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学 资源整合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科学发展
来源:信息产业部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司长 周子学


2007年11月8-11日,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在北京召开了2007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工作会议,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有关电子信息企业(集团)、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及部分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王秉科副司长主持,周子学司长做了题为“加强资源整合、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科学发展”的主题报告,以下为报告全文:

党的十七大已经胜利闭幕,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和建设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报告在基本国情的认识、面临形势的把握、发展目标的确定和未来道路的选择上都出现了新的提法和表述,如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GDP目标”改为“人均GDP目标”,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将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等,这些都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习十七大报告,结合当前产业转型的阶段性特征和信息化融合的新形势,就电子信息产业下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资源整合和发展方式转变谈几点体会。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转型的阶段性新特征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和电子信息产业转型的新趋向,是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行业管理工作的立脚点和出发点。十七大报告提出,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要同时看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和发展基础薄弱、结构性矛盾突出并存的现象明显。从电子信息产业看,当前在这个大背景下同样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的新特征,经过多年规模扩张,今年产业发展开始出现一些有别以往的明显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日趋迫切。主要变化体现为:

  一是产业发展出现了不同于国民经济走势的趋向。从往年看,电子信息产业的各项指标增速均大大高于工业平均水平,但今年开始出现相反的格局。从工业增加值看,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增速一直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进入下半年增速才略有回升,8月份仅比全国工业高了1.3个百分点(去年同期是9.1个百分点)。从效益看,8月利润增幅为25.6%,比全国工业低11.4个百分点(去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从出口看,8月出口增幅为26.2%,比全国出口增幅低了1.5个百分点(去年同期高4个百分点)。从投资看,8月份增幅为29.7%,比全国工业低了6个百分点(去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二是内外资企业呈现相反发展格局。从往年看,三资企业一直是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但今年内资企业各项指标增速均大大高于外资企业。从规模看,内资企业收入和增加值增速为22.4%和23.1%,分别比三资企业(18.1%、17.5%)高4.3和5.6个百分点;从效益看,内资企业利润增长63.4%,税金增长25.8%,分别比三资企业(15%、9.1%)高了48.4和16.7个百分点;从出口看,内资企业增长32.7%,比三资企业(25.1%)高了7.6个百分点;从投资看,内资企业增长40.5%,比三资企业(22.7%)高了17.8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出现了负增长(-0.1%)。

  三是技术升级带来的结构和市场变化十分突出。今年信息技术转型对产业和市场结构影响特别明显。一方面,基础行业逐步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1-8月,软件、元件行业收入增速分别比全行业高了3.9和7.7个百分点,但通信设备、家用视听行业却分别低了8.7和11.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整机更换的效应尤为明显,高低端市场呈现不同格局。由于结构升级,主要产品增幅同比均有所下降,如手机、彩电、集成电路、显示器分别下降32.5、6.6、28.6和43.3个百分点;但高端产品增长很快,以宽频、多核为主的笔记本电脑增速高达39%,占微机比重(62%)比去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平板电视在彩电中的比重(21%)同比增加了4个百分点,液晶电视产销增速均超过50%。

  当前产业出现阶段性的新特征,与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国家宏观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同时暴露了产业基础薄弱和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问题。这也预示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正在步入一个转型的新阶段,由此引发我们对未来发展道路的一些新思考:
  
  第一,产业经过多年的规模扩张,是否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开始要从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以加工出口和生态损耗带动产业增长的模式是否走到了尽头,下一步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模式是什么。

  第二,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东中西部的产业梯度转移,但从现实看,沿海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向并不明显,相反更多的是转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我们在区域间的互动上应采取何种策略。

  第三,国家为内外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正在取得积极成效,这方面还有哪些改善空间;同时外资企业部分转移是否对产业带来影响(如规模、就业等),内资企业能否顶得上等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思索。

  第四,当前我国产业成本优势面临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周边地区又利用其市场、人力、政策和区位优势,对我产业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如何应对竞争和利用其资源成为一个两难的问题。

