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岚:南京市规划局局长
南京市规划局局长,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英国卡迪夫大学中国城市研究中心的海外咨询专家,南京大学兼职教授,东南大学的兼职研究员。主持的规划设计多次获得国内重大奖项,其中“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与实施”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其他获奖项目包括“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0-2010年)”,“南京老城保护和更新规划”和 “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等。同济大学工学硕士,英国伦敦大学理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以下为发言:
周岚:非常感谢会议主办方提供的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我给各位交流的是文化在改变与演变中的作用。我的报告原来是分成三个部分,一个是对当前中西文化热的思考,第二个是对南京的简要回顾,第三个是从文化角度理解探索和实践的思考。现在世界上或者说中国都有所谓的文化热的现象,但是表象、发展、追求都是不一样的,这里面有一段对西方文化导向城市复兴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它跟后工业有一定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带动经济的发展。它在这样的背景下,复兴策略就有如何面对城市中心地区衰败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过去我们比较单纯的谈保护,现在把保护和发展关联起来谈这个问题,比如说英国遗产委员会,以前主要任务是保护,现在更加关注保护的重点,把历史的建筑、历史的空间利用推动城市的复兴。
中国的文化热成因和表现跟西方又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成因更加复杂,可能是中国国家发展,经济进步,重新发展之后重新找文化的自信,重新反思1919五四运动在新时代里面的重新思考。
我觉得他们有共同的特点,文化成为重要的财富,成为地区发展很重要的精神,也是特色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他实际上有很多的差异。发展阶段和特征的差异,中外有很多的差别,中国现在是叫五化并存,西方是城市化、工业化完全之后才出现后工业化和信息化,但是我们这三化同时发生,另外我们还没有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就一步踏进了全球化,这样就造成今天的中国城市问题是高度浓缩的,要讲中外城市演变和改变,最大的差异是速度,中国的城市更恰当的不是改变,而是剧变,我们城市中面临的问题远非西方的城市那么单纯,我们同时处理旧传统和现代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浓缩和碰撞,还有原来文化基础的差异,传统认识的差异包括文化遗产保护的差异,包括中国人喜欢旧貌换新颜。
这些照片可以看到,报纸上、社会思潮宣扬的是剧变,在这样急于剧变的社会思潮下,就有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忧思,这一段实际想说,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冲击是比西方面临的要大得多。
南京是我的家乡,也是我在那里从事规划工作十八年的地方,南京是四大著名古都,南京跟西安、北京、洛阳,怎么样来比古都,或者说古都的特质又是什么,我是用南方都城的概念界定的,第一个是在南方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这是两张图,南京就是南方的京城,右边的是北京。
今天的北京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北京故宫的原版是南京明故宫,这个照片可能看出来一丝相象,从这个无图上可以更多的看出,左边是南京历史上记载的洪武图志的南京,右边的是北京,历史变迁了,南京的明故宫只有一个遗址,但是南京有一个幸运,保留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明城墙的边。
实际上南京的明城墙有四个城廓,南京还有世界文化遗产,我想说的是这个明孝陵的轴线,背景是山,然后是曲折的轴线,再次反映结合南方地形的文化特征,我们认为南京是南方都城文化的代表,他的都城和皇城的部分强调理智和恢弘,他的外部和山水结合,强调秀丽和道家的文化传统。
