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回顾
(一)国民经济良性发展
“十五”时期,是我市区域经济取得良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市确定了“建设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战略定位,全市上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项目开发为抓手,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按照“激活经济细胞、夯实发展基础、营造创业环境、构筑起飞平台”的工作思路,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致力于抓基层、打基础、创机制,扎实开展创业竞赛活动,全市经济进入一个平均较快的增长期。
“十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立足本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系列重大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努力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支持经济建设,较好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是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调整完善以调动乡镇发展积极性和活力为取向的县乡财政体制,启动新一轮市区财政体制,进一步推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了做大南平中心城市的进程。二是采取贴息、转贷、盘活资产等多种办法,积极筹集资金用于扶持生产、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培植财源和新的增长点,有力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和传统产业的稳固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速度。三是围绕推进依法理财,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强化财政监督职能,采取加强预算约束、严格会计管理、开展执法检查等措施,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区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运行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全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4亿元,是“九五”期末2000年的1.67倍,年递增10.5%。我市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已达到一个新的起点。
(二)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进一步健全收入目标责任制,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同时坚持挤干水份,扎实收入,全市财政收入的规模不断扩大,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好势头。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达25.59亿元和15.08亿元,比“九五”期末2000年增加9.52亿元和4.13亿元,五年累计完成104.41亿元和61.82亿元,年均递增率为11.98%和9.89%;其中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达8.58亿元和4.65亿元,比“九五”期末2000年增加3.93亿元和1.95亿元,五年累计完成35.52亿元和19亿元,年均递增率达13.04%和11.49%。到2005年底,财政总收入超1.5亿元、超2亿元的县(市、区)将由2000年的2个、1个,上升到7个、3个;全市财政税性收入占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76.74%,提高到77.69%。
财政支出逐年提高。全市体制财力由2000年的11.9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0.16亿元,年均递增11.05%。在财力增加的同时,财政支出也逐年提高,全市财政支出从2000年的15.3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4.62亿元。2001—2005年,五年累计支出99.97亿元,年均递增9.91%。财政支出的增加,进一步增强了公共保障能力,有力地支持了各项重点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十五”期间,全市用于社会保障支出177068万元,是“九五”期间的2.85倍。二是增加工资性支出,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水平。积极兑现中央和省增资政策,2001年以来,连续6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标准,全市月人均工资由2001年初的682元提高到2005年的1161元。三是增加科技、教育支出, 加快了“科教兴市”战略落实。“十五”期间,全市科技、教育累计投入12122万元、247888万元,分别比“九五”期间的8524万元、164958万元增长42.21%、50.27%,年均递增9.08%、6.75%。四是增加支农支出,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十五”期间全市农业投入84680万元,比“九五”期间的65945万元增长28.41%,年均递增10.38%。
(三)财政改革稳步推进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改革求创新,用创新促管理,稳步深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进一步理顺了财政分配关系,合理界定了财政供给范围,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构建闽北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预算编制上,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初步实现了由粗放的功能总预算到部门、综合、零基、细化预算的转变,规范了预算编制的程序、方法和内容,较好地贯彻了“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重点保证了工资发放、社会保障和农业、科技、教育等重点支出以及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在资金管理上,一是全面推进以“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记录,源头管理”为重点的财政票据管理改革,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增强财政调控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三是制定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制度,规范财政资金拨付行为;四是开展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推行国库统发工资。全市1306个单位、56223人纳入国库统发工资,6个县(市、区)的乡镇编制内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纳入县级国库统发;五是实行以会计集中核算为主的会计委派制度。到2004年底,全市实行会计委派单位22个,其中市本级7个;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单位1563个,其中市本级270个;实现“零户统管”乡镇124个;实行“村帐托管”行政村1609个。通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全市共集中财政资金5.02亿元,其中市本级3.1亿元。六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政府采购项目金额155035万元,合同支付124677万元,节约资金30358万元,平均节约率为19.58%。在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上,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的各项税改政策,全面完成了以“五取消、一稳定、一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步改革工作任务,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税改后,全市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以县为单位,平均减负率在66%以上。第二步改革工作启动后,通过认真执行“两取消”政策,全市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十五”时期即将过去,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改革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总量不大,占GDP的比重偏低,困难县乡财政缺乏支柱和骨干财源,财政收入增长乏力,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3.27%,处全省九地市第8位;二是县(市、区)当年财政赤字情况普遍,达不到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的困难乡镇较多,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力困难制约了各级财政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三是预算约束力不强,资金管理还比较分散,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不理想;四是各级政府债务负担沉重,截止2004年底,县乡两级政府债务达22.69亿元,财政的偿债压力和潜在风险加大;五是财政改革进展不平衡,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这些问题,仍将是今后几年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并要着力解决好的主要问题。