 二、科学把握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资源融合重组的新形势、新任务

  十七大报告将坚持统筹兼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也是要求我们整合协调多方面的资源和环境要素,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科学发展。报告提出,我们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这些论述中有一些新的提法;一是将国内国际发展大局增加为坚持统筹兼顾的一个方面,强调主动认识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首次将信息化发展作为新形势新任务加进去,体现党中央对信息化发展和融合趋势的重视,并将以此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内容;三是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强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结合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融合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形势,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无论是技术、市场,还是生产环节和产业链条,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产业资源面临重新优化组合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推动产业科学发展,必须对这些方面统筹兼顾并加以优化整合。

  1、信息技术升级使产业资源要素发生新的变化。目前,信息技术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无论是计算技术、通信技术还是显示技术,都在孕育新的变革,这导致产业资源与驱动因素日益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首先,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数字化成为电子产品的主流,除了在听和看的产品领域(通信、音视频)不断扩大外,感官触觉(医疗电子、生物电子及各种检测设备)将成为数字化进军的又一大领域。其次,网络化趋势明显,产业资源的运用逐步从终端转向网络,基于网络应用的技术开发和业务经营日益成为主流。第三,平板显示技术不断兴起,CRT等传统产品面临转型甚至被淘汰的命运。从下一步看,生物技术、智能技术发展也将使产业技术发生新的变局。

  2、网络和业务融合对产业格局带来新的影响。一是网络融合,通信、计算机、电视网络加快融合,带来技术与业务的创新发展,整机界限日趋模糊,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二是软件与硬件的融合。软件和硬件关系日趋紧密,硬件通过软件提升功能,软件通过硬件找到新的市场,二者融合日益成为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方向。三是制造业与运营业的融合。电视、通信运营商不断介入制造领域,基于增值业务的产品定制步伐日益加快,融合互动成为商业模式和业务创新的基点。四是软件与服务的融合。基于软件开发的信息服务和行业应用日趋流行,收取服务费的商业模式日益取代传统的产品销售模式。

  3、代工业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又出现新的整合趋势。近年来,跨国公司日益专注核心技术和业务,产业链的分工与整合日趋深入。一是制造环节代工化。以台湾地区企业为代表的代工企业基于成本和规模优势,不断介入整机制造领域,在产业发展中占据强势地位,甚至出现产品制造通吃的苗头,使产业的生产模式发生调整变化。二是非核心业务外包化。近几年印度、爱尔兰经济发展取得较大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大力发展面向欧美跨国公司的信息服务外包所致。服务外包的市场潜力巨大,据业内权威机构预测,至2010年,全球IT服务外包市场容量将达到数千亿美元。目前,外包趋势又发生新变化,传统的OEM、ODM向IDM+EMS发展的趋向明显,外包内容从单独的生产、设计转向综合生产、设计、材料、物流、维修、测试等在内的一揽子体系,而且生产、设计、服务重组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

  4、企业并购发展推动新一轮的资源重组。近年来,跨国公司加强并购协作力度,如索尼与爱立信,诺基亚与西门子、朗讯和阿尔卡特等通过成立合资公司,使核心竞争力更加突出。这也是跨国公司从全球范围内对产业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的体现。从国内看,跨国公司加快了对国内优势企业的并购步伐,特别在软件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同时,一些传统行业的大公司,在发展信息化时经常发生并购中小软件企业的现象;运营商和大型渠道商不断介入产业领域,部分品牌企业也面临被并购或整合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使产业资源发生新的重组。

  5、生态设计要求对产业流程整合提出新的课题。当前,全球正兴起一股产品生态设计的热潮,引起这股热潮的是欧盟的EUP指令,即对用能产品的生态化设计要求,该指令于2005年7月出台,今年8月11日在欧盟各国正式生效,主要内容是针对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在内的用能产品,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对产品生命周期涉及的节能、环保要求提出了全面的框架性指令。该指令对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产业发展面临全新的理念,要求企业从设计源头重视产品的生态发展,并将生态评估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这需要企业结合生态要求,对产品的材料选择、工艺设计、生产流程、包装配送、回收处理等过程重新进行整合,以达到环保节能的最佳效益。