我讲的统统是南京的过去,对南京这么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怎么建设是经过一个过程的,这个照片反映了所谓的古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明城墙附近就有一高层建筑,南京的状况走到今天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城市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都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的,民国首都的南京并没有跳出朱元璋划出的首都范围,由于在改革开放前,生活不被关注,78-90年是政府着力改善住房现状的时期,为了用最少的政府投资建出最多的房子给老百姓住,所以当然建造了大量这样的房子,到了90年代,再看南京的时候,老城机理已经被改变了,90年代后政府开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建设,后期也开始重视美化,在政府关注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市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进入了,刚才乐星先生作为投资者的角度说的,他实际上开始时间点是92年,我这个表反映出南京住宅环境变化的飞跃的平台,92年,房地产的力量对改善城市面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必须承认,当时的政府对如何管理和引导房地产的投资不够成熟,当时南京出台了一个以地补路政策。这个对南京的影响非常大,他是散布在沿路的,空间格局非常的分散,第二个是以经济置换为前提,都是以高层为主。
2001年的时候我们看三层机理已经被改变了,南京的老城就是这样范围,可以看出,2001年的时候,我们认为老南京城内已经是高层建筑集聚的时候,而且超过了南京建筑的90%,就反映了所谓的历史文化名城——古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立体增长的同时,也采用外延式摊大饼的做法。怎么样不再失去都是需要探索和实践的。
这里面我想讲社会意识对历史的认识也是经过变化的过程,95年我们做分区规划的时候,当时一半以上的南京市民认为南京不够现代化,有相当的市民认为南京发展不快是因为城墙的束缚,2001年大家对这个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家意识到历史对我们的价值,文化对我们的作用。
实际上城市发展是有阶段特征的,并不是我们原来讲的均值的变化过程,现在似乎有一个比较好的态势,好象关注历史文化,也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建设,我试图想归纳,我希望这种转变可以发生,中国的城市从政治导向,经济导向向文化导向转折的前提。
在这样的思考下,南京的实践,文化和传统实际上是两个东西,传统和文化很重要,但是是两个不太相同的内涵,我们对南京这样的城市理解,他的文化导向的发展首先是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发扬创新。
南京的总体方略确立了建新城,保老城的发展策略,在这个策略下探索出一个找出来,保下来,串起来,融进来了策略。所以当时我们在做这个总体规划调整的时候提出了新区做加法,老城做减法的思路,就变成了建新城,保老城,为了做到这点,我想讲规划绝对不是一张纸,相应的南京市调整了行政规划,管理的范围,然后又规划土地、基础设施,空间品质,公共设施等一系列,一步步的实施新区启动策略。
四年的基础设施投入超过600亿,我们当时01年提的建新城,保老城还仅仅是规划的理念,但是今天的老百姓已经接受了居住在新区,就业在新区是好的选择,最近我们对河西新区做的调查,一半以上的人来自老城,反映出新区对老城的减负。
这个是用地投放,可以看出新区对老城的减负,我想讲对于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在大的战略上解决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而且这个战略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不仅仅是专业人员的思想,只有在这个策略下才可以谈得上具体的策略方案。
我接下来讲大的基础下技术的策略,我们最近在找南京的三个东西,第一个是当代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仅是文保单位,还要找到变迁的格局,这样不仅仅保到当代尚存的历史印记,还要找到传统,用传统和当代的结合进行建造。
我们一共除文保单位之外,新增了1500处历史文化资源,第二是找出城市变迁的脉络,由于南京是政治都城,战乱比较多,特别是六朝,虽然隋朝留下了很多的史话,但是找起来很难,我们一开始就来研究,关于历史保护,我觉得主要是在文保界和规划界,但是保护界更加注重历史,我们更加关注空间,如何实现跨学科的合作,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
搜集各种各样的关于南京的史料,历史地图,地表的调查,长江在不断的演变,通过所有的资料汇总以及一套方法找到历史的南京城是怎么一步步演变的。
这些历史的分析对当代也是有启迪的,我们可以看到,南京在历史上相当长时段是作为相当大地域的中心,也说明怎么看待今天的南京,是看待这个范围内的GDP,还是看曾经的范围内的重心,再比如说我们把各朝各代的空间画下来,你会发现历史最悠久的是在秦淮河的两侧。
从这个里面我们还找到了城市的机理,比如说城南的六朝的机理,城东的明代的机理和西北部的民国的机理,这些机理都是我们要表达和强化的,这是我们把现在的路网按照年轮划分。
