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总报告
2006-2007年度是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伟大历史任务,这一历史性的重大决定和战略部署,以及由此展开的波澜壮阔的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农村信息化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年,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理论逐步深入,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政策推动力不断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继续完善……总之,在这一年里,中国农村信息化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并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以良好的发展势头迈向2008年。下面从发展理论、发展环境、发展瓶颈、发展评价、发展趋势、发展对策等六个方面概括论述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年度发展情况。
一、发展理论
1.农村信息化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农村信息化是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村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农业信息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等在农村生产、生活、管理等方面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村信息化包括了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又包含在原始社会发展到资本社会进而向信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2.农村信息化包含8大内容、6大要素和5大主体。农村信息化包括农村环境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农业生产信息化、农村科技信息化、农村教育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等八方面内容。农村信息化要素组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外部环境等六部分。农村信息化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涉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团组织和农民等5大主体,各种主体根据自身特点,在信息服务方面各有侧重。
政府是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部门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承担的是主导性的作用,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协会组织和农民参与农村信息化。当前,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的步伐,实现由过去的行政指令型向规范服务型转变,强化政府在信息服务中的主导、协调、组织以及创造良好环境的职能。根据政府服务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模式:“政府农业部门+科技示范点+农户”型、“政府农业部门+信息服务点+农户”型、“政府农业部门+科技特派员+农户”型、“政府农业部门+农村信息员”型。在不同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中,政府均表现出了主导地位。
涉农企业是农村信息化的领头军。农村信息化过程中企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企业连接农户与市场,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需求,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实现企业与农户的连接,引导农民进行种、养殖生产。
高校科研机构是农村信息化的研发基地技术支持。高校科研机构既担负着科技创新的重任,更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要担负着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农业教育提供高级创新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农村信息化的推广过程中,高校还发挥生力军的作用,积极参与到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和建设中。
社团组织(协会)是农村信息化的新生力量。社团组织是农村信息化不可缺少的力量,协会参与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方式很多,在农村信息化服务中均具有重要的地位。
农民是农村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在农村信息化“企业+农户”、“村社集体组织+协会+农户”、“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协会+农户”等等各种模式中,农户都是其中的参与者,并且农户都是信息化过程中的终端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