三、完善推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更加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也对前述思考的几点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结合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和产业转型的新形势,我们要通过加强资源优化整合,在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区域互动、发展生态设计上采取对策措施,推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真正走上科学发展道路。

  1、整合市场和企业资源,建立关键领域的研发协作体系。十七大报告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这也是电子信息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抓住国家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电视和互联网建设的有利时机,依托国内市场建立自主标准体系,推动企业加大对核心元器件和软件、信息安全系统的开发力度,要通过企业整合引导建立以大企业为龙头的行业创新联盟,争取在关键共性技术、技术标准、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实现突破,逐步推动自主创新取代加工出口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平板显示器件应作为全行业共同关注的重点。由于显示器件属于连接产业上下游的关键环节,应用范围极广,当前又面临技术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因此建议国家从战略高度扶持平板显示器件的发展,成立专项资金扶持技术创新,并对大企业的重组给予政策协调,以完善产业链条。

  2、推动融合发展,打造大产业链条。十七大报告将信息化作为一项中心任务,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我们要按照这个精神,结合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融合趋势,大力打造大产业的链条。第一,促进软硬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与硬件结合的嵌入式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鼓励在汽车、医疗、机械等领域发展大宗软硬融合产品,并争取国家扩大对嵌入式软件增值税政策支持的范围。同时,鼓励软件技术和信息化项目在传统行业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展壮大。第二,推动制造业和运营业融合互动。借助部行业管理优势,积极为制造业和运营业的融合互动创造条件,以发展增值服务应用和开发高端整机产品为依托,加强二者在技术研发、行业标准、业务创新、服务贸易上的协作与融合,打造健康协调的大产业链条。第三,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和软件外包。要以信息化发展为契机,推动各种基于软件开发的信息服务,鼓励业务类型和商业模式创新。要在推动软件外包的基础上推动软件“内包”,鼓励和引导软件企业承接国内传统制造业和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业务。

  3、统筹区域资源,高起点推动东中西部互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必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们要按照中央的精神,结合产业发展的特点,高起点推动区域间的互动。目前,中西部地区由于本身区位特点,并不太适合承接东部沿海的加工贸易转移,区域间的互动应依托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信息化应用状况,要以软件、新型元器件、电子材料等高技术、低污染行业为切入点,高起点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我们鼓励东部沿海的软件和制造企业,到中西部发展产业,拓展商机;也建议国家对中西部高起点发展给予融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以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和区域结构优化升级。

  4、促进生态流程整合,建立产业生态设计、评估和管理体系。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新的奋斗目标,这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要求,也顺应了国际生态发展的潮流。我们要按照中央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结合欧盟EUP指令和我产业实际,建立生态设计、评估和管理体系。第一,整合产业统计及支撑单位的数据资源,对已有的产业生态发展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电子信息产品生态参数数据库。第二,研究制定电子信息产品生态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重点产品生态参数课题研究,为制定行业标准和管理措施奠定基础。第三,加强宣传培训,引导企业推进内部流程整合,完善产品生态设计,建立生态参数档案和评估体系。第四,在适当时机,出台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发展的管理办法,将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合格评定、技术支撑整合成系统规范的产业生态管理体系。第五,建议国家以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循环经济的试点行业,率先出台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部门管理规章,并从财政、税收上出台专项政策,对有毒有害物质替代材料和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进行扶持。

  5、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加工贸易,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十七大报告更加突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强调要树立世界眼光,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目前,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顺差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我周边地区(如越南、菲律宾等),又在吸引外商投资上出台了很多优惠措施,其市场潜力和人力资源优势明显,很多跨国公司都前去投资建厂。我们要抓住时机推动国家出台扶持措施,引导国内优势企业到越南等国发展加工贸易,利用其市场、人力、区位和政策资源扩大经营,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缓解贸易顺差压力。具体可像当年新加坡到中国办工业园一样,通过政府出面,与越南等国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