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为在北京科技周活动做主题报告
来源:新浪 更新时间:2008-03-11

11月12日,以“创新中国力量”为主题的创新科技周活动,在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数码科技广场举办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各界政府领导莅临开幕式现场并致辞,数百位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领导和客户代表参加了大会。

  图为郭为做主题报告。以下为报告全文: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为我们再一次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神州数码在各级政府、各行业用户,各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第二届创新大会(第一届的创新大会在座的有的领导也参加了),并以创新科技周的形式探索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在过去发展当中,我们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取得了进步,今天我们希望将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与成果向各级领导、各界嘉宾做个汇报。我汇报的内容大概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神州数码的概况

  第二部分:我们对建立中国特色体系的理解

  第三部分:神州数码是如何去实现这样一个创新过程

  第一部分、神州数码概况

  2001年神州数码从原来大的联想集团分拆出来,经过了六年迅速的发展,到2006年我们实现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54个亿,预计今年可能会达到330个亿,员工人数也从两千多人发展到了现在的八千七百多人,而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员工是软件开发人员,也就是说我们的软件开发人员已经接近了四千五百人,特别是这几年软件服务业的成长是非常迅速的,达到了50%。分拆以后我们实现从传统的产业向IT服务业转型,转型过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为中心转型,一个是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化,因此整个公司的结构从原来以产品为中心的结构转化成以客户、以服务为中心的结构,所以到今天,我们围绕着个人客户到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到行业客户形成了三家主要的公司,即科技发展公司、系统科技公司和IT服务集团,完成了这样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布局。

  目前为止,面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像大型行业市场金融、电信、政府行业神州数码都排在全国的第一位。在企业级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群中市场排名也是第一。在2007信息产业部中国软件企业百强排名中,作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来说,神州数码位列第四,除去前三位以嵌入式软件为主的企业,在应用软件领域,神州数码排名第一。这就是我们过去在六年来所走过的道路。

  第二部分、解读中国特色的创新体系

  在科技大会上,胡主席讲过,要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在刚刚闭幕的十七大上又特别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什么是这样的创新体系呢?我们是这样理解的。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做了很多的创新性工作,比如说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知识创新的工程,今年已经进入到第三期了。我们认为知识创新工程主要在人对自然、对社会认识的过程当中去发现这些规律,寻找这些基本性的东西。过去我们有一个观念,即“技工贸”一体化,就是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实际上在全世界的范围来看,这种科研成果的转化都是比较高的,而我们认为这种转化的形态还是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也就是说从原始开发到产业化的过程。在过去近二十年时间里面,我们国家通过火炬计划、星火计划、863等等推动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为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特别是一些大的项目的推动,比如说星火计划使几千家、上万家的企业拥有了创新能力,这个模式无论在美国、欧洲、日本、包括在韩国实际上是非常普遍的模式。从全球看,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或者通过政策的方式,在国外有非常大的发展。比如像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星球计划,他们极大的推动了企业的壮心能力。包括今天最常用的互联网最早也是从知识工业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不是从原始创新的方法发展的,特别是作为今天的中国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国的企业和跨国公司来讲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以微软为例,一年的研发费用超过60亿,那我们今天可能没有一家企业有能力做这样的工作,为此,我们感觉应该把知识创新和国家的项目推动结合起来,使企业在面向市场的过程当中,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理解产生新的项目,推动、消化知识创新的成果,推动支撑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这是我们对于新的面向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的一个结果。

  在这个过程当中,根据企业发展的时间来讲,我们认为首先根据客户的需求产生最佳的实践,然后由最佳的实践再演化出解决方案,通过解决方案不断的发展,最后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因为由最佳实践到解决方案过程当中他的投入以我们经验数来看差不多三倍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你做最佳实践花一块钱的,你要做一个解决方案就要花三块钱,也就是说在扶持企业建立自主创新体系的过程当中是一个“叠代”的过程,这里面就会形成从继承创新,到消化吸收创新,到原始创新积累的阶段。我们与国家税务总局合作的CTAIS系统(中国简税收征管信息系统)非常成功,今天为止国家70%到80%的税收是由CTAIS系统来完成的。从1997年到2001年过程当中,我们是在传统的数据库上面进行开发,当时我们并没有考虑技术的先进性,首先是要满足客户的要求,通过满足客户的要求完成了对需求的理解和分析。从2001年到2005年的过程当中,我们形成了这个解决方案,2002年列入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国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整个过程中,我们自己出资进行了原形的开发,包括构建出开发平台,这个例子是说明如何从实践当中逐步的积累自主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知识创新工程如果加上政府大型项目和企业有效的结合起来,就会形成真正的创新体系,神州数码利用这样一个体系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工程院和工程中心,这就是消化吸收创新,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