我们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是想找到我们城市的生长脉络,第三个除了找到当代尚存的历史文化,历史的脉络以外,还试图找到南京规划建设的传统,我觉得未来城市建设除了历史格局更要从传统中找到自己的地方元素。我们认为南京有四个非常有价值的传统,第一是空间的仪态之美,第二个是文化的升华,第三个南京是包容的城市,最后一个是规划是有远见的规划,特别是在城市发展的高峰期。
这个城市一开始的大概念就是有文化的含义,小环境48井,相当多的都是山水,就是自然,文化画,第三个特质是文化包容,他有多次的表现,比如东晋时期的南北文化交融,南北朝时候外来的文化交融,民国时期对西方文化的包容,我想讲的南京的包容并没有因为把别的元素加进来丧失了自我,他保重之后整合创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规划师和设计师从中可以作出自己的贡献的。
规划在黄金时代是需要远见的,刚才谈到朱元璋影响了南京几百年,改革开放以前,东吴是这样的,明代是这样的,民国也是这样的,现在南京的中心城大致也跟外廓一致。
保下来,我们做了一个工作,我们推进了一个非常有南京特色的地方立法,以民国建筑为核心的立法,下面是南京,民国时期几个建筑的照片。集中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规划师和设计师。
第三个是建立一个评估体系,刚才说民国建筑要立法,除了这些还有一大批我们普查的东西需要建立分级分类的保护原则,所以我们和东南大学合作,确立了评估体系,通过评估确定规划的对策。
第四就是建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
第三点串起来。找出来、保下来的思路前几年一直有的,但是事实证明并没有对城市的空间起到非常实质的改良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想面对一个客观现实,南京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历史已经成了当代环境中的碎片,怎么把历史串联起来,成为当代的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串联就是所谓的文化廊道非常重要,一个是利用结构性开敞空间的串联,第二个是利用十里情怀,把白鹭洲,把相关的历史地段用水系串联起来。还有利用文化、景观路的串联,利用历史轴线的串联,利用旅游线路的串联,比如说文化景观线路,抗战的主题等等。
最后一个关于串,当时比较片断,用单个的廊道串起来,最近我们借鉴景观学的思路,南京未来的历史文化体系应该是这样的,基于历史格局,基于当代文化资源,第三个是基于当代文化传统创造,和之前讲的找出来相关的,应该有特色的文化板块,活力的文化廊道和丰富的历史基底,建立一套所谓的现代化建设,消缓对人的压力。
融起来,我们当时对历史文化讲要亮出来,叫人看到,最近我们提到融进来,一个是和绿地广场的结合,最近南京有一个良好的行动,从03年开始,每年政府在老城里面添20块,很多的老城添绿就是添在历史文化的点上。另外就是吴良镛院士做的《红楼梦》的基地,现代文化博物馆,我认为是传统意境,现代建造的一个点。
另外一个例子,城南老区的项目,镶牙式的织补机理,除了点的融合,历史文化保护一定要和公共空间体系融合,这个很重要,过去我们仅仅是谈保护,我们认为历史文化的保护骨架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骨架,当代的文化空间和活动也应往这个上面引导。
历史文化的传承一定要设法找到,所以最本质的还是新的建设要有文化传统,要有自己的东西,比如说刚才介绍的很多的案例的亮点。
这些物质的空间最后要活起来,我们当时提的是用起来,后来觉得应该是活起来,包括探索了一系列点怎么用,街道和廊道怎么有活力,包括在历史文化的空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表达。
对于我想讲,吴先生曾经说过,现在是黄金时代,中国城市建设的黄金时代,有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是我们希望在大规模建设的同时,留给历史的不光是一大堆的房子,而是有文化传统的,自身文化特质的东西,这个我想可能是每个规划师和设计师讨论最重要的意义,也是南京规划一直在想的事情。
刚才谈到了城市建设的谦诚一面,除了全球化的设计方案,全球化公式等等,我认为里面还有非常重要的发展的价值观,就跟前面最早的分析相连,实际上我认为虽然文化得到开始重视和强化,但是现实还是经济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定式,如何实现这个转变,应该争取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的转变,刚才介绍的就是南京城市规划试图从过去重视功能为主转向空间品质平衡发展,方法上过去规划科技工程的,是不是也要强调科学和文化、工程和艺术平衡的发展。
其实我们在第一线的规划部门工作压力非常大,每天面临非常多的新问题,人力有限,处理的新问题很多,所以中国的城市化如何形成自己的东西,不理会蹒跚,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老师讲过一句话,很有道理,他说现在所有的规划理论都是基于西方的规划实践和文化背景,对发展中国家,怎么发展,他认为中国这么大的人口规模和这么大的文化传承,可以产生和其他类似国家的一个范例。
相信中国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会产生中国城市文化的文化的伟大复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