二、“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做大中心城市、逐步赶上全省发展步伐,从而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差距的关键时期。“十五”期间,我市通过抓基层、打基础、创机制,激活了经济细胞,夯实了发展基础,营造了创业环境,做大了经济总量,加上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的缓解和特色产业基础的形成,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推进,为“十一五”加快发展构筑了较为坚实的平台。但由于目前我市经济发展总体上正处在比较艰难的向上爬升阶段,第一产业优势减弱,二、三产业同沿海地区比还比较落后,正在努力建设的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尚未完全实现,着力培植的新兴财源还没有全面形成,非公经济总量不大等这些情况还将在今后几年继续存在,财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因此,“十一五”时期既是我市财政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攻坚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同在。我们既要正视前进中的困难,更要充满信心,发挥优势,加快发展。
从有利条件看,一是国内经济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以及我省改革开放起步早,市场体系发育总体比较健全,具有较强的经济增长活力,为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国家将推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等政策措施,以及省委、省政府把实现县域经济跨跃式发展和做大中心城市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来抓,将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三是随着我市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我市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能更好地承接全省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链的延伸以及产业的转移和辐射,为我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四是从“建设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到“建设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既因时适势延伸拓展了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又保持了战略选择和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有利于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五是我市持续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战略,财税贡献率较高的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稳步提高,从而为我市财政收入增长继续保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创造有利条件。六是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激活农村经济细胞,巩固基层政权,促进乡村干部搞好服务,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此外, “十五”时期推行的多项财政改革措施,不仅有效地促进了财政“十五”计划主要目标的完成,而且为“十一五”时期财政更快、更好地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今后随着国家税制改革措施的逐步出台,税收制度将更加完善,这些都是加快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步伐的有利因素。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偏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会持续若干年,这对发展尚不充分、正处在需要加快发展的南平而言,要素集聚受限,发展难度加大。而且,随着周边地区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各具特色的区域竞争态势正在形成,生产要素将向更具竞争优势区域流动,这给我市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二是由于我市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支柱产业不明显,能有效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后劲项目尤其是产业项目不多,产业集群规模不够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较弱,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市本级发展空间的拓展相对困难,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财政收入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三是随着中央和省财税体制的调整,财力向上集中,将对我市各级地方财力的增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上工业发展增加的财政收入短期内只能主要用于支付投资成本和兑现优惠政策,目前我市财政收入总量和人均财力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的现状一时难以改变,而许多政策性增支和必要的改革成本支出又必须由我们自行承担,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市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还不容过于乐观。我市各级财政部门要在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和加强管理的同时,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通过加快经济发展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及2015年远景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改革发展全局,以支持构建和谐社会为财政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围绕全面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和“项目带动”战略,按照“扎实、规范、从紧、集中”的要求,创新财政管理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强化收入征管,扩大财政总量,优化支出结构,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社保、保重点支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筹集资金用于培植税源和扶持工业发展,进一步增强财政的保障能力和支持经济加快发展的能力,加速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比例适当、集散有度、收支合理、使用得当”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我市提前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奋斗目标
今后十年要努力实现以下总体奋斗目标:财政实力继续壮大,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市本级财政对下指导、支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县级财政全面消除赤字,实现收支平衡;财政支出结构更加优化,财政运行质量稳步提高,迈进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在重点事业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改善以及财政风险防范和化解等方面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财政改革深入推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得到有效落实,财政调控能力逐步提升,财政收入能切实保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需要,财政管理能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平、公开、受监督和高效益。
(三)战略步骤
