国粮业等龙头企业,大力培育新的龙头企业,新增各级龙头企业10家以上。二是建设新型农村。以爱国、先锋两个康居示范村为示范,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三清五改”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设施向农村覆盖,尽快实现村村通油路、通广播、通电视。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整村推进,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壮大劳务经济。整合教育资源,建好县、乡培训基地,打响园艺花工、建筑、纺织等劳务品牌,力争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2.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亿元。四是保障农民利益。创新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方争取上级资金,实行公益补助,引导农民自筹资金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落实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加强涉农收费监管,严厉查处各种违规行为,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三)以加强城市建管为重点,全力推进城市功能配套完善。一是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着力抓好潢河沿岸治理二期北岸、西关口治理、文化广场、文化会展中心、爱国康居示范村、护城河市场改造、第二水厂、2号橡胶坝、人民医院病房大楼等9项重点工程,确保年内基本完成。行政区、潢高分校、黄国路、旱湖路、黄国商业广场二期、高速公路至城区国道106配套整治等6项工程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加大潢河三期治理工程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尽快启动。二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从构建城管长效机制入手,制定城管细则,理顺部门职能,强化部门责任,加强执法监管,把城市管理不断推向深入。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活动,加大环境综合整治,搞好背街小巷治理,建好公厕和垃圾中转站,提升城市形象。三是科学经营城市。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搞好土地储备和经营,坚决打击私买私卖行为,进一步规范土地经营市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全面开放投融资市场,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投资市政公用行业,对经营性市政公用行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采用出让冠名权、广告权等方式,有效经营城市无形资产,积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以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入为主体的城建投融资机制。
(四)以壮大商贸旅游为重点,全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完成物流园区规划编制,围绕粮油、建材等有基础的产业,论证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吸引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潢川。壮大现有仓储业规模。抓好东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护城河市场及农贸市场建设。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筹建县农资配送中心,形成三级市场体系。二是精心打造旅游业。完成黄国故城保护、开发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以黄姓联谊活动为载体,搞好旅游项目及形象推介,努力吸纳外资。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黄国故城单体项目建设及黄姓文化研究,积极发展黄湖人文游、卜集花乡生态游、双柳洪山寨休闲游。三是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规范发展房地产业,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房地产开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中介咨询、物业管理、金融保险、电子信息等新兴服务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全力推进改革开放。一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和县委、县政府《实施意见》的落实,规范行政审批服务,对外来投资项目实行首问负责制、收费公示制,重点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制。严肃查处侵犯投资者、建设者和创业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努力打造让人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顺心的服务环境和舒心的生活环境。二是加大各项改革力度。深化城区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公共行业改革,扎实推进水利建管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领域改革,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城乡公共事业建设。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重奖有功人员,激发全民招商积极性。继续实施“双百工程”,强化招商责任,落实招商目标。积极参加第二届中部博览会、信阳茶文化节等各种节会,充分发挥黄姓联谊、黄湖人文和招商顾问的作用,实行政府推动、部门联手与企业招商相结合,全方位开展招商活动。完善重大项目的快速反应、综合协调和跟踪服务机制,提高招商项目的履约率,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四是加大出口创汇力度。全面落实出口奖励扶持政策,促进外向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重点支持华英搞好产品国外认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帮助羽毛等代理出口的企业实现自营出口,扩大直接出口规模。扶持宝树水产、川地药业等新兴外向型企业发展,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六)以强化税收征管为重点,全力推进财政金融结构优化。一是大力抓好税收,优化收入结构。强化税收司法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协税护税工作机制,形成征收合力。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税、建筑营业税等薄弱税种专项治理,加大耕地占用税、房产税、饮食和服务行业税收的稽查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均衡入库。同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国有资产收益、土地收益、城市经营收益等各种非税收入的征缴,提高财政的保障能力。二是严格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实行刚性预算,细化部门预算,压缩一般性支出,完善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在保工资、保重点支出的基础上,挤出一部分资金用于项目的配套奖励,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三是推动银企合作,优化信贷结构。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创建金融安全区。加强银企间的沟通,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完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主动推介项目,扩大金融部门对支柱产业、民营经济、重点项目等方面的信贷投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七)以办好利民之事为重点,全力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切实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切实巩固“两个确保”,扎实做好城镇和农村低保,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认真做好城市解困、城乡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农村救灾救济工作,加快敬老院建设,切实抓好五保户供养工作。二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实提高“两基”水平,确保通过国家验收。积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动五中、双柳高中兴办综合高中和一职高扩建分校,提高高中教育的普及率。努力推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五连创”目标。加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医疗保健水平。搞好文化资源普查,扎实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快农村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电影放映工程。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计生后进村治理,保持低生育水平。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大力开展“六项整治”,实施好土地整理项目。加大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提高土地、饮用水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监管,突出抓好饮用水、大气污染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稳步提升辖区环境质量。抓好国防教育,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优抚工作。完成第二次农业普查。做好《潢川县志》的出版工作。重视档案、通讯事业,关心支持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工作,做好物价、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人防、气象、地震、物资、商业、供销、盐业、烟草、工商、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管等各项工作。三是着力办好10件实事:①继续对种粮农民实施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小麦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②启动潢江路,抓好上桃路、312国道至黄湖农场等县乡道建设;完成村村通道路268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泥(油)路;改造县中心客运站,建成4个农村客运站;解决1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新建3000个农村户用沼气池。③完成付店、隆古、伞陂、白店和卜集5个乡镇卫生院改建,启动谈店和踅孜2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完成县妇幼保健院建设。在全县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④继续实施“两免一补”,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杂费。从2007年起,用两年时间把贫困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配置一遍;改造D级危房1.2万平方米。⑤每个乡镇启动2个、办事处启动1个新农村建设或村庄整治试点;完成100个行政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⑥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扶贫培训和阳光工程,完成引导性培训5000人,技能性培训1万人。⑦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400个,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00人,其中“4050”人员703人。规范完善4个高标准基层社区服务平台。⑧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确保每人每月补差不低于30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30%;力争使8000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⑨新建农家店和农资店100个;新建、改造城乡农贸市场2个。⑩新建公厕和垃圾中转站3座;启动生活垃圾处理场二期建设;完成9条背街小巷治理改造。
(八)以文明法制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社会和谐进步。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树新风”活动。深化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二是推进民主法制进程。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大力实施“五五”普法,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三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完善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严密防范法轮功等邪教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扎实推进“平安潢川”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应急体系,增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强化源头管理,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及时排查和化解社会矛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和行业专项整治,坚决防止各类责任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和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牢固树立政府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公务人员都是服务员的观念。坚持以学习应对挑战,建设学习型机关,全面提升公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大力推行规范化服务,诚心诚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让人民群众从加快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使政府从改进服务中赢得人民信赖。
(二)大力推进效能型政府建设。大力弘扬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强化重点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将各项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干部、每项工作中。加强效能监察,创新督查方法,确保每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成效。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提倡一线工作法,集中精力抓落实。积极广辟社情民意的反馈渠道,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等途径,把政情告知群众,把民意收集上来。坚持重大决策实行公众参与、民主咨询、专家论证和集体研究相结合,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效率。
(三)大力推进法制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过错追究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发程序和前置审查、备案、公布制度,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的行为,切实解决多头执法、执法不公的问题,加强对执法队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大力推进廉洁型政府建设。坚持从严治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政府公务人员的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深入推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综合运用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和行政监察等监督手段,依法促进廉政建设。认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从严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坚决惩治腐败,全力塑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机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加快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