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妍
在十七大报告的诸多亮点中,信息化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一个内容。在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这样一个全新的命题下,信息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行业均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将以科技与自主创新为主题的盛宴中,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也将迎来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
产业投资基金与自主创新
谈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就不能不谈产业投资基金。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产业投资基金在信息产业,特别是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高科技公司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是产业投资基金的发源地,也是目前产业投资基金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值得关注的是,闻名于世的“硅谷”,正是在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
不可否认,在我国推进信息化进程的过程中,特别要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更好地融合起来,离不开“硅谷”式的支持,用专家的话来说,“我们需要更自主性的信息化,和更具科技含量的工业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要创造中国自己的“硅谷”,在方方面面的支持力量中,资金的支持举足轻重,产业投资基金的前景也由此广阔。
对于产业投资基金的呼唤,是与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渠道匮乏的现状分不开的。有专家指出:“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正可以通过这种集合投资制度为未上市企业特别是新兴高科技企业直接提供资本支持以及上市前的培育、辅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该专家进一步表示,十七大精神中对于信息化的强调,将使我国的自主创新驶入“快车道”,产业投资基金也有望借此获得突破性发展。
事实上,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对于自主创新理念的倡导以及越来越多新兴高科技企业的出现,外资已经看到了我国市场上股权投资的机会,并大量涌入。据统计,2006年外资和中资私募股权投资的比例大约为9:1。中国已成为亚洲最为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对此,专家指出,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募集资金和收益“两头在外”的运作模式对吸收国内过剩的流动性,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作用有限。因此,现在必须要打造立足于本土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这是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加快我国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使市场从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转向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的必然要求。其中,作为更具政策意义、产业投资目标更为明确的产业投资基金,其发展是重中之重。
产业投资基金亟待突破性发展
2006年12月30日设立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是我国第一只中资产业投资基金,其成立被业内赋予了深刻内涵。专家指出,这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的一个重大突破,对国内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重大。市场人士更将其视为是发展中国式私募基金的一次突破。
不过,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要取得快速发展,还有一系列瓶颈有待突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曾在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之际指出,下一步我国在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方面亟需研究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是如何解决双重征税问题。在目前的政策条件下,无论是公司型产业投资基金,还是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者可能都要面临双重征税的问题。第二,应研究解决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第三,应鼓励私人产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有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在加速自主创新与科技发展成为大背景的情况下,《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完善有望加快,产业投资基金也有望在信息化的大潮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