三年打基础,摆脱财政困难局面。以“增收节支保平衡”为中心任务,收入上积极培植新的财源,通过建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工业化步伐,综合使用专项资金推进产业发展,强化支农支出的引导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多方筹集资金推动旅游经济强劲增长,进一步拓展增收渠道;切实加大税源监控力度,完善现代化征管手段,全力以赴抓好主要税种和各类专项收入、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征管,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支出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统一管理、合理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分轻重缓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证工资发放、社会保障和重点事业支出的需要,逐步将财政资金从经营性、竞争性领域退出。到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3.04亿元,比2005年增加7.45亿元,年均增长8.9%;全市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9.13亿元,比2005年增加4.05亿元,年均增长8.24%;全市体制财力24.24亿元,比2005年增加4.08亿元,年均增长6.32%;财政总收入上2亿元的县(市、区)7个,上3亿元的2个,上4亿元的1个;延平、建阳、政和、松溪4个县(市)实现当年收支平衡,邵武、光泽2个县(市)在继续保持当年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消化历年滚存赤字的30%,武夷山继续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全市财政初步走出收不抵支的困境。
五年见成效,赶上全省发展步伐。按照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财政支出增长与财力增长相适应的要求,在坚持依法理财的同时,继续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提升工业发展速度和推进旅游业向国际水平迈进,在巩固发展现有财源的基础上,全面形成新兴替代财源,建立起稳固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深化财政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的各项制度,财政管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更加稳固,财政对社会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切实提高。到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9.53亿元,比2005年增加13.94亿元,年均增长9.09%;全市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22.69亿元,比2005年增加7.61亿元,年均增长8.51%;全市体制财力27.76亿元,比2005年增加7.6亿元,年均增长6.6%;在省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和调入资金情况下,各县(市、区)全面实现当年收支平衡,邵武、光泽2个县(市)完全消化历年滚存赤字,建瓯、浦城、顺昌3个县(市)消化历年滚存赤字的30%,延平、建阳、政和、松溪4个县(市、区)消化历年滚存赤字的50%;各级财政在实现保工资、保社保、保运转的基础上,有能力集中一定的财力用于发展重点社会事业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财力保障。
十年大跨跃,迈进快速发展轨道。经过10年努力,基本完成公共财政功能框架和管理框架的建设任务,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财政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实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58.08亿元,各县(市、区)历年滚存赤字彻底消化;财政资金全面退出经营性、竞争性领域,集中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各项支出,财政的社会保障能力大大增强,为建设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1、培植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加快工业化步伐,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现代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把“突出工业、突破工业”作为财源建设的着力点,充分运用财政部门资产财务和资金管理方面的手段,加快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国有经济退出步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增加银行信贷、社会资金对工业的投入。加大工业园区建设支持力度,继续采取由科技工业园区有限公司进行土地开发,土地部门筹融资,财政部门贴息、返还税收地方留成用于园区还贷等有效办法,推进园区建设。从国有股和国有资产转让收益等渠道多方筹措工业发展资金,建立工业发展资金保值增值运行机制,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突出培育壮大木竹制品、纸制品、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电线电缆、汽车配件、纺织服装等七大产业集群,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培植后续财源。积极扶持旅游业发展。在努力向上争取扶持资金的同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产品促销工作和旅游景点开发建设,促进以武夷山、延平、邵武为重点,建瓯、建阳为中间地带,顺昌、浦城周边五个县为外围的旅游产品对接和旅游路线联网,加速构筑 “北山南水”格局的大武夷旅游经济体系,做强新兴财源。
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以绿色食品为主要标志的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培育和扶持加工、流通、市场型的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基础财源。努力促进城镇化建设。集中部分支农资金和其它相关资金,重点支持县城关镇和中心镇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鼓励以公用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方式吸引个人资本、社会资本、境外资金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有偿使用和相邻城镇共建共享基础设施,提高投资效益。通过推行城镇化建设,开辟替代财源。
2、加强征管,建立稳定增收机制。在大力培植财源的同时,不断强化收入征管,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征管体系,严格依法征税,加大对偷税、逃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均衡入库,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进一步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强化和规范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建立基础健全、手段先进、“征管查”既分离又协同的税收征管体系;坚持与公共财政改革同步,建立功能齐全、信息共享、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的电子财税体系;深化征管改革,建立健全重点税源监控、纳税评估、欠税公告等制度,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税收的监控力度,加强对小税种和收入薄弱环节的征管工作,清欠堵漏,形成快速有效的征收机制。
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在依法筹集,努力挖掘收入潜力的基础上,区别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资金利息等不同来源,实行分类管理,规范征收行为;合理控制收费基金规模,完善管理政策,防止国有资源(资产)收入流失,维护国有资本权益;按照“收支两条线”和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要求,结合实施“金财工程”,建立健全市非税收入征管系统,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将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纳入财政票据管理体系,实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乱收费,从制度上规范部门和单位的执收行为;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将政府非税收入分步纳入预算管理,编制部门综合预算,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优化支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树立节支就是增收的观念,从严从紧控制财政支出,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在全力支持经济建设的同时,集中财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改变财政性资金的投向,坚持凡是市场能够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财政都不去代替,尽快将财政支出从经营性、竞争性领域退出,集中用于社会公共服务。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清理压缩人员编制,着力抓好教师队伍精减优化工作,压缩财政供养人口,降低财政供养系数,缓解财政资金供需矛盾。进一步明确公共保障范围,合理确定财政支出顺序,实现“保稳定、保运转、保安全、保改革、保重点”,增强财政的公共保障能力。