  第三部分、神州数码创新的“软”实力

  我们认为软件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嵌入式软件,一种是系统软件和它的相关性。例如像中兴、华为基本上以嵌入式软件为主,而神州数码所从事的领域不是嵌入式的,而是系统软件及相关服务。这是基于我们基于对信息化应用的理解基础上的定义:(如下图示)

  在这个软件里面有基础架构、网络存储到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这就叫基础的部分,上面的部分我们认为是它的应用的部分,应用的部分包括了企业的战略IT的规划,业务流程;最上层是把这些流程的架构开发成一系列的应用软件,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架构。在这个系统架构里面跨国公司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这一部分我们认为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应用系统开发上,前面讲了税务系统,后面还会讲金融、电信。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开发形成了核心的竞争能力。

  一、在软件服务领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中国的软件,特别是对于神州数码软件服务来讲有四个非常大的机遇:

  从技术角度来看: IT技术从过去的单机应用,后来Client Server架构,到互联网的发展,一直到今天大家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推出,实际上从技术角度为软件又做了一次创新。去年有个片子叫《大国崛起》,中国的软件信息产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技术上是不是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

  第二个机遇往往被我们的行业所忽略了,其实就是业务的变革,比如说今天的电信业从传统的电话演化成数字化、移动化和媒体化,所有这些的变化都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说今天的IPTV的变化,比如说流量的管理,以及它面向企业一系列的内容,都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再比如今天政府提出来的公开化和服务化,过去我们的政府主要强调的是管制的效率,而今天强调的是公开化。像昨天的《新闻联播》还播了各个政府的公务大厅;而制造业面向全球的供应链管理,在今天不仅仅是一个ERP,我们要做到ERP2,要做到绿色供应链的管理,这些东西都是商业为IT创造的。所以要利用停息技术应用使中国在全球化竞争当中做大做强。

  从政策环境看,十六大的时候还是讲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而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信息化、全球化是中国发展的方针。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也是今天所有领域里面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想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这样提出一个口号;包括在未来十五年科技规划里面信息产业也被纳入一个重大的专项内容,这都是我们非常大的一个进步。

  从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趋势看,中国GDP的高速成长,我们做过统计性的分析,但不是非常的准确。当人均收入超过三千美金以后,现代服务业的增长比例就会比传统的比例高很多,因为人们更多需要的是一种服务,而不是某种产品,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电信业、银行业还有其他的服务行业都会有一个高速的成长,而这里面特别典型的就是信息技术产业,小到一个手机、一部电话机,大到一个后台系统,像江苏、扬州、镇江一系列的城市都在整合城市的信息化系统。也就是说四个方面从技术到商业的变革,到中国特色的建设,到整个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都为产业创造了非常大的机会,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使中国的信息产业发挥后发优势。

  当然,中国软件服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技术领域里面,我们传统的思维模式还是要搞操作系统,要搞数据库,认为这些东西是核心技术,而忽略了应用软件里面,在面向服务结构里面去建立开发平台,去建立我们的数学模型,这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如果这个领域做好了,我们完全可以走向市场。我们利用中国移动的媒体化的过程完全可以把我们的应用软件走向全世界。

  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主要是靠机遇、靠资源,靠政府政策的扶持,这是我们传统企业增长的方式,包括我们自身也是一样。如何从这样的增长方式演化成真正的面向全球的(在世界是平的环境里面)真正挖掘自身的能力?我们为什么提出来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建立创新型企业?所以这种思维模式的改变也是一种挑战;当然还有整个资本市场对于这个行业的一个认识。另外一点就是对自身能力的要求。现在我们经常讲要和印度、美国竞争,在实践过程当中我们自身能力有非常大的瓶颈。我们有很多大学里面有金融系,但是这些系培养的学生都是宏观政策性的分析,没有人去研究基本的商业逻辑,比如说金融逻辑是什么样的?商业的逻辑是什么样?日本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引进了“代宁”的管理,使得人本企业在流程管理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产生了后发优势。所以这一点上我们缺乏的是既懂得商业逻辑,又懂得IT逻辑的软件公司。