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07-11-12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我国个人网上交易额占商品零售总额的0.8%,比2003年增加5倍半,涨幅巨大,但和美国的4%、韩国的12%相比还相差甚远,客观地说,我国的个人网上购物市场还处于培育期。然而,0.8%的价值并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数字指标上。
首先,作为迅速发展的新经济形式,个人网上交易为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就业规模提供了新的思路。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淘宝网已为社会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这里面,既包括通过网络交易已实现部分利润的个人卖家,也包括因拉动物流等直接相关产业发展而产生的服务于电子商务的就业机会,而这还不算通过促进生产企业业务发展而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
个人电子商务的特点就是门槛低,成本投入小,这就使困难群体脱困就业成为可能;同时,具备一定电脑网络技能和独具特色的产品,是成功开设网上店铺的保障,这就为二三级城市和广大农村中的年轻劳动力提供了机会,而这些人群正是目前就业矛盾集中所在。
其次,随着网上购物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影响力的提高,也反向拉动了一批相关传统产业在新环境下的创新,网购市场的发展也同时给相关行业带来大量业务发展的机会。比如银行开始将信用级别作为向个人卖家提供小额贷款的重要参考,快递业也因每天上百万的快递需求获得了海量新业务,同时,网上购物使零售行业重新焕发出活力,有力抵御国际零售巨头的侵袭。
更重要的是,网上购物的方向在发生变化,主流化态势显著。网上交易的范围由沿海地区向内陆拓展,从边缘企业向主流企业扩张,行业分布由轻型化转向轻重均衡,在线商品也日益主流化。从服装到食品,2007年位居个人网上购物交易额前10名的商品类别中,日常生活用品破天荒地占到了6类,这和全球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与此同时,个人网商的营销技巧也在变得主流,他们一边向传统商业形态借鉴技巧,一方面又在于互联网平台结合创新,从传统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到互联网经济下的“需求、成本、便利和沟通”,内容和形式的主流化使得网上购物真正成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新型商业形态,对消解地区差异所造成的市场非均衡状态、满足消费的个性化需求起到积极作用。
强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体系将是未来商业社会的基础设施,而我国目前的网上购物发展速度远超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速度,网商集群与电子商务平台的持续良性互动,则有助于构造出一种新型的、有全球竞争力和号召力的商业制度,最终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竞争力。风物长宜放眼量,今日0.8%,明日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