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大力支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推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支持公共卫生及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升专业人才技术能力,促进基本建成适合市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支持科技事业发展。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促进科技体制与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水平;调整财政科技支出结构,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规划,集中资金支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大对科技成果孵化的支持力度,着力促成一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逐步形成产业化。在确保财政预算内科技经费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科技筹资渠道,增加科技投入。
支持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健全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确保教育经费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认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支持高校事业发展,为全市教育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好基础。
支持文化事业和产业建设。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加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坚持发展和繁荣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加大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支持南平大剧院、市博物馆、市群艺馆建设;支持基层“两馆一站”建设,促进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基本达到部颁标准。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要求,积极支持加快推进交通、能源、农村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的综合效能和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基础设施由“瓶颈制约型”向“基本适应型”的跨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4、推进改革,提升财政服务质量。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协调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动财政各项改革,进一步提升财政服务质量。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认真总结第一步改革成功经验,根据省上部署,积极开展以“两取消、三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取消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推进相关配套改革,稳固农民减负基础。积极稳妥地推进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
完善财政体制改革。以财力向乡(镇)倾斜为调整重点,进一步理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激活基层经济细胞,调动乡(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县乡共同发展;推广乡(镇)“零户统管”、“村账托管”、“乡财县管”同步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推进预算编制改革。继续完善部门综合预算,部门支出细化编制到具体项目和使用单位,各项支出与收入彻底脱钩,专项资金按项目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分配;严格执行支出预算,控制财政追加支出的规模,强化支出预算的严肃性。积极推进部门预算跟踪和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试点工作,增强绩效预算理念。加强部门预算结余资金的管理,在编制部门预算阶段,统筹考虑部门结余资金情况,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认真研究建立部门预算资金使用的激励机制,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开展国库管理改革。选择部分市直预算部门(单位)开展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争取在2008年年底前将改革推广到市直所有预算单位。进一步扩大财政资金的直接支付范围,将工资性支出、保障性支出实行国库直接支付。积极探索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和部分专项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的办法。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地做好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接轨工作。
拓展政府采购改革。坚持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公开招标采购为主、其他采购方式为辅,管采分离、职能分设、政事分开。加强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做到采购规模与质量并重、集中采购与自行采购并重、服务和货物及工程采购并重。政府各部门的直接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各类大额的办公用品和设备以及政府所需的其他事务,全面实行政府集中采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5、加强监督,提高依法理财水平。注重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日常监督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推进财政监督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调查审核、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检查的全过程监督转变,推动监督手段从单一的进点看账检查逐步向信息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实现财政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严格预算管理、加强增收节支、保障政策执行、维护财经秩序、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加强资金使用监督。建立包括财政、审计和主管部门以及资金使用单位在内的相互制约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落实“收支两条线”、“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管理规定,禁止随意截留、挪用财政资金,杜绝部门和单位预算外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严格基建项目审核。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的监管,强化工程预决算制度,严格按照基建程序的要求和工程进度拨付建设资金,切实把好工程决算审核关,节约财政资金,提高投资效益。
强化政府债务管理。认真清理核实债务,严格控制新增负债,坚持谁借、谁用、谁还,增强偿债意识,明确还贷责任,完善偿债机制,筹集偿债资金,保证政府债务按时归还,维护对外举债信誉,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打造会计信用体系。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组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和会计电算化培训,加强会计人员诚信教育,推动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增强会计人员素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提高会计行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总之,“十一五”及至2015年,我市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对财政工作而言,改革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要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发展之路,为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